导航:首页 > 基金公司 > 校长基金会

校长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0-12-17 10:19:47

Ⅰ 施一公何时当选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4月16日。2018年4月16日,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第一次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这是继4月2日教回育部正式对外公布答西湖大学获批成立之后,西湖大学历史上的又一重要节点。4月16日,民办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在杭州召开了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第一次会议。
据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上述会议首先确定了西湖大学第一届校董会成员。韩启德等21位候选人为西湖大学首届校董会成员,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担任校董会主席,现年9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担任校董会名誉主席。

Ⅱ 各大高等名牌大学基金会的基金用途

这些都是学校为了处理相关一些紧急事件而准备的应急资金,都会要内求达到相应的条件容才可以申请的。
比如校长奖励基金,一般会奖励给学习好,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重大疾病保障基金,当然是让有重大疾病的同学申请的。
不过申请的条件一般都会比较苛刻的哦,祝你好运~!

Ⅲ 基金会法人代表起什么作用

民非校长可以由理事长或法人兼任,也就是说,民非校长可以是理事长,监事长,或法人,但不能有一个人同时担任理事长,监事长,法人代表!

Ⅳ 国家教育基金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企事业中小学领导的意见

【颁布单位】 国家教委 【颁布日期】 19870704 【实施日期】 19870704 【章名】 全文 国务院各部委及地方和军队所属企业、事业单位举办中小学(简称企
事业办学),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一种办学形式,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交通、能源、工业、林区、垦区、军工生产和国
防科研等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子弟。1985年,全国企事业所办中小学
有近3万所,在校生近1000万人,教职工80多万。多年来,企事业
办学为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提高企事业劳动后备军素质、稳定干部职工队
伍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和政府一向重视企事业办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义务教
育法》及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都鼓励企事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强调要
充分发挥企事业的办学积极性。长期以来,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和军队
有关业务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为加强对企事业办学的领导
做了大量工作,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但是,企事业办学在管理体制、师
资、经费和教学业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事业办学的
质量和发展,影响着企事业干部职工子女教育、干部职工队伍稳定和企事
业的现代化建设。为了认真办好企事业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各有关部门还须进一步加强领导。为此,提出如下意
见: 一、切实加强领导 随着我国各项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众多相对集中、自成系统的油田
、厂矿、铁道、林区、垦区、水电及军工生产和国防科研基地相继建成,
企事业办学日益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客观形势的需要,国务院有关部委教
育司(局),地方政府和军队有关业务部门、教育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必
须切实加强对企事业办学的领导。 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地方和军队各有关业务部门、教育部
门,各企事业单位,要牢固树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
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
方向,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义务教育法》
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企事业单位所办的中小学,实行办学单位为主、
地方教育部门为辅的领导体制。因此,企事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地方教育部
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加强对企事业所办学校的领导。国务院有
关部委、地方和军队有关业务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对
企事业办学的宏观指导。有关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
伍的建设,选派热心教育事业并懂得教育规律的同志担任学校领导,尤其
要配好一二把手。要从实际出发,搞好办学的总体规划,保证办学经费,
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各级地方教育部门要积极协助各企事业主管部门搞
好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检查、教学业务指导及
其他工作,为发展企事业办学做出切实的努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问题是企事业办学的关键。目前,企事业中小学师资队伍数量不
足,质量较低且不稳定,初中和职业高中尤为突出。教师结构也不配套,
史、地、生、音、体、美、外语、政治等教师尤为缺乏。这种状况严重影
响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决企事业办学的师资问题,当前仍应坚持以企事业部门自力更生为
主的原则。各部委、地方和军队各有关业务部门、各办学的企事业单位,
要通过内部调整、自培、委托代培、外部调入、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扩大
