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

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

發布時間:2021-03-15 06:05:48

『壹』 簡要概述如何提升銀行業作風,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金融復服務提供者指希望提供或制正在提供金融服務的一成員的自然人或法人,但「金融服務提供者」一詞不包括公共實體。「公共實體」指一成員的政府、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或由一成員擁有或控制的、主要為政府目的執行政府職能或進行的活動的實體,不包括主要在商業條件下從事金融服務提供的實體;或在行使通常由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行使的職能時的私營實體。
提升銀行業作風 ,提高金融服務水平,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學習金融知識,讓員工了解金融、了解金融產品、了解金融服務,提升員工業務素質和業務技能;
二、學習現代禮儀,讓員工熟悉服務流程,熟悉金融服務流程;
三、建立員工「雙贏的服務意識」,把握的知識用禮儀服務於客戶,讓客戶在享受服務中為你創造收益,達到雙贏的目的。

『貳』 怎樣提升企業年金覆蓋率

實行強制性企業年金模式,對於提高我國企業年金的覆蓋率固然可以取到立竿見影的實效。但從我國現階段的具體情況來看,還是應該採用以政府政策激勵為主的自願性企業年金 經過十多年的時間,我國的企業年金制度框架已經基本形成,但也存在著企業年金替代率低、覆蓋率低和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對此,有觀點認為,實行強制性企業年金模式,對於提高我國企業年金的覆蓋率可以取得立竿見影的實效。我們認為,我國在第一支柱的強制性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再推行強制性的企業年金不但不現實,還會影響到基本養老保險的繼續推廣。
從我國現階段的具體情況來看,還是應該採用以政府政策激勵為主的自願性企業年金。 我國企業年金替代率低。
從縱向看,目前我國第一支柱的替代率過高,而企業年金的替代率過低。我國現行基本養老保險的目標替代率為58.5%,但目前全國基本養老保險的實際平均替代率為86%,有的地方甚至高達120%以上。這樣不僅加大了政府支付基本養老保險的負擔,同時也限制了企業年金的發展空間。我國企業年金的替代率還不到5%。從世界其他國家的情況來看,除了如:奧地利、希臘、法國等北歐國家和部分沒有改制的國家第一支柱的平均替代率較高達到70%以外,其他國家(地區)基本保持在50%以下,同時這些國家企業年金的替代率基本上大於30%。而且從發展趨勢來看,國家負擔的基本養老保險的比重將逐步降低,而市場化運作的企業年金比重將會逐步提高。世界各國普遍認為40%、30%、10%的替代率構成才是合理的。 我國企業年金覆蓋率低。
從橫向看,我國企業年金的覆蓋率仍然很低。據資料統計:2000年,我國企業年金制度覆蓋人數僅為560.33萬人,占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的5.3%;2002年,我國企業年金制度覆蓋人數增為655萬人,占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的5.9%。而在西方國家,實行強制性企業年金的幾個國家的覆蓋率幾乎達到100%,其他實行非強制性企業年金國家的覆蓋率也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如:奧地利95%,英國、美國、加拿大為50%左右。相比之下,我國企業年金的相對規模真是少得可憐,同時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企業年金發展不平衡。從行業分布來看,參加企業年金計劃的主要是電力、石油、電信、石化、民航等行業,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從規范程度,這些行業的企業年金計劃都明顯高於其他行業,據統計到2000年電力行業積累的企業年金基金就高達58.7億元,佔全國積累的企業年金基金的31%;
從地區分布來看,企業年金基金主要集中在上海、廣東、浙江、福建、山東、北京等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僅上海就積累基金22.2億元;從行業和地方的發展狀況來看,行業發展明顯快於地方,水平也高於地方,2002年企業年金的參保人員中,行業年金參保人員為395.7萬,佔70.6%,地方參保人數為164.6萬,佔29.4%,行業積累基金149.3億元,地方積累42.6億元。
另外,在參保企業中,國有企業占絕大多數,其他性質的企業很少,如在行業參保企業中,國有企業佔93%;地方參保企業中,國有企業佔55%。 我國第一支柱替代率高的原因是在養老保障制度的實際運行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剝離了部分企業保障項目進行統籌,過多地承擔了養老保障的責任;同時,一些地方還把統籌外的項目納入基本養老保險支付范圍,致使部分地區統籌外項目占實際支付的1/3左右,提高了基本養老保險的保障程度。
從企業員工的角度分析,由於第一支柱的替代率已經很高,勢必影響到職工對企業年金的需求。從企業的角度分析,過高的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使得企業的負擔已經比較重,再加之政府在鼓勵發展企業年金時給出的優惠政策不具有吸引力,企業對建立企業年金計劃的意願不是很強。兩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過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年金的發展。
