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阳光慈善基金会141期
12月初,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完成首例对外捐髓。
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成功几率往往很难定量,国内而言仅在十几万分之一,如果配型成功,用阳光骨髓库项目主管蔡元斌的话说就是“结了缘”。如今,这份缘分漂洋过海,正从中国飞往美国。
在经过12月1日一天的采集工作后,12月2日一早,蔡元斌就在空军总医院血液科的一间准备室里精心核查各项交接所需数据。这是北京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两天,但蔡元斌和他的同事们都干得热火朝天,因为这是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阳光骨髓库,这个大陆唯一一家的民间草根骨髓库成立12年以来,首次实现对外输髓。“意义是里程碑似的!”蔡元斌紧张、兴奋地介绍,“昨天的采血非常顺利,我们的造血干细胞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平,今天就剩交接环节了!”
据蔡元斌介绍,此次配型的供者范范(化名)是就读于香港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患者是一名美国华裔。两人的配型达到9/10相合。
2012年,范范在北京大学就读本科时,恰逢阳光骨髓库在北大做宣传入库活动。这个有爱心的女孩于是义不容辞地向阳光骨髓库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3年12月份,阳光骨髓库接到美国骨髓库请求,称发现美国一名华裔白血病复发患者与范范的干细胞匹配上了。两人就此结下缘分。2014年10月15日,美国骨髓库正式动员阳光骨髓库采集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