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增值稅的所有會計分錄
一、購進材料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二、銷售商品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此時計算應交增值稅為:銷項-進項
三、繳納本月應繳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1)農村金融機構增值稅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一般納稅人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賬的借、貸方設置分析項目,在借方分析欄內設「進項稅額」、「已交稅金」、「轉出未交增值稅」等項目;在貸方分析欄內設「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轉出多交增值稅」等項目。
一般納稅人在應交稅金下設置「未交增值稅」明細賬,將多繳稅金從「應交增值稅」的借方余額中分離出來,解決了多繳稅額和未抵扣進項稅額混為一談的問題,使增值稅的多繳、未繳、應納、欠稅、留抵等項目一目瞭然,為申報表的正確編制提供了條件。
「進項稅額」專欄,記錄企業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企業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支付的進項稅額,用藍字登記;退回所購貨物應沖銷的進項稅額,用紅字登記。
「已交稅金」專欄,記錄企業已交納的增值稅額。企業已交納的增值稅額用藍字登記;退回多交的增值稅額用紅字登記。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應交增值稅
『貳』 求增值稅的所有分錄。
購買原材料進項稅,會計分錄為: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銷售貨物銷項稅,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銀行存款/應付利潤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主營業務收入
計提增值稅,會計分錄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繳納增值稅,會計分錄為: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2)農村金融機構增值稅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企業在國內采購的貨物,按照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按照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計入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商品采購」、「原材料」、「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經營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按照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銀行存款」等科目。購入貨物發生的退貨,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企業接受投資轉入的貨物,按照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確認的投資貨物價值(已扣增值稅,下同),借記「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稅額與貨物價值的合計數,貸記「實收資本」等科目。
企業接受捐贈轉入的貨物,按照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確認的捐贈貨物的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稅額與貨物價值的合計數,貸記「資本公積」科目。
企業接受應稅勞務,按照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按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計入加工、修理修配等貨物成本的金額,借記「其他業務支出」、「製造費用」、「委託加工材料」、「加工商品」、「經營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按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進口貨物,按照海關提供的完稅憑證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進口貨物應計入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商品采購」、「原材料」等科目;按照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購進免稅農業產品,按購入農業產品的買價和規定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買價扣除按規定計算的進項稅額後的數額,借記「材料采購」、「商品采購」等科目;按應付或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購入固定資產,其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計入固定資產的價值,其會計處理辦法按現行有關會計制度規定辦理。
企業購入貨物及接受應稅勞務直接用於非應稅項目,或直接用於免稅項目以及直接用於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的,其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計入購入貨物及接受勞務的成本,其會計處理方法按照現行有關會計制度規定辦理。
實行簡易辦法計算繳納增值稅的小規模納稅企業(以下簡稱小規模納稅企業)購入貨物及接受應稅勞務支付的增值稅額,也應直接計入有關貨物及勞務的成本,其會計處理方法按照現行有關會計制度規定辦理。
企業購入貨物取得普通發票(不包括購進免稅農業產品),其會計處理方法仍按照現行有關會計制度規定辦理。
企業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包括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按照實現的銷售收入和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額,借記「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銀行存款」、「應付利潤」等科目;按照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按實現的銷售收入,貸記「產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發生的銷售退回,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按實現的銷售收入和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額,借記「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按實現的銷售收入,貸記「產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
企業出口適用零稅率的貨物,不計算銷售收入應繳納的增值稅。企業向海關辦理報關出口手續後,憑出口報關單等有關憑證,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該項出口貨物的進項稅額的退稅。
企業在收到出口貨物退回的稅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科目;出口貨物辦理退稅後發生的退貨或者退關補繳已退回稅款的,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企業將自產或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應繳增值稅,借記「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企業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應繳增值稅,借記「長期投資」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企業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消費等,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應繳增值稅,借記「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企業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應繳增值稅,借記「營業外支出」等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隨同產品出售但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按規定應繳納的增值稅,借記「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企業逾期未退還的包裝物押金,按規定應繳納的增值稅,借記「其他應付款」等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企業購進的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購進貨物改變用途等原因,其進項稅額,應相應轉入有關科目,借記「待處理財產損益」、「在建工程」、「應付福利費」等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
