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既有分期上需要徵信報告嗎
1、分期公司除了捷信,和佰仟其餘的都不上徵信,金融公司是上不了徵信的,除內非通過容銀行上徵信。
2、產生不良信用記錄記入個人徵信,一般五年後才可消除,部分情節嚴重的可延期至十年清除,部分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會進入永久黑名單。
3、逾期上傳徵信報告,在使用即有分期的產品時,如果沒有按時還款,那麼是會對信用造成一定的影響的,因為即有分期會上傳徵信報告,這樣以後買房買車貸款都會不方便。
4、即有分期是深圳前海達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旗下消費金融品牌,創立於2014年,以發展普惠金融為重任,利用線下消費場景積累的海量用戶數據,依託大數據風控的技術,提供輕松便捷的金融服務。
(1)金貝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徵信報告分為個人信用報告以及企業信用報告,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出具的記載個人信用信息的記錄,用於查詢個人或企業的社會信用。
徵信報告分為三類,分別是個人基本信息,信用交易信息,其他信息。
一是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證件類型及號碼、通訊地址、聯系方式、婚姻狀況、居住信息、職業信息等;
二是信用交易信息,包括信用卡信息、貸款信息、其他信用信息;
三是其他信息,如個人公積金、養老金信息等。
參考資料:法律網-什麼是個人徵信報告,有什麼用
Ⅱ 金貝獎由來
參考資料一: http://www.21cbh.com/New_Special/GOLD%27B/
21世紀金融理財論壇暨『金貝獎』2007年度金融理財產品評選頒獎典禮
2007年中國金融理財市場出現了井噴式行情,伴隨著中國股市百年不遇的超級牛市行情,各類金融機構在年內推出的理財產品創記錄地超過3000款。
然而喧囂過後,事實證明年輕的中國理財市場需要冷靜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索,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品說明和讓人怦然心動的預期收益率背後,投資人更期待專業的指導和科學的分析。
中國商業報紙領導者《21世紀經濟報道》作為國內最專業的財經媒體,基於推進中國金融理財市場的蓬勃發展,提升理財產品競爭力,促進金融理財市場發展進程中課題的討論與研究,增進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和科研單位的交流。於2008年由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攜手權威科研機構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科學的原則推出「金貝獎•年度金融理財產品評選」、「《2007年度中國金融理財報告》」等系列活動,並以於6月13日在北京盛世舉辦「21世紀金融理財論壇暨金貝獎2007年度金融理財產品評選頒獎典禮」。本屆論壇是中國金融理財領域高層次的專業論壇,旨在為金融理財領域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深度對話和交流的平台,以此促進中國金融理財市場健康發展。
參考資料二:
羅志華談金貝獎活動的方向和選擇
http://www.788111.com 日期:2008-06-19 來源: 金融界
金融界網站6月13日訊 金貝獎2007年度金融理財產品評選頒獎典禮於6月13日在北京舉行,金融界作為此次會議的獨家財經網路支持,進行全程圖文直播。以下為信託與理財研究所的羅志華所長的精彩發言。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各位老師、各位朋友,下午好!
