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結構

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結構

發布時間:2021-01-17 16:15:52

Ⅰ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的成因有哪些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的成因主要如下:
一、商業銀行負債來源主要被動依賴居民和企事業單位存款,不能自主定價,缺少主動負債工具。在我國商業銀行的負債構成中,儲蓄、對公和同業存款占總負債的90%以上,是其負債的主要來源。由於存款利率受人民銀行管制,商業銀行沒有自主定價權,缺少主動負債工具,只能被動接受客戶存款。資產負債管理本來是要對資產和負債進行雙重管理,使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合理地協調,但目前往往只能立足於資產管理,缺乏負債管理的手段和工具,不能根據銀行自身需要,通過對不同客戶。不同期限,不同產品的負債進行差別定價,調節負債結構比例,或根據利率敏感缺口以及利率走勢預期,主動調節銀行的敏感性缺口.因此規避利率風險的能力不足。
二、商業銀行資產結構單一,流動性較低,且缺少轉移和分散風險的手段和工具。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轉變經營模式,調整資產結構,資產類型趨於多元化.債券投資大幅增長,但信貸資產仍佔主導地位。由於信貸資產基本上沒有可供交易、轉讓的二級市場,流動性很低,信用風險無法通過二級市場進行轉移和分散,導致大量風險集中於銀行體系;債券資產以無信用風險的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為主,且可以在銀行間市場交易,但是目前以銀行、保險為主的主力投資機構均以資產配置為目的,採取買入並持有的交易策略,因此二級市場交易並不活躍,同樣難以大量變現。同時.在升息周期固定利率債券面臨著較大的利率風險.而這種風險也難以通過現有的交易方式和金融工具進行有效的規避和釋放。
三、資產負債管理環境欠寬松,對於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限制過多,制約了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從1998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的限額控制,這使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邁出了新的一步。但是,受一些宏觀經濟政策的制約(如中央銀行對市場利率的控制).我國商業銀行目前並不能十分有效地開展資產負債管理工作。在金融監管方面,我國規定金融業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中央銀行和銀監會的監管對象應該是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機構.而不是直接管理和監督商業銀行的業務決策和經營管理。但中央銀行和銀監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對金融機構的職能創新、業務創新和重大金融事件,並不是從宏觀上實行監控,而是實行審批制,即商業銀行在新產品的開發與推廣方面必須報經中央銀行和銀監會批准才可實施,否則視同違規。這使得商業銀行在經營上很難佔有先機,對資產負債I管理的環境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四、商業銀行資本金結構不合理且缺乏補充渠道,隨著資產規模的持續擴張資本充足率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分為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大部分,在從資產和負債兩個方面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的成因之後,再來看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的主要部分為注冊資本(股份制商業銀行為股本),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總量少、規模小,來源渠道單一,缺乏長效補充機制。而與此同時,近幾年來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增長較快,以工商銀行為例,資產總量從1999年末的35398億元增長到2004年末的56949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9.97%。這兩方面因素相互結合導致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嚴重不足且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而為消化巨額不良資產,又必須把每年經營利潤中的絕大部分作為風險撥備進行計提,使得通過將盈餘公積和資本公積轉化為注冊資本的方式提高資本充足率的努力也無法付諸實施。各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商業銀行調整自身資產負債結構的能力和動力進一步降低。

Ⅱ 西方主要工業國家金融中介組織的構成以及組織的分布情況(即金融中介體系的構成與結構)【急】

參考下述資料,也許對你的論文寫作會有所幫助和借鑒

西方國家的金融中介體系
西方國家金融中介體系的構成
2. 非銀行金融機構:
a. 投資銀行(商人銀行,實業銀行,證 券公司,開發銀行,持股公司…)
b. 金融公司; c. 農業銀行;
d. 抵押銀行; e. 儲蓄機構;
f. 消費信用銀行; g. 信用合作社;
h. 保險公司; i. 租賃公司;
j. 政策性銀行…
這種種金融 機構的資金積聚 和資金運用各有 特點,與存款貨 幣銀行有明顯區 別.
第二節 西方國家的金融中介體系
跨國金融中介
1. 隨著跨國企業和國際投資的發展,大商業銀行,以及大投資銀行,大保險公司,乃至輔助中介單位,如會計事務所之類,都全力著眼於全球性的發展,並形成跨國性的金融機構.
2. 這些跨國金融中介具有全球戰略目標,資金實力雄厚,業務范圍廣泛.對國際和有關國家的金融狀況有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第二節 西方國家的金融中介體系
西方金融業的購並浪潮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業出現重組浪潮,收購,兼並活動頻繁.結果表現為先進工業化國家的少數幾家金融巨無霸壟斷了主要的市場份額,保持和加強了在全球競爭中的實力與地位.
這是一個涉及面極廣的問題,如何估價,見解不一,應予關注.
第八章 金融中介機構
第三節 我國金融中介體系
1. 以中國人民銀行為領導,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分工協作的金融中介機構體系:
第三節 我國金融中介體系
體系的構成
(1)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2)政策性銀行
a.由政府投資設立,根據政府的決策和意向,專門從事政策性金融業務的銀行;並且根據具體分工的不同,服務於特定的領域.
b.在從事業務活動中,均貫徹不與商業性金融機構競爭,自主經營與保本微利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我國金融中介體系
體系的構成
c.共有三家: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進出口銀行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d.資金來源有三:一是財政撥付,二是組建時劃歸的資本金,三是發行金融債券.
第三節 我國金融中介體系
體系的構成
(3)國有商業銀行:
a.共有四家: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b.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是從計劃體制下的統一的只有一家銀行的體系演化而來的.
第三節 我國金融中介體系
體系的構成
c.無論在人員和機構網點數量上,還是在資產規模及市場佔有份額上,在我國整個銀行體系中均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世界上的大銀行排序中也處於較前列的位置.
d.他們的經營活動,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保護和約束.
第三節 我國金融中介體系
體系的構成
(4)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1999年先後建立了四家由國家投資的特定政策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華融,長城,東方,信達,分別收購,管理和處置從工,農,中,建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剝離出來的不良資產.
第三節 我國金融中介體系
體系的構成
(5)其他商業銀行:
a.以1986年組建交通銀行為始點.
b.絕大多數以各種形式的國有資本有主.
c.現均採取股份制形式;其中有的已經上市.
d. 已有外資參股股份制商業銀行.
e. 以城市名命名的商業銀行……