企業年金行業發展不平衡是因為我國發展企業年金的特殊性決定的,我國企業年金的發展不像西方國家那樣經歷了僱主責任到政府介入的過程,而是由政府的政策引導建立的,所以就會有試點地區、試點企業,這樣的試點政策導致了企業年金起初發展的不平衡是正常的。另外,我國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也是導致我國企業年金地區分布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一種認為我國企業年金應該借鑒香港強積金的做法,實行強制原則。
另一種則認為我國企業年金仍然可以遵循自願的原則,只不過政府需要配合更具有吸引力的稅收優惠政策加以誘導。
我們認為,實行強制性企業年金模式,對於提高我國企業年金的覆蓋率固然可以取到立竿見影的實效。但從我國現階段的具體情況來看,還是應該採用以政府政策激勵為主的自願性企業年金。原因如下:
第一,雖然我國基本養老保險是法律上要求強制性參加的,但根據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截至2004年末我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6353萬人,而年末城鎮就業人員為26476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僅佔到城鎮就業人員的62%。現實中還有很多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鄉鎮企業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障保險。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在第一支柱的強制性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再推行強制性的企業年金不但不現實,還會影響到基本養老保險的繼續推廣。
第二,按照目前的標准,由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率(相當於企業工資總額之比率)平均為22%、失業保險費率為2%、醫療保險費率為6%,幾個項目合計,企業需要繳納相當於工資總額30%的社會保險費,如果再加上職工個人繳納的份額,還將提高10個百分點。這對於某些企業已經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如果再加上強制性的企業年金,企業的負擔就更重。所以我國《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在對企業的限制中也強調具有相應的經濟負擔能力。
第三,自願性的企業年金是目前各國的主流模式,強調企業僱主的道義責任,以及企業年金作為第二支柱對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作用。政府只要制定適當的稅收優惠政策,就可以起到激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計劃的作用,例如美國採用的是自願性企業年金制度,政府為鼓勵企業年金制定了比較優惠的稅收政策,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經濟高速增長階段,企業年金規模在10年間就從3萬億美元增長到7萬億美元。
畢竟我國企業年金制度還是剛剛起步僅有十多年的歷史,無論是從政府的政策層面、資本市場的運作層面,還是從國內企業和個人的微觀層面,都不能與西方工業化國家那擁有一百多年發展歷史的企業年金制度相提並論,更不能不切實際地要求我國的企業年金馬上就要發展成為像西方國家的企業年金那樣具有較合適的替代率和較高的覆蓋率。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借鑒國外企業年金的實踐經驗,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做好企業年金的制度創新和方法創新。還要加快企業年金相關配套政策法規的制定,培育健康的養老金市場,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由於參保人對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自主權比較大,並且把企業年金計劃推向市場化管理運作,這就需要參保職工對資本市場、金融風險等有一定的了解,加大企業年金的宣傳,培養高素質的職工,也是國家在今後的任務。

『叄』 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是創新什麼要素

。10月30日,銀監會黨委會在傳達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時已就全力以赴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做出部署。
銀監會黨委會提出要緊緊圍繞「十三五」規劃,找准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探索制定反映五大發展新理念的銀行業發展指標體系,強化硬性約束,切實引導銀行業改進服務方式,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益。
具體來說,圍繞支持創新發展發力,銀行業要創新金融配套服務等體制機制,注重各類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科學集成,積極探索「投貸聯動」等新模式,動態滿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特色金融需求,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推發展動力轉換。
同時要圍繞支持重點領域下功夫,通過優化信貸投向、科學利率定價等市場化方式,支持實施「中國製造2025」,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提高綠色信貸服務水平。督促銀行業金融加強對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以及「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持續拓展發展新空間。

