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資堂金融服務平台的概述
「投資堂」金融服務平台自2004年底正式發布以來,已與80%以上的證券公司建立了合回作關系,目前總注冊用戶答超過百萬,該平台為投資者提供包括股票、期貨、外匯、外盤等多個金融市場的行情、資訊和交易服務,提供包括WAP、K-JAVA、Windows Mobile等多種技術平台。投資堂手機炒股平台致力於為投資者提供隨時、隨地、隨身的無線金融服務,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和廣大投資者的青睞。
B. 證券客戶經理的職業概述
其主要職能是開發和招攬客戶、向客戶進行理財產品銷售等,可以根據證券公司的授權從事下列部分或者全部活動:
(一)向客戶介紹證券公司和證券市場的基本情況;
(二)向客戶介紹證券投資的基本知識及開戶、交易、資金存取等業務流程;
(三)向客戶介紹與證券交易有關的法律、行政法規、證監會規定、自律規則和證券公司的有關規定;
(四)向客戶傳遞由證券公司統一提供的研究報告及與證券投資有關的信息;
(五)向客戶傳遞由證券公司統一提供的證券類金融產品宣傳推介材料及有關信息;
(六)法律、行政法規和證監會規定證券經紀人可以從事的其他活動。
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替客戶辦理賬戶開立、注銷、轉移,證券認購、交易或者資金存取、劃轉、查詢等事宜;
(二)提供、傳播虛假或者誤導客戶的信息,或者誘使客戶進行不必要的證券買賣;
(三)與客戶約定分享投資收益,對客戶證券買賣的收益或者賠償證券買賣的損失作出承諾;
(四)採取貶低競爭對手、進入競爭對手營業場所勸導客戶等不正當手段招攬客戶;
(五)泄漏客戶的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
(六)為客戶之間的融資提供中介、擔保或者其他便利;
(七)為客戶提供非法的服務場所或者交易設施,或者通過互聯網路、新聞媒體從事客戶招攬和客戶服務等活動;
(八)委託他人代理其從事客戶招攬和客戶服務等活動;
(九)損害客戶合法權益或者擾亂市場秩序的其他行為。
C. 金融法的概述
在金融法總稱下面,可以將有關金融監管與金融交易關系的法律分為銀行法、證券版法、權期貨法、票據法、保險法、外匯管理法等具體類別。金融信託屬於金融法的范疇,而普通的、一般性的信託,屬於民法范疇。
在我國沒有以「金融法」來命名的單獨的某個法律。涉及金融類的具體法律,通常用它涉及的金融行業的名稱來命名。例如,中國人民銀行法和商業銀行法等。目前,我國已經頒布的金融法律與法規相當多,截止到2000年底,由全國人大頒布的金融法律有1部,即中國人民銀行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金融法律8部,包括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票據法、擔保法等。由國務院頒布的金融法規142部。由國務院各機構頒布的金融類規章3523部。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金融類司法解釋39部,最高人民檢察院的8部。上述總計3721部。
上述的金融法律、法規等都是具體的規范,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都直接調整金融關系。而其他法律,如民法等,可能也調整金融關系,但不是直接調整,而是間接調整。所以,在研究金融法律問題時,如果將它們綜合在一起,進行系統性研究,才符合金融本身系統化的特點。金融關系的特點,決定了金融法以下三個主要特點。
D. 類金融的類金融模式概述
這種融資模式引起了供應商的強烈不滿,相關監管部門也意識到了這種融資模式的內風險,並於容2006年11月推出並施行《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這個辦法明確規定零售商不得向供應商收取進場費,也不得以節慶、店慶、新店開業、重新開業、企業上市、合並等為由收取費用,並且在零售商收到供應商貨物後,零售商貨款支付的期限最長不超過60天。這基本限制了家電連鎖企業的類金融融資路徑,因此,連鎖企業便將融資的主要力量集中到股市上。
E. 概述我國現行的金融機構體系
中國大陸現行的金融機構體系的特點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內督管理委員容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作為最高金融管理機構,對各類金融機構在金融業分業經營的條件下實行分業監管,具體構成是:各類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用合作機構;信託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
F. 陝西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概述
組建陝西金融控股集團公司,是陝西省委、省政府在新形勢下整合重組、優化配置資源,做大實體經濟的一項重要舉措。2011年11月3日在陝西省西安市揭牌 。
G. 金融服務營銷的概述
金融服務營銷的定義
金融服務是產品還是服務?