师资来源。首先,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要认真办好现有的部属师范大专院校
、教育学院、中等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部委所属的非师范性的大专
院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分配到企事业中小学任教。此外,
也可酌情增设师资班。这是解决企事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的一条
重要途径。其次,各企事业中小学的主管单位,每年在向各部委申报师资
需求计划时,应同时报送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在规划培养本地区师资
时,应当把企事业中小学所需的师资列入规划。对老、少、边、山、穷地
区的企事业中小学,分配师资时应予以照顾。要鼓励大专院校、师范学校
毕业生到边远艰苦地区任教。此外,各企事业单位还要严格遵守中央、国
务院有关规定,保证师范毕业生到位,不得随意扣留师范毕业生做企事业
的行政干部,更不要任意抽调现有合格教师。要努力改善教师的待遇,提
高教师地位,稳定教师队伍。企事业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福利不应低于当
地教师的平均水平。要认真执行民办教师(含代课及以工代教教师)转公
办教师、教师家属农村户口转城镇户口等有关规定,努力解除教师的后顾
之忧,使之安心于教育岗位。各级地方教育部门,要关心、爱护当地企事
业中小学教师,把他们的培训、进修、考核、职务评定等项工作列入计划
,提供方便。所需经费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企事业中小学教师应努力提
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为
人师表。 三、增加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企事业中小学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尤其是亏损企业单
位更为困难。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企事业中小学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必须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央和地方不但要
使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且要做到生均教育费用
逐步增长。这“两个增长”的原则精神,也适用于企事业举办的学校。为
了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许多部委和企事业单位,除认真按中央
规定在企业营业外项目列支外,还在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后,在利润留成中
设立了教育科学基金,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许多增加办学经费
、改善办学条件的具体措施。这些做法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更好地支
持企事业办学,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按国发〔1986〕50号
文件的规定,将一定比例的教育费附加返还给企事业中小学。对亏损企业
单位,在返还时还应酌情给予适当照顾。各企事业单位要支持和帮助所属
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兴办校办工厂、农场,用其收入补充教育经费。对企
事业中小学在基建、购置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等方面,应与地方中小学同
等对待,减免各种应减免的税收,不应按企事业生产性建设、生产性购置
对待,以利于企事业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 四、认真解决分散企事业职工子弟的入学问题 各部委都有一些企事业或企事业所属的站、队、派出单位分散在全国
各地。这些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弟不多,很难集中办学,只能到地方学校入
学。目前,一些地方学校在吸收这部分企事业职工子弟入学时,提出了一
些不合理的要求,使职工和企事业单位感到为难。今后,分散和流动性较
大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应由地方教育部门负责,按户籍就近到地方学
校入学。其收费标准,应严格执行地方政府统一规定,学校不得任意向企
事业单位要钱、要物、派劳务,更不得借故将企事业职工子女拒之门外。
有条件的企事业中小学,也要尽量吸收一部分当地居民子女入学。企事业
中小学毕业生报考地方学校,在录取条件上应与地方学校毕业生一视同仁
。 五、加强教研工作,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管理水平不高、教育质量差是当前企事业中小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提高企事业办学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各企事业主管部门和学校
要加强教研机构,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探索企事业办学的特点、规律和企
事业职工子女的心理特征,充实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
质量。国务院有关部委要注意总结推广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地方教育部门
对企事业中小学要在行政管理和教学业务上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指导。在阅
读教育文件及资料、参加有关会议和教研活动等方面,要与地方学校一视
同仁,促使企事业所办学校与地方学校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企事业所办的中小学不同于车间,管理学校不能简单地采取管理生产
的方式,必须尊重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领导和教
职工的积极性,给学校以较多的办学自主权,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增强
学校活力和责任感。办学主管部门要帮助学校搞好规划,完善规章制度,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不断改
善办学条件。对于学校干部的任用及教师的考核和聘用、招生录取、教学
教研等有关教学业务方面的工作,要尊重学校的意见,充分发挥校长和教
师的作用。企事业的领导同志,既要加强对学校的领导,又要防止统得过
多,管得过死,挫伤学校的积极性。 企事业办学是我国发展基础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有关部委、地
方和军队主管业务部门以及地方教育部门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密
切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经验,推动企事业办学的健康发展,并
努力使之办出特色。

