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私募直营店:公司制基金和契约型基金区别是什么
1、法抄律依据不同。公司型基金组建的依据是公司法,而契约型基金的组建依照基金契约,信托法是其设立的法律依据。
2、基金财产的法人资格不同。公司型基金具有法人资格,而契约型基金没有法人资格。
3、发行的凭证不同。公司型基金发行的是股票,契约型基金发行的是受益凭证(基金单位).
4、投资者的地位不同。公司型基金的投资者作为公司的股东有权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参加股东大会,行使股东权利。契约型基金的投资者购买受益凭证后,即成为契约关系的当事人,即受益人,对资金的运用没有发言权。
5、基金资产运用依据不同。公司型基金依据公司章程规定运用基金资产,而契约型基金依据契约来运用基金资产。
6、融资渠道不同。公司型基金具有法人资格,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向银行借款。而契约型基金一般不能向银行借款。
7、基金运营方式不同。公司型基金像一般的的股份公司一样,除非依据公司法规定到了破产、清算阶段,否则公司一般都具有永久性;契约型基金则依据基金契约建立、运作,契约期满,基金运营相应终止。
❷ 关于公司制股权投资基金收益分配的问题
一般在公司章程中约定,也可以另行约定
❸ 怎么区分私募基金公司是公司制、契约制和有限合伙制在哪里可以查到这些信息
1、最直接的办法是看企业的营业执照和其他基本文件:公司制基金版有公司章程,契权约制基金有信托契约,合伙制基金有合伙协议。
2、如果有律师资格,到工商局可调到工商登记和变更的底档。
3、如果该私募基金规模较大,达到在发改委备案的标准,可寻求发改委的资源协助查询。
总体来说,因为是私募基金,其相关信息并不对公众公布。
❹ 公司制私募基金的优劣
公司抄制私募基金既有利于聚集社会广大的闲散资金,进行规模化投资运作,又有利于抵抗资本市场的投资风险,从而提高资本收益的回报率。例如美国巴菲特的伯克夏·哈撒韦公司就是典型的公司制私募基金。
但公司制私募基金的主要不足是双重纳税,即公司需要缴纳各种企业所得税,而投资者须就分红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抑制了股东的投资积极性,同时又限制了股份投资公司的规模效应。
对大型私募基金来说,如果采用一个专用账户来运作,由于风险较高,难以获得投资人的认同。这样,它们往往不得不采用公司制形式,所以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目前,这类公司型私募基金实际上面临着双重纳税的问题:既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同时在分红时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另外还得面临着作为公司要应付的年检等一大堆麻烦事情。显然,这部分私募基金的运营成本要比公募基金高出许多。
❺ 设立公司制基金有哪些特殊规定,税收有什么优惠政策
一、设立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的特殊规定
(1)设定投资人门槛
《创投暂行办法》规定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者人数不超过200人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单个投资者对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外资创投管理规定》也要求除必备投资者之外,其他投资者最低出资额不得低于100万美元。
(2)允许更为优化的资本制度
《创投暂行办法》对创业投资企业的出资制度做出了创新性规定,即实收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或者首期实收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且全体投资者承诺在注册后的5年内补足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实收资本。
(3)允许以特别股权方式投资
《创投暂行办法》第15条规定,经与被投资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创业投资企业可以以股权和优先权、可转换优先股等准股权方式对未上市企业进行投资。
(4)保障对管理人的激励机制
《创投暂行办法》第18条规定,创业投资企业可以从已实现投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对管理人员或管理顾问机构的业绩报酬,建立业绩激励机制。
二、税收上有什么优惠政策?
根据《税收政策通知》的规定,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含2年),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有:
(一)应纳税所得额抵扣制度。创业投资企业可按创业投资企业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二)应纳税所得额可逐年延续抵扣制度。创业投资企业按上述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额,符合抵扣条件并在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逐年延续抵扣。这个规定与目前我国税法对其他企业亏损弥补的期限为5年相比较,是一项有益的突破。
(三)所得税不重复征收制度。
(四)股息和红利无须纳税制度。
❻ 什么是公司制私募基金
一般私募基金就是私下或直接向特定群体募集的资金,所以公司制也算是特定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