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公司金融學馮曰欣課後答案

公司金融學馮曰欣課後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25 16:56:11

A. 求公司金融這道題的答案

每年的利潤=2000*16%=320萬

  1. 公司價值=320/12%=2666.67萬

    利用債務融資,公司價值不變,仍是回2666.67萬

  2. B=0,WACC=權益收益率答=12%

    B=1000萬,WACC不變=12%,權益收益率=12%+(1000/1000)*(12%-6%)=18%

    財務杠桿對於公司價值沒有影響。無稅時,公司現金流不受融資政策影響,同時財務杠桿增加後權益成本上升,WACC不變,因此公司價值不變

  3. B=0,每年利潤=2000*16%*(1-40%)=192萬

    公司價值=192/12%=1600萬

    B=1000萬,公司價值=1600+1000*40%=2000萬

B. 請問誰有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材系列《公司金融學》李心愉版的課後習題答案或者同步教參。

請問大家公司金融中廣泛使用的理財工具主要有( ),( ),( )和( ).

C. 公司金融學題目~~~

a大體是正確的,對單個的股票來說,股票收益率多變,說明波動大,就是風回險大,所以要求的答預期收益率更高;
b錯,貝塔為0時,期望收益為無風險收益;
c錯,三分之一資產的貝塔為0,三分之二的資產貝塔為1,則資產組合的貝塔系數為三分之二。

d對,股票收益率受宏觀經濟影響大,說明跟隨市場的變化大,就是貝塔大,所以要求更高收益率。
e對,股票對證券市場敏感,說明收益率波動隨市場變化大,也就是貝塔大,同上,要求的收益率越高。

D. 求山東財經大學公司金融馮曰欣答案

應該存190

E. 求《公司金融》的一份練習題答案,可小償,如下圖

可以。

F. 求公司金融學課後答案

找出此答案,唯獨你認真學習,尋找專業課本知識,誰都幫不了你,唯有自己只能解開。

G. 公司金融學的題目....求大神

又是你!你自己先做一遍試試看。

國債利率即無風險利率。

股票的要求收益專率=4%+1.5*6%=13%
資本屬結構中,有60%的股權、40%的債權,

資本成本=60%*13%+40%*4%=9.4%

他若拓展當前業務,所需要實現的收益率不能低於9.4%,所以當前業務所需的貼現率可定為9.4%或者更高。

新項目的貝塔系數為1.2,且都是股票融資,則其必要收益率=4%+1.2*6%=11.2%
若低於這個收益率,就不能投資。
供參考。

H. 公司金融學第三版課後練習答案 主編為揚麗榮 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你說的這個有點難度,希望你及時的得到解決,這樣才能安全放心,可靠的才是最佳的。祝你早日找到最佳答案。

