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還鄉農民工創業有什麼優惠政策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大批農村富餘勞動力紛紛外出務工。經多年摸爬滾打,其中一部分人不僅掌握了一定專業技能,積累了一定原始資本,而且思想觀念、交際能力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較大變化,逐漸變為有技能、懂管理、會經營的新型勞動者。近年來,不少農民工把在外學到的技術、積累的經驗和資金帶回家鄉發展現代農業和創辦工商企業,反哺地方經濟,回報家鄉人民。返鄉創業搞活一方經濟 農民工返鄉創業,實現了從「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乘法轉變。由於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多屬勞動密集型行業,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容量大、門坎低、易接受的就業渠道,實現了雙向流動和雙向就業的重大轉變。農民工返鄉創業一般都集中在集鎮和縣城,既增加了集鎮和縣城的實際人口,又增加了經濟總量、擴大了稅源,形成了一條低成本的小城鎮擴張之路。他們「洗腳」進城、「洗腦」還鄉,將發達地區的新思想、新技術、新管理理念帶回家鄉,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整個農村文明程度的提高。潛力巨大有待深入挖掘 當前,農民工回鄉創業主要是因為眷戀故土或者回報家鄉等感性因素,還缺乏引導,因而處於一種盲目無序的狀態。現在,部分農村地區傾巢外出,留下婦、幼、老、病、殘,成為名符其實的空心村。新農村建設最大的困難就是缺乏資金、技術和人才,有一定積累的農民工返鄉投資創業,是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真正能夠依靠的力量。因此,政府要因勢利導,積極實施「引鳳還巢」工程,積極引導外出成功人士「回鄉」創業,使「人回鄉、廠回遷、錢迴流」,把勞務大軍變成加快經濟發展的「人才庫」、「資金庫」、「項目庫」。面臨困難亟待政府幫扶 據調查,目前農民工回鄉創業還面臨不少困難:一是資金短缺。二是農民工由於受自身知識和管理經驗等因素的制約,項目選擇不準,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投資現象。三是缺乏人才支持。工作環境差,生活艱苦,難以吸引留住技術人才。四是創業環境不佳。政府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幫扶不夠,支持有限,優惠政策少,配套服務不到位,使不少創業者「業未創、心先疲」。要做好農民工回鄉創業這篇大文章,政府要高度重視、積極引導、大力扶持、完善服務。一是制定優惠政策,營造良好創業環境。制定鼓勵農民工創業的稅收、信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樹立農民工回鄉創業先進典型,營造濃厚的回鄉投資氛圍。二是完善服務,為其保駕護航。搭建農民工回鄉創業服務平台,提供辦理工商、稅務登記、土地使用等手續的「綠色通道」,提供各種信息服務和政策咨詢,組織科技人員開展技術指導,組織政府部門與農民工創業者進行結對幫扶,幫助農民工解決創業中的困難,幫助農民工把創業做大做強。三是拓寬融資渠道。政府可在扶貧、新農村建設資金中切塊安排一部分資金專門扶持農民工創業。象為下崗職工提供小額擔保貸款一樣,建立農民工創業擔保基金,為其貸款提供擔保。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民工回鄉創業的信貸資金支持,有效解決農民創業資金短缺的問題。四是加強創業輔導和培訓。提升創業者適應市場變化、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降低農民工創業風險。五是為農民工創業提供人才保障。通過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專業技術人員用技術與農民工創業聯姻,引導農民就近轉移,通過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促進創業取得成效。
㈡ 由於被銀行拉進黑名還可以申請農民工創業資金貸款嗎
我知道農民工可以申請宜信的創業貸款,但是你徵信不良就不知道了,具體咨詢下吧。
㈢ 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需要什麼條件
具備以下農民工創業無息貸款條件,方可申請:
1、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
2、有固定的經營場地和一定的自有資本金;
3、從事項目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
4、自籌資金不低於項目所需資金的40%;
5、無不良記錄,信用良好;
6、應通過創業培訓,取得創業培訓合格證。
為支持創業擔保貸款發展,將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針對有創業要求、具備一定創業條件但缺乏創業資金的就業重點群體和困難人員,提高其金融服務可獲得性,明確支持對象、標准和條件,貸款最高額度由針對不同群體的5萬元、8萬元、10萬元不等統一調整為10萬元,由各級財政全額貼息。
(3)永城金融機構支持農民工創業擴展閱讀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提出了支持返鄉創業的五方面政策措施:
1、降低返鄉創業門檻。
2、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可享受減征企業所得稅、免徵增值稅、營業稅等稅費減免政策。
3、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人員,按規定給予社保補貼;具備享受支農惠農、小微企業扶持政策規定條件的納入扶持范圍;經工商登記注冊的網路商戶從業人員,同等享受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未經工商登記注冊的,可同等享受靈活就業人員扶持政策。
