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公司 > 利氏基金会

利氏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0-12-16 00:38:04

『壹』 十大家族 十大财团

世界十大家族
杜邦家族(不分先后)
杜邦家族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最大的财富家族。这个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长盛不衰,世所罕见。20世纪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财富 1500亿美元,出了250个大富豪,50个超级大富豪。其家族创始人是伊雷内?杜邦,靠制造火药发财,20 世?纪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A三巨头,将家族带入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这个家族视家族财富为第二生命,权力传代非常独特。在第三代中,是美国近亲联姻最多的大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
这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麦耶?罗斯柴尔德。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A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鼎盛时期,他们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宫贵族也甘拜下风。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其第四代居伊?罗斯柴尔德,是世界著名的银行家,他的经历与家族的命运一起跌宕起伏。
奥纳西斯家族
这是一个奇特的财富家族。奥纳西斯是这个家族的创始人,他被称为世界船王。他从做烟草生意起家跃入世界航运业。他惟一的儿子不幸车祸身亡,他与自己的连襟另一位希腊船王互相斗富,并娶了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遗霜摆阔。他的女儿与他一样任性,他选的女婿女儿不要,非要嫁给自己钟爱的人,当他死后女儿继承财产,又数次婚变终成一代女船王。她又有了女儿,死前托孤让别人培养财富家族的第三代。特色评说:女承父业再创辉煌托孤第三代
洛克菲勒家族
美国最富的家族。约翰?洛克菲勒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石油大王。他开创的石油王朝在美国垄断地位达 85年之久。他的第二代小洛克菲勒一生中在维持家族事业的同时,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老洛克菲勒留下的慈善事业上,老洛克菲勒的第三代成为银行家的约翰?戴维?洛克菲勒是这个家族的金融管家,他也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一个,这个家族至今在美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IBM沃森家族
沃森家族创建了雄霸世界的计算机硬件公司IBM。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是托马斯,丁?沃森,他从一个一文不名的乡下人,靠推销起家一手把IBM这个当初生产磅秤、屠刀和穿孔机的小公司发展为世界超一流的硬件公司。他的独生子托马斯?约翰?沃森曾是一个经常去夜总会厮混的花花公子,老沃森教育有方,浪子回头金不换。小沃森继承了父业。把IBM的计算机事业推上峰巅。这个家族以培养最优秀的人才而继续他的使命。
高尔文家族 摩托罗拉
这个财富家族在美国影响巨大。其创始人高尔文从卖爆米花创业到成为摩托罗拉公司董事长,使这个家族显赫至今。高尔文对他的财富接班人的培养花尽心血。他把独生儿子鲍勃经常带在身边,并热切地希望儿子进入企业界,他细心地回答儿子提出的企业问题。长大后任命他为摩托罗拉副总经理,放手让他去领导一个家族企业,后来又任命他为总经理,但他不打算退休,他还要培养第三代财富接班人。
福特家族
福特家族曾经是美国显赫的财富家族。亨利?福特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成为汽车大王。他对自己惟一的儿子埃兹尔恨铁不成钢,埃兹尔是个面慈心软的人,面对父亲说一不二的A绝对帝王@作风,听任摆布,最终成为悲剧根源,英年早逝。孙子组成A红粉兵团@进行逼宫夺权,曾一度使家族中兴,但福特二世重蹈覆辙,最终福特公司董事长由外人出任。开创了美国企业界将家族企业大权传给非家族人的先例。

马克斯家族
他们是名震英伦三岛的财富家族。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服装都在他们家族的公司马克斯 斯宾塞公司购买。其创始人马克斯靠5英镑起家。但马克斯去世时,他的儿子西蒙才19岁,大权落在了公司董事戚文手中。为争夺家族企业,西蒙结识了犹大商人伊斯利,二人互娶对方妹妹为妻,联姻打造财富家族。二人与戚文展开了董事局的主席之争,最终取得胜利,又联手共创辉煌,让家族中兴。并开始着力培养第三代财富接班人。
迪斯尼家族
这是全世界众所周知的财富家族。其家族创始人是沃尔特?迪斯尼和他的哥哥罗伊。迪斯尼因米老鼠卡通电影而名扬天下,接着又推出一系列卡通电影。兄弟俩又共同谋划开创了A迪斯尼世界乐园@。迪斯尼在事业未竟时去世,留下一个庞大的财富家族。家族内部派系之间开始争权夺利,A三驾马车@轰轰隆隆地开过来,另有数名A游击队员@也卷进纷争之中。女婿与侄儿大动干戈,侄子小罗伊一手遮天独揽大权,将迪斯尼公司的触角伸向欧亚。
摩根家族
摩根家族的成功,是华尔街成功的缩影。摩根家族创造的A摩根化经营管理体制@至今仍然统治和影响着华尔街的一切。这一经营思想和战略,贯穿在资本主义由幼年迈向壮年的全过程。在摩根家族励精图治,不断创造经济奇迹的过程中,J?P?摩根无疑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J?P?摩根开创了A摩根时代@,即金融寡头支配企业大亨的时代。他的名言是:A用以推动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钱,只是金钱 @

