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銀保監會:加強房地產信託領域風險防控
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6日表示,為加強房地產信託領域風險防控,針對近期部分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速過快、增量過大的信託公司,銀保監會近日開展了約談警示,要求這些信託公司控制業務增速,提高風險管控水平。
該負責人表示,截至2019年5月末,房地產信託資產余額3.15萬億元,佔全部信託資產余額14%,較年初增加1665.97億元,同比增長15.15%。但部分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長較快,部分房地產信託業務存在一定合規問題和風險隱患,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據介紹,銀保監會對這些信託公司提出五方面要求,包括嚴格執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和現行房地產信託監管要求;提高風險管控水平,確保業務規模及復雜程度與自身資本實力、資產管理水平、風險防控能力相匹配;提高合規意識,加強合規建設,確保房地產信託業務穩健發展;控制業務增速,將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量和增速控制在合理水平;提升受託管理能力,積極優化房地產信託服務方式,為房地產企業提供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服務。
該負責人表示,這些措施要求,有助於遏制當前房地產信託業務過快增長的態勢,有助於推動信託公司回歸本源、優化結構、有效轉型,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今後,銀保監會將會對信託公司的警示指導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根據房地產市場發展變化情況,及時開展政策吹風,推動信託公司沿著正確軌道穩健發展。
Ⅱ 2020國考銀保監財經類考什麼題型
根據2020國考銀保監會考試筆試專業科目考試大綱來看,銀保監會考試全部試題均為客觀題,採用選擇題的方式(單項選擇題或多項選擇題)。考生須在答題卡中填塗答題,在試卷中答題視為無效。祝您考試順利。
Ⅲ 銀保監局如何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好的服務
合理安排營業網點及營業時間,保障基本金融服務和關鍵基礎設施穩定運行。對於臨時調整停業網點情況,應提前做好宣傳說明及客戶分流,並向我局對口監管處室進行報備。轄內機構總、分行(司)相關管理部門及業務條線應實行假期關鍵崗位帶班值班機制,確保及時響應並有效滿足城市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等領域的配套金融需求。要全面加強對醫療及科研機構、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和一線醫護人員等方面的各項金融服務,積極主動對接,開通綠色通道,全力支持抗擊疫情。要高度重視因疫情暫時受困的行業、企業和人群,調整完善相關信貸、理賠政策,支持其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三、加強場所與員工管理
各銀行保險機構要認真落實上海市「三個覆蓋」「三個一律」等工作要求,做好員工健康監測和相關信息申報。要配置必要的衛生防疫設備,為大堂、櫃台、安保等一線崗位服務人員提供相關防護用品,落實辦公場所和營業網點的消毒、通風、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要推動科技賦能,加大自助設備、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服務渠道的宣傳力度,提升銀行保險服務的便捷性和可得性,減少人員聚集。要通過減少現場會議,鼓勵電話及線上溝通等各種方式,有效降低人員交叉流動帶來的疫情防控壓力。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相關部門,並按照要求迅速採取相應防控措施。
四、推動形成行業合力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保險同業公會要結合地方實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通過官網、官微加強防疫知識教育,做好政策宣傳,積極倡議和組織會員單位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要切實加強行業自律,維護市場秩序,嚴禁借機炒作、曲解政策、誤導銷售、同業詆毀、哄抬金融產品定價等行為,為本市廣大金融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放心、衛生的金融消費環境
Ⅳ 有2019銀保監會面試真題嗎
有嗎?你可以網上找一下,看有沒有公開發布的?一般這種題不會公開
Ⅳ 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部門有哪些
中國現行金融監管架構是「一行三會」。「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三會」是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分別負責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市場的監管
1、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
2、銀監會,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其它存款類金融機構。
3、證監會,負責對全國證券、期貨業進行集中統一監管。
4、保監會,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
金融監管體制是金融監管的職責劃分和權力分配的方式和組織制度。國際上主要的金融監管體制可分為雙線多頭監管體制、一線多頭監管體制和單一監管體制。
金融監管體制是各國歷史和國情的產物。確立監管體制模式的基本原則是,既要提高監管的效率,避免過分的職責交叉和相互掣肘,又要注意權力的相互制約,避免權力過度集中。
在監管權力相對集中於一個監管主體的情況下,必須實行科學合理的內部權力劃分和職責分工,以保證監管權力的正確行使。
網路-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體制
Ⅵ 銀保監會發布警惕網路詐騙的提示,你知道哪些金融詐騙陷阱
一些網路平台為獲取海量客戶,通過各類網路消費場景,過度營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誘導過度消費。對此,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0年第六期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一、理性消費,量入為出
要認真看清借貸產品內容,某些營銷過度宣揚的「借貸消費」「超前享受」「借貸追星」行為不值得提倡,不值得效仿。對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要有正確評估,杜絕不計後果盲目借貸、盲目消費行為。過度借貸往往導致資金斷流,最終會使消費者個人甚至家庭陷入困境。
