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诺贝尔奖的基金大概有多少啊
今年诺贝尔奖金金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按照诺贝尔当初的意愿,较为理想的诺贝尔奖金额,应能保证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继续他的研究。根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1901年的诺贝尔奖金数额为15.0872万瑞典克朗,即相当于当时一位教授20年的工资。此后,奖金数额不断缩水,1902年为14.1847万瑞典克朗,1903年为14.1358万瑞典克朗。直至1923年,诺贝尔奖金数额名义价值降到了历史最低,为11.4935万克朗。以后,诺贝尔奖金数额虽逐年扩大,但因瑞典克朗的数次贬值,一直到不了1901年的水平。1969年第一次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奖金金额为37.5万瑞典克朗。
1991年,诺贝尔奖达到600万瑞典克朗,才与诺贝尔奖自颁发以来首次超过1901年时的实际价值相当。那以后,诺贝尔奖金又连年上涨,1992年诺贝尔奖为650万瑞典克朗,1993年为670万瑞典克朗,2000年诺贝尔奖五大单项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100万美元),远远超出了整个原始基金的名义价植,也大大超过了原始奖金的实际价值。2001年诺贝尔奖百年华诞时,诺贝尔奖金额达到1000万克朗,此后便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上。
按照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的遗愿,只有诺贝尔基金会的直接收益——利息和红利——才能用于诺贝尔奖金,从股份管理中得到的资本收益以前不能用于诺贝尔奖金,但从2000年1月1日开始,诺贝尔基金会被批准可以将从资产售卖中所获得的资本收益用于诺贝尔奖金。根据这个新规则,从诺贝尔基金资产销售中得到的收益还可以用于授奖活动及支付各种开支,“直到不再需要它们来维持长期良好的授奖能力”。此外,诺贝尔基金会还可以对投资于股市的资产份额作出决定。长期来看,这意味着诺贝尔基金会可能会将更大比例的资产投资于股票,从而带来更大的整体收益,以及更丰厚的诺贝尔奖金。因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诺贝尔基金会投资得当,诺贝尔奖金还会涨。
[B]诺贝尔基金会是怎么挣钱的[/B]
阿尔弗里德·诺贝尔于1896年12月10日逝世后,在其遗嘱中提出,将自己的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遗嘱中的条款及其“非同一般”的目的,连同其部分未完全的形式,引来了巨大的关注,并很快导致了对其的怀疑和批评。只有在经过几年的谈判、协商,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冲突,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之后,诺贝尔遗愿中的基本概念才得以以诺贝尔基金会的成立而出现稳定的模式。
诺贝尔基金会是一家私立机构,其职责是受托保护诺贝尔遗嘱中指定的授奖机构的共同利益,并对外代表诺贝尔机构。这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通知信息活动以及与授奖有关的各种安排事宜,但是诺贝尔基金会本身却不参与诺贝尔奖得主的遴选过程和最后的选择。“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以一种能够保护奖项本身及评奖过程的财政基础的方式管理其资产”。
因而,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政策很自然地要把保持和增加它的基金、从而增加奖金的金额作为头等重要的因素来制定。遗嘱本身曾指示执行人把剩余的财产投资到“安全的证券”方面。在1901年最初为董事会制定的投资规则中,“安全的证券”这个提法曾根据当时的情况,被解释为意味着金边证券,或者以这类证券或不动产为抵押的贷款,而这类证券和不动产,主要是在瑞典和挪威发行或存在的。
基金会在前50年遇到了许多挫折,税务问题是其中之一。基金会成立的时候,人们还没想过税收问题,尽管诺贝尔遗嘱监护人一直要求对该基金会的投资活动进行税收豁免,但没人理会。1914年以前,基金会交纳的税率为10%,还勉强能维持。到了1915年,瑞典政府通过了一项“临时国防税”,使基金会的交税率成倍提高。1922年,当年的累征税负超已大于1923年的诺贝尔奖金了。
从此以后,关于是否该给基金会免税一直是瑞典议会的议题。这场旷日持久的讨论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946年才有了结果:议会同意基金会享受免税待遇。瑞典议会的这一决定,也感染了美国人,美国规定从1953年起,诺贝尔基金会在美国的投资活动享受免税待遇。