西方金融創新回顧
熊彼德是西方第一位系統研究創新理論的經濟學家,很遺憾
的是他未研究金融創新,結合他對創新的定義和金融創新的發展
歷史,我們可以對金融創新做出如下定義:金融創新是金融機構
利用新的觀念、新的技術、新的管理方法或組織形式,來改變金融
體系中基本要素的搭配和組合,推出新的工具、新的機構、新的市
場,提高金融資產的流動效率,使規避風險和追逐盈利達到高度
的統一。
從這層意思上來看,金融創新的發展史亦即整個金融業的發
展史,從貨幣的出現到商業銀行的產生、從第一隻股票的上市到
目前人人熟知的證券市場,每一次金融業的重大革命,無一不含
有創新的觀念,都應納入該范疇。但是為了對現實更有借鑒意
義$ 我們還是從大家公認的%& 世紀』& 年代末作為研究時間跨度
的起點,依其發生的突發性和密集性,將其分為這樣幾段:第一階
段:%& 世紀』& 年代末至%& 世紀(& 年代末$ 創新金融工具主要
有:外幣掉期、歐洲債券市場、歐洲美元市場、銀團貸款、平行貸
款、可轉換債券、自動轉賬、可贖回債券、可轉讓存款單、負債管
理、混合賬戶、出售應收賬款、第二階段:%& 世紀)& 年代,這時期
的金融創新有:浮動利率票據、特別提款權(*+,)、聯邦住宅抵押
貸款、證券交易商自動報價系統、外匯期貨、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
(-#!)、貨幣市場互助基金(.../)、遠期外匯交易、浮動利率債
券、保值貼補公債、利率期貨、智能卡、國債期貨、貨幣市場存款賬
戶,自動轉賬服務,歐洲貨幣體系。這時期,布雷頓
森林體系的瓦解、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的紛爭、世界經濟的一
體化趨勢使國際金融形勢變得極為復雜和多變:匯率失去控制、
利率扶搖直上、極不穩定的通脹率,這一切都使國內外金融機構
的經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而與此同時,各國金融管制的程度依然非常高。如何在現有金融管制下,更好地規避利率、匯率、通賬
率的風險,就是這個時期金融創新的主題。第三階段:%& 世紀1&
年代至2& 年代末,這一階段的金融創新有:債務保證債券、貨幣
互換、零息債券、利率互換、票據發行便利、國債期貨期權、股指期
貨、貨幣期權、可調整的優先股、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成立、
抵押債務、標准普爾指數期貨、遠期利率協議、歐洲貨幣期貨期
權、自動取款憑證、免損債券、免損權證、橋貸票據、指數定期存
單、股票彈性期權、恆生指數期權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金融
創新是創新史上最輝煌的年代,如:表外業務的四大發明、金融衍
生工具的涌現等等,雖然金融創新仍是處於轉嫁利率、匯率及信
用風險,但較前一階段而言,這些工具更為靈活便捷,同時創新的
類型更為多樣化,除轉嫁風險的創新外,還有創造信用和產生股
權的創新,並且創新市場的規模迅速擴大,這種繁榮的局面得益
於這一階段的金融自由化,各國競相放鬆金融管制,金融工具的
創新更多地集中在資本市場、保險市場和傳統金融中介體的對接
上。
二、生成創新的經濟機理
以上對金融創新的歷史做了極為詳細的介紹,並介紹了每種
金融創新的產生的動機,可以看到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金融創新
中,有些共同因素在每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作用,為了更好地把握
金融創新的生成機理,我們擬從主體的角度分析分析金融創新產
生的宏微觀因素,把握在不同歷史階段更多共性的東西。!宏觀
經濟環境的變化是催生「新物種」的最適宜的土壤。首先,規避金
融管制是金融創新的起因。我們都知道金融中介體內生於經濟
發展,從新經濟學的觀點看來,它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它能降低交
易成本,當金融管制給金融機構的經營地位和目標帶來極為不利
的影響時,金融機構就會想方設法的通過合理合法的創新活動繞
開管制,當該種創新活動的收益大於其機會成本時,一項金融創
新就應運而生了;其次,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發展給傳統的金
融機構帶來了新的競爭格局。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市場發展到
一定程度以後,整個社會潛在的儲蓄資源被挖掘殆盡,此時,儲蓄
資源就在傳統的金融中介體、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及金融市場之間移動,中介體和金融市場之間是一種替代效應而非互補效應,
從而形成了金融「脫媒」現象,也就是資金大量從受管制的金融中
介體流向直接融資市場,迫使金融體系產生了這樣兩類創新以適
應金融自由化和全球金融一體化的新形勢:一類是新的金融工具
的創新;另一類就是新的金融機構的誕生,如風險投資機構、投資
銀行機構等等。最後,電子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推廣
和發展為金融創新提供了必備的技術條件。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
尤其是近幾年來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使金融信息處理速度加
快,交易成本降低,進一步加快了金融機構業務創新的速度。!金
融創新的微觀動因。從金融創新的歷史看來,微觀的金融機構始
終是金融創新的主體,作為一種經營性的機構,任何的經營活動
的目的皆是為了追逐利潤,金融創新活動也不例外,規避風險、占
領市場、降低成本、滿足市場需求、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當中佔領先
機等等多種說法歸根結底逃不開「盈利」二字,只不過競爭的激
烈、市場需求的刺激能夠最大程度的誘發金融機構創新的內在動
力,從而影響某一段時期金融創新的活躍程度,我們可以看到上
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金融創新的輝煌季節,涌現出了很多新的金融
工具、業務和金融機構。因此,西方的金融創新主要來源於其微觀
金融機構的內在動力,其創新的特點是「由下至上」,而且多以工
具創新和機構創新為主。通過上述對金融創新形成的經濟機理的
分析,有助於我們掌握對金融創新的研究方法。在這個問題上,理
論界普遍認為有兩種研究方法:一種是「需求追隨型」! 它強調的
金融服務的需求方,隨著經濟的增長或發展,經濟主體會產生
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作為對這種需求的反應,金融體系會不斷地
創新。也就是說,經濟主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導致了金融機構、
金融資產與負債和相關金融創新的產生;另一種是「供給領先」!
它強調的是金融機構作為金融創新的供給方! 在創新的供給上可
以能動地先於需求。但是後一種方法被極大地忽視,實際上這兩
種方法應該結合起來,同時也應該看到在需求追隨型和供給領先
型之間存在著一個最優順序問題。縱觀金融發展史,思考在金融
創新背後的深層原因,我們可以看到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供
給領先型居於主導地位;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要素的逐步活
躍,需求追隨型逐漸居於主導地位。這個思路的確定對於我國的
金融創新是極有啟發意義的。
三、對我國銀行業金融創新的啟示
金融機構逐步恢復其金融職能也是近二十幾年的事情,由於
我國特殊的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我國近幾年來的金融創新多呈
現出這樣的特點:"金融創新以制度創新為主,如金融機構信貸
管理制度的變遷———四個階段,最終落實在「資產負債比例管理
上」;為數不多的工具創新也是以存款工具創新為主,資產工具創
新較少,造成這種現象有其深層的體制因素。!原創型的創新較
少,吸納性的較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新的金融工具有"#$
的是屬於「拿來」的,同時創新更多的是「由上至下」———從人行以
下行文的方式到各商業銀行再到各支行或從總行到下級行,很少由下至上的,這一特徵與我國經濟和金融發展水平落後、金融機
構獨立性較小及相對嚴格的金融管制是相吻合的。#在金融創新
的生成機理上,與西方有很大的區別,金融創新的動力主要來源
於體制改革的外部力量的推動,金融機構的內在創新沖動不夠。
應該說在初期階段,這種由外部發起的金融創新效果非常明顯,
金融制度、金融市場、金融工具等方面的創新使金融體系在最短
的時間里完善起來,有利地配合和支持了經濟體制改革。但隨著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金融作用的深度和廣度都將進一
步提高,對金融服務的范圍、質量都會有新的要求,金融創新的需
求就會增加,原有的金融創新效率不高、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的
弊端逐步顯現出來,以至於金融體系發展的滯後成為了制約經濟
發展的瓶頸了。
我國金融創新的未來發展趨勢到底該如何走?應該遵循一個
什麼樣的思路,既能夠適應國情又能應對加入%&』 後的新形
勢?通過對西方金融創新的分析,在這里可以確定一個這樣的基
本思路:"我們國家現在還處於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微觀經濟
個體的職能還尚未健全,需求亦不旺盛,金融機構的金融創新應
遵循「供給領先型」,而不應該被動地「需求追隨」,這個最優順序
的選擇決定我國金融創新過程的邏輯思路。!隨著競爭的有序化
和金融監管制度的完善,要激活微觀金融機構的創新動力,恢復
金融機構為創新的主體,放棄使金融機構陷入僵化的嚴格管制,
待銀行的經營水平提高到真正能自負盈虧、自我約束時,逐步打
破分業經營,實現混業經營,這個過程最好能在五年內實現,以增
強加入世貿後我國金融機構的競爭力。#提高金融創新的技術含
量,在管制逐步放鬆和監管日趨完善的前提下,金融創新最好能
「由下至上」,面向市場需求,有利於提高金融創新的效率;$由於
直接融資市場的迅猛發展,我國的金融中介體也即將面臨著金融
脫媒現象,因此金融機構、金融工具的創新都要注重與資本市場
的對接,開拓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 世紀初,展望未來,可以預見我國的金融創新是有極大
的發展空間的,即將出現的金融創新有:一是推出各種形式的債
券,如浮動利率債券、保底利率債券、可贖回債券、可轉換債券等;
二是成立各種形式的基金。如開放式基金、各類投資基金等等;三
是開展各類期貨、期權、掉期業務,如股票期權、利率掉期、股票指
數期貨、外匯期貨等等;四是銀行要推出新的服務形式,如設計與
股票市場、保險市場對接的金融工具(貸款的證券化),並要著手
參與投資銀行業務,這是大勢所趨;五是類似風險投資機構這樣
的新型金融機構將會層出不窮。相信我們在充分吸收發達國家金
融創新經驗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謹慎監管,我國的金融創新將會
得到迅速的發展。

