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新技術產業為什麼很少像金融、房地產、傳統工業一樣出現壟斷性大財團
其實亂七八糟壟斷已經誕生。
資本回血太快,太過集中,就像一隻鱷魚,又像十顆太陽。額已經分不清楚BAT他們區別,
美國微軟谷歌也差不多。
B. 計算機行業前景怎麼樣
2018年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概況分析
2018年,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運行態勢良好,收入和效益保持較快增長,吸納就業人數穩步增加;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步伐加快,結構持續調整優化,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服務和支撐兩個強國建設能力顯著增強,正在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智慧社會演進的重要驅動力量。
一、軟體業保持較快增長,為促進穩增長、穩就業發揮重要作用
1、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有力拉動了經濟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軟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8年底,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3.78萬家,比上年增加2881家;累計完成軟體業務收入63061億元,同比增長14.2%。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30.7%,增速居國民經濟各行業之首,佔GDP比重達3.6%,已成為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2011-2018年中國軟體業務收入統計及增長情況(備註:2013年增速為23.4%)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主要軟體大省保持穩中向好,海南及部分中西部省市快速增長。軟體業務收入居前5名的廣東(增長12.2%)、江蘇(10.7%)、北京(16.8%)、山東(15.9%)、浙江(21.1%)共完成軟體業務收入40192億元,佔全國軟體業比重的63.7%。軟體業務收入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市有19個,其中海南省同比增長達89.9%,西部的廣西、青海、雲南和貴州增長分別達77.0%、50.3%、23.7%和23.4%,中部的江西、安徽增長達37.7%和27.7%。
2018年中國TOP10分省市軟體業務收入主要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重點城市在軟體業發展中的作用突出。2018年,全國4個直轄市和15個副省級中心城市共實現軟體業務收入51237億元,同比增長14.2%,佔全國軟體業的比重達81.2%;其中有15個城市軟體業務收入超千億元規模,北京、深圳、上海軟體業務收入超過或接近5000億元規模;軟體業務收入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中心城市和直轄市共9個,其中杭州、寧波市增速超過20%。重點城市立足人才、創新、資源等方面優勢,形成各自的軟體產業發展特色,獲得質量效益雙提升,並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發展。2018年,全國4個直轄市和15個副省級中心城市利潤總額佔全國軟體業比重為86.2%,同比增長11.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
三、新興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為培育新動能發揮積極作用
1、新興業態拉動軟體業加快發展,已成為新的增長點。我國特有的人口基數龐大、互聯網普及程度高、基礎數據資源豐富等特點,有力促進了雲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落地和應用發展。2018年,雲計算相關的運營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1.4%,在信息技術服務中佔比達30.0%;電子商務平台技術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1.9%,佔比13.9%,兩項收入直接拉動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4.9個百分點,成為產業增長的最重要動力來源。同時,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也全面影響到傳統軟體開發領域,使開發、交付和盈利等模式轉型,引發計算平台重構並帶來新的市場空間,使平台軟體、APP軟體等快速興起,軟體產品實現收入增長12.1%。
2、新興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加深,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開展廣泛應用和模式創新,支撐製造業、農業、金融、能源、物流等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為傳統產業「賦智賦能」,出現越來越多的典型應用案例;特別是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加快,2018年工業軟體收入增長14.2%,工業互聯網正在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焦點;支持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醫療等建設,幫助解決社會管理和民生問題的同時,創造出新的市場需求,據對重點龍頭軟體企業的監測顯示,交通、安防領域的信息技術需求增長明顯。
四、軟體業科研創新活力進一步提升,創新體系不斷完善
1、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增強。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研發呈現「龍頭領先、中小微跟進」的趨勢。對重點龍頭軟體企業的監測顯示,2018年企業研發投入增長達20.4%,高於其業務收入增速13.3個百分點,研發強度達10.4%。在持續研發投入的推動下,國內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量呈爆發式增長,部分企業國際專利申請量已居於全球前列。
2、應用拉動型的創新體系正在形成和完善。雲計算、大數據技術逐漸成熟和落地,已成為大多數軟體企業創新發展和業務應用的主流方向;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打開了新的創新路徑,初步形成多種創新應用成果,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領域引領發展;開源社區改變傳統開發模式,正在成為新的創新原動力;以應用拉動創新的體系,催生出大量新興業態,吸引了來自不同行業和領域的投資和資源,不斷向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傾斜。
C. 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政府在政策,財政,金融支持的最重要方面是哪些
1、享受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2、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回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答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3、可以爭取國家一些專門針高新技術企業財政補貼;
4、承接政府高新技術研究項目並享受補貼;
5、有了高新技術企業,申請其他的政府補助會優先考慮。
這五項政策優惠!