美国十大财团和日本六大财团
美国十大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摩根财团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杜邦财团
波士顿财团 梅隆财团 克利夫兰财团 芝加哥财团
加利福尼亚财团 得克萨斯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淮(原译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军火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
但是洛克菲勒财团8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随之下降,已为摩根财团所超过。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银行如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摩根财团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C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A银行家的银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大发横财,战后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其他财团又无不以摩根财团为进攻的主要目标,因而其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曾一度为洛克菲勒财团所超过。为挽回颓势,它采取了多种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础,扩展实力。在工业方面,积极开拓新兴技术工业,60年代以来,在电子计算机、高速复印机和微型胶卷等工艺部门中,已跃居首位。财团所属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全世界生产电子计算机最大的企业。财团原来基础较好的电器设备、电力设备和原子能设备等工业也取得很大发展。在军火工业方面,摩根财团控制的通用电气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曼飞机公司,名列美国国防部最大军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后期,摩根财团的信托资产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财团,加以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工业的兴起,又使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成倍增长。摩根财团不论在控制的企业数目和拥有的资产方面,又都凌驾于洛克菲勒财团之上。
摩根财团在金融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此外,还有制造商汉诺威公司、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银行公司、谨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纽约人寿保障公司等。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南方公司。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第一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军火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第一花旗银行的前身是创立于1812年的纽约花旗银行,该行为华尔街最老的银行之一。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斯蒂尔曼和洛克菲勒两大家族的控制,作为标准石油系统(美孚石油系统)资金调度中心,并因此获得迅速发展。30年代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业务一蹶不振。在50年代发生的企业兼并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跃起来,1955年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更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用现名。以该银行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挤入美国十大财团的行列。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于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是由第一花旗银行同与军火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大公司和大企业所构成。它所控制的从事军火生产的波音公司和联合飞机公司,除生产大型民航客机外,历来都是美国主要的军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喷气式轰炸机、民兵Ⅲ洲际导弹、阿波罗计划以及制造火箭和宇宙空间发射器等军用产品,每年从军事订货中获得惊人的高额利润。财团所属其他企业还有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施乐公司、明尼苏达采矿与制造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摩根财团和杜邦财团共同控制)以及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国民现金出纳机公司。在商业方面则有彭尼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和珠宝商店(与芝加哥财团共同控制)。上述企业都在国内外居于垄断地位。
波士顿财团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也是美国最老的垄断财团之一。它是由19世纪经营奴隶贸易而致富的波士顿地区的洛威尔、劳伦斯、亚当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兴的肯尼迪家族联合组成的。当时,这几个家族把从海外殖民掠夺中积累起来的巨额资金投资于商业银行、保险事业和投资公司,并依靠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经营纺织、制革、制鞋、服装、食品以及化工等轻纺工业。由于轻纺工业发展迅速,至20世纪初,波士顿这几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为核心,形成了波士顿财团。
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创立于1859年。1903年与马萨诸塞银行合并后,仍称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它是美国最早的一家跨国银行。除银行外,波土顿财团还拥有4家著名的保险公司,以约翰汉科克互惠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为最大。
波士顿财团在工矿企业方面的实力不及东部大财团。它所控制的工业原来主要是轻纺工业,从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成果发展新兴技术工业,从轻纺工业转向电子、光学、空间、导弹等方面发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战后兼并了许多中小公司,实力壮大,经营方向也由轻纺工业转向宇航工业和电子工业发展,成为拥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样化公司。它既制造航空和宇航产品、各种电子部件、飞机部件,又经营钟表发条、家具和家禽等行业。它的一家于公司贝尔宜升飞机公司,是一家军火出口商,为五角大楼和外国制造直升飞机。波士顿财团在发展新兴技术工业方面具有优越的技术力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波士顿地区尖端工业的发展。其所属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锡昂公司和波拉罗伊德公司等,由于新兴技术工业的刺激,经济实力增长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顿财团曾联合格克菲勒财团支持J.F.肯尼迪担任总统。肯尼迪人主白宫,替波土顿财团争得大批军事订货,引起摩根财团的强烈不满。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给波士顿财团一大打击,使它在同其他财团的竞争中地位不断下降。
梅隆财团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梅隆家族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创始人T.梅隆于1869年创办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发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国民银行是梅隆财团赖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为起点,逐步与工业资本融合,财团逐步形成。梅隆财团所控制的金融机构,除梅隆国民银行外,还有匹兹堡国民银行和通用再保险公司。长期来,梅隆财团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控制了匹兹堡地区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
梅隆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资格最老的是美国铝公司。它的前身是匹兹堡冶炼公司,1890年就为梅隆父子银行所控制。1910年以来,美国铝公司一直垄断着美国铝的生产,是梅隆财团的工业支柱之一。另一个重要工业支柱是海湾石油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开采、提炼、运输和销售;80年代以来扩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产能力,在美国化学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财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拥有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国民钢铁公司(与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惠灵C匹兹堡钢铁公司、阿勒格尼C勒德卢姆工业公司等4家大钢铁公司。此外,财团还拥有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末受任何财团渗透,专门设计和制造飞机、导弹以及火箭,长期以来一直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获利甚巨。
克利夫兰财团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兰得名。
19世纪后半叶,克利夫兰地区的几家相互密切联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马瑟、汉纳、汉弗莱、伊顿等家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创办钢铁工业,获得巨额利润后,又投资于银行业,并向橡胶工业和铁路运输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具备了财团的条件,1935年拥有资产14亿美元,为当时美国的第八家财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获得进一步发展,1955年资产增达157亿美元,上升为美国第六家财团。60年代,由于财团所处的地区限制,实力衰退。
克利夫兰财团的经济实力以钢铁、橡胶、铁路运输等部门为主,在美国基本工业中有一定的地位。钢铁工业是该财团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国最大10家钢铁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钢铁公司、莱克斯C杨斯顿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和国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在美国橡胶工业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国最大的两家橡胶公司CC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和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均为克利夫兰和其他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金融资本薄弱,它拥有的克利夫兰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实力有限,筹措资金只得仰赖东部财团,特别是摩根财团的金融机构。