基金会的投资开始从保守转向积极。1953年,政府允许基金会可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这是基金会投资规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计,诺贝尔基金数额的确增加了许多,但因瑞典克朗数次贬值,基金的实际价值并未增多。到了80年代,股市增长迅速,基金会的资产不断增值,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但在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动产税,使得基金会的收益大打折扣。两年后,基金会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基金会拥有的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这家公司有个有趣的名字叫“招募人”。后来,基金会将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这正好赶在1990年初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于是大大发了一笔。
由于诺贝尔基金会理财有方,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设于1985年的日本两项大奖“日本奖”和“京都奖”,以奖金数额论,与诺贝尔奖属一个档次。他们就是根据诺奖的模式设立和操作的。为此,他们还为诺贝尔基金会捐了巨额资金。
② 诺贝尔基金会的诺贝尔奖奖金来源
诺贝尔基金会是注册的财团法人,其财产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
1、接受社会公专众,其他团体的捐赠或者遗属赠。例如可以接受名人指名留下的遗产,一些知名人士或者企业也会为了名声而进行不同额度的捐赠。
2、财团法人可以授权个人进行资产运营,用于投资股票,期货。基金甚至固定资产等,使得资产得以保值甚至增值,银行利息也算是其中一份。
3、接受公共权力机构的帮助和扶持。作为世界知名的基金会,为了保持中立一般不接受政府捐助,但是可以享有一定税收和行政运营上的支持,实现成本裁剪。当基金会陷入财政危机的时候,所在国政府相信也不会坐视不管。
以上,诺贝尔基金会并不是单靠诺贝尔的遗产那只是启动资金,现在它有大量的捐赠收入,自己也运营的有声有色,有困难政府也会帮忙。因此不会轻易陷入危机或者破产的状况。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③ 诺贝尔奖会奖励奖金,一般金额都是从基金会中拿出多少
1991年,诺贝复尔奖达到600万瑞制典克朗,才与诺贝尔奖自颁发以来首次超过1901年时的实际价值相当。那以后,诺贝尔奖金又连年上涨,1992年诺贝尔奖为650万瑞典克朗,1993年为670万瑞典克朗,2000年诺贝尔奖五大单项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100万美元),远远超出了整个原始基金的名义价值,也大大超过了原始奖金的实际价值。2001年诺贝尔奖百年华诞时,诺贝尔奖金额达到1000万克朗(约合140万美元),此后便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上。
④ 诺贝尔基金会属于什么样的基金资金具体都是投向哪里相比较市面主流的基金收益率算好的吗
从1991年开始,随着诺贝尔基金投资范围的扩大,发给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奖金也急剧提升。直至今日,诺贝尔基金会的董事局依然只有9位成员。而其管理的资产已从创立时的3100万瑞典克朗提升至29.7亿瑞典克朗。
诺贝尔基金会是如何投资的?
诺贝尔奖金1年缩水200万
诺贝尔基金会在瑞典的注册代码是802002—4462,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注册代码。同样古老的还有基金会所属的那栋大楼,宽大的会议室里,挂着诺贝尔的油画,画中穿着笔挺西服的诺贝尔,倚着木椅,眼望后方,身前的桌子上放着能代表他大化学家身份的各类试剂瓶。会议室两侧墙上,则挂着早期和现在的诺贝尔奖章图案。不过,与金灿灿的真实奖章不同的是,图案是银色的。
早在2009年,诺贝尔基金会执行长萧曼曾透露,“在2008年金融海啸最严重的时候,诺贝尔基金已经损失了近五分之一的投资额,在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下,未来不排除削减诺贝尔基金的可能性。”之后的两年,诺贝尔奖金仍然维持在1000万瑞典克朗。
2012年6月11日,诺贝尔基金会对外宣布,由于基金的投资回报严重不足,将诺贝尔每个奖项从去年的140万美元至仅110万美元。莫言就拿到了110万美元左右的奖金。
“今年的盈利恶化,主要是由于在股票资产类别的投资组合的变化。”据诺贝尔基金年报显示,2011年诺贝尔基金总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2.6%,账面净利润为-1920万瑞典克朗,而2010年实现账面净利润6800万瑞典克朗。相比于2010年,诺贝尔基金会出现了高达9000万瑞典克朗的利润差额。
从诺贝尔基金2011年股票投资的情况来看,全年所投资的股票价值总额为13.15亿瑞典克朗,占诺贝尔基金会总投资资本的47%,2011年,所投股票亏损了1900多万瑞典克朗。
“诺贝尔基金会投资资本市场,出现小幅度亏损是很正常的。相比于诺贝尔奖金近30亿瑞典克朗的规模,1900多万瑞典克朗的亏损,幅度还不到总资产的1%,应该不是诺贝尔奖金减少的主要原因。”银河证券的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曾分析称。
确实,诺贝尔基金会各项费用开支的上升,也是2011年财务状况的一个主要变化。
2011年全年,“诺贝尔日”和“诺贝尔周”活动的费用支出上涨了400万瑞典克朗,行政开支由2000万瑞典克朗增加到了2060瑞典克朗,其中与诺贝尔基金会网站相关的费用支付增加,但由于2011年较低的办公管理费用和直接拥有物业的费用对网站开支产生了对冲的效果,全年行政开支仅增加了60万瑞典克朗。
在股票亏损,费用支出上升的同时,诺贝尔基金的其他方面的投资却收到比较不错的收益。2011年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达到3.3%,所投资的房地产基金的价值增长了3.4%,对冲基金投资组合上涨了5.7%,私募股权市场投资更是得到了12%的回报率。
