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出口收匯已認定和未認定的區別
出口收匯,是指企業在 貨物出口後的一定期限內向當地 外匯管理部門辦理 收匯版核銷,證實該筆出口價款已權經收回或按規定使用。出口收匯制度是國家在1991年1月1日起建立的,對企業出口、報關、收匯整個過程實行跟蹤的監測管理制度。整個過程以 核銷單為主線。
認定就是已經確認了此項外匯匯款成立,反之則未確認。
『貳』 出口貨款未全部收匯 稅款已退
核銷的基本概念來就是你在出口自時,在海關報關時關聯著一張核銷單(上面有出口應收匯金額),你回款後,在核銷系統裡面或者去外管局櫃台,用實際回款把對應的核銷單給核銷了。核銷單核了以後,外管局把信息發往稅務局,才能辦理退稅。 注意下: 收匯後核銷要求6個月內 退稅要求三個月內(全是報關單上的出口日期以後) 所以,有退稅的就要三個月內辦理核銷,超期未能收匯的, 要不去稅務局申請延期退稅(容易),要不拿其他收匯先把這張報關單對應的核銷單核了(企業出口量大,錢多時可以辦理),要不跑好幾個地方辦理延期收匯(費勁)。 像你說的,逾期未辦理核銷(超過6個月),肯定不能退稅,所以要做出口轉內銷處理。 個人實際工作理解,不對之處請高人指出。
『叄』 出口逾期未收匯情況的報告怎樣寫啊
出口收匯逾期未核銷簡稱逾期未核銷,是指貨物出口後,出口單位超過版預計收匯日期30天未到外匯局辦權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 出口單位應當及時收匯並辦理核銷手續,遠期收匯的還應及時辦理遠期收匯備案手續,盡力避免逾期未核銷的發生。出口單位接到外匯局催核通知書後,應當對照逾期未核銷清單進行認真清理,核對、確認數據,及時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對無法辦理核銷的,應主動向外匯局說明情況,接受外匯局的現場和非現場檢查;逾期未核銷情況嚴重的,應接受外匯局的處罰決定,如數交納罰款,並積極整改。對逾期後又收回外匯的,應向外匯局說明情況,按照正常核銷要求提交的單證辦理核銷手續。《出口收匯核銷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肆』 外貿出口,沒有收匯,怎麼辦
第一,你們不會被罰款,但是你需要交納的稅,照常交。這個單子就記為內銷,一樣版的交增值稅。
第二,權你報關後,IC卡上的額度,是一至空在那裡的,如果金額不大的話,外管局是不會查你們的。如果想填平這個空缺,那麼你下一次出口的時候,你的貨值實際是10W美金,那麼你報5W美金,到時候收回美金來,就把這個額度填平了,如果空缺太大,就慢慢多次填補。
放心,不麻煩的,沒人查你
『伍』 生產企業2016年一般貿易方式出口貨物未按期收匯,適用增值稅免稅政策還是征稅政策出口退稅系統怎麼操作
(1)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出口企業申報出口貨物退(免)稅提供收匯資料有關專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屬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30號)第五條五、出口貨物由於本公告附件3所列原因,不能收匯或不能在出口貨物退(免)稅申報期的截止之日內收匯的,如按會計制度規定須沖減出口銷售收入的,在沖減銷售收入後,屬於本公告第二條所列出口企業應在申報退(免)稅時,屬於本公告第四條所列出口企業應在退(免)稅申報期截止之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出口貨物不能收匯申報表》,提供附件3所列原因對應的有關證明材料,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後,可視同收匯處理。
(2)如果進項發票、報關單等單證都齊全,只是無法收匯,也無法提供證明資料的可以享受免稅
『陸』 出口逾期未收匯怎麼辦
你是來什麼類別的企業?出口收匯源核銷不是180天嗎?
小規模納稅人或符合條件的企業在210天內核銷。
收匯核銷期間超過90天的款項。須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網上服務平台,進行登記。這是外管局的電子化外債登記而已。
納稅申報期結束之日是90天。
『柒』 出口不收匯的問題
那你就問外管局呀
『捌』 稅務對出口退稅的收匯情況有什麼規定相關的文件是多少號文有沒有可能發生出口未收匯但給予退稅的情況
參看《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出口企業申報出口貨物退(免)稅提供回收匯資料有關問題答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30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出口貨物勞務退(免)稅管理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51號)對上述文件的相關規定做了修改。
發生出口未收匯但是給予退稅的情況,您可以參看一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30號第四、五條的相關規定。
『玖』 出口不收匯會出現什麼影響
1、不收匯的話沒辦法退稅啊?這樣超期就要轉內銷交稅了,再就外管局肯定要追你的,他們要求你們必須把錢收回來,否則的話要對你們進行處罰的。
2、出口收匯,是指企業在貨物出口後的一定期限內向當地外匯管理部門辦理收匯核銷,證實該筆出口價款已經收回或按規定使用。出口收匯制度是國家在1991年1月1日起建立的,對企業出口、報關、收匯整個過程實行跟蹤的監測管理制度。整個過程以核銷單為主線。
3、影響企業出口的經濟政策主要是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關稅壁壘如關稅稅率、出口退稅率等,非關稅壁壘如進出口許可證、配額等,這些國家貿易保護政策等的調整和變化都會給出口企業帶來風險。例如,原來不需要申請許可證的商品變為了需要申請許可證的商品,就會直接影響出口清關程序、速度及費用,甚至於不能出口。經濟政策變動風險對出口企業看起來是不可控制的,但如果企業對此有一定的敏銳度,例如對進出口許可證制度有很熟悉的了解及預測,就可以降低這種風險。
4、商品價格變化的風險。商品價格的上升或下降變動直接影響到出口企業利潤的增加或減少。出口企業簽訂貿易合同之後,商品需要經歷從備貨到最後交貨的整個過程,商品的生產要素價格、生產資料價格、流通費用的變動等都會影響出口企業的成本,最終會關繫到能否達到預期利潤。
5、匯率變化風險。匯率變化是出口企業經常遇到且必須迴避的風險,在經濟金融波動較大時期,決不能掉以輕心。因忽視匯率風險,許多企業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蒙受了巨大損失,如果有科學、准確的預測,並採取了積極的對沖措施,這種風險就會得到很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