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港口貨代公司金融業務

港口貨代公司金融業務

發布時間:2020-12-28 10:26:59

❶ 物流企業為什麼要開展物流金融業務 謝謝各位

公司增加收益呀。代收款嘛

❷ 金融危機對報關貨代等行業的影響大嗎

做進出口業務的,發生金融危機會有很大的影響,就比如這次美國的金融危機,現在在沿海和發達城市很多家進出口公司都倒閉了,還有些支撐得住的,基本上業務量很少了。

❸ 微金融貨代款靠譜嗎

只要是年利率不超過百分之三十六就是合法網貸

❹ 歐洲主要港口名稱

有鹿特丹,漢堡港,安特衛普港,費利克斯托,南安普頓港,不萊梅港,波爾多,熱那亞,巴塞羅那,南特等等。

1、鹿特丹(Rotterdam) 港口代碼:NLROT

經緯度:(北緯 51°55', 東經4°29' )

荷蘭第二大城市,歐洲第一大港口,亞歐大陸橋的西橋頭堡(東橋頭堡是中國連雲港市),位於歐洲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它是歐洲最大的海港,直到近年來甚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整座城市展布在馬斯河兩岸,距北海約25公里,有新水道與北海相連。

港口性質:海港,基港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2、漢堡港(HAMBURG) 港口代碼:DEHAM

經緯度:53"33'N,009''59'E

位於:德國北部易北(ELBE)河下游的右岸,距入海口約76n mile,瀕臨黑爾戈蘭(HELGOLANDER)灣內,是德國最大的港口,也是歐洲第二大集裝箱港。

港口性質:海港、河港、自由港、基本(CM)

氣候: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多偏西風,溫和濕潤,冬雨較多。

3、安特衛普港(ANTWERP) 港口代碼:BEANT

經緯度:51度14分N,004度23分E

比利時最大的海港,歐洲第三大港。地處斯海爾德河下游,距河口68~89千米 。港區總面積10633萬平方米 ,其中水域佔1315萬平方米,港區岸線總長99千米,貨物吞吐量近億噸 ,是排名鹿特丹港和馬賽港之後的歐洲大港。

港口性質:河港、設有保稅倉庫、基本港(C、M)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4、費利克斯托(FELIXSTOWE) 港口代碼:GBFEL

經緯度:51度57分N 001度21分E

位於英國東南海岸奧爾韋爾(ORWELL)河與斯陶(STOUR)河匯合入海口處,距伊普斯威奇(IPSWICH)約18km,是英國最大的集裝箱港口,早在1967年7月就成為英國第一個集裝箱專業港。該港是英國──大西洋航線集裝箱船的裝卸碼頭。

港口性質:海灣港,基本港(C)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5、不萊梅港(BREMEN) 港口代碼:DEBRE

位於德國西北部威悉河的下游,距入海口約68nmile,是德國的第二大港,也是歐洲重要的中轉海港,港口距機場約6km。該港8世紀末開始見於記載,當時是一個商業中心,也是「漢薩同盟」成員之一。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4)港口貨代公司金融業務擴展閱讀:

港口是位於海,江,河,湖,水庫沿岸,具有水路聯運設備以及條件供船舶安全進出和停泊的運輸樞紐,是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工農業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裝卸貨物、上下旅客、補充給養的場所。

港口歷來在一國的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運輸將全世界連成一片,而港口是運輸中的重要環節。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一般都具有自己的海岸線和功能較為完善的港口。港口的功能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1、物流服務功能。港口首先應該為船舶、汽車、火車、飛機、貨物、集裝箱提供中轉、裝卸和倉儲等綜合物流服務,尤其是提高多式聯運和流通加工的物流服務。

2、信息服務功能。現代港口不但應該為用戶提供市場決策的信息及其咨詢,而且還要建成電子數據交換(EDI)系統的增值服務網路,為客戶提供訂單管理、供應鏈控制等物流服務。

3、商業功能。港口的存在既是商品交流和內外貿存在的前提,又促進了它們的發展。現代港口應該為用戶提供方便的運輸、商貿和金融服務,如代理、保險、融資、貨代、船代、通關等。

4、產業功能。建立現代物流需要具有整合生產力要素功能的平台,港口作為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點,已經實現從傳統貨流到人流、貨流、商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的全面大流通,是貨物、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的聚集點。