芝加哥财团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财团。20世纪初期,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兴的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发展农牧业,很早就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区和牲畜区。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肉类加工和农业机械工业随之发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区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些富豪家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垄断财团。1935年拥有资产43亿美元,在当时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四位。
芝加哥财团的金融实力比较雄厚,拥有5家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银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国银行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保险公司:西纳(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险公司。近年来,芝加哥财团受到华尔街大财团的排挤,金融实力远不如前。大陆伊利诺伊公司受到摩根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为洛克菲勒财团所控制,芝加哥财团实际上已从属于这两个大财团。
芝加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以农业地区为对象的商业。在农产品加工工业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类加工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埃斯马克公司和联合食品公司。在农业机械方面,它拥有国际收割机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两家财团共同控制)以及迪尔公司。这3家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占全国拖拉机销售市场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芝加哥财团在石油工业方面的扩展引人注目,它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拥有大量投资,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结合。
芝加哥财团在商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西尔斯C娄巴克公司、联合百货公司、珠宝商店和马歇尔菲尔德公司等巨大的商业零售公司。西尔斯C娄巴克公司创立于1866年,20世纪初经营邮购业务获得巨大发展,零售商店和供应点遍及美国各地,1982年公司资产增366亿美元,全年销售额300亿美元,在美国的百货公司中居于首位。

加利福尼亚财团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倔起的新兴大财团,包括美洲银行集团、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洲银行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1974年拥有资产1671亿美元,在美国十大财团中居第三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它与南部财团组成一股新兴的军火工业集团势力,成为与东北部老财团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资本极为雄厚,拥有的主要商业银行有美洲银行、西方银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旧金山地区的韦尔斯法戈公司和克罗克国民公司等。
美洲银行是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其前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A.P.基安尼尼于20世纪初所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至20年代就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30年代初,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为美洲银行(全称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它带来了巨额利润,超过了当时纽约的大通国民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只是美洲银行的最大表决权已为摩根财团和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控制,加利福尼亚财团在美洲银行的势力远不如前。
加利福尼亚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军火生产基地,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公司以军火生产为主。例如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利顿工业公司以及诺斯罗普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美国前十名的军火商和军火出口商。战后,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军火订单中,长期居于首位。但是这些生产军火的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落入东部大财团的手里,加利福尼亚财团的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
得克萨斯财团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得克萨斯州倔起的一个新财团,主要是依靠石油工业和军火工业发展起来的。以K.W.麦基逊、S.理查逊、H.L.亨特、J.柏朗、J.A.埃尔金斯等创立的家族为代表。
得克萨斯财团的银行资本比较薄弱,虽拥有4家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但没有形成强大的金融中心。4家银行是: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休斯敦第C城市国民银行、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和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得克萨斯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以休斯顿的坦尼科公司为最大。它本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现已发展成多种经营的综合公司,该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在军火工业方面,得克萨斯财团控制了两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译林C特姆科C沃特公司),创办人J.J.林,善于兼并,在1960年兼并特姆科飞机制造公司,后又于1961年兼并沃特公司(制造飞机和导弹)。80年代以来进行多样化经营,但仍以制造军火为主,获利甚厚,发展迅速。另一家为休斯飞机公司,创办于1933年,经营业务本限于设计和实验性制造,1942年才开始商业性生产,制造飞船、侦察摄影机以及各种飞机零件。80年代上半期,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他电器部件,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该公司生意兴隆,营业额大增。此外,得克萨斯财团还拥有一些生产尖端技术工业产品的公司,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

『贰』 世界展望会和世界宣明会有什么不同

世界宣明会是一个国际性基督救援及发展机构,由美国人卜皮尔于1950年创立,当时该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援助朝鲜战争的孤儿。而今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处理以儿童为重点的紧急性援助和持续性的社区发展组织,它在94个国家进行着四千五百多个活动项目,在北美、欧洲、远东12个国家都设有它的筹资机构,世界宣明会的具体工作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1、长期持续性的社区发展项目,诸如清洁水质、教育、医疗,农业发展和公众卫生等方面。

2、短期性的紧急援助,诸如为自然或人为灾难的受害者提供食物、避难所及医疗服务,大部分的救援性项目被设计为最终能顺利的转变或发展性项目。

宗旨:面向基金需求者、基金提供者、研究人员、政策决策人员、宣传媒介及公立的非营利型基金会服务性机构。

活动内容

1、 在纽约、华盛顿、亚特兰大、克莱福兰德及旧金山设立五个图书馆,由专业人员管理,面向公众读者免费开放;

2、 协调组织由200多个资料站组成的国内信息网;

3、 出版各类有关资金筹措、非营利机构的组织管理等书籍 ;

4、 组织对基金会及其资助方向的研究;设有电子信息库,其资料包括美国所有基金会情况;

5、 组织培训项目,内容包括基金研究、申请书写法、资金捐助者知识入门等。

资金来源 基本来源: 200多个独立基金会、公司基金会、社区基金会、经营型基金会、医学研究组织、公立慈善机构。 专项基金:信息技术基金由9个基金会及匿名捐助者提供,纽约图书馆设施由4个基金会及:个银行提供,项目计划调研由福特基金会提供,资料站会议及差旅费,由D,哈德森基金会等提供,旧金山图书馆设施由威尔士·法果银行提供,克莱福兰德图书馆设施由3个基金会提供。

世界展望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基督教人道救援机构,在全球109个国家及地区中均有世界展望会的工作,每年有超过六千万人,包括无家可归、饥饿、患病及心灵上需要扶持者得到帮助,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官方儿童关顾机构。

台湾世界展望会创立于民国53年,多年来,照顾贫困弱势的足迹,由国内偏远山区、滨海、离岛等贫苦角落,扩大至关怀现代化大都会所衍生的社会问题,并带动国人爱心,恩泽披及海外76个国家;而台湾世界展望会的服务工作,也由一开始借助海外捐款,一跃而为国人爱心自助型态。自民国79年起,在国内进行「饥饿三十」、「爱的面包」、「资助儿童计画」等人道救援及发展重建工作,除了救助国内外身处天灾、战祸和落后地区中儿童及其家庭的需要,帮助他们的生命,有一改变的契机;更获得国内及国际间广大的回响及肯定。
http://210.52.82.41/article_n/layer3/content.asp?id=864
http://www.worldvision.org.tw/
世界展望会,香港称为世界宣明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基督教人道救援机构。