高企雲服務平台回答
D. 融資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有以下五種:
1、銀行貸款。銀行是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按資金性質,分為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和專項貸款三類。
2、股票籌資。股票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沒有還本付息的壓力等特點,因而籌資風險較小。股票市場可促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
3、債券融資。企業債券,也稱公司債券,是企業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表示發債企業和投資人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
4、融資租賃。融資租賃,是通過融資與融物的結合,兼具金融與貿易的雙重職能,對提高企業的籌資融資效益,推動與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
5、海外融資。企業可供利用的海外融資方式包括國際商業銀行貸款、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和企業在海外各主要資本市場上的債券、股票融資業務。
融資意義
資金是企業經濟活動的第一推動力、持續推動力。企業能否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及時足額籌集到生產要素組合所需要的資金,對經營和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我國的民營企業以勞動密集型、低技術的行業為主,僅製造業、批發零售餐飲業就集中了民營企業的75%。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無論是在其初創期,還是發展期,主要是依靠自我積累、自我籌資發展起來的。
E. 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問題
你這個命題也太大了,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遇到的何止一個問題,是一大堆問題,你可以從管理、創新、財務、融資、人才、法律保護、政府保障、社會保險、稅務、項目支持等方面挑一個主線來講。
你這個命題要做成了絕不是一篇論文,而是一本很厚的書。
拋磚引玉給你一個:
摘 要:融資困難一直是阻礙我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之一。應針對我國當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環境特徵,借鑒國外經驗,盡快建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誠信系統,有效降低銀行的信息成本,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加快風險投資業發展,為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強大的資本支持等,以改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環境。
關鍵詞:高新技術;中小企業;融資環境
一、我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環境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在經濟發展中只重視改善大型企業的生存環境,而對中小企業發展尤其是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造成了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難的困境。主要表現:一是以銀行信貸為依託的間接融資渠道存在較大障礙。在西方國家,銀行信用是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如美國,37%的小企業從商業銀行獲得融資,其餘資金的供給者是金融公司、租賃公司和其他非金融機構。我國的商業銀行在為中小企業貸款服務方面存在較多障礙。主要原因有:首先,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眾多,一次性貸款的數額較小,與銀行對大型企業或項目的貸款業務相比,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貸款會明顯增加銀行的業務量和經營。其次,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市場風險大,資金佔用時間長,商業銀行一般不願承擔此類貸款風險。另外,商業銀行對企業提供貸款需要嚴格的擔保程序,而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業過程中,往往資產質量不佳、負債率高,難以提供合適有效的擔保方式。二是政府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西方國家政府扶持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政策措施有貼息貸款、政府優惠貸款、銀行貸款信用擔保等。我國政府為了支持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先後出台了一些支持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但力度相當有限。一方面,針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貼息貸款、優惠貸款有限,另一方面在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方面也顯得滯後。
二、中外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環境的比較
(一)貸款援助政策
在西方國家,政府幫助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獲得貸款的主要方式有:貸款擔保、貸款貼息、政府直接優惠貸款等。美國促進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政策主要由小企業管理局(SBA)負責實施。其主要政策內容是:向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銀行貸款擔保和提供少量的直接特別貸款,並負責管理政府其他部門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目前,SBA擔保的最高貸款額為25萬美元,擔保貸款額占貸款總額的比重最高可達90%,期限可長達25年。日本作為典型的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在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並制定了獨特的以政府金融體系為主的中小企業資金扶持政策。日本解決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資金不足的獨特做法是,由政府財政撥款建立專門的為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信貸服務的政府金融機構。主要有:國民金融公庫(1949)、中小企業金融公庫(1953)、中小企業投資育成公司(1963)和中小企業振興事業團(1967)等。
(二)信貸決策方式
西方國家的商業銀行在信貸決策時的指導思想是自主的謹慎實施策略,而我國商業銀行在信貸決策時受政府幹預較多。由於決策方式的不同,從而構成決策效果的不同。西方國家的銀行在信貸決策時通常採取三種有效方式,即:集中化決策、分散化決策和一體化決策。無論哪種決策方案,當貸款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後,就由精通各項金融業務的員工任項目經理,對決策的全部實現過程進行跟蹤監控和提供服務,包括對貸款的運動軌跡、使用效率及迴流渠道,抵押物品的保管、核查與監督等,盡可能防止信貸風險產生。
我國信貸決策人為因素較多。因此,我國銀行的信貸決策與西方經濟發達國家信貸決策有所不同,並實行利隨本清的清償方式。我國的信貸決策的特徵是指令性、長官性決策行為較多。當國家出台一系列金融法規後,各家銀行在規定的時間內辦抵押,換借據。由於對抵押物品的有效性沒有經過科學論證,致使抵押貸款手續要素殘缺,造成信貸資產的大量損失。
(三)風險投資基金
風險投資基金是政府或民間創立的為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活動提供的具有高風險和高回報率的專項投資基金。其中歐美等國家多由民間創立,而日本等國主要為政府設立。
美國的風險基金最為發達,遍及全國500多個小企業投資公司,其中大部分主要向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投資資金。1995年共有7萬多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獲得總共110多億美元的風險基金。
日本的風險基金也很發達。20世紀70年代後,日本開始實施中小企業現代化政策,進一步提出了中小企業要實現知識密集化、高技術化的政策,同時鼓勵政府金融機構向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風險投資。目前,日本風險企業已達2萬多家,為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的風險投資業起步較晚,處於發展的初期,風險投資規模小,加上法規的不健全以及風險投資缺乏完善退出機制等原因,難以滿足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對風險資本融資的需求。
(四)信用擔保制度
