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對p2p的影響,對網貸行業有什麼影響
影響大致有一下幾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吧!!!
1、劣質平台跑路的發生率將逐漸降低
2、P2P網貸平台充當信息中介,投資者需提高風險意識。
3、銀行將充當資金存管機構,平台攜款潛逃將會大大降低。
㈡ 互聯網金融p2p風險有哪些
風險主要還是兩端的風險:
對於平台來說,主要面對的還是兩種風險版
1.項目風險控制的風險
對於很多平權台來說,風控都是面臨的主要問題,風控過嚴,對於很多平台來說,基本上項目就會很少。風控過於放鬆,壞賬逾期又上去了。壞賬逾期控制不了,那麼平台未來面臨的風險就會累積。爆發也是早晚的事。
2.平台經營性風險
平台運營成本過高,人力成本、營銷費用。平台基本是靠利差盈利。但是企業各項經營成本無法控制,同時又沒有更多的投資人進入。交易量無法上去。對於平台來說長期無法盈利也是面臨的巨大風險。
最後,提一下,政策風險這事,從目前來看,只要是踏實做平台的,未來政策不會面臨太大的風險。
對於投資人來說
1.平台跑路的風險
對於普通投資人來說,很難判斷平台的初衷。一開始就是騙錢的還是踏實做平台的。
2.平台風險控制的風險;平台經營性風險
3.平台風險不透明
本息擔保、平台不公布真實的數據(壞賬逾期率)。這些都會導致投資誤判,加大投資額度。這就導致投資人往往在出事時才如夢初醒
㈢ 泛亞之死,對互聯網金融尤其P2P會有什麼影響
個人覺得如果復真要按照金融理財公制司排名來選平台,那前200名的都可以考慮。全國現在還有2000多家平台呢,1/10的篩選概率中再挑選出1/10算是比較安全的平台了。我個人會從中再考慮三個維度,一是可以選擇前10名的平台,實力上都比較牛,收益低吧至少能夠保本。二是選收益高一些但做抵押貸的平台,回款有保障,比如企額貸。三是選短期項目多一些的平台,資金能夠在急用的時候出來。反正是自己的錢,要多花些心思。
㈣ p2p網貸平台對互聯網金融的影響有哪些
主要對傳統的金融機構有影響。
受到新型互聯網金融服務業的影響,商業銀行正在改版變傳統的業務權結構,從而拓展更廣泛的市場和盈利空間。但是與P2P小額無抵押個人貸款以及P2P理財來說,商業銀行並沒有佔到很多的優勢。總之,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P2P網貸平台,都有其各自的優勢和針對的客戶群。
㈤ 互聯網金融P2P最應該克服的弊端是什麼
第一,准備金問題。
第二,虛假信息。一些平台給投資者提供著虛假內或者不實信息。
第三容,非法行為。這里說的非法行為不是納儲、吸儲等央行明確表示反對的行為。
第四,自律問題。
第五,風控問題。風險控制是任何涉及金融業務公司的核心。
第六,徵信問題。貸款者信用調查對P2P平台是個難題,因為目前的央行徵信信息並不對P2P平台開放。
㈥ 目前P2P行業主要存在的風險有哪些
跑路風險
逾期風險
流動性風險:所謂流動性風險就是,你去提現時,發版現提不出來,然後平權台用各種理由來搪塞;最後實在不行了,才告訴你,銀行賬戶沒錢了,要等等。
轉型風險:根據《網貸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就有90%以上的平台需要轉型。
收益風險:在P2P投資過程中都不能直接看到哪個收益高就投資哪個,完全不考慮其他,這樣很容易造成損失
㈦ 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的出台對P2P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台,涉及到P2P的具體內容並不多,那麼互金監管政策對P2P是否能產生實質的影響了?未來的互金發展又會如何了?與其盲目的預測未來走向,不如先好好分析當下這份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其中對於P2P 的關鍵點就在於第二條「分類指導,明確互聯網金融監管責任」中提及的互聯網支付,網路借貸,股權眾籌 融資和互聯網基金銷售這四個內容,「銀行託管」和「純中介」是主要關鍵詞,下面我就從投資人角度來談談對於這份指導意見的看法。