『叁』 利的姓氏来源

利姓始祖李利贞来为楚国老子的源后代,后人为纪念他,取利字为姓,是利姓的主要渊源,其它渊源还有出自芈姓,来源于封地;出自姬姓,也来源于封地;出自北魏鲜卑族有叱利氏所改。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一带,历史名人有西汉名丞利仓、汉代武将利几、宋朝学者利元吉、当代大学教授利卓燊、伟伦基金会主席利国伟等。利氏家谱编纂以思其木本水源之义,兴起尊祖敬宗之心为要,续而补之。

『肆』 104黄氏基金会传销

是不是传销,应当按照其具体的经营运作模式进行判定。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回人员,通过答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同时具有以下行为的,是传销:
一、需要交入门费。
二、需要发展下线。需要不断的找合作者,并打着组建团队的幌子以倍增收入的模式诱导别人。
三、根据下面人头数量和这些人的经营业绩来决定你有多大的回报。

『伍』 如何分析资金盘一般能撑多久

要分析资金盘能够持续的时间,除了自身需要储备相关知识以外,还要学会看项目性质,看资金流向以及看模式周期。

1、看项目性质,

国内的资金盘了股市和银行,就没有一家是合法的,股市不稳定,银行没多大利润。凡是说自己合法的都是给自己壮胆的,说自己有实力有背景的都是不能做的,这样的资金盘持续的时间很短,是不能做的。

注意事项:

1、分析资金盘要保持头脑清醒,尽量不要加入学习群让人轮番洗脑。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聪明的,但在里面时间长了肯定出问题,头脑清醒加上跟着一个明白事的上级也是能规避很大风险的。

2、泡沫的增长是互助资金盘一定会死的原因,巴菲特的书《滚雪球》中讲到,资金越滚越大的威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是资金的缺口越滚越大那么威力也是巨大的,因此一定要理性。

『陆』 麻烦帮我回答一下下面问题

留学面试笔试不就是在考核考核你呗!看看您的精神面貌呗!最好别按中国的传统方式回答问题.

新加坡是一个热带岛国,由一个本岛和60个小岛组成。它的气温变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动植物繁衍,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征。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通讯、旅游中心。它位于赤道以北136.8公里,东经103°38′至东经104°6′。

新加坡本岛由东到西约42公里,由南到北约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岛屿在内,总面积为647.5平方公里。本岛以外的其余岛屿,较大的有德光岛(24.4平方公里),乌敏岛(10.2平方公里)和圣淘沙岛(3.5平方公里)。

新加坡地处热带,相对来说,常年气温变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气湿度高,气候温暖而潮湿,年平均温度在 23和 31摄氏度之间,温差很小。因此,对于那些喜爱日光浴、游泳、航海以及其他水上运动的人来说,新加坡可称得上是天堂。那些讨厌炎热阳光的人也不会因此受罪,因为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商店、旅馆、办公楼以及饭馆都装有空调设备。
。新加坡目前大约有 400 万人口,其中 77% 是华人, 14% 是马来人, 8% 是印度人, 1% 是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各个种族在融入新加坡这个整体的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文化。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和英语。英语是商务和官方语言,
使用最为广泛。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讲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新加坡元,一般记成 S$ ,和人民币的比率一般为 1 新币 :4.9 人民币。

个人认为新加以下是一些面试时常会问到的问题
What are the specific reasons that you have chosen to pursue advanced study in this field?

您选择在这个领域进修有什么特殊的理由?最好的答案包括申请人过去种种经历对于这个选择的影响。

Give more details about particular items in the applicant's resume or application materials. Give details about selection basis or criteria for any scholarships and/or awards that you have received. Explain in further detail about extra curricular activities or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

要求申请人对于履历表或申请书中特定的信息给予较多的细节。就您曾经获得的各项奖学金或得奖事迹,提供其甄选基准等细节。详述申请人曾参与的课外活动或专业成就。(如果上述任何问题能吸引学校评审委员的注意,他们即会要求您针对这些专案提供更多的信息。)

Are there any personal circumstances we should know about that you feel strengthen your application? Are there any circumstances that you feel might hinder or weaken your application?

我们还需要知道哪些会让你更出色的个人事迹?您觉得有哪些个人因素会对自己的申请书有负面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包括特殊文化、种族、个人经历、或专业背景等。)

What are your reasons for applying to this school in particular?

申请这所学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How is this academic experience directly related to your future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objectives?

进修与您未来的个人和专业目标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What other ecational institutions have you applied to, or are you interested in, and why?

您还申请哪些教育院校?或还对哪些学校感兴趣?请说明原因。

What are the most substantial accomplishments from your background? Why do you consider these to be most significant?

您个人背景当中最重要的成就?为什么认为这些成就意义最重大?

What qualities in your character do you consider to be your greatest strengths? Can you give examples of how you have benefited from these strengths in your work?

您认为本身性格最大的优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这些优点对你的工作有什么帮助。

What are your weaknesses? How have you addressed these weaknesses? 你的缺点是什么?您如何克服这些缺点?

Can you tell us of a failure experience, and how and what you learned from this experience?

请举出失败的经历,说明自己从中学到的教训?

What sort of team work experiences have you had in the past? What sort of role do you most often assume in a team work situation?

您过去有什么团队工作的经历?在团队工作时,你最常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Can you tell us of an incident in your past in which you stood up against the majority?

请举例说明自己过去择善固执,独排众议的经历?

Give your thoughts on current international or national events.

对于当今国际或国家事件的观点。(这些事件包括某区域的经济、政治或社会状况。)

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for us? Can we answer any of your concerns about the school or the program? 您对于本校有什么疑问?我们能为您解答哪些关于学校或科系的问题?