金融服務營銷的發展 金融服務是產品還是服務?
——來自《金融服務營銷手冊》的觀點
2009年4月出版的《金融服務營銷手冊》對該領域進行了比較綜合、前沿的研究,關於金融服務營銷的基本概念,作者艾沃琳·艾爾林奇、杜克·范納利提出:
為了將一般的營銷原理應用於金融服務,我們首先要問:被推銷的商品是產品還是服務?這有什麼區別嗎?首先我們承認它們有許多區別。舉個例子,假設你正在負責一項名為Topnotch 卡的新信用卡業務,該卡面對的是高端市場。這種信用卡提供許多額外服務,相應地,也收取相當高的年費。作為營銷人員,你的工作之一,就是利用焦點小組訪談法、調查法和其他一些市場調研方法,幫助產品設計人員確定什麼樣的產品附加特色會是未來的客戶最期待的,他們願意掏多少錢來接受這些服務;接下來,你需要精確地展示你所營銷的產品相對於競爭對手的產品的優勢,並找出向你的細分目標市場營銷、傳播上述優勢的方法。這些都是典型的產品營銷。
上述工作你都做得很優秀,你的Topnotch 卡也開始發行,進展比你預想的還要好。但是隨後你開始注意到一些令人不安的數字—部分客戶開始取消他們的信用卡業務,並且已經遠遠超出了你所預想的水平。經過對新老客戶的大量訪談,你發現對該信用卡客戶所提供的服務是不均衡的。有時候,客服代表能為客戶提供極大的幫助,但有時候他們卻讓客戶感到不滿意。其原因是,雖然客服代表已經接受過提供Topnotch 卡服務的培訓,但他們的薪酬是與其服務的客戶數量而不是客戶的滿意度掛鉤的。結果導致客戶對該卡的體驗與其豪華和量身定做的品牌形象不匹配。錯誤在於你像在營銷一種產品( 所有的Topnotch 卡都一樣),而不是營銷一種服務( 使用Topnotch 卡的每一種體驗都是不同的)。
作為產品的金融服務
如前所述,金融服務既不是產品也不是服務,但又兼具兩者的要素。下面是金融服務與產品相同的一些方面:
1. 可分離性。與許多種類的服務不同,許多金融產品的生產能夠與其消費分離。消費者不必非要出現在銀行才能夠使用活期存款賬戶。就像運動鞋一樣,活期存款賬戶也是在其銷售和隨後使用之前被「生產」出來的。
2. 缺少易滅失性。與預訂一頓晚餐不同,信用卡在客戶需要時就會存在。它不是易滅失的。這就使得金融供應商能夠比較容易地管理服務的供給與需求。一家餐館座位有限,每位客戶在星期六晚上8 點都想佔到一張桌子,與此不同的是,信用卡的供給可以為了滿足需要而進行調整。
3. 批量生產。典型的,各類服務是在一定時間內一次創造並遞送的,產品通常則是批量生產的。許多金融服務比如財務建議是個性化的,反之,其他的金融服務是能夠批量生產和批量營銷的,比如保險單、學校儲蓄賬戶,或是債券交易商使用的數據分析系統。批量生產使得批量促銷和降低成本成為可能。
作為服務的金融服務
活期存款賬戶可以被「生產」出來,但不可觸知。不像面對一輛轎車,你是無法用雙眼或雙手觸摸活期賬戶或是檢查其外觀的。活期賬戶沒有物理存在。盡管在金融世界中經常使用「產品」這一詞彙,金融服務「產品」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產品,因為它們是無形的。無形的東西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徵。
1. 低市場准入成本。製造、存貯和分銷金融「產品」的成本很低或者是沒有成本。啟動成本很低,這就意味著創造或是復制一種金融產品的門檻很低。雖然可能有法律限制和一定的營銷費用,創造一種新產品的資本性成本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也不存在倉儲和實物分銷成本。
2. 上市速度快。一個製造商在生產一種新型玩具或飛機時,必須首先設計藍圖、製作模型、檢查設計的完整性,甚至在產品試銷前,還要經常重新改造樣品。但在金融服務領域,創意就是產品。如果一個投資銀行能想出一個現金流證券化的新方法( 如發售一個流行歌手的未來版稅的股票),該銀行能在股票發行計劃書墨跡剛干時就售出股票。
3. 缺少排他性。一個成功的製造類新產品通常能享有一段時期的排他性,在此期間,不存在競爭。為了防止競爭對手們盜用完全一樣的模式,該產品可以申請專利( 比如一種葯品) 或是注冊商標( 比如軟體)。其他廠家如想建造一套具有競爭力的生產設施( 比如用於生產一款新型飛機的設施),其成本非常之高,以至沒有可行性。
然而在金融服務領域,保護措施缺乏,市場進入的成本也低。美林公司在20 世紀70 年代末「發明」了第一個CMA( 現金管理賬戶,Cash Management Account)。這是有史以來經紀公司第一次推出的既有投資服務、又有活期存款服務的賬戶。這項「發明」很成功,為美林帶來了許多新業務。但好景不長,沒過幾年,所有經紀公司都有了這種賬戶。雖然美林為該產品名稱注冊了商標,卻不能保護這項創意,其作為創始人的先發優勢很快就消失了。
服務至上
由於很容易復制一項新的金融服務創意,所以很難做到產品的差異化。無論你給自己的產品增加什麼樣的附加特色,例如,附屬信用卡(Affiliation Credit Cards) 或在線賬單支付,這些創意都能夠被你的競爭對手很容易地復制。從長遠來看,附加值不是來自產品本身,而是來自其他方面。
