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哪些金融公司在做影視項目溢價

哪些金融公司在做影視項目溢價

發布時間:2020-12-20 04:54:33

❶ 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哪些情形不交稅

資本公積轉增資本的稅務處理:

1、個人所得稅的處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7]198號)的規定,用股票溢價形成的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不屬於股息、紅利性質的分配,對個人取得的轉增資本數額,不作為個人所得,不徵收個人所得稅。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原城市信用社在轉制為城市合作銀行過程中個人股增值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1998]第289號)的規定:「國稅發[1997]198號文中所說的「資本公積金」是指股份制企業股票溢價發行收入所形成的資本公積金。將此轉增股本由個人取得的數額,不作為應稅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而與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資本公積金分配個人所得部分,應當依法徵收個人所得稅。另外,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我國的股份企業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兩種組織形式。

因此,除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股票)溢價形成的資本公積轉增注冊資本,自然人股東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外,其他的如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其他資本公積轉增資本時應當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按照稅率20%計征個人所得稅。

2、企業所得稅的處理

(1)資本溢價形成的資本公積轉增資本,免繳企業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第四條規定:「被投資企業將股權(票)溢價所形成的資本公積轉為股本的,不作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息、紅利收入,投資方企業也不得增加該項長期投資的計稅基礎」,基於此規定,公司以股權(票)溢價所形成的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投資企業不作為企業所得稅的應稅或免稅收入處理,因此,對投資雙方而言不存在企業所得稅繳納及扣繳問題。即資本溢價形成的資本公積轉為股本稅務上不確認收入,自然就不繳納企業所得稅,當然也不能增加投資方的長期股權投資計稅成本。

(2)四類不能轉增資本的資本公積若轉增資本,則需繳納企業所得稅[1]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企業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前款所稱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企業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可見資產持有期間產生的增值屬於「未實現收益」,只是由於會計計量需要,將其增值部分暫時計入了資本公積,不確認損益,也不增加計稅基礎,增值部分待資產處置即收益真正實現時方能確認損益。

下面四種情形是企業各項資產在持有期間增值產生的資本公積,在資產處置前,該「資本公積」屬於不能動用的所有者權益,稅法和會計均不確認損益,根據會計准則規定只能在資產處置時結轉損益,不能轉增資本。若企業違反規定轉增資本,可以視同企業提前將資產「增值部分」進行了「處置」,需確認損益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一類、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被投資方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產生的資本公積。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的,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計入資本公積,處置該項投資時應當將原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部分按相應比例轉入當期損益」,可見該項資本公積是不能轉增資本的,只能在處置時轉入投資收益,計入股權轉讓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二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產生的資本公積。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對〈會計問題征詢函〉的復函》(會計部函〔2008〕50號)規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資本公積)。在相關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前,上述計入其他資本公積的公允價值變動部分,暫不得用於轉增股份;以公允價值計量的相關資產,其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收益,暫不得用於利潤分配。」規定,該項資本公積應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資本公積)。在相關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前,這部分差額暫不得用於轉增資本。

第三類、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產生的資本公積。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規定,該項資本公積應於處置該投資性房地產時轉入當期損益,故不得用於轉增資本。

第四類、金融資產重分類時的差額產生的資本公積。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定,在該金融資產被處置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在金融資產被處置前不得轉增資本。

(3)如果將應計入收入、利得部分,錯誤的計入了「資本公積」,轉增時應先按照會計差錯進行處理,調整應納稅所得額,補繳企業所得稅。

❷ 金融業會計案例分析求幫助

1)在抄公司的損益表中,利息費用是債襲券賬面價值 x 市場歷史利率。如果把需要被攤銷的0.08億去掉,公司的利息費用就會降低,賬面盈利就會上升,這是一種提高ROE的財務作假。董事會當然會喜歡

2)當然不能令人信服。溢價是會被償還的,按照市場利率做凈現值折現,所有票息和還本的凈現值就等於債券的價格(面值+溢價)。所以溢價部分其實是被償付的。

3) 的確如此。

4)把溢價折到別的地方是財務造假。會使得企業盈利溢出實際盈利。而且如果把債券溢價放到所有者權益部分,那就等於是直接把債權人的資本挪用給股東。董事會可以通過多發股利實際傾吞債權人的錢。