Ⅲ 我國商業銀行的現狀

您好
現狀是保守,瓶頸是壟斷。

Ⅳ 存貸差逐漸增大對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影響

存貸利差的縮減,勢必影響著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尤其是存款和貸款回業務。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答著很大的挑戰,如何更好的應對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影響,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高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對我國商業銀行來說至關重要

Ⅳ 投資銀行是做什麼的有哪些業務和部門構成和普通銀行的區別

投資銀行是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資銀行是證券和股份公司制度發展到特定階段的產物,是發達證券市場和成熟金融體系的重要主體,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溝通資金供求、構造證券市場、推動企業並購、促進產業集中和規模經濟形成、優化資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由於投資銀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對投資銀行的界定也顯得十分困難。投資銀行是美國和歐洲大陸的稱謂,英國稱之為商人銀行,在日本則指證券公司。國際上對投資銀行的定義主要有四種:
第一種:任何經營華爾街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都可以稱為投資銀行。
第二種:只有經營一部分或全部資本市場業務的金融機構才是投資銀行。
第三種:把從事證券承銷和企業並購的金融機構稱為投資銀行。
第四種:僅把在一級市場上承銷證券和二級市場交易證券的金融機構稱為投資銀行。
投資銀行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現代金融業適應現代經濟發展形成的一個新興行業。它區別於其他相關行業的顯著特點是,其一,它屬於金融服務業,這是區別一般性咨詢、中介服務業的標志;其二,它主要服務於資本市場,這是區別商業銀行的標志;其三,它是智力密集型行業,這是區別其他專業性金融服務機構的標志。
編輯本段投資銀行的起源和發展
在美國,投資銀行往往有兩個來源:一是由商業銀行分解而來,典型的例子如摩根士丹利;二是由證券經紀人發展而來,典型的例子如美林證券。美國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分離發生在1929年的大股災之後,當時聯邦政府認為投資銀行業務有較高的風險,禁止商業銀行利用儲戶的資金參加投行業務,結果一大批綜合性銀行被迫分解為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摩根銀行分解為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摩根士丹利以及從事商業銀行業務的摩根大通。但是在歐洲,各國政府一直沒有頒布這樣的限制,投資銀行業務一般都是由商業銀行來完成的,所以形成了許多所謂的「全能銀行」(Universal Bank)或商人銀行(Merchant Bank),如德意志銀行、荷蘭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等等。事實證明,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由同一金融機構完成,在歐洲不但沒有引起金融危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融資效率,降低了金融系統的風險。
投資銀行業務的利潤是很高的。以最常見的股票發行業務為例,投資銀行一般要抽取5%-10%的傭金,也就是說,如果客戶發行價值100億美圓的股票,投資銀行就要吃掉5億-10億美圓。債券發行業務的利潤相對較少,但風險也較小。除此之外,兼並重組與破產清算是投資銀行近年來的主要利潤增長點,近年來歐美發生的大型兼並案,背後往往都有投資銀行的推波助瀾。
1990年代以後,世界投資銀行的格局逐漸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兼並風潮席捲美國金融界,出現了花旗集團、摩根大通(即JP摩根)、美國銀行等大型金融集團,它們都希望進入對利潤豐厚的投資銀行領域;另一方面,華爾街的投資銀行與證券分析業務離的太近,許多投資者和媒體認為,投資銀行僱用的分析師難以保證獨立性,從而對投資銀行的商業道德產生了懷疑。但是,如果投資銀行和證券分析業務真的完全分離,投資銀行業務將成為無源之水,證券分析業務則將喪失豐厚的利潤提成,兩者都難以生存。相比之下,商業銀行經營投資銀行業務有先天優勢,它可以利用與各大企業的存款、貸款關系網爭取到許多客戶,不用像傳統的投資銀行那樣依靠證券分析和咨詢吸引客戶。商業銀行擁有更充足的資金和更良好的信譽,它們主要缺乏的是投資銀行領域的業務經驗。
編輯本段投資銀行的類型
當前世界的投資銀行主要有四種類型:
⑴ 獨立的專業性投資銀行。這種形式的投資銀行在全世界范圍內廣為存在,美國的高盛公司、美林公司、雷曼兄弟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第一波士頓公司、日本的野村證券、大和證券、日興證券、山一證券、英國的華寶公司、寶源公司等均屬於此種類型,並且,他們都有各自擅長的專業方向。
⑵ 商業銀行擁有的投資銀行(商人銀行)。這種形式的投資銀行主要是商業銀行對現存的投資銀行通過兼並、收購、參股或建立自己的附屬公司形式從事商人銀行及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的投資銀行在英、德等國非常典型。
⑶ 全能性銀行直接經營投資銀行業務。這種類型的投資銀行主要在歐洲大陸,他們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從事一般的商業銀行業務。
⑷ 一些大型跨國公司興辦的財務公司。
編輯本段投資銀行的業務
經過最近一百年的發展,現代投資銀行已經突破了證券發行與承銷、證券交易經紀、證券私募發行等傳統業務框架,企業並購、項目融資、風險投資、公司理財、投資咨詢、資產及基金管理、資產證券化、金融創新等都已成為投資銀行的核心業務組成。
⑴ 證券承銷。證券承銷是投資銀行最本源、最基礎的業務活動。投資銀行承銷的職權范圍很廣,包括本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機構發行的債券、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債券、外國政府和公司在本國和世界發行的證券、國際金融機構發行的證券等。投資銀行在承銷過程中一般要按照承銷金額及風險大小來權衡是否要組成承銷辛迪加和選擇承銷方式。通常的承銷方式有四種:
第一種:包銷。這意味著主承銷商和它的辛迪加成員同意按照商定的價格購買發行的全部證券,然後再把這些證券賣給它們的客戶。這時發行人不承擔風險,風險轉嫁到了投資銀行的身上。
第二種:投標承購。它通常是在投資銀行處於被動競爭較強的情況下進行的。採用這種發行方式的證券通常都是信用較高,頗受投資者歡迎的債券。
第三種:代銷。這一般是由於投資銀行認為該證券的信用等級較低,承銷風險大而形成的。這時投資銀行只接受發行者的委託,代理其銷售證券,如在規定的期限計劃內發行的證券沒有全部銷售出去,則將剩餘部分返回證券發行者,發行風險由發行者自己負擔。
第四種:贊助推銷。當發行公司增資擴股時,其主要對象是現有股東,但又不能確保現有股東均認購其證券,為防止難以及時籌集到所需資金,甚至引起本公司股票價格下跌,發行公司一般都要委託投資銀行辦理對現有股東發行新股的工作,從而將風險轉嫁給投資銀行。
⑵ 證券經紀交易。投資銀行在二級市場中扮演著做市商、經紀商和交易商三重角色。作為做市商,在證券承銷結束之後,投資銀行有義務為該證券創造一個流動性較強的二級市場,並維持市場價格的穩定。作為經紀商,投資銀行代表買方或賣方,按照客戶提出的價格代理進行交易。作為交易商,投資銀行有自營買賣證券的需要,這是因為投資銀行接受客戶的委託,管理著大量的資產,必須要保證這些資產的保值與增值。此外,投資銀行還在二級市場上進行無風險套利和風險套利等活動。
⑶ 證券私募發行。證券的發行方式分作公募發行和私募發行兩種,前面的證券承銷實際上是公募發行。私募發行又稱私下發行,就是發行者不把證券售給社會公眾,而是僅售給數量有限的機構投資者,如保險公司、共同基金等。私募發行不受公開發行的規章限制,除能節約發行時間和發行成本外,又能夠比在公開市場上交易相同結構的證券給投資銀行和投資者帶來更高的收益率,所以,近年來私募發行的規模仍在擴大。但同時,私募發行也有流動性差、發行面窄、難以公開上市擴大企業知名度等缺點。
⑷ 兼並與收購。企業兼並與收購已經成為現代投資銀行除證券承銷與經紀業務外最重要的業務組成部分。投資銀行可以以多種方式參與企業的並購活動,如:尋找兼並與收購的對象、向獵手公司和獵物公司提供有關買賣價格或非價格條款的咨詢、幫助獵手公司制定並購計劃或幫助獵物公司針對惡意的收購制定反收購計劃、幫助安排資金融通和過橋貸款等。此外,並購中往往還包括「垃圾債券」的發行、公司改組和資產結構重組等活動。