Ⅳ 云师大的校长叫什么

党委副书记、校长:骆小所 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3月生,云南陆良县人,1969年参版加工作,同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原昆明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留校,曾任中文系主任、语言研究所所长等职,1992年晋升教授,1998年任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2003年任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现兼任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云南省语言学会会长,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1994年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7年获教育部基金会曾宪梓基金二等奖,2001年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人事处、计财处、外事处(东南亚国际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学报编辑部。联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马列部)。

Ⅵ 校长名字

南开大学历任校长 张伯苓(1876-1951),1919年至1948年出任南开大学校长。
张伯苓,名寿春,以字行,汉族,1876年4月5日生于天津。南开大学创办人,亲任校长30年。1937年日军炸毁南开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与梅贻琦、蒋梦麟共同担任联大常务委员,并先后担任保定高等学堂总教习、清华学校教务长、直隶女子师范校长、北京师范大学董事、齐鲁大学董事长、东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及国民参政会副议长、考试院院长等职。
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接受西方近代科学知识。服务海军期间,亲历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和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决心教育救国,创办新式教育,遂弃戎从教,在天津严修家馆教授西学。以后,积极仿学日本、美国教育,倡办新式学校,联合严修等地方著名人士捐输财力,先后创办私立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和南开小学等。1936年在四川重庆成立南渝中学(后改名重庆南开中学),主掌上述系列学校之校务,使南开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个成功的范例,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
张伯苓始终坚持爱国主义办学思想和实践,强调“德育为万事之本”,德、智、体、美四育并进,手订“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教育学生“尽心为公,努力增能”,培养爱国为公、服务社会的人才。反对照搬欧美教育制度,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结合中国实际,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作出重要的贡献。
张伯苓以倡导爱国教育和重视学校体育,为教育界所钦敬,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和全国竞赛活动。建国前历任各届全国运动会总裁判长,因教育成就卓著,先后被授予国家奖赏及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校名誉博士。
1951年2月23日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75岁。198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举行张伯苓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题词:“绩著南开,教泽广布”,彭真题词:“兴办学校,改革封建落后教育的民主主义爱国教育家”。南开大学敬塑张伯苓铜像,以资永怀。

何廉(1895-1975),湖南邵阳人,1948年出任南开大学代理校长,著名经济学家。
1919年赴美留学,耶鲁大学博士。1926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商科财政系和统计学教授。翌年,以“研究社会经济以促进本国学术的进步”为宗旨,成立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31年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积极推进经济学教学“中国化”,主张“教学与研究相辅而行”,率先倡导开展中国社会经济的研究,带领并组织研究人员研究中国物价统计,编制并公开发表各类物价和生活指数,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同时,领导了对山东、河北向东北移民问题的研究。何廉被誉为“在国内最早引入市场指数之调查者”和“我国最早重视农业的经济学家”。
30年代后期,转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职,继续主持和关心南开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积极参与南开大学复校工作。1947年赴美,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访问学者,后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75年病逝于纽约。

杨石先(1897-1985),男,1949年至1950年任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7年至1969年、1979年至1981年出任南开大学校长。
蒙古族,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1897年1月8日生于杭州(祖籍安徽怀宁)。1910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8年和1929年两次赴美留学,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攻读化学,1931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南开大学,历任南开大学教务长、校长、名誉校长;曾当选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部主任,国家科委化学组组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全国科协副主席,天津市科协主席等职。1953年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民进天津市主委。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石先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培育了一大批科学人才,其中10余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农药化学和有机磷化学研究领域,先后发表了《有机磷杀虫剂的研究》(1-8),以及有关植物刺激剂、杀菌剂研究的学术论文40余篇,研制了杀虫剂久效磷、除草剂燕麦敌、杀菌剂、叶枯净等十几种新农药;并著有《有机磷化学进展》,译有《国外农药进展》等专著,为我国农药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工作。
杨石先教授长期担任学校行政领导工作。建国后,为南开大学的改造、调整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办学指导思想上,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强调基础理论教育,较早提出高等学校应担负教学、科研双重任务。1962年在南开大学亲自创建了我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化学研究机构──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重视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办学条件的建设。在他的领导下,南开大学成为我国教育和科研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