二、合理使用借貸產品,切勿「以貸養貸」「多頭借貸」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消費者應了解網路平台貸款、類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借貸產品,知悉借貸息費價格、期限、還款方式等與自身權益密切相關的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機構或平台所謂「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傳。合理發揮借貸產品作用,樹立負責任的借貸意識,不要過度依賴借貸消費,更不要「以貸養貸」「多頭借貸」。
三、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借貸
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注意查驗相關機構是否具備經營資質,防範非法金融活動侵害。對不明的電話、鏈接、郵件推銷行為保持警惕,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不在可疑網站提供個人重要信息,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防範詐騙風險和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Ⅶ 銀保監會禁止銀行以非法手段催收貸款嗎
2018年8月7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通知,要在行業內開展除惡專項行動,行業內凈化金融環境。
中國銀保監會要求,各級監管機構要加強市場准入審查,嚴禁涉惡人員和組織參股、控股銀行保險機構,嚴禁涉惡人員擔任銀行保險機構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Ⅷ 銀保監會三年行動方案時間表路線圖
銀保監會8月29日召開銀行保險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圈定近期四項重點工作,包括:繼續做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各項工作,進一步增強實體經濟服務質效,深化銀行業和保險業改革開放,進一步加強系統內黨的建設。
會議同時要求,進一步完善差別化房地產信貸政策,堅決遏制房地產泡沫化;加大不良貸款准確分類和處置工作力度;認真落實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和強化問責的政策精神;積極防範、穩妥處置好其他重點領域、重點機構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今年以來,金融風險防控工作一直在扎實推進。會議指出,上半年銀保監會穩步推進降杠桿,抓住同業、理財和表外等重點,堅定不移拆解影子銀行,銀行業資金和保險業資金脫實向虛問題進一步緩解,金融體系自我循環空轉套利現象得到有力遏制。
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已簽約金額1.73萬億元,資金到位3500多億元;全國存續債委會1.7萬余家,幫扶困難企業4052家。同時,1至7月銀保監會共處罰銀行保險機構1483家次,罰沒合計16.4億元。
對於下一階段工作,會議指出,進一步增強實體經濟服務質效。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引導銀行保險機構以服務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推動定向降准資金支持債轉股盡快落地。
同時,會議要求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優化對重點領域的銀行和保險服務,對關系國計民生的在建項目加強資金保障,防止因資金斷供形成「半拉子」工程。
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同比增長12.4%,保險資金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超過13萬億元。其中,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2.7%,高於各項貸款增速0.3個百分點,6、7兩月新發放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的平均水平比上年末有所下降。
在銀行業和保險業改革開放方面,會議指出,繼續深化公司治理改革,推動銀行保險機構進一步強化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加快探索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堅定不移推進對外開放,繼續按照「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原則,加快落實銀行業和保險業擴大開放、大幅放寬市場准入的重要舉措。
Ⅸ 銀保監會: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金融創新須在審慎監管下進行
12月22日,銀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會議強調,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會議提到,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明年經濟金融工作十分重要。
會議要求,要認真領悟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五個根本」規律性認識,准確把握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結合銀行業保險業實際抓好細化落實。
一是全力支持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金融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助推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暢通國內大循環。推進更高水平金融開放,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二是助力提升國民經濟整體效能。持續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強化普惠金融服務。支持擴大國內需求,激發消費潛在活力,增強投資增長後勁。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加大金融扶貧力度。
三是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前瞻應對不良資產反彈,精準防控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壓實各方責任,推動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化解風險。堅決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四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金融機構體系。健全金融機構治理,嚴格規范股東股權管理。加快推動理財、信託轉型發展,培育壯大機構投資者。完善債券市場法制,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五是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提高金融法治化水平,對各類金融活動和行為依法實施全面監管。深化「放管服」改革,發展監管科技,大力提升監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