⑸ 項目融資。項目融資是對一個特定的經濟單位或項目策劃安排的一攬子融資的技術手段,借款者可以只依賴該經濟單位的現金流量和所獲收益用作還款來源,並以該經濟單位的資產作為借款擔保。投資銀行在項目融資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它將與項目有關的政府機關、金融機構、投資者與項目發起人等緊密聯系在一起,協調律師、會計師、工程師等一起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進而通過發行債券、基金、股票或拆借、拍賣、抵押貸款等形式組織項目投資所需的資金融通。投資銀行在項目融資中的主要工作是:項目評估、融資方案設計、有關法律文件的起草、有關的信用評級、證券價格確定和承銷等。
⑹ 公司理財。公司理財實際上是投資銀行作為客戶的金融顧問或經營管理顧問而提供咨詢、策劃或操作。它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根據公司、個人、或政府的要求,對某個行業、某種市場、某種產品或證券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提供較為全面的、長期的決策分析資料;第二類是在企業經營遇到困難時,幫助企業出謀劃策,提出應變措施,諸如制定發展戰略、重建財務制度、出售轉讓子公司等。
⑺ 基金管理。基金是一種重要的投資工具,它由基金發起人組織,吸收大量投資者的零散資金,聘請有專門知識和投資經驗的專家進行投資並取得收益。投資銀行與基金有著密切的聯系。首先,投資銀行可以作為基金的發起人,發起和建立基金;其次,投資銀行可作為基金管理者管理基金;第三,投資銀行可以作為基金的承銷人,幫助基金發行人向投資者發售受益憑證。
⑻ 財務顧問與投資咨詢。投資銀行的財務顧問業務是投資銀行所承擔的對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一系列證券市場業務的策劃和咨詢業務的總稱。主要指投資銀行在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上市、在二級市場再籌資以及發生兼並收購、出售資產等重大交易活動時提供的專業性財務意見。投資銀行的投資咨詢業務是連結一級和二級市場、溝通證券市場投資者、經營者和證券發行者的紐帶和橋梁。習慣上常將投資咨詢業務的范疇定位在對參與二級市場投資者提供投資意見和管理服務。
⑼ 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是指經過投資銀行把某公司的一定資產作為擔保而進行的證券發行,是一種與傳統債券籌資十分不同的新型融資方式。進行資產轉化的公司稱為資產證券發起人。發起人將持有的各種流動性較差的金融資產,如住房抵押貸款、信用卡應收款等,分類整理為一批資產組合,出售給特定的交易組織,即金融資產的買方(主要是投資銀行),再由特定的交易組織以買下的金融資產為擔保發行資產支持證券,用於收回購買資金。這一系列過程就稱為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的證券即資產證券為各類債務性債券,主要有商業票據、中期債券、信託憑證、優先股票等形式。資產證券的購買者與持有人在證券到期時可獲本金、利息的償付。證券償付資金來源於擔保資產所創造的現金流量,即資產債務人償還的到期本金與利息。如果擔保資產違約拒付,資產證券的清償也僅限於被證券化資產的數額,而金融資產的發起人或購買人無超過該資產限額的清償義務。
⑽ 金融創新。根據特性不同,金融創新工具即衍生工具一般分為三類:期貨類、期權類、和調期類。使用衍生工具的策略有三種,即套利保值、增加回報和改進有價證券的投資管理。通過金融創新工具的設立與交易,投資銀行進一步拓展了投資銀行的業務空間和資本收益。首先,投資銀行作為經紀商代理客戶買賣這類金融工具並收取傭金;其次,投資銀行也可以獲得一定的價差收入,因為投資銀行往往首先作為客戶的對方進行衍生工具的買賣,然後尋找另一客戶作相反的抵補交易;第三,這些金融創新工具還可以幫助投資銀行進行風險控制,免受損失。金融創新也打破了原有機構中銀行和非銀行、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之間的界限和傳統的市場劃分,加劇了金融市場的競爭。
⑾ 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又稱創業投資,是指對新興公司在創業期和拓展期進行的資金融通,表現為風險大、收益高。新興公司一般是指運用新技術或新發明、生產新產品、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可以獲得遠高於平均利潤的利潤、但卻充滿了極大風險的公司。由於高風險,普通投資者往往都不願涉足,但這類公司又最需要資金的支持,因而為投資銀行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投資銀行涉足風險投資有不同的層次:第一,採用私募的方式為這些公司籌集資本;第二,對於某些潛力巨大的公司有時也進行直接投資,成為其股東;第三,更多的投資銀行是設立「風險基金」或「創業基金」向這些公司提供資金來源。
編輯本段投資銀行的組織結構
一般而言,一個投資銀行採用的組織結構是與其內部的組建方式和經營思想密切相關的。現代投資銀行的組織結構形式主要有三種。
⑴ 合夥人制。合夥人公司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合夥人擁有公司並分享公司利潤,合夥人即為公司主人或股東的組織形式。其主要特點是:合夥人共享企業經營所得,並對經營虧損共同承擔無限責任;它可以由所有合夥人共同參與經營,也可以由部分合夥人經營,其他合夥人僅出資並自負盈虧;合夥人的組成規模可大可小。
⑵ 混合公司制。混合公司通常是由在職能上沒有緊密聯系的資本或公司相互合並而形成規模更大的資本或公司。本世紀六十年代以後,在大公司生產和經營多元化的發展過程中,投資銀行是被收購或聯合兼並成為混合公司的重要對象。這些並購活動的主要動機都是為了擴大母公司的業務規模,在這一過程中,投資銀行逐漸開始了由合夥人制向現代公司制度的轉變。
⑶ 現代公司制。現代公司制度賦予公司以獨立的人格,其確立是以企業法人財產權為核心和重要標志的。法人財產權是企業法人對包括投資和投資增值在內的全部企業財產所享有的權利。法人財產權的存在顯示了法人團體的權利不再表現為個人的權利。現代公司制度使投資銀行在資金籌集、財務風險控制、經營管理的現代化等方面都獲得較傳統合夥人制所不具備的優勢。
編輯本段投資銀行的起源與沿革
現代意義上的投資銀行產生於歐美,主要是由十八、十九世紀眾多銷售政府債券和貼現企業票據的金融機構演變而來的。投資銀行的早期發展主要得益於以下四方面因素。
⑴ 貿易活動的日趨活躍。伴隨著貿易范圍和金額的擴大,客觀上要求融資信用,於是一些信譽卓越的大商人便利用其積累的大量財富成為商人銀行家,專門從事融資和票據承兌貼現業務,這是投資銀行產生的根本原因。
⑵ 證券業的興起與發展。證券業與證券交易的飛速發展是投資銀行業迅速發展的催化劑,為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天地。投資銀行則作為證券承銷商和證券經紀人逐步奠定了其在證券市場中的核心地位。
⑶ 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潮。資本主義經濟的飛速發展給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為了緩解這一矛盾,十八、十九世紀歐美掀起了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潮,這一過程中巨大的資金需求使得投資銀行在籌資和融資過程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⑷ 股份公司制度的發展。股份制的出現和發展,不僅帶來了西方經濟體制中一場深刻的革命,也使投資銀行作為企業和社會公眾之間資金中介的作用得以確立。
20世紀前期,西方經濟的持續繁榮帶來了證券業的高漲,把證券市場的繁華交易變成了一種狂熱的貨幣投機活動。商業銀行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頻頻涉足於證券市場,甚至參與證券投機;同時,各國政府對證券業缺少有效的法律和管理機構來規范其發展,這些都為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埋下了禍根。
經濟危機直接導致了大批投資銀行的倒閉,證券業極度萎靡。這使得各國政府清醒地認識到:銀行信用的盲目擴張和商業銀行直接或間接地捲入風險很大的股票市場對經濟安全是重大的隱患。1933年後,美英等國將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業務分開,並進行分業管理,從此,一個嶄新的獨立的投資銀行業在經濟危機的蕭條中崛起。
經過經濟危機後近三十年的調整,投資銀行業再次迎來了飛速的發展。七十年代以來,抵押債券、一攬子金融管理服務、杠桿收購(LBO)、期貨、期權、互換、資產證券化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創新,使得金融行業,尤其是證券行業成為變化最快、最富革命性和挑戰性的行業之一。這種創新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投資銀行、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正在繞過分業管理體制的約束,互相侵蝕對方的業務,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混業及其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已經變得十分強大。