以下是看到前辈们的答案 一、形形色色的课堂

1.化学课

50
50
50
50
50

100
100
100
100
100

150
150
150
150
15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300
300
300
300

500
500
500
500
500

在我去的那几天,他们的化学课正在做一个互动游戏,也可以说是一种竞争比赛,这个游戏把一个班22个同学分成了五组,左边那个表中的黑色、蓝色、绿色、红色、白色分别代表五个组,每个组有六道题,分值从50到500不等,(因为这是老师做的一个幻灯片,所以每点击一个数字都可以到达一道题,前面的数字是这道题的分值。)每个组的同学按顺序答题,至于答多少分值的题可以由小组来决定,然后老师会根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给这个组多少时间,(时间一般为3或5分钟,最难的可以给到7分钟)在这段时间内,答题的小组要把过程和答案写在黑板上,如果小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它将加上相应的分值,同时,在这段时间内,别的组也在做这道题,他们会把写好的答案给老师,因为如果这个小组没能按时完成任务,分将会被加到做得最快最好的组上。到最后会决出一组总冠军。

在化学课上,同学们特别的活跃也特别的紧张,我觉得特别好的就是,同学们都参与进来了,新加坡的同学告诉我,老师这样做是为了复习及检查同学对以前知识的掌握。在中国,我们一般会用考试的形式来进行,其实考试是最直接、最准确、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但是相对而言却很枯燥,它的确可以鞭策学生去学习,但是却提不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起码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而言是这样的。我觉得这种课堂游戏很好,其实在中国很多老师也在朝着这方面努力,但给我的感觉是“穿新鞋走旧路”,因为毕竟中国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中国一切都是考试定天下,所以不管怎么做都脱不了应试的影子。我听说,我们去的莱佛士女中是新加坡最好的两所中学之一,最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升入莱佛士大学,也就是说他们没有高考的压力,老师也没有,所以才可以这么放得开,在现在的制度下我们不可能做到这样,除了羡慕她们唯有寄希望于今后的二十年了,希望二十年后的中国课堂也可以这么活跃。

2.社会课

我记忆很深的是他们的一堂社会课,他们的社会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那堂课整个都是由学生来主导的,老师和其他学生一样都只是听众,她们做的是关于筹备一个妇女基金会的计划书,他们有一个计划膒pt,用投影打在教室前面,有负责操作电脑的,有解说员,有补充和回答问题的,每个人的分工都很明确,他们有在黑板上画上她们这个基金会的会标——一只在飞翔的小鸟,这和它的内容是有关系的,它象征着妇女从此飞出家庭飞向社会。在计划中,她们首先说明了为什么要建立这个基金会,举了一些数字和例子,接着又说明了怎样去建立,比如说,请什么样的人来这里工作,怎样去宣传它,怎样去筹款,她们自己提出的方案是1、可以请一些成功的妇女来这里当义工,免费为基金会服务,2、她们可以找一些家庭主妇来这里帮忙。在她们讲解的过程中,台下的同学随时会刁难她们,比如她们会要求你说明:那些成功女性为什么会愿意为基金会免费服务?她们要怎么去找那些家庭主妇呢?而且那些家庭主妇为什么会愿意来这里帮忙?对这些相关的问题,她们会尽力辩解,而台下也会咄咄逼人,直到她们无话可说,再一起商量对策,而且老师和台下同学一样也会刁难同学,老师会坐在桌子上,很没形象的和同学一起讨论,尤其当同学说在电视上发广告宣传时,她大叫道:“那要花掉多少钱啊!我觉得可以找学生在周末去发传单啊!那多省钱!”她们后来又讨论了如何说服妇女们加入这个基金会,她们要怎样去帮助妇女等等。这个课上甚至是允许吃东西的,同学们都是一边吃一边讨论的,让我感觉像是进了一个午餐会,这种感觉很奇特,很微妙。我感觉我的心好像被什么触动了似的,却又讲不清楚到底是什么。

这堂社会课给我的触动特别大,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是这种课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她们课堂上的那种气氛。我觉得新加坡的教育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其实在中国我们也有类似的活动,但同学们大都对其兴致缺缺,做这种活动也只是为了记分册上的成绩,而且没有这么正式,相比之下我们做的都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可实施性,在让我自相惭愧的同时也不得不反省这是什么造成的。我听说这个社会课是莱佛士女中的英才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据说莱佛士女中的学生都是新加坡的精英,我还刚好进了她们的高材班。我发现他们对英才的教育重在培养能力,相比之下,我们也有重点班,但我们的重点班和她们的高材班目的可不一样,在中国一进入重点班就意味着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的重点班培养了一大批的竞赛机器和高考机器!两相对比,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两国教育理念的不同,也凸显出中国学生的悲哀。我在想,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应该改一改,毕竟到最后去搞科研的是少数,大部分人要到社会上去工作,我们现在培养的是学究型人才,但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社会适应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目前的中国,大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会被家庭保护过度,生存能力本来就比较低,如果在学校再得不到培养与锻炼,将来在社会上是很难生存的,更不用说有所作为了。

我特别欣赏莱佛士女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她们之间是平等的,就像朋友一样,老师鼓励学生有什么就大胆的说出来,什么也不用顾及,在这里,学生在课上会大声质疑老师,会肆无忌弹的讨论而不用顾及老师的存在,但只要老师示意静下来,班里就不会有人说话。她们可以在一些课上吃东西,让课堂变得很温馨,吃东西时,反而是他们听得最专心的时候,这是另外一种风格。我们中国几千多年来的传统是尊敬师长,新加坡的老师可以做学生的朋友,但我们的老师对于我们永远是长辈。由于身份不同,教起课来风格自然不同。尽管我认为新加坡师生间的朋友关系令人向往,但我也同时认为中国的尊师传统是绝对值得保留和传承的,如果能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定会更好。我心目中的完美老师是课上是师长,课下是朋友,既有老师的严肃又有朋友的亲切。但这样会不会太强求了?