4、強化返鄉創業金融服務。運用創業投資類基金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加快發展村鎮銀行、農村信用社和小額貸款公司,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加大對返鄉創業人員的信貸支持和服務力度,對符合條件的給予創業擔保貸款。
5、完善返鄉創業園支持政策。
㈣ 農民工創業資金扶持政策
一、放寬准入條件。對農民工回鄉創業,除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業或領域外,均允許進入。鼓勵、支持回鄉創業農民工平等參與國有(集體)企業改制改組和公用設施、基礎設施、社會公益性項目建設等。降低工商登記門檻,允許回鄉創業農民工的家庭住所、租借房、臨時商業用房在符合安全、環保、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作為創業經營場所。 二、簡化審批程序。堅持手續從簡、收費從低、辦事從快、服務從優的原則,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等制度,為農民工回鄉創業開通「綠色通道」,提供及時、高效、便捷的服務。 三、加大扶持力度。推行回鄉創業貸款貼息制度,重點對農民工回鄉創業的貸款給予貼息。對農民工創辦的符合農業產業化貼息條件的企業,適當降低貼息審批條件,優先給予貼息;對農民工在貧困地區創辦的企業,符合扶貧貸款貼息條件的,優先給予扶貧項目貸款貼息。 四、實行政策優惠。把農民工回鄉創業納入招商引資范圍,回鄉創業農民工與外地客商享受同樣的優惠政策。對農民工回鄉創業,在登記注冊後給予3年扶持期,扶持期內參照就業再就業政策的規定實行稅費和小額擔保貸款優惠,並在工商登記、准入條件、經營范圍、注冊資本等方面比照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創業的優惠政策執行。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適當提高營業稅的起征點,對不征營業稅、增值稅的回鄉創業農民工不再徵收個人所得稅。申辦個體工商戶的,免收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從事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的,免徵企業所得稅。農民工創辦的企業繳納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有困難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減免申請,可適當減免或不予徵收。 五、提供金融服務。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的,各地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可為其提供最高5萬元的小額貸款擔保,扶持期內從事微利項目的小額擔保貸款,財政全額予以貼息。擴大返鄉創業農民工申請貸款抵押擔保財產的范圍,創業人員證照齊全的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益、機器設備、大件耐用消費品和有價證券以及注冊商標、發明專利等無形資產均可作為抵(質)押品;第三人反擔保的對象,可由機關、事業單位的在職職工擴大到經濟效益好的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簡化返鄉創業農民工申請小額貸款程序,返鄉創業農民工申請小額貸款由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出具返鄉證明、進行審查推薦,縣級小額擔保貸款中心進行資格認定和項目審查並承諾擔保,經辦銀行發放貸款。 六、妥善解決創業用地問題。把農民工回鄉創業生產經營用地統籌納入城鄉發展總體規劃,搞好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允許集體建設用地用於農民工回鄉創業。引導和鼓勵回鄉創業農民工利用閑置土地、廠房、鎮村邊角地、農村撤並的中小學校舍、荒山、荒灘等進行創業。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鼓勵土地向有資金、懂技術的回鄉創業農民工手中流轉。回鄉創業農民工創辦符合環保、安全、消防條件的小型加工項目,允許在宅基地范圍內建設生產用房。 七、提供信息和技術服務。對回鄉創業農民工免費開展創業培訓,免費為創業農民工提供項目信息、開業指導、小額貸款、政策咨詢等服務。
㈤ 返鄉農民工創業有什麼扶持政策
返鄉農民工創業扶持政策有以下幾條:
一、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貫徹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各項財稅優惠政策,提高小型微型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將小型微型企業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延長至2015年年底並擴大范圍。各級政府要支持稅務部門落實小型微型企業優惠政策。
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落實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鼓勵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加快研發中心建設,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研發中心,省財政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
三、支持各類群體創辦小型微型企業。貫徹非禁即入政策,方便市場主體准入。拓寬創業出資方式,鼓勵投資者依法以股權、債權、知識產權等非貨幣形式評估作價出資和增資,支持以不需要辦理權屬登記的自有技術作為公司股東的首次出資。