編輯本段投資銀行的發展趨勢
近二十年來,在國際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趨勢下,投資銀行業完全跳開了傳統證券承銷和證券經紀狹窄的業務框架,躋身於金融業務的國際化、多樣化、專業化和集中化之中,努力開拓各種市場空間。這些變化不斷改變著投資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對世界經濟和金融體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已形成鮮明而強大的發展趨勢。
⑴ 投資銀行業務的多樣化趨勢。六、七十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開始逐漸放鬆了金融管制,允許不同的金融機構在業務上適當交叉,為投資銀行業務的多樣化發展創造了條件。到了八十年代,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金融創新工具的不斷發展完善,更進一步強化了這一趨勢的形成。如今,投資銀行已經完全跳出了傳統證券承銷與證券經紀狹窄的業務框架,形成了證券承銷與經紀、私募發行、兼並收購、項目融資、公司理財、基金管理、投資咨詢、資產證券化、風險投資等多元化的業務結構。
⑵ 投資銀行的國際化趨勢。投資銀行業務全球化有深刻的原因,其一,全球各國經濟的發展速度、證券市場的發展速度快慢不一,使得投資銀行紛紛以此作為新的競爭領域和利潤增長點,這是投資銀行向外擴張的內在要求。其二,國際金融環境和金融條件的改善,客觀上為投資銀行實現全球經營准備了條件。早在六十年代以前,投資銀行就採用與國外代理行合作的方式幫助本國公司在海外推銷證券或作為投資者中介進入國外市場。到了七十年代,為了更加有效的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各大投資銀行紛紛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分支機構。八十年代後,隨著世界經濟、資本市場的一體化和信息通訊產業的飛速發展,昔日距離的限制再也不能成為金融機構的屏障,業務全球化已經成為投資銀行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領制高點的重要問題。
⑶ 投資銀行業務專業化的趨勢。專業化分工協作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必然要求,在整個金融體系多樣化發展過程中,投資銀行業務的專業化也成為必然,各大投資銀行在業務拓展多樣化的同時也各有所長。例如,美林在基礎設施融資和證券管理方面享有盛譽、高盛以研究能力及承銷而聞名、所羅門兄弟以商業票據發行和公司購並見長、第一波士頓則在組織辛迪加和安排私募方面居於領先。
⑷ 投資銀行集中化的趨勢。五、六十年代,隨著戰後經濟和金融的復甦與成長,各大財團的競爭與合作使得金融資本越來越集中,投資銀行也不例外。近年來,由於受到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業務競爭,如收益債券的運銷、歐洲美元辛迪加等,更加劇了投資銀行業的集中。在這種狀況下,各大投資銀行業紛紛通過購並、重組、上市等手段擴大規模。例如美林與懷特威爾德公司的合並、瑞士銀行公司收購英國的華寶等。大規模的並購使得投資銀行的業務高度集中,1987年美國25家較大的投資銀行中,其中最大的3家、5家、10家公司分別占市場證券發行的百分比為41.82%、64.98%、87.96%。
編輯本段投資銀行在中國
我國的投資銀行業務是從滿足證券發行與交易的需要不斷發展起來的。從我國的實踐看,投資銀行業務最初是由商業銀行來完成的,商業銀行不僅是金融工具的主要發行者,也是掌管金融資產量最大的金融機構。八十年代中後期,隨著我國開放證券流通市場,原有商業銀行的證券業務逐漸被分離出來,各地區先後成立了一大批證券公司,形成了以證券公司為主的證券市場中介機構體系。在隨後的十餘年裡,券商逐漸成為我國投資銀行業務的主體。但是,除了專業的證券公司以外,還有一大批業務范圍較為寬泛的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公司、產權交易與經紀機構、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咨詢公司等在從事投資銀行的其他業務。
我國的投資銀行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全國性的,第二種是地區性的,第三種是民營性的。全國性的投資銀行又分為兩類:其一是以銀行系統為背景的證券公司;其二是以國務院直屬或國務院各部委為背景的信託投資公司。地區性的投資銀行主要是省市兩級的專業證券公司和信託公司。以上兩種類型的投資銀行依託國家在證券業務方面的特許經營權在我國投資銀行業中占據了主體地位。第三類民營性的投資銀行主要是一些投資管理公司、財務顧問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等,他們絕大多數是從過去為客戶提供管理咨詢和投資顧問業務發展起來的,並具有一定的資本實力,在企業並購、項目融資和金融創新方面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正逐漸成為我國投資銀行領域的又一支中堅力量。
我國現代投資銀行的業務從發展到現在只有短短不到十五年的時間,還存在著諸如規模過小、業務范圍狹窄、缺少高素質專業人才、過度競爭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國的投資銀行業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市場需求,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迅速發展和不斷深化,社會經濟生活中對投融資的需求會日益旺盛,國有大中型企業在轉換經營機制和民營企業謀求未來發展等方面也將越來越依靠資本市場的作用,這些都將為我國投資銀行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投資銀行:是經營資本的行業,其主要作用是為資金的使用者和供應者手中的賦閑資源提供配置和組合的中介服務,從而為雙方提供資源共享所創造的收益。(它是對資本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的組合和運作)
意義:投資銀行的市場中介作用是市場經濟的充分體現。
伴隨金融產品的衍生,投資銀行業務范圍有放大的趨勢,特別是大的投資銀行發散出來的小的投資銀行機構。它在發達國家的市場中始終處於核心地位。
主要產品:金融能力(建立在對經濟和業務的財務分析基礎之上)
財務建議(包括適宜的利率水平、認購價格及投資者的需求預期)
主要的收入:傭金
資金的有效使用是投資銀行的思維核心
投行的歷程:
1.14世紀義大利商人發明的「銀行承兌匯票」
2.18世紀英國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投資銀行家產生
3.製造業的競爭促使了一批專門承接海外貿易和出口業務財務風險的承兌商號和商人,又稱商人銀行
4.美國內戰期間出現的政府債券和鐵路債券成為美投行的起源。(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使得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業務嚴格分離)
5.二戰後投行依然在資金籌措和企業投資領域佔有優勢,但已不再是純粹的證券承銷商
五次並購:
一.19世紀60到70年代,主要是規模經營基礎上的橫向並購
二.20世紀20到30年代,主要是整合主產業和關聯產業的產品鏈條,形成原材料采購機械加工和製造、市場銷售等流程作業一體化系統,即縱向並購
三.20世紀50年代的混合和跨行業並購
四.20世紀80年代盛行杠桿收購,垃圾債券為企業並購提供資金支持
五.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其風險資本投資和公眾化融資迅速推廣和普及了新技術的應用
經營模式:分離式(中美)、全能式(德、瑞士、荷蘭)
四種定義:
一.任何經營華爾街業務(銀行業務、承銷業務、交易業務)的銀行或金融機構(廣義)
二.經營一部分或全部資本市場業務的銀行或金融機構(證券包銷、基金管理、公司資本籌集、收購兼並、項目融資、風險資本、公司理財、財務顧問,不包括向散戶出售證券、對消費者提供不動產中介和抵押、保險產品)(最佳)
三.只包括某些資本市場業務,即證券承銷、兼並收購(狹義)
四.從事一級市場的證券承銷和二級市場的證券交易(不和時宜)
(大投行可以用第二個,小投行則限定在與資本市場有關的證券承銷發行、企業融資、收購兼並)
美式投行—投行或證券公司—分業經營
分類:國別和傳統習慣
英式投行—商人銀行—貨幣市場存貸和證券承銷
德式投行—綜合銀行—無專門的投行
規模和業務能力:國際級超大型投行、國家級、地區性投行、專業性投行
獨立性投行和商業銀行所控制的投行(高盛、美林、財務和業務獨立性 摩根*斯坦利、第一波士頓、日本野村、日興、華寶)
綜合性投行和大型跨國公司的財務公司
職能:金融中介、創造證券市場流動性、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集中、金融創新、促進產融結合和培育企業家
業務分類:傳統——證券發行承銷、證券經紀、做市及證券私募
現代——兼並收購、項目融資、風險資本、財務顧問
其他——投資顧問、投資咨詢、資產證券化