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是世界各國扶持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通行作法,是重塑銀企關系、強化信用觀念、化解金融風險,改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環境的重要手段。在世界各國中,最早建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國家是日本。日本於1937年成立了東京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協會,1958年成立了全國性的日本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公庫和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協會,形成了中央與地方共擔風險、擔保與再擔保有機結合的信用保證體系。
美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信用擔保制度是由美國中小企業管理局來實現的。美國的中小企業管理局在全國有2000多個分支機構,形成了一個覆蓋全國的信用擔保體系,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我國目前一些地區進行了為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探索,但建立全國性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還處於探索階段。
三、改善我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環境的政策建議
(一)盡快建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誠信系統,有效降低銀行的信息成本
中小企業的群體信用較差,是阻礙銀行信貸資金向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流動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此,可借鑒國外經驗,逐步建立中小企業誠信信息庫體系。任何企業只要從該體系內任何一家或幾家商業銀行獲得信貸融資,該企業的資產、經營、誠信記錄等重要信息會及時登記入庫。若企業法人或企業經理誠信狀況不佳,任何商業銀行將停止其提供融資。同時具有良好誠信紀錄的企業將會更便利的獲得銀行的信貸資金支持。
(二)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由於先天不足的原因,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普遍存在著信用等級不高的問題,使得銀行在發放貸款時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條件和抵押擔保條件特別嚴格;信用擔保是一種信譽證明和資產責任保證結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務活動。通過構建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可以建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與銀行之間良好的關系,提高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信用程度。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了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擔保的探索。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由擔保和再擔保兩部分構成。擔保以地市為基礎,再擔保以省為基礎。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一般由信用擔保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央與地方政府、咨詢機構等組成,體現新型的銀、企、政關系。為了完善我國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應該進一步採取以下措施:建立信用擔保的風險控制與防範體系;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保證擔保基金有長期穩定的補充資金來源;建立健全有關法律制度,使信用擔保機構有法可依。
(三)加快風險投資業發展,為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
西方國家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經驗表明,發達的風險投資業和充足的風險資本是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劑。我國的風險投資業起步較晚,存在著資金來源單一、風險資本規模偏小、風險投資退出機制缺乏等諸多問題,難以滿足高科技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因此,加快我國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是改善我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環境的當務之急。其核心工作包括:一是加大政府對風險投資業扶持力度。例如,政府通過健全法規制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制定財政稅收信貸優惠政策等工作,為風險投資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扶持風險投資的發展。二是積極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健全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為風險資本建立順暢的退出渠道。三是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基金,吸引民間資金進入風險投資領域,拓寬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渠道。在西方國家,風險投資基金是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及創業投資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與一般的投資基金相比,風險投資基金是面向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基金,實行「共同投
F. 生產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金融危機對這些企業產生多大影響
很多啊!對真正的高新企業影響會小些,但是對於出口為主的影響就大些。
G. 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的介紹
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於2007年7月由廣東省政府授牌成立,位於佛山市是廣東建設金專融強省戰略屬七大基礎性平台之首,也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唯一省級金融後台服務基地。2009年寫入國務院《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被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金融高新區定位「金融後援基地」及「產業金融中心」雙戰略,致力建設「輻射亞太的現代金融後援服務基地」和「國家級產業金融試驗區」1。截止2014年11月,金融高新區已吸引210家金融機構及知名企業落戶,總投資額超500億元,總建築面積超過600萬平方米,資金分別來自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國內大型金融企業,項目涵蓋銀行、保險、證券、服務外包、私募創投、融資租賃等金融業態,其中私募創投類機構100個,募集資金達250億元,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H. 前幾天看到「廣東省第三批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公布,有個廣州財略金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考拉理財嗎
是呀,官網上有寫這是他們的公司,上網也能搜出他們相關的媒體報道
I. 度小滿金融公司是,重慶北培區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雲漢大道5號附84號,是騙子嗎
度小滿金融公司是網路旗下的,不會是騙子公司,請放心合作。
J. 現在做什麼行業前景比較好呢
進入新時代,最火的行業肯定是網紅直播和視力康復機構:
網路的興起,我國近視專患者人數已達6億 ,《義務教屬育質量監測報告》指出,學生視力不良問題突出,四年級、八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36.5%和65.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研究報告,目前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其中我國初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高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國青少年的近視率約為25%,澳大利亞僅為1.3%,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巨大的護眼需求,必將引領下一個新經濟風潮,加盟德致堂,事業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