据苑德军分析称,诺贝尔奖缩水的原因只能是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景气,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目前仍看不到复苏的迹象,何时能够走出困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诺贝尔基金会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回报率肯定也会降低,所以选择减少奖金发放额度,勒紧裤腰带过一过紧日子就不难理解了。“一旦世界经济形势好转,投资回报率有所提高,诺贝尔基金会完全可以把奖金额度再度提高,所以诺贝尔奖金的增加和减少,也可以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冷暖。”
“降低奖金额度是基于对当前以及今后几年金融市场走势的判断。欧美糟糕的经济形势很有可能再延续一段时间,因此得‘节衣缩食’。”诺贝尔基金会执行董事海根斯腾(Lars Heikensten)曾对奖金的减少回应称,“如果未来腾挪出空间了,我们可以再把奖金涨回来。”
⑤ 诺贝尔基金为什么还没有花完
诺贝尔奖最初的启动资金只有诺贝尔的3158万瑞朗遗产。近年来,每年每项诺奖的发放额均在1000万瑞朗。而包括文学、物理学、化学等奖项在内,2012年诺贝尔奖合计发放奖金4000万瑞朗。而这笔有限的资金,为何经历111年的历史还能长盛不衰?诺贝尔基金会是如何让钱生钱的?
由专业化团队操盘,进行固定收益资产与风险型资产的严格配比,娴熟地进行市场化运作,更多的争取政策的支持,或许可以说是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秘籍。
起源与投资转型
一百多年过去,当年诺贝尔留下的3158万瑞典克朗(相当于980万美元),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多次经济萧条和金融危机,达到现在的4亿美元左右,持续“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根据1901年评奖规则,这笔基金应投资在“安全的证券”上,当时人们对“安全的证券”理解为“国债与贷款”,对于股票市场则绝不碰,因为风险太大。但随着税赋的增高,“安全的证券”收益已经难以实现基金会资产增值。1922年,诺贝尔基金会资金终于面临缩水威胁。甚至1923年已经降到了最低11.49万瑞朗。
“投资有风险”是金科玉律,但为了让“善愿”永续,诺贝尔基金会坚持借助专业理财团队进行严谨科学的投资,基金会设定的投资策略原则是:50%左右股票、20%左右固定收益资产和30%左右另类资产,另类资产则包括投资不动产和对冲基金。
1946年,在瑞典王国政府的支持下,基金会终于获得了免税待遇。1953年,瑞典政府允许基金会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这成为基金会投资规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
1953年以后,诺贝尔基金会的经济状况已经大为改观,但是20世纪80年代才迎来真正的黄金期。在此期间,由于全球股市增长迅速,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诺贝尔基金会的资产持续增值。但是,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动产税,令基金会的收益大打折扣,诺贝尔基金会在两年之后不得不做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基金会拥有的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名为“招募人”上市公司名下。1990年初,诺贝尔基金会在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将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大大赚了一笔。
2000年1月1日,基金会的投资规则有了新的改进,允许将资产投资所得用于颁奖,而不像过去那样,奖金只能来自于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红利。它也意味着基金会可将更高比例的资产用来投资股票,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从1991年开始,诺奖金额连年上升,到2001年已经上涨到1000万瑞朗,并一直维持到2011年。虽然2011年诺贝尔基金会投资不力,但总资产仍然高达28.6亿瑞朗,是设立之初的92倍。
⑥ 从3100万到42亿,诺贝尔基金是怎么做到的
从3100万到42亿,诺贝尔基金是怎么做到的
2017年9月,瑞典的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将今年诺贝尔奖各奖项的奖金提高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82万元),向获奖者给予900万克朗(约合人民币740万元),,看到如此丰厚的奖励,瞬间就有当科学家的冲动!
诺贝尔奖成立于1900年,至今已经发了100多年,每年每项奖金都在100万美元左右。如此粗略计算一下诺贝尔奖至少发了几亿美元了,然后诺贝尔奖成立之初只有3100万瑞典克朗,为什么现在钱不但没花完,钱还越来越多呢?(2016年诺贝尔基金会资产高达42亿)
从3100万到几十亿,诺贝尔基金是怎么做到的?