Ⅵ 銀行如何適應零售轉型

優化信貸結構拓展特色業務
信貸增長回歸常態已成必然,資產業務結構調整壓力將相對有所增大。如何在盤活存量貸款的基礎上,通過調整資產業務結構,保持盈利相對較好的增長?
「一是服務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二是加大對個人與消費相關的貸款投入,繼續推進向零售銀行轉型。」許文兵認為。
下一階段,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三農」、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科技、文化產業、旅遊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民經濟重點發展領域,也必將成為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的重點領域。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在宏觀政策的引導下,消費信貸將成為未來商業銀行的「主攻方向」之一。
趙慶明認為,應加大個人按揭貸款之外的其他消費信貸領域的拓展,如教育、旅遊度假、汽車、傢具、家電等消費貸款。由於信用卡已經基本覆蓋消費能力和消費慾望較強的廣大居民,可以選擇以信用卡為主要載體開展相關的消費信貸。
「在信貸上要更加重視零售客戶和提高零售客戶的比重。零售客戶包括中小企業和個人。銀行在對零售客戶的信貸上有比較充分的定價權,能夠維持相對較高的利差。」趙慶明說。
不過,專家提醒,信貸資源向「三農」、小微等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與關鍵領域傾斜的同時,各金融機構也應立足自身條件,發展優質特色資產業務。
「同質化發展模式已不可維系。未來隨著金融服務需求的多元化、精細化、專業化,各家商業銀行必須結合自身規模、人員和區域等優勢,在業務結構和產品創新上走差異化發展道路,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謀求發展空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雷薇認為。
業內專家認為,重大項目和重點市場仍將是大型銀行的「主戰場」,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則應立足自身條件,走專業化發展和特色化經營之路,將信貸資源集中在具有比較優勢的業務領域。
推進戰略轉型拓展多元化收入來源
「經濟放緩、經濟轉型、金融脫媒和利率市場化對銀行都是現實的考驗,銀行必須適應這個形勢盡快轉型。銀行不能夠光貸款了,貸款的需求可能要減少。」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表示。
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對中國銀行業戰略轉型提出了更高要求,銀行業必須加快構建多維支撐的業務架構,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
許文兵建議,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適應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要求,大力拓展投行和財務顧問等服務類業務,使收入多元化。
「新的驅動力就是轉型。金融脫媒,並不是大型優質企業真的要離開銀行,只是對銀行的貸款需求會減少,但是相應的會增加證券發行承銷、兼並收購等投資銀行業務需求。因此,對於大型優質客戶,要充分發揮綜合化經營的協同效應,提供好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趙慶明認為。
國際化發展戰略也受到高度重視。專家建議,銀行業應堅持以「走出去」的中資企業和海外華僑為重要市場,以跨境貿易結算和匯劃結算服務為抓手,以人民幣國際化相關業務為突破口,形成多元化的業務體系和全球化的經營布局,提高跨市場和跨境服務能力。