那麼附加值究竟來自何方呢?最重要的差異還是來自於服務。對產品來說,你可以從生產過程的源頭控制其質量。對於服務,其質量掌握在銷售人員或客戶管理人員手中,他們能提高( 或降低) 其質量。這意味著,由於銷售或提供產品的個體不同,你的產品質量也會有所不同。所有的惠普2210 型彩色復印機都是一樣的,但所有的金融顧問卻不盡相同。
因此,營銷金融服務組織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控制服務質量。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尤其是在由第三方負責提供服務的領域,因為他們與服務的製造商之間沒有直接僱傭關系。這些第三方包括投資顧問、獨立保險中介或者是養老金計劃的第三方管理人。
金融服務營銷的發展
實際上,不僅是在我國國內,國外對金融服務營銷的研究也起步較晚。相關的資料比較少。 時間 階段 代表性事件 營銷重點 20世紀50年代 誕生 1958年在全美銀行聯合會議上第一次提到營銷 廣告和促銷 20世紀60年代 友好服務 推行「微笑」服務 改善服務 20世紀70年代 金融創新 花旗走得最快,1961年就推出了大額可轉讓存單(CDs),揭開了銀行產品創新浪潮的序幕。
而全面的「金融革命」爆發在70年代:保險公司推出五花八門的險種,銀行提供信用卡服務、共同基金、國際保險等 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 20世紀80年代 金融定位、現代營銷 許多金融機構紛紛各自選擇確定自己的形象和服務重點;加強對營銷環境的調研和分析,制定長期和短期的營銷計劃,建立營銷部門 市場細分、價值定位並建立競爭優勢
營銷調研、分析、計劃、控制
H. 金融街的概述
金融街是北京市第一個大規模整體定向開發的金融產業功能區。自1992年建設以來,得到國家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1993年10月,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1991年-2010年)》明確提出:「在西二環阜成門至復興門一帶,建設國家級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國家級銀行總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總部」。在2005年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中,再一次明確金融街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2008年,在全金融總體規劃中,進一步確定了金融街在首都金融業中的核心地位,提出要將金融街建成首都金融主中心 。
據西城區金融服務辦公室透露,2012年全年,金融街實現三級稅收2484.8億元,同比增長29.0%,佔西城區三級稅收總額的81.4%,佔北京市三級稅收總額的30.8%。
作為首都金融主中心區,在金融街的三級稅收中,金融業佔比仍居第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去年,北京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592.5億元,同比增長14.4%,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4.6%。
北京金融局表示,金融業對北京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4.7%,居各行業首位。金融行業依然是帶動北京市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增長的第一支柱產業,戰略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
I. 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的概述
《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Financial Enterprise Accounting System
根據財政部財會[2001]49號《關於印發《金融企業會版計制度》的通知權》,於2002年1月1日起生效。
注意:本篇法規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62號《財政部關於公布廢止和失效的財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目錄(第十一批)的決定》廢止。(發布日期:2011年2月21日,實施日期:2011年2月21日)
本條目為官方文獻,除調整排版外請不要隨意更改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