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我國各城市歷年金融機構數量

我國各城市歷年金融機構數量

發布時間:2021-01-04 20:28:50

⑴ 地方性銀行有哪些

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濟南銀行、大同銀行等。

1、北京銀行

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簡稱 BOB),原稱「北京市商業銀行」,成立於1996年,是一家新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北京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商業銀行及北京地區第三大銀行,雇有3600多名員工,通過其116家支行為個人與公司客戶提供服務。同時,北京銀行還在其覆蓋網點設立了272台自動取款機,並建立了快速增長的電子銀行業務。

2、寧波銀行

寧波銀行(全稱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4月10日,是一傢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城市商業銀行。

2006年5月,寧波銀行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新加坡華僑銀行。2007年7月19日,寧波銀行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2142),成為國內首批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之一。

3、上海銀行

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銀行」)成立於1995年12月29日,總行位於上海,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601229。

上海銀行以「精品銀行」為戰略願景,以「精誠至上,信義立行」為核心價值觀,近年來通過推進專業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著力在中小企業、財富管理和養老金融、金融市場、跨境金融、在線金融等領域培育和塑造經營特色,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4、大同銀行

大同銀行成立於2001年1月6日,是大同市全市唯一的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在13年的發展歷程中,大同市商業銀行始終堅持「追求成功,服務大同」的經營理念。

2014年7月22日,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工商登記機關核准,大同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大同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並掛牌營業。

5、北京銀行

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簡稱 BOB),原稱「北京市商業銀行」,成立於1996年,是一家新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北京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商業銀行及北京地區第三大銀行,雇有3600多名員工,通過其116家支行為個人與公司客戶提供服務。同時,北京銀行還在其覆蓋網點設立了272台自動取款機,並建立了快速增長的電子銀行業務。

⑵ 想問一下國內各大城市的金融機構數量

20分,要想知道這么多,你當人家白乾啊?
請採納。

⑶ 世界銀行有公布中國各個城市的GDP數據嗎

……中國GDP和世行有什麼關系

世行是接濟第三世界國家的組織,你看現任行長是個醫學博士·你就知道了

⑷ 哪些銀行在中國各個大中小城市都有

工·農·中·建·郵儲銀行都有的,像光大·民生,中信·浦發等一般只有大城市才有

⑸ 一個城市銀行、atm、銀行網點數量可以通過什麼途徑查到(行業調研用)

可以去當地人民銀行查詢一個城市的銀行、ATM和網點數量,該找什麼人人家願不願意給這個數據就要靠自己了。

⑹ 城市商業銀行的銀行歷史

城市商業銀行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央以城市信用社為基礎,組建城市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是在中國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是中央金融主管部門整肅城市信用社、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的產物。自1995年全國第一家城商行——深圳市城市合作銀行(現為平安銀行)成立,中國城市商業銀行已邁向它的第20個年頭。20年來,其隊伍成員已壯大到134位,整體利潤已完成40倍增長。至2015年6月末,全國134家城市商業銀行總資產達到20.25萬億元,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例接近11%。主要經營指標超過全國銀行業平均水平,市場份額不斷擴大,不良率持續下降,資產質量大幅提高,越來越多的城商行跨入全球銀行業前500強序列。
截至2012年5月,全國共有的城市商業銀行137家,營業網點近萬個,遍及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截至2004年底,從業人員16.9萬,生產總額約14552 億元,佔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6.27%,佔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的27.7%。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城市商業銀行已經逐漸發展成熟,盡管其發展程度良莠不齊,但有相當多的城市的商業銀行已經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並通過各種途徑逐步消化歷史上的不良資產,降低不良貸款率,轉變經營模式,在當地佔有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其中,更是出現了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和南京銀行這樣發展迅速,已經躋身於全球銀行500強行列的優秀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在中國正逐步發展為一個具有相當數量和規模銀行階層,與五大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一起,形成中國銀行業4:1:13:1 3 9的格局。

⑺ 中國人民銀行在一個城市設立說明這個城市的銀行數量在50家以上,是嗎

不是的,人抄民銀行首先是政策襲性銀行,監管是有銀監會負責,哪怕一個地區只有一家銀行, 也是要受銀監會監管的。開設人民銀行的條件很多,大部分都是為了扶持當地大型央企或者當地有大型的基礎建設,如核電 水利工程等。

中國銀行 是 中國銀行, 人民銀行 是 人民銀行,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銀行,早就沒有 中國人民銀行了。多年前就分家了。