四、審批:開通「綠色通道」。對農民工回鄉創業,除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業或領域外,均允許進入,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不得自行設置限制條件。鼓勵、支持回鄉創業農民工平等參與國有(集體)企業改制改組和公用設施、基礎設施、社會公益性項目建設等。降低工商登記門檻,允許回鄉創業農民工的家庭住所、租借房、臨時商業用房在符合安全、環保、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作為創業經營場所。同時,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等制度,簡化審批程序,為農民工回鄉創業開通「綠色通道」。
五、資金:推出貸款貼息制度。對農民工創辦的符合農業產業化貼息條件的企業,適當降低貼息審批條件,優先給予貼息;對農民工在貧困地區創辦的企業,符合扶貧貸款貼息條件的,優先給予扶貧項目貸款貼息。同時,農村金融服務機構要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拓寬農戶小額信貸和聯保貸款覆蓋面,放寬小額擔保貸款條件,積極給回鄉農民工發放小額擔保貸款,扶持期內由財政按規定予以貼息。
六、待遇:與外地客商相同 。對農民工回鄉創業者,在登記注冊後給予3年扶持期,扶持期內參照就業再就業政策的規定實行稅費和小額擔保貸款優惠。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適當提高營業稅起征點,對不征營業稅、增值稅的回鄉創業農民工不再徵收個人所得稅。符合有關條件的,要按規定享受國家和當地扶持發展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企業、農產品加工業以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優惠政策。
七、場地:可用集體建設用地。允許把集體建設用地用於農民工回鄉創業。引導和鼓勵回鄉創業者利用閑置土地、廠房、鎮村邊角地、農村撤並的中小學校舍、荒山、荒灘等進行創業。通過建立農民工回鄉創業基地,發展創業園區、各類專業批發市場、商業街、商貿城等,解決農民工回鄉創業的經營場地。鼓勵各類開發區、工業集聚區和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為農民工回鄉創業提供創業服務,引導回鄉創業者集中經營、聚集發展。回鄉創業農民工創辦符合環保、安全、消防條件的小型加工項目時,允許在宅基地范圍內建設生產用房。
八、提供信息和技術。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特別是縣、鄉(鎮)政府要為農民工回鄉創業提供公共服務,通過建立創業信息發布平台,公布各項行政審批、核准、備案事項和辦事指南,傳送法律、法規、政策和各類市場信息,加強對回鄉創業者的信息服務;依託當地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幫助創業者同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建立經常性聯系,為農民工回鄉創業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九、提供免費創業培訓。 各地要對回鄉創業農民工免費開展創業培訓,依託現有機構成立回鄉創業農民工指導(服務)中心,免費為創業農民工提供項目信息、開業指導、小額貸款、政策咨詢等服務,提高其創業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組織有資金、懂技術、會管理、立志回鄉創業的優秀農民工到省內外重點企業、龍頭企業、大型企業學習鍛煉,幫助他們拓展創業思路。
拓展資料
具備以下農民工創業無息貸款條件,方可申請:
1、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
2、有固定的經營場地和一定的自有資本金;
3、從事項目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
4、自籌資金不低於項目所需資金的40%;
5、無不良紀錄,信用良好;
6、應通過創業培訓,取得創業培訓合格證。
參考資料:農民工創業無息貸款
㈥ 國家對農民工創業有政策優惠或扶持嗎
近年來,各地為農民工返鄉創業都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這是在國家的大政方針下根據各地情況制定的。就同一個省或市,都會有區別。
不知道你在什麼地方。所以,在肯定的回答後,我把重慶市一些情況介紹一下。
重慶市政府最近出台了《關於引導和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意見》(渝辦發[2008]296號),主要內容如下:
(1) 建立返鄉創業政策扶持體系:
放寬准入條件,清理、取消不利於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規定。允許
返鄉創業者以租借商業用房和臨時商業用房作為創業生產經營場所,供電、供水等部門應給予支持。
落實創業用地。
(2)允許通過村莊整治等方式盤活集體建設用地存量,將置換出來的集體建設用地優等用於農民工返鄉創業,減半收取集體非農用地規費。
(3) 支持從事個體經營。自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現行政策規定應繳納的各項地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部門原則上按最低限額標准減半收取。
(4)建立始終創業基地。各區縣要結合地方特色產業園、小企業基地、商業街建設,在規劃小城鎮中預留部分土地用於建立返鄉創業特色產業基地。進入園區的返鄉創業農民工享受園區的所有優惠政策。
(5)逐步擴大就業再就業政策支持范圍,將現行的就業再就業政策擴大到農村富餘勞動力和農民工。積極開展返鄉創業企業吸納城鄉就業困難群體的稅收減免、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政策試點,鼓勵農民工創業的企業招用就業困難對象。