3.文学课

这可能是我笑得最多的一节课,那节课她们表演小品,讲的是两个人要结婚了,突然出现了第三者,三个人发生争吵,而最终结婚成功的故事。他们把情节编的很夸张,很搞笑,他们准备了许多道具,表演男人的那个人戴了一个夸张的黑色礼帽!另一个女人穿得可真“土”!一条红围巾围成老大妈的款式,挎一个大红包,一出场就笑破了一干人等的肚子,她们的表演特别传神,她们说得很快,很多我都听不懂,但我从她们的表情中可以推断出她们在想什么,我觉得演得特别精彩,因此害我笑了一节课,肚子都笑疼了。(下次你有机会看一定要带止痛片哦!)

4.英语课

这是最令我嫉妒的一节课,你知道她们英语课在做什么吗?!她们在拍DV短篇!学校给她们提供摄像机、电脑、编辑软件。对她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在学校内拍摄。我发现大部分组拍摄的都是校园新闻或者校园一角,当然也有小故事,我看到她们制作成功的校园新闻后,觉得拍的真像新闻,就好像记者吧,落落大方,颇有记者风范。后来看她们的制作花絮,很逗,同时也看得出她们制作背后的艰辛。

5.华文课

这是最让我有自信的课,在华文课上大家一律说中文,No English !我刚好赶上她们的听力测试,她们的听力是很难的,连我这个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人听了以后都感觉好多题拿不准。在这里大家是不学语法的,老师鼓励学生想说就说,不用考虑语法,我在新加坡听到了许多新加坡中文,从语法上说是病句,可与人交流倒是没问题。我想把它推广到我们的英语学习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少一些语法学习,应该让学生尝试着去说,我觉得语言是一个与人交流的工具,是不是每句话都合乎语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与人交流,新加坡这种学习第二语言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6.数学课

我在数学课上觉得自己的水平很高,她们在学三角函数,她们认为很难的题在中国并不能算特别难的题,在我轻而易举的做出那道据说无人做出的题之后,我不禁飘飘然的想,原来中国人的数学果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后来的一道题给了我打击,就是有一道题,我在经过长久运算得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后,我发现题目是求三角形的面积,我心想难道是算出三角形三边长再利用海伦公式求面积,我觉得这也太麻烦了,就问我的学伴这是怎么求得,她告诉我了一个方式,看我不解,还给了我一份资料,上面有推导过程,后来我回家问我学数学出身的老爸,他告诉我这是行列式,是大学的内容。自此我发现了中国在教学上一个与新加坡最大的不同,新加坡的教学理念是广而深,我们是少而精,很难下定伦说这两种理念哪一种更好,各有千秋吧。我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是把两种理念相结合,可以泛泛的了解很多知识,对一些重点内容可以搞得很深,讲得很精。

7.大课

我不知道这叫什么课,据说每两周的周五,三、四年级的学生都集合在一个小礼堂里一起上,那天学校来了一个黑人乐队,他们带来了许多非洲鼓,他们先在上面表演,后来又逐一介绍鼓的来历、外形和用途,最后他们又请了一些学生与老师上来表演,气氛很热烈,每次表演台下都有人尖叫、嘘嘘,我觉得被她们感染了。令我感慨的是,借助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了非洲鼓!

8.总结

我觉得新加坡的教育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但不应全部照搬。莱佛士女中的校长在跟我们介绍时曾说过,她们的教育方式是适合所有学生中的前百分之三的,也就是说这并不适合所有学生,我以前看到过一篇类似的文章上曾说,她们这种西方式的教育适合好学生,可以培养她们的能力,但同时也会耽误较差的,没有自制力的学生,而中国的教育或许会扼杀掉好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却也督促了较差生的学业,所以说各有利弊。我想我们可不可以将两种教育的优点相融合,开办一些学校专门针对前百分之三的学生开展这种英才教育,对剩下的学生仍采取传统的中国式教育,这样既保住了好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督促了较差生的学业,我知道这样太过理想化了。我们还得在这之前解决掉一个根本的问题——高考,我们现在是一考定天下,所以学生和老师才会特别重视考试,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我希望以后中国学生的高考中,高考成绩不再是全部,还可以加入平时成绩作参考,甚至于我们能否加入一些能力考试,我知道这些在短时间内都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希望中国教育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

听说最近国内关于建立女校和男校的事也正讨论的沸沸扬扬,我觉得关于这件事利弊参半。女校是有她的好处的,莱佛士女中的校长曾说,“如果男女合校,那么其中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是属于男生的,而在这里所有的机会都是属于女生的。”我们知道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在一些活动上男生比女生会更加活跃,表现也会更突出,可能由于男生比女生更有责任心、承受能力更强、心胸更加开阔、更爱表现自己,所以男生在做一些事情上的机会会比女生更多。但是在女校所有的机会都是属于女生的,女生会有更多的机会。再者说,由于男生和女生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适合他们的教育也是不同的。在分校之后,他们会得到更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比如女生会有家政课、烹饪课,男生会有木匠课、电器修理课等,他们的课外活动也不尽相同,女生会侧重于乐器或红十字、童子军之类的活动,男生会偏爱运动、电脑、科技一类的东西。但是反过来看,男女分校会使学生与异性的交往能力下降,将来到社会中,他们会很难与异性相处,但是任何工作都不是单一性别的,这种与异性合作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而且,这种分校会使他们对异性的好奇心高涨。在女校,只要是四十岁以下没结婚的男老师,都有女生崇拜。在女校,经常会有人指着一个很普通的男老师问我“他很帅吧!”,听说在男校与女校的学生与异性交往的机率是普通学校的数倍。还有,在女校我见到不少长得很“帅”的女生,据说有很多女生暗恋她们,给她们写情书、表白。我觉得男女分校使这些女生的心理产生问题,她们这种心态一定要调整过来,而对她们而言最好的办法是男女同校,所以说我还是觉得不分校最好。