我來自成都。一個月前,成都西面的汶川發生了大地震,我們經歷了大地震的整個過程,隨後經歷了不斷的餘震。在這次大地震中,我們感覺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民眾、朋友們對我們的關注、關心和關愛。我剛才在門口的時候,21世紀的朋友還在跟我開玩笑,說地震以後他們就立即與我們聯系,但一直與我們聯系不上。其後,他們委託了新聞界的朋友來找我們,找了好幾天才終於找到了。這些朋友說,如果找不到我們的話,今天的儀式我們就要缺席了。所以非常感謝大家。
「金貝獎」評選活動到目前為止基本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我希望在此談幾點感受。
我談的第一點,是本次評選活動的創新意義。
本次評選活動有三點創新,一項意義。
其一是評選模式的創新。之前一些媒體也做過類似的評選活動,但通常是採用由媒體主辦,聘請一些專家參與的模式。本次金貝獎評選活動,21世紀特別把整個項目委託給我們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來承擔,這是理財行業評選模式的創新。
其二是在評選思路上有所創新。本次的評選活動除了研究所組織專家評選以外,還進行了網路投票。
其三是這樣的評選模式較具中立性和客觀性。
其四是本次評選活動的意義。本次金貝獎評選活動是一個非常良好的開端,它將有利於整個理財市場未來的發展與進步。
我談的第二點,是在我們的本次評選活動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本次評選活動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我們評選的目標和對象有待創新。為什麼這樣說呢?本次評選活動主要是以2007年度發行的理財產品為評選對象,在模式上有一些缺陷。過往的管理業績並不能代表未來的管理能力,這是我們的共識。而參選對象的時間范圍也有待優化和改進。以信託產品為例,許多優秀的信託理財產品不是在2007年度發行的,但由於評選要求的發行時間是2007年而無緣參選。
第二方面,就是在評選的設計方面能否考慮到可持續性,考慮到評選對象的社會價值,這是我們未來需要考慮的問題。當然,任何一項評選活動都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本次評選活動作為「金貝獎」的第一次評選活動,不能說非常完善,所以我們未來會對整個評選體系進行改進。包括在投資管理能力、收益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服務質量、信息透明度等等方面,我們將會做一個比較好的評選體系。當然,這需要參選機構積極的支持與配合。
第三方面,參選產品的質量有待提升。本次參選過程中,一些商業銀行提供的參選產品質量不是太好。我希望金貝獎未來的評選活動能夠把更多的優秀理財產品吸引過來,讓所有優秀的理財產品都能夠獲得「金貝獎」。
我要談的第三點,是「金貝獎」評選活動的發展方向與選擇。
首先,金融混業趨勢已經成為不容置疑的發展趨勢。不管是商業銀行還是信託公司,不管是保險公司還是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都將面臨混業背景下激烈的市場競爭。在未來的混業背景下,以資產管理為核心的理財業務必將成為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主要核心業務,理財能力也將成為衡量商業銀行在混業背景下的市場競爭能力的主要標准。
其次,當前的理財市場還存在很多問題。從當前的理財市場來看,商業銀行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比如近年來出現的過渡營銷、風險錯配、產品二傳手、貼牌,以及傳統理財觀念有待轉型、信息缺乏透明度、收益與風險的設計存在缺陷、獨立的研發能力和管理能力欠缺、監管的尺度與效率、制度的欠缺等等問題。
前面發言的幾個專家都已經談到理財產品跟存款產品有什麼區別的問題,很多商業銀行將理財產品當成存貸款產品來管理,將理財業務作為存貸款業務來管理,這都是有問題的,管理理念需要轉型。
另外,像風險和收益設計問題,去年炒得很熱。為什麼基金虧了那麼多錢沒有投資人找基金公司算賬,為什麼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一虧了,就有投資者找銀行要說法呢?什麼樣的投資者適合什麼樣風險的理財產品,這不能錯配。所以,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真正的問題是錯配問題。
最後,就是「金貝獎」活動未來的發展方向問題。我們認為金貝獎未來的評選模式和方法將逐步實現兩個轉型:一是將評選對象從產品為主向機構為主轉型,二是以考察收益水平為主向考察理財能力為主轉型。轉型的最終目的,就是評選理財機構的管理能力。
作為國內金融理財技術的研究、技術與服務提供機構,我們已開始定期向業界發布我們的《商業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未來對其他理財機構的排名報告也會相繼發布,目標就是希望將商業銀行的理財能力評估作為我們未來的評選標准。我也希望《21世紀經濟報道》未來能夠在理財機構的理財能力上,多一些關注。
經歷了幾個月的工作,金貝獎2007評選活動的設計和評選至此已經完成,非常感謝21世紀給予的關心和支持,非常感謝各界同仁的關心和支持,非常感謝各理財機構的積極參與。我希望未來的「金貝獎」評選活動能夠越辦越好,越辦越成功,實現大家共同的夢想。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