(6)對返鄉創業重點企業給予貸款貼息,同時也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還享受創業培訓補貼,將農民工參加創業培訓納入就業再就業培訓補貼范圍,享受免費創業培訓。
從以上可以看出,這些政策已經非常具體了。從用地、貸款、培訓、稅費、補貼等各方面都有。重慶是國務院確定的城鄉統籌的經濟實驗區,當然在這些政策上是把農民與城鎮居民幾乎是等同起來進行扶持的。所以,一些省市較之重慶會顯得有差距。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與西部經濟落後地區的政策也會有差距。
由於目前各地對農民工的扶持政策不同,管理上也不盡相同。就在重慶各區縣也是有的地方是由農業部門管,有的地方由勞動部門管。所以,咨詢有了解有關政策的享受和辦理可以分別找這兩個部門。重慶市在市一級是由市農村勞務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和農民工聯席會議辦公室管理。這兩個部門分別設在市勞動保障局。
㈦ 返鄉農民工自己創業可以找政府辦證件嗎
對於返鄉創業的農民有些地方政府推出了相關的優惠扶持政策。
首先,如果只要有創業意願,就可向銀行申請小額擔保貼息貸款,不過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的勞動保障廳辦理相關手續,申請《就業失業登記》,然後憑此證明、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材料辦理貸款手續。
另外,如果創業人員所需資金不是很大,而且有一定的收入來源,具備按時足額還款的能力,信用記錄良好,也可以到當地郵儲銀行、農信社辦理小額貸款。
根據國務院於2006年1月下發了《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5號)。重慶市委、市政府也相繼出台了《關於引導和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意見》(渝辦發〔2008〕296號)、《關於應對當前經濟形勢做好穩定就業和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渝辦發〔2009〕1號)、《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工作的通知》(渝辦發〔2009〕2號)等文件,對農民工返鄉創業有以下優惠政策:
1. 放寬准入條件
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業和領域,都應鼓勵返鄉創業者進入,不得自行設置限制條件。在符合城鄉規劃、市(鎮、村)容、安全、環保、衛生、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允許返鄉創業者以租借商業用房和臨時商業用房作為創業生產經營場所,供電、供水等部門應給予支持。
2. 落實創業用地
引導和鼓勵返鄉創業農民工通過租賃、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閑置土地、閑置廠房、鎮村邊角地、農村撤並的中小學校舍、荒山、荒灘等場地進行創業。允許通過村莊整治等方式盤活集體建設用地存量,將置換出來的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於農民工返鄉創業,減半收取集體非農用地規費。
3. 個體經營優惠政策
為返鄉創業農民工提供法律、法規、政策、證照辦理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對返鄉創業人員手續合法、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設立登記申請優先辦理,當場核准、發照。
4. 創業優惠政策
建立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以免費或低價租賃的方式為返鄉創業農民工提供創業場地,進入園區的返鄉創業農民工享受園區的所有優惠政策。
5. 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優惠政策
把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招商引資范圍,與外地客商享受同樣的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要按規定享受扶持發展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企業、農產品加工業以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優惠政策。
6.稅收優惠政策
對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在登記注冊後,3年內按規定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由財政部門安排給企業,支持企業進一步發展。對返鄉創業農民工從事個體經營的,適當提高營業稅的起征點。
7. 信貸優惠政策
鼓勵和支持各類金融機構積極做好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各項金融服務工作,加大信貸支持力度。返鄉創業農民工證照齊全的,房屋產權、機器設備、大件耐用消費品和有價證券以及注冊商標、發明專利等無形資產均可作為抵(質)押品,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
8. 小額擔保貸款貼息
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農民工返鄉創辦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的,納入就業專項資金小額擔保貸款支持范圍,按照相關規定,小企業最高可申請100萬元,從事個體經營的可申請5萬元小額擔保貸款,財政給予全額貼息。
註:以上內容僅作參考,具體情況應以當地政府部門規定為准!