二、校园生活———看小事的背后

1.由升旗看学生自主

我发现莱佛士女中的周一训话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像升旗队的练习都是学生自己主持的,老师一般不在场,即使在场也绝不说话,不指指点点,一切学生自主。在仪式上,一切由学生主导,连校长都只有在同学请其讲话时才能讲话,她们会在周一颁奖,比赛和奖项都是由学生组织的,学校是没有权利过问的。在莱佛士女中,学生权利大的惊人,这在中国是想都不敢想的。

2.由图书馆看学生素质

这里的图书馆里面有一个电脑室,学生可以在这里查资料,做报告。

要是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里的图书馆,那就是:静!这里外沿是杂志,有沙发可以在阅读时使用,我发现她们坐在沙发上的姿势或许散漫,但翻书时却很静。(这里甚至有许多中文杂志是与中国同步的,比如:《读者》、《花季雨季》、《少男少女》。)里面是书籍,要坐在桌椅上看,因为这样便于记笔记,我发现同学们在图书管里决不说话,连搬椅子、取书都特别轻。这点倒是和中国很像,中国的图书馆也很静,但同学不会像这么注意,有时搬椅子会弄出声响。她们图书管里可以借CD、VCD和DVD ,而且图书馆里有播放区,可以看盘。

三、校园惨事!!!

1.我在体育课上被整得很惨,我被迫学习了单人仰卧起坐和可怕的女式俯卧撑,更悲惨的是和大家一起学橄榄球,我拿不住掉了很多次,丑大了。

2.在一个厕所中,冲水按钮在下面,淋浴按钮在上面,下面的按钮有点生锈,按不动,大家就拧上面的,“哗!”,弄了一身水,哎,谁教那喷头那么高没看见呢,我知道我们中就有三个人牺牲在那个喷头之下,比如我吧!

3.我在莱佛士女中吃了很多顿饭,每次我都用我生涩的英文与之买饭,觉得极为别扭,直到最后一天我才知道,卖饭的都讲中文,大家都用中文买饭,气死我也!

四、五彩斑斓的活动

1.其乐融融———全民狂欢———种族和谐日

我觉得新加坡是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乐土,在这里你会发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是平等的,真是一个种族融合的世界。我们在那里刚好赶上她们的种族和谐日,在那一天同学们不用穿校服,他们穿上不同种族的衣服一起狂欢,我看到一些很怪异的景象,比如穿着唐装的金发碧眼美女,还有身着印度服饰的中国美眉,看上去会有些不伦不类,但是我却从中感到了种族融合的快乐,在这一天,学生会摆许多摊位出售自己制作的风味小吃,我买了一些来吃,味道真得不错哦!还有许多民族表演,其中有一个中国音乐会,她们用中国民乐表演了许多曲目,比如:《梁祝》、《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渔舟唱晚》、《二泉映月》。他们涉及的乐器很多,有二胡、古筝、琵琶、萧、竹笛、扬琴,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她们技艺精湛,让我心悦诚服,听着乐曲,我仿佛回到了古老的中国,悠扬婉转,令人沉浸其中,回味良久。她们还有风情表演,其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老挝的求婚风俗,演员的穿着很地道,表演也很到位,我觉得很有趣。后来有一个印度舞的表演,跳得特别好,让我看到了印度风情,听说那个舞是家长们跳的,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她们说这是狂欢日,没有什么不可能,家长也要与生同乐嘛。

2.激情上演———观众狂野———国庆节预演

我们这次特别走运,有幸参加了新加坡的国庆日预演,场面火爆极了,我觉得就像演唱会现场一样气氛高涨。在我印象中国庆日该是严肃的,像中国的国庆日,在天安门城楼前阅兵,整齐而肃穆,就算是在联欢会上,观众们也是很冷静的,在新加坡可就不同了,这里的观众实在是太热情了,观众席是一个环形的,中间有一个椭圆形表演场,主持人在上面跑来跑去,所有的观众都穿着统一的红色国庆背心,每个观众都领到了一个大包,里面有吃的、介绍册、红色雨衣,还有一堆造势工具,比如:国旗、鼓、一个装满种子的封闭的易拉罐,每次一摇会出很大声,还有一个小手电,(配有两节电池,它在后面起了大用。)这里有几个特色,表演一到精彩处,大家会大喊:“啊!”,激动时会一起高歌,当有歌手歌唱时,大家会用我先前说的那个易拉罐为它打拍子,激动时还有人敲鼓。他们会造人浪,就是在主持人的指挥下,人们依次站起来再坐下,从远处看像海浪一样,壮观极了,再配上人们的尖叫当音响,感觉棒极了!会场固然很热闹,可也有很安静的时候,比如:总理来的时候,军队入场时,唱国歌的时候。那一刻,大家突然变得很严肃,连我也被这种气息感染了。到后来天黑了,人们就都打开并摇动手电,远远望去,像满天星光在墨蓝的幕布上闪亮,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心也随之飞翔了。到后来走出会场,我觉得我的嗓子都喊哑了,我感觉太痛快了。

五、社会万花筒

新加坡的路很窄,一般的路去往一个方向的只有一车道,大路也不过只有两车道,新加坡道路上的车流量很大,但是行驶有序,车速很快,我在新加坡从来没见到过塞车。在小区里,道路特别窄,走两辆车刚刚好,有时候路边停着车,和所停的车在同侧的人会把车停在车后,让对面的车先走。(当然小区内的车不多)我常说,中国人特别“聪明”,经常在开车时见缝就插,不守规则,只图自己快,结果造成堵车,大家都走不成。我觉得新加坡交通的成功之处在于守规矩和礼让他人,新加坡是一个充满秩序的国家,这点值得所有“聪明”的中国人学习。