屬於轉作待處理財產損失的部分,應與遭受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在產品、產成品成本一並處理。
企業上繳增值稅時,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小規模納稅企業記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收到退回多繳的增值稅,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的借方發生額,反映企業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支付的進項稅額和實際已繳納的增值稅;貸方發生額,反映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繳納的增值稅額、出口貨物退稅、轉出已支付或應分擔的增值稅;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多繳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稅;
尚未抵扣的增值稅,可以抵頂以後各期的銷項稅額;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繳納的增值稅。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沿用三欄式賬戶,在月份終了時,再將有關明細賬的余額結轉「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
『叄』 關於增值稅的會計分錄怎麼做啊
月底增值稅要結轉本月未交增值稅,結轉過程如下:
1、結轉進項稅額:
借:版應交權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結轉銷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3、結轉應繳納增值稅(即進、銷差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4、實際交納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會計分錄有以下幾種情況:
借:固定資產(公司自用檢測設備的質量認證)
生產成本(公司自製設備入庫前的質量認證)
製造費用(車間使用設備質量認證)
管理費用(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或者管理部門設備質量認證)
銷售費用(銷售部門設備質量認證)
貸:銀行存款 /現金/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
『肆』 增值稅怎麼做會計分錄啊
小規模計提增值稅,在應稅業務發生時,確認銷售額與應交增值回稅額:
借:銀行存答款(應收賬款或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含增值稅收入÷(1+增值稅徵收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伍』 增值稅詳細會計分錄怎麼做
答:1、結轉稅金(銷項大於進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版交增值稅權)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2、支付稅金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3、轉出多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4、支付本月稅金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陸』 繳納增值稅應怎麼做會計分錄
不管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交稅的分錄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計算增值稅時有差別。
分錄如下:
小規模納稅人支付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一般納稅人轉出及支付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上繳增值稅如何做好會計處理
(一)按月繳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平時,企業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多欄式明細賬戶中核算增值稅業務;月末,結出借、貸方合計和差額(余額,下同)。
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為借方差額,表示本月尚未抵扣的進項稅額,應繼續留在該賬戶借方,不再轉出;若為貸方差額,表示本月應交增值稅稅額,通過「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賬戶,轉入「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的貸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由於以一個月為納稅期限的企業不存在當月預繳當月稅款的情況,月末也不會有多交情況。若月末「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有借方余額,只能是當月尚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以後月份繼續抵扣)。
(二)按日繳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若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納稅人按日(1、3、5、10、15日)繳納增值稅,則平時按核定納稅期納稅時,屬預繳性質;月末,在核實上月應交增值稅後,應於下月10日前清繳。
平時,企業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賬中核算增值稅業務。其中,當月上交當月增值稅額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月末,結出該賬戶借方、貸方合計和差額)。
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為貸方差額,表示本月應交未交增值稅稅額,應轉至「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的貸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為借方差額,由於月中有預繳稅款的情況,故該借方差額不僅可能是尚未抵扣的進項稅額,而且還可能包含了多交的部分。多交稅額是多少,尚未抵扣額又是多少,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1.當「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借方差額大於「已交稅金」合計數時,表明當月已交稅金全部為多交。同時,兩者差額為本月尚未抵扣的進項稅額。
[例2]某企業4月份「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資料,如下所示:
借方貸方借或貸余額進項稅額2850,銷項稅額2550,已交稅金1200,合計4050,合計2550,借1500,借方差額1500元中包括多交的1200元,稅款和留待抵扣的300元,進項稅額(2550-2850=-300),多交稅額應從「轉出多交增值稅」賬戶轉至「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的借方,尚未抵扣稅額留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的借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1200結轉後的「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為借方余額300元。
2.當「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的借方差額等於「已交稅金」的合計數時,表明已交稅金全部為多交。同時,本月無待抵扣進項稅額。
[例3]某企業4月份「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資料,如下所示:
借方貸方借或貸余額進項稅額2850,銷項稅額2850,已交稅金1200,合計4050,合計2850,借1200,借方差額1200元,即為已交稅金1200元或多交稅金1200元。同時,當期銷項稅額2850元即為當期進項稅額2850元,無待抵扣進項稅額。作會計分錄同上。結轉後的「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余額為零。
3.當「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的借方差額小於「已交稅金」的合計數時,表明已交稅金中部分為應交稅額、部分為多交稅額,借方差額即是多交稅額。
[例4]某企業4月份「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資料,如下所示:借方貸方借或貸余額進項稅額2850,銷項稅額3000,已交稅金1200,合計4050,合計3000,借1050,本月該企業已交稅金1200元,其中應交150元(3000-2850=150),故多交1050元。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105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1050
結轉後的「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余額為零。
(三)實際上繳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當月預繳、上繳當月應交增值稅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2.月初結清上月應交增值稅或上繳以前月份(年度)欠繳增值稅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