銀監會繼續要求大力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繼續保持好服務小微的戰略定力,有針對性地創新政策措施,增加金融的有效供給,著力解決「融資難」問題;持續採取清理規范銀行收費等措施,降低融資成本,著力解決「融資貴」問題。要發揮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的互補作用,整合各類扶貧資源,開辟扶貧開發資金渠道,著重解決邊遠山村和殘障人群等弱勢群體的基礎金融服務需求問題。
銀監會黨委會還明確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督促銀行業創新方式方法,充分盤活沉澱在僵屍、困頓於低效領域的信貸資源;研究完善逆周期資本、動態撥備等制度,釋放更多信貸資金,確保金融資源真實高效進入實體經濟。

『肆』 增強西部金融中心功能,要提升金融服務什麼經濟的能力

增強西部金融中心功能 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增強西部經濟中心、科內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容外交往中心。從四中心升級到五中心,不難看到增加的一個中心,就是西部金融中心,重點就是要增強「資本市場、財富管理、結算中心、創投融資、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歸根結底,是要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伍』 如何提升產品信息覆蓋率誰能說說啊

我們公司用skycc營銷軟體很久了,效果一直不錯,樓主有空可以去官網去看看。

『陸』 融資方要求的覆蓋率

融資方要求的覆蓋率,即債務覆蓋率,反映公司自身收益(營業現金流量)對債務的覆蓋程度,是計算長期償債能力的一個指標。

計算方法:(利潤總額+財務費用+期末累計折舊-期初累計折舊)/(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100%,該指標若為負數,說明公司虧損或財務費用較高,缺乏長期償債能力。

融資方是資金的接受方(投資前是投資目標或投資對象,融資方投資後成為被投資企業和基金投資組合中的企業)。

(6)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擴展閱讀:

融資過程注意事項:

1、資金的幾多要看項目能夠的投入和開展空間而定,當然也觸及到項目提議人與風險投資人的好處分派問題。自己以為,並非資金越多越好。

2、無論在貿易方案中,照樣會談的進程中,必然要充沛表現本身價值,比方網站的用戶群體、優異的團隊、小我非凡才乾等。

3、與投資商樹立持久的同伴關系:投資商往往有兩種,一種是持久的投資,與您真正的同舟共濟一起把這項事業做好,還有一類是短期投資,但願項目疾速提拔價值,在恰當的時分用恰當的方法將股份賣失落,取得差額報答。

4、項目描繪應淺顯易懂:很多投資者並非調查一切的行業范疇,在書面和好談中,應盡量將項目淺顯易懂的描繪出來,確保對方可以了解,而且要強化優勢地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融資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融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融資方式

『柒』 銀監會發布《關於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的內容是什麼

4月8日,為進一步指導銀行業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相關工作,尤其是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加大支持力度,銀監會於近日印發了《關於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

為給銀行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營造有利條件,《指導意見》提出,監管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銀行業自律組織要積極推動和配合有關部門,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和優化外部環境,重點工作有:一是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與守信聯合激勵。二是完善多方合作的增信和風險分擔機制。三是加大逃廢債打擊力度。

為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指導意見》還在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考核評估、促進溝通交流三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以暢通政策傳導路徑,做實做細工作機制,促進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

『捌』 如何提高5萬元以上手機銀行覆蓋率

電子銀行覆蓋率應該和電子銀行分流率道理相近,是指所有通過電子銀行、電子渠道辦理的業務筆數除以通過櫃台等所有方式(包括電子銀行渠道)辦理的業務筆數總和,另外覆蓋率也和滲透率相通,指已辦理電子銀行產品的業務占所有能辦理電子銀行產品的業務比重。
提高電子銀行覆蓋率的主要辦法:
一、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增進客戶對電子銀行業務的了解。開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簡訊銀行等一系列宣傳活動,通過營業網點LED滾動飄字、主要新聞媒體發布廣告、戶外大屏幕播放宣傳片等多種方式,使更多客戶了解電子銀行業務,為市場營銷創造良好條件。
二、建立多層聯動機制,集中發展電子銀行業務。建立結算與現金管理部、個人金融業務部、公司業務部、小企業金融業務部、機構業務部、銀行卡中心等多個業務部門橫向聯動機制,在網點推行大堂經理、理財經理、前台櫃員等多個崗位協作營銷機制,共享市場信息,相互支持配合,合力推廣電子銀行。
三、抓實日常推介工作,不斷擴大電子銀行業務的覆蓋面。把電子銀行作為營業網點日常營銷的重點指標之一,對辦理轉賬、匯款、查詢等業務的客戶,積極推介電子銀行產品,不斷提高電子銀行對現有客戶的覆蓋率;指導組建外拓團隊,進社區、進商戶、進企事業單位等開展上門營銷,深入挖掘電子銀行客戶資源。