新加坡人很准时,我从未见过他们迟到。初到新加坡时,我曾收到一个行程表,上面有具体的活动时间,在后来的十天中,我发现这些计划都按时执行了,不管有多大困难,国庆节人都尽量奉行准时。

国庆节人一天吃六顿饭,早餐、加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但是他们每顿饭吃得不多,我在国庆节期间,他们常热情的请我去吃加餐,但是我发现我还是不习惯一天吃六顿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在新加坡大家很讲究lady first,男士们是很有gentleman 精神的,我去我学伴家,她父亲在上下车之前都会为我、我的学伴和我学伴的妈妈打开车门让我们进去或出来,我突然觉得自己跟公主似的。哎!中国怎么就不多见几个这种绅士呢?!在公共场合一切lady first, 作为女士的我可以先上车,先下车,先吃饭,连重的东西都有人帮忙提,我觉得仿佛置身天堂一般。为什么中国就不多几个gentlemen呢?

PS:

1.你知道吗这里只有上午上五节课,下午是课外活动或回家。

2.莱佛士女中的房子像迷宫,走在里面会迷路。最让我伤心的是我经常找不到食堂,饿死我了!呜~~~呜~~~

3.你知道吗莱佛士女中真的一个男生也没有。

4.在国庆节上午九点左右是要吃加餐的,而且吃的和正餐差不多,听说少食多餐可以减肥,难道国庆节人都胖到需要减肥了吗?

5.告诉你哦,在莱佛士女中,作业大都是写报告或小组合作,不像你我的作业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羡慕吧!

6.在莱佛士女中,老师厕所和学生厕所门上的图标是不一样的。

7.在莱佛士女中,除了食堂以外的地方是禁止吃东西的,no eating!(在一些老师允许的课堂上也是可以的)

8.在国庆节,在汽车上是绝对不许吃东西,不许大声说话的

『柒』 古天乐成立基金会并隐姓埋名,行善不扬的做法为何获好评

说起古天乐,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烂片之王”,这并不是说他本人的演技不行,而是他在拍戏的是时候似乎不是很挑剧本,往往会出演一些剧情人设甚至是特效都很傻片子。而直到近几年,当古天乐基金会和希望小学暴露在公众视野的时候,大家才知道,古天乐默默的为慈善事业奉献了很多,从而备受大家好评。

所以呢,就是因为古天乐这种淡泊名利,一心为了孩子做公益的举动,才会让大家深深的感到佩服吧。想想这几年,每逢古天乐有电影上映,评论区里一定会有那种“为了古校长的学校加块砖,我也要去奉献票房”,“管他好不好看,就当做公益了”等等,不得不感叹啊,古校长的慈善还真的是深得人心呢。

『捌』 慈善基金会

慈善基金会(philanthropic foundations),以私人财富用于公共事业的合法社会组织。慈善捐赠自古就有,专基金会形式于 20 世纪在属美国兴起。一般为自治机构。旨在资助诸如教育、科学、医学、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公共服务项目。有的为业务机构,聘有专职的科学研究和服务人员,在某些领域从事活动。通常只是一种慈善捐赠组织或非营利社团。基金有的来自个人遗产或赠品,如美国史密森氏学会;有的是工商企业或家族捐款,如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有的是连续捐赠,如洛克菲勒基金会。

『玖』 谁能介绍下能源基金会是怎么回事儿

能源基金会(The Energy Foundation,EF)为一家非政府、非营利性机构,是几个对可持续能源感兴趣的主要基金会的合伙同盟组织。能源基金会于1991年由约翰与凯瑟琳·麦克阿瑟基金会(The John D.and Catherine T.MacArthur Foudation)、皮氏慈善基金会(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和洛克菲勒基金会(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共同创建。乔伊斯·默兹吉尔墨基金会(The Joyce Mertz—Gilmore Foundation)和麦克耐特基金会(The McKnight Foundation)分别在1997年和1998年作为基金合伙人加入。
1999年3月,由美国大卫与露茜西·派克德基金会资助,能源基金会管理运作的能源基金会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启动。2002年,威廉与佛洛拉·休利特基金会加入。

『拾』 什么是资金盘

是指运用直销倍增原理,以滚动或静态的资金流通形式,拆东墙补西墙,用专后加入会员的属钱支付给前面会员的网络传销形式,本质是金字塔式传销诈骗。极具隐蔽性、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

资金盘不是指公开发行的公募私募基金,是指编撰各种极高回报率的故事,忽悠起老百姓的贪财欲望,进行地下集资的模式。

(10)利氏基金会扩展阅读:

归纳资金盘的赢利模式,基本上是以下两点。

1、以大搏小(大投入搏小收入)

不论是日收入1%、1.5%,还是月收入10%、30%,投资者都必须先投入百分之百,投入后能否真得到资金盘公司的利润兑现,只有傻等。

2、以长搏高(长期投入搏高额回报)

投一笔钱,等12-18个月,甚至两至三年,回报十倍至数十倍。听上去极具诱惑力,但美梦成真要耗时一至三年,在这365-1095天中,每一刻都可能厄运降临。

与利氏基金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银行货币收藏理财上下班时间 浏览:442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公司 浏览:520
公司分红股票会涨吗 浏览: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规模品种 浏览:950
跨地经营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浏览:343
民生银行理财产品属于基金吗 浏览:671
开间金融公司 浏览:482
基金从业资格科目一的章节 浏览:207
货币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浏览:590
投资几个基金合适 浏览:909
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地址 浏览:273
亚洲指数基金 浏览:80
金融公司贷款倒闭了怎么办 浏览:349
金融服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浏览:303
怎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浏览:123
今天鸡蛋期货交易价格 浏览:751
汕头本地证券 浏览:263
利市派股票代码 浏览:104
科创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浏览:737
2016年指数型基金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