臧伯平(1913-),男,汉族,又名臧树棠,河北省唐县人,1978年出任南开大学校长。
早年就学于保定第二师范、北京民国大学国文系。历任唐县县委书记、灵寿县县长、第四专员公署专员、石家庄市市长。建国后先后担任河北省建设厅厅长、中央第二机械工业部七局局长、北京航空学院党委第二书记,1964年调任南开大学党委书记,1978年任南开大学校长,1979年任教育部副部长,并连续两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臧伯平长期担任高等学校党政领导工作,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潜心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熟悉高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管理经验。工作作风扎实,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师生职工生活,强调教师教书育人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担任教育部副部长期间,为推进全国职工教育、民族教育,以及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作出了贡献。
臧伯平工作之余,先后发表长篇小说《破晓风云》、诗集《步尘小集》、回忆录《七月风暴》和《足痕》等作品。

滕维藻(1917-2008),男,汉族,著名世界经济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教授,世界经济博士导师。1981年10月至1986年1月出任南开大学校长。
1917年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阜宁县。1942年从浙江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考入西南联大研究院南开商科研究所经济学部,1944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46年受聘南开大学任教至今,历任金融贸易系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副教务长、副校长、代理党委书记、校长。现任南开大学顾问、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经济组召集人等职务,并曾被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聘请为跨国公司委员会高级顾问,是我国被选担任该职的第一位专家。
滕维藻教授长期从事世界经济和跨国公司的教学与研究工作。40年代,发表了多篇评介西方金融演说和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文章。60年代开创学校大洋洲经济研究,为我国研究外国经济填补了一项空白。此后,编撰《美元霸权地位的垮台》、《日本经济畸形发展》、《澳大利亚经济》、《跨国公司剖析》等著作。
滕维藻教授担任南开大学校长期间,为把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把学校办成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学校恢复和新建了一批国家急需和薄弱、短缺专业,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培养高级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滕维藻教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母国光(1931-),男,汉族,1986年1月至1995年8月出任南开大学校长。
著名光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光学仪器博士生导师。1931年生于辽宁锦西,195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曾任南开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和现代光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应用光学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大学国际联合会常务理事、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职;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任校长期间,在保持和发扬南开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同时,强调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校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提出“社会主义为方向,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化改革为途径,提高质量为目的”的工作思路,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有较大发展,为使南开大学接近和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母国光教授长期从事光学和应用光学的科研和教学,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取得重大成果10余项,主要代表著作《光学》。他的白光光学处理、光学模式识别、彩色胶片的档案存贮、黑白片作彩色摄影、假彩色编码及光学神经网络等研究得到国家级奖多项和国际光学界的普遍承认。
1988年获日本国立命馆大学名誉理学博士,1990年和1991年先后当选为美国光学工程学会的Fellow,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母国光教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侯自新(1941-),男,出生于中国天津市。1967年南开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南开大学数学教授,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名誉博士。1995年至2006年5月任南开大学校长。
侯自新教授曾任南开大学数学系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天津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高等院校数学研究与高等人才培养中心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副会长、天津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
侯自新教授多年从事李群、李代数及齐性空间微分几何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解决了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如:明确给出了实半单李代数的Weyl群的结构,完满地解决了这个长期未能解决的课题;对半单齐性流形上凯勒结构及仿凯勒结构问题的研究也做出重要贡献。已在《中国科学》、《Journal of Algebra》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被美国、德国的“数学评论”聘为评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李群及其表示理论”的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第十届数理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已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二十余人。
侯自新教授于1990年、1998年先后获得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获天津市中青年授衔专家—李群专家称号,2000年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名誉博士学位。2005年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南开大学现任校长 饶子和,男,汉族,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理事会执行理事。主要从事与重要病毒和肿瘤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创新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申请专利8项。因在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Ⅱ的三维精细结构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荣获“陈嘉庚科学奖”;又因在SARS基础研究中的卓越贡献而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的里雅斯特科学奖(Trieste Science Prize)”。
1950年9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9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院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任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研究员,1996年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实验室主任,1999年任清华大学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所长,2000年任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2004年兼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2006年5月26日起接替侯自新任南开大学校长,2006年12月19日被聘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首任院长。
主要学术成就:在《Nature》上发表了SIV-MA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在《Cell》上发表了H Factor Ⅸ EGF-like Domain与Ca++结合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复合物的生物学机理;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论文在《PNAS》上发表。其研究组已经系统地表达出200余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解析出50多个重要蛋白质的结构。

