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如何成立员工福利基金会
复成立员工福利基金会制
首先,拟统计会员名单;
知会所在公司人事部门
经人事部门同意的,可想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填写申请表,申请表主要内容有”成立目的、人数、计划以及行为规章制度等“;
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方可成立,至此,需选举出基金会的领带成员。
B. 关于外资企业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的用途
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用于职工非经常性奖励、补贴购建和修缮职工住房等集体福利。 外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如何计提职工福利费
[问题]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是否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解答]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财会[2003]10号)中规定,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财会[2001]62号)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应设置“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从原“应付工资”科目转入的属于应付中方职工的退休养老等项目的基金、保险福利费和国家的各项补贴、原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余额,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及其使用,并应当设置“从费用中提取的福利费”和“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两个明细科目。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为其雇员提存医疗保险等三项基金以外的职工集体福利类费用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1999]709号)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除为雇员提存医疗保险等三项基金和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外,不得在税前预提其他职工福利类费用。因此,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后,也不再按工资总额的14%从费用中计提福利费。企业当年发生的福利费在当期损益中据实列支。如果实际发生的福利费超过按税法规定允许在税前扣除的金额,在纳税时按税法规定进行调整。
“应付福利费-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科目的余额及以后年度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应按法律规定的用途进行使用。
仅供参考
C. 职工福利基金的职工福利基金的来源
职工福利基金的来源包括:一是按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二是按人员内定额从事业支出或容经营支出中列支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都在专用基金中核算。但两者有差别:职工福利基金主要用于集体福利的开支,如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支出,对后勤服务部门的补助,对单位食堂的补助,以及单位职工公费医疗支出超支部分按规定由单位负担的费用,按照国家规定可以由职工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按规定标准提取的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个人方面的开支,用于单位职工基本福利支出,如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等。在有些具体支出项目上,福利基金和福利费也可以合并使用。
按结余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基金,其会计分录为:
借:结余分配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按编制人数定额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其会计分录为:
借:事业支出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使用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D. 职工福利基金和企业年金的区别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内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多容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
职工福利基金是指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
以上是复制的。
企业年金可以在退休时一次提取,以前叫补充养老保险。
职工福利基金是会计做账时的利润分配,在用于职工福利时从此项支取。
E. 外商投资企业税后提取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
外商投资企业按照税后利润分配提取的储备基金和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1号)第五十八条规定:“外资企业依照中国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应当提取储备基金和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储备基金的提取比例不得低于税后利润的10%,当累计提取金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由外资企业自行确定。”
外商投资企业在转换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后,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在“首次执行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应当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福利计划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该项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之间的差额调整管理费用。假设企业于2006年12月31日有应付福利费的贷方结余,此结余额大于企业实际职工福利计划的应支付额。如果按首次执行准则的规定,上述两个数字的差额将于首次执行日后的第一个会计期间从管理费用里转回。
同时,根据财政部2007年3月20日《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企〔2007〕48号)规定,“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截至2006年12月31日,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不含外商投资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余额)区别以下情况处理,上市公司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余额为赤字的,转入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出现负数的,依次以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弥补;仍不足弥补的,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
2、余额为结余的,继续按照原有规定使用,待结余使用完毕后,再按照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执行。如果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或者产权转让,则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企[2005]12号)转增资本公积。
由于会计标准与财务通则与国家的税收制度存在差异,因此,在税务处理方面,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2007年度的企业职工福利费,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未实际使用的部分,应累计计入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F. 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和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的用途是什么
储备基金主要用于垫补企业的亏损;企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经营,经原审批机构批准,也可转作投资者增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用于职工非经常性奖励、补贴购建和修缮职工住房等集体福利。
G. 什么是企业福利基金
企业福利基金是指实行利改税办法的企业,从已实现的利润中,除上激所得税专和调节税外,按规定留属归企业的那一部分税后利润所形成的一项专用基金。由于企业福利基金是企业自留资金的一部分,它的数量多少取决于企业经营成果的大小;但企业对集体福利基金并不完全是按照职工个人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在大多数情况下,集体福利是由职工共同享受的物质和文化福利待遇。企业福利基金中只有用于职工生活中急需和困难补助的那一部分才直接分配给职工个人,成为职工个人收入的补充,只能满足职工个人非正常的需要;而转化为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那一部分,任何职工没有占有的权利,只能平等地使用。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劳动保险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的福利基金还具有劳动保险的部分职能(例如,对职工进行伤、残、病、亡补助,等等),当然,这部分职能将随着企业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趋于消失。
H. 我想去至善基金上班,那边的员工福利怎么样啊
公司竭尽所能为员工提供各种实用的福利,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版每个办公区都配有咖啡权机及饮品,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公司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举办生日会、拓展活动等,使员工得到多方面的关怀。同时,传统节日组织员工联欢等丰富多样的业余文体活动,为员工的生活带来无限乐趣。
I. 新所得税法关于外资企业职工福利基金的计提如何规定的
1. 外资企业的职工福利基金可以不用计提,按实际发生的记入管理费用-福利费专,但是实际发生的总额,不能超过属当年工资总额的14%,超过部分不准税前扣除.
2. 如果你一定要计提,按当月工资总额的14%计提,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已计提的.
J. 现在公司福利建议员工合买公司私募基金合适吗
题主这个问题不是可不可以买,而是把买自己公司发行的私募产品作为福利的版一部分合权不合适吧?
如果是作为福利,那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员工购买自己的私募产品收费是否有打折/减免 -- 比如产品对外收费2+20,对员工收费1+0
2,员工购买自己的私募产品条款是否有不同 -- 比如申赎期更灵活/最低投资限额更低等
需要注意,这两种都是要基金产品设有专门的share class的
3,很多公司会有一个员工基金池,也就是说会把最赚钱但容量有限的策略只对内部员工开放,这个是真福利了,一般高频或者某些套利策略会这样使用
如果1,2,3都不是,只是让员工通过正常渠道买自己公司的私募,那不是福利,应该是出于投资人利益一致/奖金留存的角度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