㈧ 如何全方位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
「目前我國返鄉創業人員已超過700萬,平均每名返鄉創業者能帶動四人左右的新就業。」在19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義珍介紹,近年來,返鄉創業主體明顯增長,人社部對2000個村進行的監測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返鄉農民工中,選擇創業的佔10.9%,創業范圍覆蓋一、二、三產業。
提供更好的硬體支持和創業環境
《意見》提出,支持返鄉下鄉人員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加快培育共享經濟、眾籌經濟等新增長點。
許多返鄉創業者反映,在道路、通信、網路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城鄉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對此,張義珍介紹,《意見》著重提出要進一步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配套服務,為返鄉下鄉創業人員提供更好的硬體支持和創業環境。
一是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加大農村交通、電力、網路等基礎設施投入;二是深化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擴大農村電商服務網點覆蓋范圍,開辟延伸寄遞物流線路及網點;三是支持返鄉下鄉較為集中的開發區和產業園區因地制宜發展公租房。
此外,在場地扶持方面,《意見》明確規定:各地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要確定一定比例用於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村莊建設用地整治復墾騰退的建設用地指標,優先用於返鄉下鄉創業;盤活閑置的辦公用房、校舍、廠房、倉儲等存量資源;允許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在宅基地內搭建簡易生產用房,創辦小型加工項目。
強化創業培訓和人才支撐
針對培訓、服務和人才支撐不足的問題,《意見》提出了五項行動,即返鄉下鄉創業培訓專項行動、返鄉下鄉創業帶頭人培養計劃、返鄉下鄉創業服務能力提升行動、育才強企計劃和引才回鄉工程。
「在加強人才支撐方面,《意見》提出將為返鄉下鄉創業提供技術和信息服務,納入畢業生基層服務項目的內容。」張義珍指出。
同時,《意見》要求各地實施返鄉下鄉創業培訓專項行動,使每位有意願的創業者都能接受一次政府的創業培訓。對有發展潛力和帶頭示範作用的返鄉下鄉創業人員,開展創業能力提升培訓。
「針對前期各地不平衡的情況,《意見》強調突出縣級政府的主體責任,支持其整合資金項目和服務資源,創建一批返鄉下鄉創業的示範縣市。」張義珍指出。
此外,關於風險防範,《意見》也提出了多項措施,包括完善返鄉下鄉創業風險補償機制等。
物質上支持。
㈨ 河南農民工創業貸款扶持政策
河南農民工合夥開店,最高可獲50萬元貼息貸款。日前,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版發布《河南省回鄉創業農權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小額擔保貸款操作辦法(試行)》,為農民工創業提供新的政策支持。
《辦法》指出,符合法定勞動年齡的回鄉創業農民工,誠實守信、有創業願望並具備創業條件,可憑戶口所在地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機構出具的在外務工1年以上的證明或已經創業的證明,申請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對於合夥經營或組織起來創辦的經濟實體,則可按照人均5萬元的標准,合理確定貸款規模,最高可獲50萬元貸款。
關於貸款利息,《辦法》指出:從事國家限制行業以外的商貿、服務、生產加工、種植養殖等微利項目的,由中央財政據實全額貼息;對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發放的小額擔保貸款,財政部門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50%給予貼息。貸款期限在兩年的基礎上,還可延期兩年,延期期間不再貼息。
㈩ 農民工創業資金扶持政策有哪些
對認定為來省級電子商務示範縣自的,給予每縣1500萬元的補助。對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獎補200萬元。對省級創業培訓示範基地獎補300萬元。對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獎補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