⑻ 城市商業銀行的現狀問題

概述
全國現有城市商業銀行135家(截至年11月),2006年末,資本充足率為8 49%,不良貸款率為4.89%,資產總額為2,57萬億元,佔全國中資銀行(包括農信社)資產總額的6.74%。經過幾年的變遷和發展,上海、北京、南京、大連、杭州、寧波等城市商業銀行綜合實力發展迅速,並實現了跨區域發展,更有望在年內能成功上市。但仍有37家城市商業銀行目前處於風險狀態.其中有7家處於高風險狀態,一部分已資不抵債。據銀監會最新統計,截至2010年末,全國城市商業銀行存款規模達6.1萬億元,貸款規模達3.6萬億元,其中小企業貸款余額達到1.1萬億元,較年初增加44.4%。同時,城市商業銀行不斷加強風險管理水平,主要監管指標持續向好。截至2010年末,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325.6億元,較年初減少了51.3億元;不良貸款率0.9%,較年初下降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達到257.1%;平均資本充足率達到12.8%,流動性指標普遍較好,杠桿率處於安全可控范圍內。
城市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上存在的差距。相比國內其他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由於歷史、體制、環境等原因,在市場細分、產品開發、經營理念等經營策略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
市場細分不夠
沒有形成較為鮮明的市場定位。一些商業銀行市場定位還只是流於形式,沒有形成自己穩定的客戶群體,對潛在的客戶也缺少研究.致使目前許多業務還處於粗放經營階段。
業務創新盲目
金融產品存在趨同現象。由於對市場缺乏科學的預測、詳細的成本與效益分析,業務創新具有盲目市場跟進色彩,新產品有的不能很好滿足客戶需求,有的由於無規模不能帶來效益,造成業務創新產品缺乏生命力。
經營理念落後
特色服務不突出。雖然目前各家市場商業銀行廣泛強調提高服務質量。但是服務的概念比較陝隘,有的只限於改進窗口服務、廳堂服務等,經營理念還比較落後,以客戶為中心的思想不能貫徹到產品、管理、服務、人員等各個方面。
信息技術落後
信息技術落後制約了產品開發和對客戶的服務水平。先進的信息技術是商業銀行有效實施經營管理策略的保障,絕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由於資金實力不強、技術基礎薄弱等原因,對科技投入不夠,信息技術相對於其他商業銀行來講顯得落後。
銀行間合作不夠
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還需要加強。目前城市商業銀行每年舉行的一次論壇,主要目的還是溝通和交流,對彼此間的業務合作探索不夠,主要業務合作還只限於異地結算等方面,其他一些業務領域基本上還沒有涉及。
發展存在問題
自1995年第一家城市商業銀行成立至今,城市商業銀行已經歷了10多年的發展歷程,而城市商業銀行起步之初的發展戰略,現在回想起來很是耐人尋味——保支付、防擠兌、穩過渡。目前,這一戰略已經迅速轉變為「規范管理、穩健經營、加快發展」。
然而,城商行的底子畢竟太薄了。大發展的動力又更多地來自於加入WTO等外部環境的驅動,因此,當城商行吹響總攻號角時,還牢牢被三條繩索捆著:巨額不良資產、資本嚴重不足、單一城市制。
歷史包袱沉重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4年6月底,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104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2.36%(一逾兩呆口徑),比歷史最高點的34.32% 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可以說,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通過資產置換、增資擴股、利潤消化等方式,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有了很大改善,歷史包袱有所緩解,但還遠不容樂觀。
首先,不良資產比例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資產規模的擴大,分母的「稀釋」效應不容忽視。數據顯示,按照 5級分類口徑,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2003年末為14.45%,2004年6月末為14.08%,下降了0.37個百分點;但同期的不良貸款余額卻由1164億元上升為1192億元。
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余額/加權風險資產
國內商業銀行的加權風險資產主要是信貸資產。不良貸款率的下降有4種方式:①分母保持不變,分子即不良貸款余額減少;②分子保持不變,分母即信貸資產規模擴大;③分子——不良貸款余額有所增加,但分母即信貸資產規模卻以相對更快的速度增加;④分子減少,同時分母也在擴大。通常情況下,第四種情況是監管當局所要求和期望的。而銀行實際上多是第三種情況,為了實現不良貸款率的下降,在無法消化歷史不良資產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採取擴大分母的方法,這就是所說的分母稀釋作用。