Ⅶ 商業銀行現金資產由什麼構成

  1. 庫存現金
    庫存現金指銀行為應付每天的現金收支活動而保存在銀行金庫內的紙幣和硬幣。我國商業銀行的庫存現金由業務庫存現金和儲蓄業務備用金兩部分構成。
    庫存現金屬非盈利性資產,而且其所需的防護和保險費用較高,因此商業銀行通常僅保持必要的適度數額。如何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測度以確定庫存現金的合理數量,並嚴格按制度和操作規范管理庫存現金,是商業銀行必須做好的資產管理的基礎工作。

  2. 在中央銀行的存款
    商業銀行存放在中央銀行的資金可分為一般性存款和法定存款准備金兩部分。
    一般性存款又稱超額准備金,是商業銀行可以自主運用的資金,主要用於轉賬結算,支付票據交換的差額,發放貸款和調劑庫存現金的餘缺。法定存款准備金是商業銀行按法定比例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准備金,其初始目的主要是使商業銀行能夠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提存,避免發生擠兌而引起銀行倒閉。

  3. 同業存款
    存放同業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關銀行的存款。在其它銀行保持存款的目的,是為了便於銀行在同業之間開展代理業務和結算收付。由於存放同業的存款屬於活期存款的性質,可以隨時支用,因此可以視同銀行的現金資產。

  4. 在途現金
    在途資金,也稱托收未達款,是指在本行通過對方銀行向外地付款單位或個人收取的票據。在途資金在收妥之前,是一筆佔用的資金,又由於通常在途時間較短,收妥後即成為存放同業存款,所以將其視同現金資產。

Ⅷ (回答好的追加分)銀行怎樣通過資產負債結構的靈活配置來應對流動性緊縮的挑戰

這是復制的。你看看對你有沒能用

資產負債管理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核心,而流動性又是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基本要求,因為銀行的生命力就在於它的資產組合是否具有流動性,是否能夠保證支付。所以它要求銀行的資產和負債能夠做到總量上均衡,結構上對稱。比例上協調,期限上匹配。

從全球范圍來看,各國的商業銀行,盡管所處經濟環境不同,經營管理各異,但其資產負債比例卻存在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據統計,全球80家大型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比例均圍繞100g6左右波動,大部分商業銀行的流動對比率處在70%—90%之間,准備率處在1.0%—3.0%之間,流動資產率一般在20%左右。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各國商業銀行都在自覺地採用資產負債比例進行最優化管理。然而,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匹配狀況還很不理想,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短存長貸」現象,負債的流動性遠高於資產的流動性,流動性隱患較大。而由於我國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的被動性較大,同時廣大居民對於金融資產又具有較強的安全性和流動性需求,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成為監管當局.銀行經營管理者以及學術界所共同關心的問題。
本文擬從金融創新.主要是債券業務創新的角度出發,對我國商業銀行如何利用現有資產和業務優勢,進行產品和業務創新,開發新的資產和負債工具.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從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彌補資產負債匹配缺口的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一、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的錯配及其潛在風險

(一)我國商業銀行存款增長情況

從1998年以來,在新增儲蓄存款中,活期存款的增長速度要明顯快於定期存款的增長速度(見下圖);而且,在定期存款中,一年期定期存款也佔了相當部分。這些變化的綜合結果,就是存款的流動性顯著提高。

(二)我國商業銀行貸款變化情況

眾所周知,1998年以後,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中國銀行業曾一度出現了被社會所詬病的「惜貸」現象.各項貸款的增長速度均相當緩慢,但是,進入2002年以後,貸款增速突然提高(增長近10個百分點),其勢頭一直維持到現在。

與此同時,在貸款的期限結構方面,也出現了幾點極為顯著的變化。首先,中長期貸款比重穩步上升。中長期貸款佔全部貸款余額和當年新增額的比重,分別從2000年的23.85%和28.4%提高到了2003年的35.7396和51.4%。其次.短期貸款比重相應下降。在同樣的時期中,短期貸款占貸款余額和當年新增額的比重,分別從66.07%和59.0%下降至,j52.62%和34.3%。最後,票據貼現貸款發展迅猛。無論是占貸款余額的比重還是占當年新增貸款額的比重,貼現貸款在2000年都微不足道。但是到了2003年,這兩個比重分別提高到5.77%和12.3%。

(三)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的期限結構錯配

從上文的分析不難看到,最近幾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負債的流動性不斷提高(主要歸因於活期存款比重上升和存款平均期限下降),而與此同時資產的流動性則在不斷下降(主要歸因於中長期貸款比重上升和貸款平均期限延長),這說明中國銀行業長期面臨的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的現象正日趨嚴重。

如表1所示,從存貸款的剩餘期限情況來看,2002—2003年,余期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所佔比重穩定在45%左右,但是同期余期一年以上的中長期貸款占總貸款的比重卻出現了重大的變動,其當年新增量佔比由2002年的51.096上升至2003年的94.5%;而其占貸款余額的比重則從89.0%上升至90.3%。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的嚴重錯配,將導致其流動性缺口加大,潛在的流動性風險上升是不可避免的。

(四)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所引致的流動性風險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以短期負債支撐長期資產的所謂「短存長貸」現象,極易引發流動性風險。資產負債期限搭配合理是加強比例管理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償還期較短的負債適合作為期限較短資產的資金來源,期限較長的資產應該對應償還期較長的負債。商業銀行一般應遵循長存長貸、短存短貸的原則,如果大量短期負債被用作長期資產的來源,那麼資產負債的流動性水平就會降低,一旦出現儲蓄存款減少或發生「擠提」,就極容易產生流動性風險,發生支付危機。

二、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的成因

(一)商業銀行資產結構單一,流動性較低,且缺少轉移和分散風險的手段和工具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轉變經營模式,調整資產結構,資產類型趨於多元化.債券投資大幅增長,但信貸資產仍佔主導地位。由於信貸資產基本上沒有可供交易、轉讓的二級市場,流動性很低,信用風險無法通過二級市場進行轉移和分散,導致大量風險集中於銀行體系;債券資產以無信用風險的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為主,且可以在銀行間市場交易,但是目前以銀行、保險為主的主力投資機構均以資產配置為目的,採取買入並持有的交易策略,因此二級市場交易並不活躍,同樣難以大量變現。同時.在升息周期固定利率債券面臨著較大的利率風險.而這種風險也難以通過現有的交易方式和金融工具進行有效的規避和釋放。

(二)商業銀行負債來源主要被動依賴居民和企事業單位存款,不能自主定價,缺少主動負債工具。

在我國商業銀行的負債構成中,儲蓄、對公和同業存款占總負債的90%以上,是其負債的主要來源。由於存款利率受人民銀行管制,商業銀行沒有自主定價權,缺少主動負債工具,只能被動接受客戶存款。資產負債管理本來是要對資產和負債進行雙重管理,使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合理地協調,但目前往往只能立足於資產管理,缺乏負債管理的手段和工具,不能根據銀行自身需要,通過對不同客戶。不同期限,不同產品的負債進行差別定價,調節負債結構比例,或根據利率敏感缺口以及利率走勢預期,主動調節銀行的敏感性缺口.因此規避利率風險的能力不足。