❺ 求貨代物流在金融危機下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一篇。謝謝

我國國際貨代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本文在簡要介紹我國國際貨代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現階段我國國際貨代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最後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國際貨代業;問題;對策

一、我國國際貨代業的發展現狀

1.國際貨代企業數目增長迅速
據相關部門統計,截止2005年底,我國經商務部批準的國際貨代企業已達6000多家,掛靠在這些正規貨代企業的二代、三代,保守估計實際數量應該有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50萬人。其中,國有國際貨代企業佔了近70%,外商投資國際貨代企業佔了近30%。沿海地區國際貨代企業佔了70%,內陸地區國際貨代企業佔了30%。從事國際航空貨代業務的企業361家,佔大約9.6%。目前,我國80%的進出口貿易貨物運輸和中轉業務,90%的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業務都是通過國際貨代企業完成的。

2.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在2005年12月11日,由中國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管理辦法》。按照該辦法,中國允許設立外商獨資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注冊資本的最低要求實行國民待遇。此舉標志著外商投資貨代服務最後一道防線(股權設限)也被解除,允許外商完全獨資經營貨代業務。我國國際貨代業務對內對外完全放開,成為了真正的競爭性市場。

3.宏觀經濟環境良好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06年我國GDP為209407億元,增長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增幅均比上年加快。對外貿易快速增長:2006年全年進出口總額17607億美元,同比增長23.8%;順差達1775億美元,比2005年增加755億美元,穩居世界第3大貿易國位置。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表示, 展望2007年國民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為我國國際貨代業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宏觀環境與微觀基礎。

二、我國國際貨代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核心競爭力,盈利方式不合理
從貨源結構看,國內貨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主要以承攬出口預付貨為主,營銷手段主要是靠比拼低運價和社會關系,而對已超過我國對外貿易比重80%的FOB(Free on Board)指定貨(這些貨物運輸主要由全球網路優勢跨國貨代公司所控制),由於缺乏海外代理網路因素,往往力不能及。目前中小貨代企業在運價、艙位等方面對承運人的過分依賴,以賺取差價和訂艙傭金為主要收入來源。企業忽視了對市場需求的細分,造成中小貨代的業務可替代性強,客戶穩定性差,專業化服務程度低,市場競爭力低下。

2.戰略定位不清,缺乏發展規劃
當前,全球的貨代業都在向現代物流業轉變。要實現這種轉型,必須根據自身條件,把握市場變化,不斷挖掘潛力,開發不同層次的物流增值服務。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大多中小貨代企業管理理念仍然落後,提供的服務簡單且范圍小,服務方式單一,更沒有主動細分市場,研究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心理進行市場定位,並制定企業發展戰略,一直處於低層次的經營狀態,無法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物流方案,更不用說供應鏈的組織能力。

3.配套基礎設施差,專業人才缺乏
由於貨運代理屬於服務業,基本上不存在行業壁壘,市場進入門檻低。我國很多貨代公司都規模不大,企業的所謂信息化往往只是使用電子郵件、即時通訊軟體以及利用辦公室軟體製作簡單的表單文檔,而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的收集、存儲、管理和利用方面的能力較弱,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優勢。另外,制約貨代公司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缺乏專業人才。盡管貨運代理資格證書的培訓在不斷發展,然而從業人員仍然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據統計,中國現有貨運代理從業人員大約30萬,但其中經過正式培訓的人員寥寥無幾,這嚴重影響了中國國際貨代業的競爭力。

4.市場秩序不規范
嚴格地講,未具外經貿部頒發的國際貨運代理資格批准證書的貨代都屬於非法貨代,而我國仍有眾多非法貨代,這些非法貨代常常為了爭奪貨源,對於大客戶不惜降低運價,給予回扣,進行不正當競爭,而對於一些零星小客戶,則利用他們對航運市場的不了解,巧立名目亂收費,也恰恰如此,他們能迎合一些貨主的需要而能長期存在下來,使得貨代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合法貨代企業生存空間因此越來越小。