I. 金融學答案

21世紀中國應對入世的承諾,以銀行上市,引入外資戰略合資者的方式對銀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卻引來了國內各界人士對「國有銀行是否賤賣」的爭論。從網上很多數據看,國有銀行每股價格相對於股市上其他股票確實低了很多。我認為問題並不在此,我們需要換一種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所謂賤賣,不是股票上市時股價便宜了,而是作為國有企業,本來是全民所有制的產物,但現在卻被少數人以極低價格收購 。為什麼要賤賣呢,說白了,還是因為是全民所有的東西,也就是說原所有者不是一個人,而是10億個人,一人只有一點,所以賣少了大家都不心疼,賣多了購買者卻會心疼 國有銀行上市並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現在巴不得多賣點錢呢,把股市搞牛了才上市就是這個目的。 關鍵是未來的法人股、職工股的分配才是是否賤賣的關鍵
首先我們不要總盯住別人的腰包,別人在我們這拿回了多少的錢。而是要看我們得到了什麼,我們佔了多少比例。以中國的三大商業銀行為例,外國資金投資中行、建行、工行的股份只有5%――10%對於這些小股東來說他們的收益在這幾年會有很大的回報,可是我們呢?雖然向上面所說到的到2005年為止,中行的股權轉讓獲得了10%的凈資產溢價;建行的股權轉讓獲得了17%的溢價;工行的股權轉讓也獲得了15%的溢價。這個溢價比雖然不高,但我們要想一想,這十幾個點的收益是在別人投資候我們占據著大股東的情況下的收益,如果凈核算下來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再有,一位參與國有銀行引資談判的外方高層說,最終確定的股權轉讓價格是談判雙方協商的結果,只要雙方都認可這個價格,並且不存在強買強賣的情形,就不能說這是在賤賣國有銀行。並且外資參股之後,這些銀行的國有股權仍然占很大比例,更應該關注的是這些國有股權將來的價格。即使當前向外資轉讓股權的溢價水平不高,這些銀行上市後,如果IPO價格以及市場交易價格大大高於戰略投資者的參股價格,在境外戰略投資者受益的同時,佔大頭的國有股權的持有者——財政部(國家)—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還有我國的政策是,單一銀行的外資佔比不能超過25%,單個外資投資者不超過20%,並且對投資者不是誰都可以的,要符合五個標准:投資所佔股份比例不低於5%;股權持有期在三年以上;派駐董事;入股中資同質銀行不超過兩家;技術和網路支持。
就像我們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們對外商的投資給予了很大的優惠政策,那麼現在呢?我們還需要招商引資嗎?當然不需要。我們國家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並且有大量的剩餘勞動力造成我們的工資水平低,各方面在國際上都很有競爭力。我們的銀行也如此,股份賣的便宜與否,受益的多少,我認為不是國家的目的,而我們的金融企業向國際化又邁出了一大步,這才是主要的。
持銀行被賤賣的觀點的人主要依據是1.境外戰略投資者從匯金公司平價購入中行和建
行的股權,外資沒有花費任何溢價,佔了很大的便宜。2.向境外戰略投資者出售股權時,沒有對中資銀行無形資產價值進行評估和計算。3.中國銀行業的股權交易正演變為賣方市場的局面。
對這種認為國有銀行被廉價地賤賣乃至威脅金融安全的觀點,幾乎所有的當事者都做出了回應,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說:"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公開發行上市(IPO)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兩個環節,雖都涉及定價,但機制、對象、策略有很大不同,兩種情況很難直接比較。從定價機制看,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定價是一對一談判,IPO定價則是公開向國際機構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推銷;從定價對象看,戰略投資者和公眾投資者性質不同、作用不同。戰略投資者願意與引資企業長期業務合作,共擔風險,往往要承諾較長的股票鎖定期,承諾競爭迴避。公眾投資者更多考慮股票投資收益,可能長期持股,也可能短期投機。因此,戰略投資者在IPO前入資的認股價格一般要低於IPO價格;從定價策略看,引入國際知名機構作為戰略投資者有助於提高引資企業無形資產,提升引資企業形象和市場價值。因此,在引資定價過程中,按國際通行慣例,通常都要考慮無形資產的價值。"又說:"如果不改革,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嚴重不足、不良資產增加、財務信息不真實,連生存都難以為繼,這才是真正威脅國家金融安全和經濟安全的最大隱患。"交通銀行董事長蔣超良在報社記者時說:"交行和匯豐的合作,不是零和游戲,而是雙贏戰略,不能從匯豐賺錢就得出我們虧本的結論。每股1.86元的入股價格,相當於交行2003年末每股凈資產的1.76倍,此前外資入股中資銀行,市凈率最高的是恆生銀行入股興業銀行的1.8倍,最低的是花旗銀行入股浦發銀行的1.54倍,我們的定價水平是比較高的。而且,匯豐入股使我行資本充足率及時達標,溢價部分使我行每股凈資產上升了0.17元,相應提高了我行IPO的定價基礎,匯豐概念對我行IPO的成功和股價後市穩定都起到重大作用。另外,剛才我也提到了,股價上升受益的不僅是匯豐,國有股的增值更大。應該說,我們和匯豐的合作成效顯著。通過合作,交行既引進了資金,更引進了管理、技術、人才和品牌,經營管理水平顯著提升,與匯豐的合作是符合交通銀行長遠利益的。" 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回答得更乾脆:"中國金融業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怎麼估計也不會過高。不把金融體系整治好,國家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就可能中斷,甚至可能遭遇危機。戰略投資者的進入,可以加快公司治理結構建設,改變'官商'文化,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可以使我們少走彎路。我們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中國現有的銀行既不是金山也不是廢墟。如果不真正從機制上脫胎換骨,那麼國內許多銀行所具有的價值不僅不能夠為正值,反之可能為負值。一個負價值的企業或行業,股票是發不出去的,更談不上賣得貴了還是賤了。"
銀行"賤賣論"之爭從一個側面凸顯了國有銀行改革攻堅之復雜、之艱難,也從另一個側面提示人們,金融改革等不得也急不得,對於種種可能出現的失誤甚至是風險,應以殫精竭慮之心充分評估,應以如履薄冰之心小心操作。但是,它卻不能引導出這樣的結論:即困難已大到難以克服,市場化改革的路走錯了。一句話,國有銀行改革既需要大智慧、大魄力,也需要大胸懷、大視野。

閱讀全文

與公司金融學馮曰欣課後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