對整體行情的影響
各路專家和各大平台CEO對於行業的走向預測出現了兩極分化,一部分認為行業會更穩定,一部分認為行業會再次大洗牌,於是我們又聽到了類似90%平台會倒閉的言論,但是這對於投資人來說有什麼關系呢?網貸行業自去年10月倒閉潮開始,每月都有大量平台倒閉,在投資人眼裡洗牌就沒停過,洗牌了也還得繼續投,不投資和踩雷沒區別,大家更關心的是什麼樣的平台能投,什麼樣的平台不能投,自己投的平台是否安全,在自己的投資到期後選擇續投還是提現,所以指導意見出台後,平台更重視對自己是否有利,並開始調整業務迎合監管層指出的方向,而投資人對此卻並不太關心,各大投資群對於指導意見的討論並不多,大家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具體的平台上。
對投資安全性的影響
有些投資人對於政策很期盼,是希望政策能直接過濾掉有問題的平台,而有些投資人對於政策很擔憂,是害怕自己投資的平台被過濾掉,最後事實證明,政策一刀切的可能性並不大,而是會慢慢指明方向,只是這次給出的方向是最具體的,直接力挺業務真實的純中介平台,但是對於很多涉嫌違規的自融假標旁氏平台,也並沒有直接點名,不僅給了平台調整的時間,也給了投資人調整的時間,走錯了路不要緊,及時調頭即可。
對輿論的影響
輿論是網貸行業中對投資人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輿論可以使平台爆火,也可以使平台瞬間滅亡,所以很多平台藉此機會製造輿論,只為宣傳自己,讓投資人認為自己的平台才是符合政策方向的,是安全的,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判斷,下面就來談下可能產生的對投資人影響比較大的輿論:
1、託管
託管這個東西在前兩年完全不受待見,對於平台而言託管限制多收費高,而且上了託管後之前很多已經設定好的東西都要重新調整,相當麻煩;對於投資人來說託管意味著獎勵變少提現收費甚至提現時間變慢,直接影響收益和體驗。可由於去年開始的大規模倒閉潮長時間的持續,某些託管機構趁機製造輿論,讓人覺得出問題的平台都沒託管(其實沒出事的也沒託管),這時候一部分新平台也開始利用這個輿論主動上託管藉此來炒作,於是就造成了現在的局面,託管的普及率瞬間攀升,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年前開業的大部分平台都沒託管,有託管的也是後來上的,年後的新平台大部分都會選擇託管,甚至沒有託管還會被投資人施壓,其實這本身就是個很大的誤區,託管原本只是平台的一個功能選擇而已,現在被炒作成了決定平台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這時候指導意見直接出台,第一次明確指出了具體方向:第三方支付應由銀行監管,直接給了所有企圖靠第三方託管來炒作的平台一記悶棍,不是說有了託管你就高大上了,不是銀行託管根本無意義。
2、純中介
關於真實業務的平台和自融平台誰更安全的話題討論了近兩三年,真實業務在去年上半年更受青睞,後隨著去年下半年一些知名真實業務的平台提現困難,大家突然覺得這類平台既保證不了安全性,收益又不高,不如去投高收益自融平台,甚至把自融行為理解為平台的單個優質借款人,可緊接著今年上半年自融平台直接連環倒,總體感覺投資人就像無頭蒼蠅一樣,一直沒有找到正確的標准,現在指導意見出台,點名支持純中介真實業務平台,變相「槍斃」了自融平台,同時禁止了平台的增信行為,讓大家明白未來P2P平台拼的是業務而不是平台的包裝,投資應該是沖著借款人去投而不再是沖著平台去投。
P2P的野蠻生長還將繼續
指導意見給出了方向,卻沒有給出時間,有些人選擇立刻調整投資策略,有些人會選擇在具體監管措施出來之前再投機一把,而某些平台也會借東風,繼續把自己包裝成符合政策方向的平台,假託管,假業務,假背景等各種套路也會層出不窮,問題平台繼續開,投資人繼續被套,但野蠻生長的同時,洗牌也會繼續,一些轉型成功的符合政策方向的平台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一些投資人在經過洗禮後也越來越會看平台,之後的投資會更穩健,相比於前兩年,今年的平台是否更難開,投資人也更難被「忽悠」了?