其次,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狀況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特徵。以2003年末的數據進行分析,最大兩家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佔比為25%,平均不良貸款率僅為5.6%;60家經營狀況基本正常的銀行資產佔比為75%,平均不良貸款率為6.7%;35家較大風險類銀行資產佔比為14%,平均不良貸款率為23.41%;而17家高風險類銀行資產佔比為11%,平均不良貸款率為43.9%。可見,仍有相當一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極度惡化,處於破產邊緣。
再次,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呈現出明顯的「懸空性」特徵。所謂「懸空性」,是指這部分資產的債權債務關系已無法落實,收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就是說,近2000億元不良資產中的大部分只能通過城商行自身消化或當地政府實施資產置換來解決。這無疑是對城市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巨大挑戰。
最後,絕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並未實現5級分類下的充足撥備。如果嚴格按照 5級分類要求計提准備,很多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狀況將因此而由盈利變為虧損,還有一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狀況會雪上加霜。從某種程度上講,在監管當局嚴格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等監管指標要求的情況下,不良資產的歷史包袱已成為城市商業銀行發展道路上的首要障礙。
造血功能缺失
作為有經營風險的特殊金融企業,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是商業銀行正常開業和順利運轉的前提。而國際上衡量一家商業銀行抗風險能力的主要指標就是資本充足率。因此,出於防範風險的考慮,各國金融監管當局均要求,本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必須達到巴塞爾委員會規定的8%的最低標准。否則,將對其經營活動進行限制。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3年末,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的平均資本充足率為6.36%,尚未達到8%的最低標准。而根據銀監會頒布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的新規定,城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將下降2~3個百分點,即下降至4%左右的水平。這還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城市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的渠道不外乎留存盈利和增資擴股。目前,盡管銀監會已經允許並支持商業銀行通過上市和發行次級債券來補充資本金,但在諸多條件的約束下,上市和發行次級債券對於城市商業銀行來講尚不太現實,至少對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來說是這樣的。
此外,新的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調高了商業銀行一些風險資產的風險權重,使得大多數風險資產的風險權重變為100%,並要求在此基礎上實現資本充足率達到 8%,從而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提出更高要求。按照2003年末的數據測算,要達到新規定的要求,城市商業銀行的資本缺口在500億元左右。而2003年全年,城市商業銀行實現的賬面利潤僅53億元。如果假定城市商業銀行風險資產的增長速度保持在20%,利潤增長速度保持在40%,要想將資本充足率從目前的4%提高至8%,至少需要19年左右的時間。顯然,僅靠留存盈利來補充資本金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理論上講,增資擴股是一條便捷、迅速的資本補充方式。問題在於,目前相當一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的財務狀況令投資者望而卻步。歷年的數據顯示,全國112家城市商業銀行中,有近一半的城市商業銀行連年虧損,有10多家城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負數。
在上述情況下,如果沒有地方政府和監管當局的資金或政策支持,資本補充將成為相當一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無法逾越的屏障。而銀監會提出的「到2006年,各城市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基本滿足8%的監管標准」,也因此成為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經營區域受限
自城市商業銀行成立之初,其經營活動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當然,從當時的經濟金融環境和防範風險的角度考慮,單一城市制的經營模式是必要的。
在成立城市商業銀行之前,大多數中心城市都擁有數十家城市信用社,而其中大多數都經營不善,面臨不良資產嚴重、管理混亂、風險失控等問題,處於破產邊緣。可以說,城市商業銀行是在一個爛攤子的基礎上建成的,其成立初期的任務在於防範和化解風險,而非規模和地域擴張。