诺贝尔基金会将基金分作两部分,大的部分用作“奖金基金”(约2800万克朗);剩下的部分,用来设立“建筑物基金”和“组织基金”,分别用来支付行政大楼和每年举行授奖仪式使用的大厅租金,以及五个诺贝尔学会的组织费用。
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如何让钱生钱,这样才能保证诺贝尔奖的金额。
不过由于诺贝尔在金融领域相当保守,遗嘱规定基金只能投资“安全证券”,如银行存款和债券,导致产生的利息都跑不赢通胀。再加上战争、政府加税等因素,基金会的钱越来越少,诺贝尔奖的奖金在1923年一度缩水至114935克朗。
而重大转折点出现在1953年,当年免除税等利好,基金会还被允许投资股市和不动产领域,投资策略从保守转向积极。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伴随全球股市快速增长、楼市不断升值,基金会资产也随之暴增,到2016年已经达到42亿克朗。其中,基金会的钱主要投资股票(50%)、固定收益资产(17%)以及另类资产(33%,如不动产、对冲基金)。
⑦ 诺贝尔奖在现在值多少美元
1993年每项奖金为670万瑞典克朗,当年的这一数额约合84万美元。又如,1996年的每项奖金已增加到740万瑞典克朗,当年的这一数额约合112万美元
⑧ 诺贝尔有多少财产
诺贝尔到底有多少来资产,这是连源诺贝尔自己也不十分清楚的问题。按照诺贝尔的遗嘱,要把他的全部资产变成现金,这本身就是一个牵涉到多国经济和法律的巨大工程。
经索尔曼等人数年在多国之间来回奔波,终于在1900年对诺贝尔遗产的清理有了一个 初步的轮廓。
诺贝尔在各国资产变换为现金后的一个主要清单如下(这是一个在诺贝尔资产变换现金过程中已被大大地贬值和打了折扣的清单):
瑞典5,796,140.00;挪威94,472.28;德国6,152,250.95;奥地利228,754.20;法国7,280,817.23;苏格兰3,913,938.67;英格兰3,904,235.32;意大利630,410.10;俄国5,232,773.45;总计:33,233,792.20瑞典克朗。
遗产变换为现金的总额33,233,792瑞典克朗,约为920万美元。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诺贝尔的这笔遗产确实都是一笔巨额遗产。
⑨ 诺贝尔的钱究竟有多少
世界闻名的诺贝尔基金会每年发布奖项必须支付高达500万美元的奖金。我们不禁要回问:诺贝尔基金会的基金到底有答多少?事实上,诺贝尔基金会的成功,除了诺贝尔本人在100年前捐献的一笔庞大的基金外,更重要的是归功于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有方。 诺贝尔基金会成立于1896年,由诺贝尔捐献980万美元。由于该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是用于支付奖金,管理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因此,基金会成立初期,其章程中明白地确定基金的投资范围,应限制在安全且固定收益的项目上,如银行存款与公债。这种保本重于报酬率、安全至上的投资原则,的确是稳重的做法。但牺牲报酬率的结果是:随着每年奖金的发放与基金运作的开销,历经50多年后,到1953年该基金会的资产只剩下300多万美元。 眼见基金的资产将消耗殆尽,诺贝尔基金会的理事们及时觉醒,意识到投资报酬率对财富积累的重要性,于是在1953年做出突破性的改变,更改基金管理章程,将原来只准存放银行与买公债,改变为应以投资股票、房地产为主的理财观。资产管理观念改变后,就此扭转了基金的命运。1993年基金的总资产滚动至2亿多美元
⑩ 诺贝尔奖总资金有多少
诺贝尔在逝世前立下遗嘱,把遗产的一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每年约20万美元的利息作为奖回金,奖励那答些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学者。为此,瑞典于1900年6月29日专门成立了诺贝尔基金会,并由其董事会管理和发放奖金。
诺贝尔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学奖励之一,其获奖成果基本代表了人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诺贝尔奖从1901年诞生至今,已经颁发了114年,每年颁发6个单项奖金。近几年,诺贝尔奖单项奖金已达140万美元,总体奖金高达84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600万。
新的资产管理方式扭转诺贝尔基金的命运,这也是诺贝尔奖能够保持高影响力和持续颁发高额奖金的主要原因~
在诺贝尔基金公布的年报里面,随处可以看到资产配置的身影,其中,全球股票的配置比例在50%左右,其余的部分则包括了房产、对冲基金、固定收益等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