Ⅶ 大学生校长基金会是什么意思

2009年10月起,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俱乐部(简称校长俱乐部)推出。中国科大校友新创基金会推专出的这属项创新性校友服务将激励校友通过捐赠等支持科大,促进校友与校方的沟通与交流。
缘起与宗旨:校长俱乐部期望汇聚校友长期支持中国科大 “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之努力,促进中国科大创建教育、研究之卓越品牌。校长俱乐部成员将以校友捐赠等长期、实质性资助,在招生与学生培养、一流师资建立与激励等关键方向促进中国科大发展,期望促进中国科大与校友的沟通交流,向中国科大传达校友对母校发展的关注与建言。
2009年5月,新创基金会开始校长俱乐部调研,调研北美著名大学校长俱乐部并与部分北美大学进行约访。6月13日之后多次与中国科大讨论校长俱乐部建议。7-9月,向北京、上海、深圳与北美几十名校友征询意见获得积极反馈。

Ⅷ 娱乐圈中,有两个校长说的是哪两位为什么被称为校长

娱乐圈的两个校长是古天乐和王思聪

2014年创立“天下一ONE COOL”公司。可以说古天乐演绎了版太多的权优秀影片,演技也是非常的精湛。开始聊聊今天的重点,古天乐既然是大明星,收入自然不用说,已经是亿万身家了。古仔却非常的低调,你几乎没听过他的任何负面新闻。

尽管在娱乐圈身家亿万的明星多得是,但是像古校长和王校长这么低调,又热衷慈善的又有几个呢?在大家眼里古校长和王校长是什么样的呢,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Ⅸ 徐灶贵跟张学良公益基金会是骗人的吗我们被叶瑞尧、叶艳芳(以张学良公益基金会造养老院为名)借走五百

您是遇见骗子了,
张学良教育基金会是经教育部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非公版募基金 会,于 2006 年在沈阳成权立。由张学良亲属、海内外各界人士和东北大学校领 导组成理事会。张学良之子张闾琳先生、张学良之女张闾瑛女士、原中华慈善 总会会长阎明复先生和香港新华集团总裁蔡冠深先生任名誉理事长,东北大学 校长任理事长。基金会日常工作由办公室(设在东北大学)负责。
记者连线了这两家基金会,回答是他们的基金均与教育相关,并没有牵涉 老年公寓项目基金,也没有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设立代表处。张学良公益基金会 与他们毫无关系

阅读全文

与校长基金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银行货币收藏理财上下班时间 浏览:442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公司 浏览:520
公司分红股票会涨吗 浏览: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规模品种 浏览:950
跨地经营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浏览:343
民生银行理财产品属于基金吗 浏览:671
开间金融公司 浏览:482
基金从业资格科目一的章节 浏览:207
货币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浏览:590
投资几个基金合适 浏览:909
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地址 浏览:273
亚洲指数基金 浏览:80
金融公司贷款倒闭了怎么办 浏览:349
金融服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浏览:303
怎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浏览:123
今天鸡蛋期货交易价格 浏览:751
汕头本地证券 浏览:263
利市派股票代码 浏览:104
科创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浏览:737
2016年指数型基金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