『玖』 淺談如何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一、開展有關金融服務和職工形象的專項培訓
從眼前利益的角度講,有關農村金融服務的專題培訓是提高職工服務意識,糾正職工實際工作中服務不到位的現象。培訓和專題學習的形式可以採取現場表演、真實案例、短片回放等渠道,目的是用更生動、形象、直接和反例等方式使職工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和服務上的缺失,爭取讓樹新風、講文明、提服務的專項學習成果成為日常金融服務中潛移默化的工作習慣。
培訓結束後,要進行後期跟蹤調查和電話回訪客戶等形式檢驗培訓效果,並由各名職工和網點針對提升金融服務的專項學習中的學習體會和整改總結給予糾正,在書寫這些學習心得和整改總結時,杜絕抄襲,嚴重者給予通報,真正做到「不求完美,但求真實」。對於那些學習心得認識到位、總結深刻的個人和單位可以給予精神和物質的獎勵,並選擇真實和深刻的心得和總結來列印多份,發放到各網點去學習,可以使那些學習不到位、服務意識、學習意識差的職工和網點認識到自身的差距,這也是很好的學習激勵機制。
二、定期開展職工業務培訓和同崗位職工經驗交流座談會
職工的業務培訓是每一位在崗職工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的好機會,絕不能從思想上不重視,從行為上走形式。隨著各種新業務、新流程的更新,每名職工只有不斷參加業務學習和專門培訓才能緊跟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步伐。如:最新開通的「農信銀」結算業務,「信保通」業務等新業務。同時,要在廣大職工中,樹立 「終身學習」的理念,要讓學習、培訓以及工作中提供高效、准確、優質的服務成為一種學習風氣和工作習慣。另外,可以利用視頻會議、網路學習、異地檢查和交流等方式進行交流。
三、加大系統內部關於金融服務的機構建設和制度建設
提高農村金融服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作為長期工作來抓,因此,設立專門的服務督導機構,建立有關金融服務的督察制度和獎罰程序等十分必要。專項的督導檢查和不定期的明察暗訪督察工作不可或缺。在督查中,對服務水平好、工作效率高的個人和網點給予必要的獎勵,樹立起模範帶頭作用,對於問題比較嚴重的個人和網點要給予通報和懲罰。
同時,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對外公布專項服務督察辦公室的監督電話,對群眾反應的突出問題,要主筆記錄在案,由專人負責保管和核實,同時,對客戶公眾進行信息公開和有效回復。在條件具備時,可以不定期舉辦客戶座談會,讓客戶打分和諫言。當然,社會各種大眾媒體和客戶對我們服務質量的監督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利用大眾傳媒把服務形象傳播出去,從而有利於我們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為我們贏得更多的客戶群體打好基礎。
四、加大金融服務和產品宣傳力度,增進客戶對我們的了解
我們所服務群體的基本特點是整體知識文化程度相對低,對我們的金融服務流程和專業的金融術語不了解、接受能力相對緩慢。這就需要我們有必要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發放知識宣傳手冊和宣傳單或是現場宣傳講解基本金融業務和產品等多種形式使客戶更多地了解金融產品。從而,從客觀上提高辦理各項業務的效率。
五、加大人才的引進和培訓力度,做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從長遠利益角度出發,人才的引進和培訓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 有效措施。高等教育承載著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大學教育總是站在時代的最前沿,因此,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的引進和再培訓是將來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及新業務、新產品推廣的長遠之舉。
同時,通過人才的引進和制度的保障機制,樹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學習風氣,激勵每名在崗職工不斷學習、銳氣進取。
六、加大基本制度建設,調動職工積極性、增強服務意識

閱讀全文

與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