❸ 新手剛剛在富成金融接觸貴金屬,想了解一下白銀T+D溢價是什麼意思

其實溢價是指國際白銀和白銀TD的報價方式不同,前者是美元對盎司的報價,後者是人民幣對公斤的報價--按照當前匯率換算之後,兩個價格之間的差是溢價白銀td的價格-國際現貨價格,白銀td價格跟著倫敦銀的價格走,因為國內的交易者會參考倫敦銀的價格做交易td價格和倫敦銀的價格有差異,所以就產生了溢價,溢價還分為正負溢價.他經常與國際金價不接軌.
白銀td溢價計算方式:
溢價=白銀td的價格-國際現貨價格
當溢價過高時,表示TD價格高於實際價值,比如某天晚上開盤現貨銀7740不變的情況下,TD一路升到7880,溢價為140,此時做空相對安全,因為即使現貨價格不變,只要溢價恢復到30,TD就要跌110元.當溢價過低時,表示TD價格被低估,比如昨天早上開盤,溢價為7630-7790=-60,此時做多十分安全,因為即使現貨價格不變,只要溢價恢復到0,TD就要漲60元
國內上海金交所<白銀T+D>收盤價為4160元/千克.當日收盤前,對應國際白銀現貨價格約為18.28美元/盎司.若按照國際白銀現貨價格折算成人民幣,則對應的國內銀價應該為4020元/千克,大大低於上海金交所的4160元/千克的報價.對比國際白銀現貨,國內白銀有著近3.5%的溢價。
國內白銀對國際白銀的溢價必然仍將長期存在,因此,考查國內白銀與國際白銀和國內黃金價格間的內在關系成為我們研究的重點.假設以國內銀價為Y,國際銀價為X,根據上述18個月價格樣本,可得Y=518+0.905x,其可行域為<1920,4350>,相關系數為0.966.綜因此,可得這18個月內,國內銀價與國際銀價的關系為:國內銀價=518+0.905X.相關性系數=0.966
產生溢價的原因:
1、市場投資者的行為和交易模式可能也是影響白銀溢價的重要因素,中國投資者普遍不具備做空思維,空頭主力主要為套期保值的生產商與貿易商為主.而白銀TD投資對資金要求小,更容易吸引更多的投資需求,直接推高了市場價格.
2、國際白銀現貨為24小時交易市場,而國內白銀TD市場最長交易時間為每個交易日10小時,因此,相對振幅較國際銀價要小,加劇了溢價率的波動幅度.
3、國內關稅政策最直接導致國內白銀和國際白銀存在差價的可能.
4、中國市場對白銀的需求大於國內的供應,這就導致白銀凈進口量增加.
5、中國白銀礦的開采成本很高,導致白銀礦價格高於國際白銀礦價格,因此存在溢價的基本面支撐因素.
歡迎廣大投資者加盟金佣網,做金佣網的合作夥伴你會明白:「省下來的都是賺到的!」

❹ 企業投入的資本通常包括注冊資本、資本溢價、股本溢價,那資本公積是企業投入的資本嗎

是的。
企業投入的資本在會計上分為兩部分:面值部分計入股本(或實收資本),超出面值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股本(資本)溢價科目。但這兩者都是投入的資本啊。

❺ 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的減值處理

現在沒有了「長期債權投資」這個科目了吧,應該是「持有到到期投資」。版

我們就這個債權投權資來講攤余成本=賬面價值。實際上你只要看一下長期債權投資這個一級科目的賬面余額是剩多少就可以了。

在剛購入的時候「長期債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20837萬元包括(面值20000萬和溢價837萬元)

12月31日計提了利息做了一筆貸:長期債權投資(溢價)150萬,這時「長期債權投資」的賬面余額等於20687(包括面值20000萬和溢價687萬(837-150)了。

❻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做減值准備的時候(比如股票)其溢價與折價是在資產減值損失科目反映還是在可供出售金融

公允價值下降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計提減值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❼ 資本公積是什麼意思

資本公積(capital reserves)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接受捐贈、股本溢價以及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積金。資本公積是與企業收益無關而與資本相關的貸項。

資本公積也是指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投入金額上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

由於資本公積是所有者權益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它通常會直接導致企業凈資產的增加,因此,資本公積信息對於投資者、債權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十分重要。為了避免虛增凈資產,誤導決策,就有必要明確資本公積形成的主要來源。

(7)哪些金融公司在做影視項目溢價擴展閱讀:

資本公積的用處:

資本公積從本質上講屬於投入資本的范疇,由於我國採用注冊資本制度等原因導致了資本公積的產生。《公司法》等法律規定,資本公積的用途主要是轉增資本,即增加實收資本(或股本)。

雖然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並不能導致所有者權益總額的增加,但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一方面可以改變企業投入資本結構,體現企業穩健、持續發展的潛力;另一方面,對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它會增加投資者持有的股份,從而增加公司的股票的流通量,進而激活股價,提高股票的交易量和資本的流動性。

此外,對於債權人來說,實收資本是所有者權益最本質的體現,是其考慮投資風險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將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不僅可以更好地反映投資者的權益,也會影響到債權人的信貸決策。

資本公積-網路

❽ 資本公積可以做什麼

」資本公積」科目的處理內容主要包括一般業務涉及的資本公積處理和債務重組業務涉及的資本公積處理。

❾ 資本公積會計核算內容有哪些

新會計准則體系中對資本公積的解釋是:資本公積是企業收到投資者的超出其在企業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佔份額的投資,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總賬科目下只設兩個二級明細科目即:「資本溢價」和「其他資本公積」,與原先相比,精簡了許多。
第一,新會計准則體系中,企業接受投資者投入的資本、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行使轉換權利、將債務轉為資本、發行權益性證券直接相關的手續費及傭金、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和吸收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及股份有限公司採用收購本公司股票方式減資的計入和調整相應的「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科目。
第二,《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中第十三條規定,投資企業對於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貸記或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根據第十六條規定,處置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還應結轉原已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中相關的金額。
第三,《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中,自用房地產或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按照「投資性房地產」科目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相應調整「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處置該項投資性房地產時,轉銷與其相關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計入當期損益。
第四,《企業會計准則第11號——股份支付》中,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換取職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務的,應按權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在行權日,企業根據實際行權的權益工具數量,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第五,《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或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按相關規定調整「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為採用成本或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對於原計入「資本公積」的相關金額,還應分別不同情況,相應調整「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後續計量,按相關規定,相應調整「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第六,《企業會計准則第24號———套期保值》中,資產負債表日,滿足運用套期會計方法的現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經營凈投資套期產生的利得或損失,屬於有效套期的,按規定應調整「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閱讀全文

與哪些金融公司在做影視項目溢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