但是近幾年來,單一城市制經營模式的負面效應日益顯現,並成為城市商業銀行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地域限制不利於城市商業銀行分散風險。
對於某個城市而言,往往是某幾個或某個產業或行業發展較好,可供開發且前景較好的項目也是有限的。如果一家銀行被限制在一個城市開展業務,其資金勢必集中到這些行業、產業和項目上,造成貸款的行業集中度、客戶集中度偏高,帶來巨大風險隱患。現在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都面臨這一問題,但這一問題比較敏感,很難公開實例。
此外,現在的很多企業往往是跨地區,甚至於跨國開展經營活動,這就要求商業銀行能夠按照企業的地理布局為其提供存貸款和資金清算等服務。
當前,在缺乏全國統一的信用體系的情況下,銀行只能靠企業所在地的分支機構搜集企業的信用資料。比如,一家企業的總部在北京,生產基地分布在全國其它地方,如崑山,當該企業向北京的開戶銀行要求其為崑山的生產基地提供資金支持時,北京的銀行須通過其在崑山的分支機構進行實地調查,這比北京的銀行派人赴崑山調查的成本要少許多。但由於城市商業銀行不準在異地開設分支機構,從而造成城商行在異地信息獲取上處於劣勢地位,而長期信息不對稱會隱含較大的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這是不少城商行當前的燃眉之急。
為了盡快解決這一問題,如果就可行性進行比較的話,允許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發展的可行性倒是更大一些。因為要想建立一個覆蓋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信用體系,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涉及面非常廣,前期投入非常大。
地域限制不利於城市商業銀行化解不良資產。
由於歷史原因,城市商業銀行追討的抵貸資產有很多是借款人在外地投資的資產或債權,且地域分布廣泛。城市商業銀行在異地沒有分支機構,對外地情況不熟悉,也給追討和管理這些資產帶來很高成本。一旦遇到地方保護或債務人阻撓,處置的難度就更大。對於那些處在外地且無法轉移的固定資產,通常只能採取低價拍賣或委託管理的方式,這往往會使城市商業銀行面臨巨大損失。
地域限制不利於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和產品創新。
隨著地區經濟一體化和金融一體化的發展,資金的跨地區流動日益頻繁,客戶對銀行服務和產品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尤其是需要商業銀行能夠跨區域為其提供金融服務。而不論是資金的流入還是流出,都需要一個結算通道。而這恰恰是城市商業銀行的軟肋。顯然,僅資金跨區流動,這就已經超出了城市商業銀行自身的能力,從而造成城市商業銀行大量客戶流失。這也是「很多企業在規模較小時與當地城市商業銀行的關系非常好,而一旦這些企業做大,實現跨地區經營,往往就會與城市商業銀行分道揚鑣」現象的最好解釋。
此外,受諸多條件的限制,城市商業銀行對產品創新往往感到力不從心。城市商業銀行由於網點限制,其開發銀行卡業務的成本無法分攤,只能自己承擔;對於同樣的開發成本,國有商業銀行能以數百倍乃至數千倍於城商行的網點回收投資。理由如下:
假如有兩家銀行A和B,現在兩家銀行均發行了銀行卡,假定發行成本均為50萬元,A銀行擁有100個網點,B銀行擁有1000個網點。也就是說:A銀行擁有100個可以獲利的渠道,那麼分攤到每個網點的發行成本為5000元。同理,分攤到B銀行每個網點的發行成本僅為500元。A銀行的每個網點最少需要獲利5000元,才能最終收回投資。而B銀行則只需要500元即可。成本效益比在此一目瞭然。
雖然現在所有銀行安裝的ATM機均可實現銀行卡跨行通用,從而使城市商業銀行發行的銀行卡在地域上得到拓展,但出於成本和方便的考慮,消費者當然還是願意選擇全國性商業銀行,尤其是四大國有銀行發行的銀行卡。這對異地無網點的城市商業銀行發行銀行卡,也起到了負面的阻礙作用。
地域限制也不利於創造公平競爭的金融環境。
入世以來,中國金融業的管製程度日益放鬆,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享受的待遇差距逐漸縮小。在此情況下,用「內外夾擊」來形容城市商業銀行的處境應當不為過。一方面,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紛紛加大了對中心城市分支機構的傾斜力度;另一方面,外資銀行也在通過搶奪高端客戶等方式慢慢蠶食發達地區中心城市的市場。這就造成在單一城市從事經營活動的城市商業銀行,只能眼睜睜看著當地市場份額的喪失。
根據掌握的數據,發展較好的城市商業銀行在當地的市場份額大致在8%~10%左右。近幾年的數據顯示,城市商業銀行在當地市場份額達到8%~10%之後,就很難再有大的突破,這可能是各地金融市場份額的飽和點。而新的金融機構的進入,往往又會使原有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卻又無法向外地開拓市場。顯然,這不利於創造公平競爭的金融環境。

⑼ 請問截止到2010年我國共多少家城市商業銀行144家這個數字准確嗎大神們幫幫忙

銀行業的機構數量最多,除了3家政策性銀行以外(開發行、農業發展、進出口),還有4家國有商回業銀行(中、農答、工、建)、11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交行、中信、華夏、招商、光大、民生、浦東發展、深圳發展、渤海、廣發、興業),110家城市商業銀行和一千多家城市信用社以及一大批農村信用社

⑽ 我國商業銀行的現狀

您好
現狀是保守,瓶頸是壟斷。

閱讀全文

與我國各城市歷年金融機構數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