(三)商業銀行資本金結構不合理且缺乏補充渠道,隨著資產規模的持續擴張資本充足率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分為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大部分,在從資產和負債兩個方面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的成因之後,再來看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的主要部分為注冊資本(股份制商業銀行為股本),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總量少、規模小,來源渠道單一,缺乏長效補充機制。而與此同時,近幾年來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增長較快,以工商銀行為例,資產總量從1999年末的35398億元增長到2004年末的56949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9.97%。這兩方面因素相互結合導致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嚴重不足且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而為消化巨額不良資產,又必須把每年經營利潤中的絕大部分作為風險撥備進行計提,使得通過將盈餘公積和資本公積轉化為注冊資本的方式提高資本充足率的努力也無法付諸實施。各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商業銀行調整自身資產負債結構的能力和動力進一步降低。

(四)資產負債管理環境欠寬松,對於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限制過多,制約了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從1998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的限額控制,這使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邁出了新的一步。但是,受一些宏觀經濟政策的制約(如中央銀行對市場利率的控制).我國商業銀行目前並不能十分有效地開展資產負債管理工作。在金融監管方面,我國規定金融業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中央銀行和銀監會的監管對象應該是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機構.而不是直接管理和監督商業銀行的業務決策和經營管理。但中央銀行和銀監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對金融機構的職能創新、業務創新和重大金融事件,並不是從宏觀上實行監控,而是實行審批制,即商業銀行在新產品的開發與推廣方面必須報經中央銀行和銀監會批准才可實施,否則視同違規。這使得商業銀行在經營上很難佔有先機,對資產負債I管理的環境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三、債券業務創新——解決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問題的現實選擇。

對於如何解決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的問題,學術界和金融從業人員提出了很多方法和建議。如陳穎(2000)提出要加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重塑銀企關系,通過債轉股、核銷呆賬等手段,轉化風險資產,以加強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的比例管理。吳茂林(2000)則提出要放寬貸款限額控制,實行貸款余額考核;同時中長期貸款的比例要根據不同銀行自身的經營特點確定。上述方法均立足於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自身結構的調整,在目前嚴格監管的金融環境之下,實施具有一定的難度。

筆者認為,金融創新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一種比較現實的選擇。通過負債業務創新,自主進行產品定價和主動負債,可以控制負債的期限和品種,調節資產負債比例和管理期限缺口;通過資產業務創新,如資產證券化等,可以控制資產規模,優化資產結構,減少對資本金的依賴;通過交易方式創新,可以轉移和分散資產負債的信用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避免金融風險向銀行系統的過度集中。通過金融創新,還可以突破制約業務發展的制度約束和政策障礙,使商業銀行得以進入新的業務領域,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還有助於豐富銀行的業務品種,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塑造品牌形象,增加中間業務收入。

而債券產品與金融創新密不可分,許多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都是源於債券。我國商業銀行從1994年開始進入債券投資領域以來,債券投資規模急劇增長,成為銀行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銀行盈利的重要來源。從目前可以獲得的數據來看,截止到2002年末,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債券投資余額合計達30655億元,債券投資收益占各行業務凈收益的比重,都達到20%以上*。工商銀行2004年末債券資產組合面值達到11340億元,占總資產的21。2g6。因此,筆者認為,我國商業銀行完全可以針對這種狀況,通過大力開展債券業務創新,來解決自身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的問題。

具體而言,我們將債券業務創新分為資產類業務創新、負債類業務創新和債券交易方式創新三種類型,各類創新所實際包含的內容以及所能解決的問題,列表說明如下:

四、進行債券業務創新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金融創新的過程,既是新產品、新業務、新手段和新技術得以應用的過程,也是金融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經營思想,發展理念發生變革的過程,商業銀行債券業務創新的探索和實踐,必將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產生深刻的影響。

(一)通過債券業務創新可以推動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策略的轉變

一直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的重點都是信貸業務,雖然近幾年非信貸業務和中間業務增長較快,但在全部收入中信貸業務收入依然佔了較大的比重,風險的識別、監控和化解也主要是圍繞信貸資產展開。債券業務的資產負債管理功能、收益提升功能和風險管理功能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僅被作為降低超額備付率,減輕資金運用壓力的渠道。通過創新,債券業務的各項功能將被充分發掘出來,並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必將推動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策略由傳統的以信貸業務為主,向現代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與非信貸業務並重轉變。

(二)通過債券業務創新可以促進我國商業銀行債券業務內控與管理機制的完善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債券業務內控主要是通過授權與轉授權來進行,強調對業務准入的嚴格限制;管理機制上也只側重於業務管理,風險管理剛剛起步,產品管理尚未列入日程。由於現有的內控機制和管理機制不能完全適應業務創新的要求,需要進行調整和完善,因此債券業務創新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國商業銀行債券業務內控與管理機制不斷完善的過程。

筆者認為,在內控方面,我國商業銀行應該在保持業務准入控制的同時,以產品為線進行管理,主要審核分行設計、營銷以及交易產品的資格。在管理機制方面,首先應該強化風險管理,建立風險識別、防控機制;其次則要打破目前業務管理條塊分割的格局,根據產品創新的特點重新設置管理層次和管理流程。

(三)通過債券業務創新可以使我國商業銀行真正實現資產與負債管理並舉,提高管理水平

雖然我們始終強調資產負債管理的重要性,但一直以來由於我國商業銀行負債業務比較被動,無法進行有效的負債管理,因此一直是在進行「瘸腿」的資產負債管理,即只能管理資產,無法管理負債。金融債券、大額定期存單和短期票據等產品作為主動負債工具,有助於我國商業銀行改變當前負債管理能力偏弱的狀況。

另一方面,通過資產證券化和發行債券理財產品,我國商業銀行可以根據需要對現有債券資產進行調整,實現提高流動性,降低利率風險,化解評估風險的目的,大大增強資產管理的靈活性。

(四)通過債券業務創新可以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收益水平

債券業務創新為我國商業銀行所帶來的收益水平的提高不僅包括有形的收益,還包括無形的收益。

有形的收益是指可以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等會計報表中體現出來的收益,包括利潤的增加、資產流動性的提高、資產質量的提高、資本充足率的提高等等。債券業務創新中的許多產品和交易方式都可以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收益水平,有的是通過降低成本來實現,比如通過發行短期票據降低資金成本;有的則可以提高資產的收益水平,比如通過品種互換提高投資利息收入,或者通過遠期交易、預發行等鎖定當期投資收益。而通過資產證券化則可以將流動性低的資產變成流動性高的資產,提高資產的流動性;通過發行次級債券可以補充附屬資本,增加資本金規模,提高資本充足率:資產證券化、發行債券理財產品等則可以減少高風險權重資產的數量,通過減少風險資產總額的辦法.達到提高資本充足率的目的。

除了有形的收益,債券業務創新更能為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不少無形的收益。創新行動更新了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推動著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向著更合理.更現代的方向發展,債券業務創新為其他業務的創新,比如信貸業務創新、中間業務創新等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培養了人才,更有助於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由「資金大行」向「產品大行」的轉變,為今後建立資金業務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