四、加快我國國際貨代企業發展的對策

1.合理配備資源,以物流為導向提供服務
完善的物流設施和先進的物流技術是貨代企業向現代物流方向發展的基礎,也是為客戶提供一流服務的保證。例如,採用條形碼技術對貨物進行動態管理和跟蹤;採用先進的物料搬運設備和識別系統,提高搬運效率,降低貨損、貨差等,企業應根據顧客需求來制定物流服務方案,合理地配置資源。通過向顧客提供合適的成本節約、高質量和服務為先的解決方案,使企業和顧客雙方滿意。

2.細分市場,採取相應的競爭策略
對於中小貨代企業來說,現有行業內的競爭者是同地區內經營方式相同的大型國有、中外合資的貨代企業。他們有較完善的全國性網路,規模大,資金實力雄厚,大多都在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業轉型,積極開展綜合物流服務。對此,我國中小貨代企業可以針對客戶的需求,在貨代服務的基礎上,以較低的服務費提供高層次的增值服務,如給予物流方案的咨詢等,立足國內並贏得市場。

3.開發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統,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供應鏈中的貨物運輸變得越來越「可視化」。全球定位系統GPS、電子交換技術EDI、智能運輸系統ITS等系統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物流作業效率。對於貨代企業,信息不僅僅包括單純的與運輸、包裝、裝卸、存儲等活動有關的信息,還包括與其他流通活動有關的信息,如商品交易的信息和市場信息等。只有充分掌握有關的信息,貨代企業才能利用這些信息對物流過程中的各個活動進行有效的計劃、控制、協調和管理。通過信息的不斷傳遞,一方面應把不同層次的經濟行為協調起來,一方面把各部門、各崗位的經濟行為協調起來,通過信息技術處理人、財、物之間的關系,強化核心競爭力,提供低成本、高質量、高效率的物流服務。
4.加大人才培養的投入與管理
企業之間的競爭從根本而言是企業員工素質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對於貨代企業而言,其工作性質決定了從事這項業務的人員必須具有廣博的有關國際貿易運輸方面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卓越的辦事能力,熟悉各種運輸方式、運輸工具、運輸路線、運輸手續和各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法律規定、習慣做法等,精通國際貨物運輸中各個環節的種種業務。與國內外有關機構諸如海關、商檢、銀行、保險、倉儲、包裝、各種承運人以及各種代理人等有這廣泛的聯系和密切的關系。

5.實行規模經營,走聯合之路
對於小規模、管理較差、但尚有迴旋餘地的貨代公司,可通過聯合、合並、控股等形式實現規模化經營。以資產和效益為紐帶,打破地域、行業、企業等界限,在業務上通過空運銷售代理、海運訂艙代理等經營方式,促進貨源的規模化、集約化;在財務上,通過集中融資、吸納外資和私營等民間資本,從資金上為推動戰略聯盟提供保障;在管理上,通過經理層年薪、競爭上崗等機制創新,加大貨代橫向之間聯合、兼並、重組的步伐,整合貨代固有資源,推動其發展壯大,以聯盟整體名義進行市場競爭。通過聯盟,企業可提高信用等級向銀行貸款,規避一定的經營風險,可購置先進物流技術設施發揮規模效應,投資建設信息管理系統,以較小的成本較大地改善信息化狀況,實現與客戶之間的信息共享和貨物跟蹤,實現效率化服務,降低單位物流服務成本,提高服務能力。

6.規范貨代業發展的市場秩序
市場秩序的規范更多的還是要依靠政府有關部門的行政力量。政府部門應在貨代業發展中要從政策法規方面提高保障,集中精力從事行業的宏觀管理及政策指導,完善貨代業的管理法規,參照國際慣例,統一行業內的一些單證;加強國際貨代市場的監管力度,加強對貨主的管理,管住不法貨代的源頭,整頓非法貨代的市場,製造良好的經營秩序,在加快對外開放步伐的同時,相關政策法規應促使我國貨代企業向國外先進經驗學習的同時,努力創新,走出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劉占芳. 貨代物流業[J].2006中國物流年鑒,2006,12:409-411.
[2] 丁俊發. 2005年物流運行情況通報[J].2006中國物流年鑒,2006,12:175-183.
[3]李戈. 中國國際貨運貨代企業的經營戰略分析及發展預期 [EB/OL].
http://paper.pass-e.com/html/kjsj/6381.html,2005-11-19.
[4]鄧傳紅. 我國中小物流企業競爭力分析 [J].物流技術,2006,8:28-29,62.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港口貨代公司金融業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