平台和投資人的博弈還在繼續,高水平有自主判斷能力的投資人才能真正賺到錢,不思進取的跟風投資人將面臨超低收益和被清洗的命運。
㈧ 金融去杠桿對P2P有什麼影響
一場金融去杠桿的持久戰,清理整頓的不只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於在夾縫中求生存的P2P平台來說,資金端和資產端的不匹配程度將進一步加大。P2P在經歷一系列的監管高壓之後,這場淘汰戰役顯然會更加激烈,倒下的很有可能就是你投資的平台。
5月7日,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其公眾號發文指出,當前的金融去杠桿在主觀上是為了金融安全和金融穩定,客觀上也正在對實體經濟產生一定壓力。在此背景之下,
在夾縫中求生存的P2P平台將會受到很大影響。
「根據《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單一網貸平台個人最多借款20萬元,企業法人最多借款100萬元,所以現在互金平台借貸基本上都以個人或小微企業為主,但是實體經濟在受到沖擊後,很多平台將面臨資產荒問題,資產端壞賬率也會不斷攀升。」深圳一大型P2P平台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金融去杠桿,P2P平檯面臨資金端、資產端雙重壓力
P2P模式的核心邏輯在於一個互聯網平台通過網路一端對接有借款需求的個人或小微企業,另外一端對接有理財需求的投資者,如果把這兩端拆成兩個平台,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線上理財資金端和線下資產端。
互聯網金融平台一旦難以獲取優質資產,將會對線上理財資金端造成壓力。因為P2P線上理財平台募集來的資金並沒有很好的去向,從而形成資金站崗,還要支付投資者利息的局面。
互聯網金融業內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按照政策監管要求,P2P只能是信息服務中介平台,賺取業務差價。但這一行業目前面臨的現狀則是,很少的平台有充足的風險准備金進行剛性兌付,大家玩的實質是空手套白狼的生意,所以需要引入資金來覆蓋之前的壞賬對平台形成的經營壓力,一旦壞賬超過平台風險准備金,行業隨時都可能爆雷。這種擊鼓傳花似的游戲核心在於必須有源源不斷的資金進入才得以持續。
因此,這就很容易理解為何不少P2P平台都會有新手專享標,而這個新手專享標的收益率通常以短期標的1個月為主,並且收益率基本上都高於同期收益率一倍以上。
以小牛在線為例,小牛在線新手專享標期限1個月,收益率高達12%,並且注冊就有3次購買機會。而同屬於短期理財產品的天天牛收益率僅5%。
網貸之家4月份的報告顯示,截至4月底,P2P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4.33萬億元,過去一年累計成交量增長近2.5萬億元。與此同時,P2P網貸行業的貸款余額增至9576.2億元,環比小幅增長3.98%。
不過,即便P2P網貸成交量持續增長,上市公司和券商對於P2P的熱情也在逐漸消退。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已過去近4個半月,僅有3份關於P2P的券商研報,而2016年全年有33篇為主題的券商研報,2015年則有77篇。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金融熱潮進軍P2P行業的上市公司也正在陸續退出。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譽衡葯業、益民集團、冠城大通、盛達礦業、匹凸匹、高鴻股份、東方金鈺、新綸科技、奧拓電子、華鵬飛、佳士科技和天源迪科等12家上市公司剝離了P2P業務。
㈨ p2p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是怎麼樣去監管的
去年P2P成交體量來看,將其全面納入監管體系並不成熟,今年全國范圍內的監管也不一定會出台版。深圳作為互聯網權金融發展的前沿陣地,可以充分利用好深圳市擁有的兩個立法權(經濟特區立法權和較大的市立法權),著手制定《深圳市P2P網路借貸平台管理辦法》,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明確民間借貸網路平台的法律性質,明確平台的中介服務機構屬性。
㈩ 之後,會對 P2P 的互聯網金融格局有什麼影響
目前來看,影響不大,還得等進一步的細則出來再做判斷。想要投資P2P平台的大神建議去華匯財富看看,收益很不錯。關鍵是資金銀行託管最安全,長期穩定的收益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