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自查報告
為貫徹落實銀監會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問題的工作部署和總行整治不規范經營問題視頻會議精神,****行黨委高度重視,行動迅速,2月13日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整治不規范經營問題專項工作,成立整治不規范經營問題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省分行實施方案,結合本行實際,研究制定了「****分行整治不規范經營問題工作實施細則」,進一步豐富和細化了活動內容,把各階段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和各崗位,把各階段的安排細化到每月和每周。按照有序、有力、有效的原則,扎實開展「不規范經營」問題專項整治活動。現將整治活動情況匯報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黨委及時組織召開行務會議進行貫徹部署。組織學習了銀監會周慕冰副主席對全國銀行業開展不規范經營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動員講話和總行劉梅生副行長視頻會議講話精神,充分認識到此次整治工作關繫到我行形象品牌的樹立,關繫到我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關繫到我行支持「三農」的實效,做好此項工作意義重大。
二、加強領導,成立機構。成立了以******行長為組長、各分管行長、紀委書記為副組長,計劃信貸、客戶業務、財會信息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計劃信貸部,由****同志擔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整治不規范經營問題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負責落實銀監部門和總行的有關要求。
三、明確任務,細化措施。結合總行和銀監部門工作要求,成立了自查小組、以部室自查為小組,將清查任務層層分解。同時抽調人員組成檢查小組,對各部室開展情況按照時間和步驟進行督導檢查。重點要求各部門自查自糾,邊查邊改,規范經營,開展貸款行為和收費服務的自查自糾工作,要求自查面必須達到100%,同時加強對營業室自查發現問題整改的指導,幫助營業室規范收費服務,並以此自查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貸款行為和中間業務收費合規意識,更好地服務社會防範各類合規風險和重大負面輿情。
四、自查基本情況
(一)貸款業務收費自查情況
對照銀監會「七不準」要求,我行嚴格按照文件要求的「七不準」和「四個公開」對中長期貸款業務進行了自查自糾、情況匯總如下:
(1)不得以貸轉存。我行嚴格按照「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要求,在貸款敘做過程中嚴格貫徹實貸實付和受託支付原則,將貸款資金足額直接支付給借款人的交易對手,不存在將貸款資金轉為存款作為貸款受理、審批、簽約、授信、放款和貸後管理的前提條件。
(2)不得存貸掛鉤。我行以企業客戶在我行存款作為企業貸款受理的建議,但不存在作為受理、審批、簽約、授信、放款和貸後管理的前提條件。
(3)不得以貸收費。我行不存在企業貸款受理、審批、簽約、授信、放款和貸後管理過程中,強制企業客戶接受與貸款業務無關的服務項目並收費的情況。
(4)不得浮利分費。我行不存在收取企業貸款申請審批手續費和企業貸款資金安排承擔費,我行接通知後及時通知相關從業人員組織學習,禁止收取企業貸款申請審批手續費和企業貸款資金安排承擔費,嚴格約束,防止出現誤操作收取費用的行為。
(5)不得借貸搭售。我行不存在企業貸款受理、審批、簽約、授信、放款和貸後管理過程中,強制向企業客戶捆綁搭售理財、保險等金融產品,以及購買理財、保險等金融產品作為企業受理、審批、簽約、授信、放款和貸後管理的前提條件的情況。
(6)不得一浮到頂。我行不存在將企業貸款利率籠統上浮至最高限額的情況。
(7)不得轉嫁成本。我行不存在金融業務中銀行應承擔的盡職調查、押品評估等相關成本轉嫁給客戶,嚴格約束,防止出現收費的行為。
(二)結算業務收費自查工作情況
『貳』 金融機構管理人員如何做到廉潔從業
首先就是高層的選人,從小事開始看人,多家試探,還有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來限制。
『叄』 廉潔從業調研報告怎麼寫
廉潔,社會永恆的價值追求。
「不受曰廉,不污曰潔」。廉潔,作為一種社會價值取向,始終引領著社會向前發展,形成一種良性的追求。這種價值追求早在戰國時期便已出現,見屈原的《楚辭.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求沫」。隨後一直沿用,直至今天。在發展的過程中,它也由個人的修養發展到對官員的道德要求,進而到今天早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的價值取向,一種社會的價值追求。已經深入人心,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形成的是一種具有約束力的道德准則,現在更是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法律准則。
廉潔,社會的發展取向。
一個廉潔的社會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反之,腐敗現象的頻繁發生將會導致一個社會承受沉重的政治代價和經濟代價。所以,自古以來,「廉」與「禮」、「義」、「恥」並列為治國的四大方略,是國家管理的四大支柱。古語雲:「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所以,針對國內的情況,早在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便提出了「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鮮明指出了要注重廉潔,堅持社會道德的正確取向。從而才能維持國家機器的高速運轉,保障社會的和諧和穩定。事實表明,只有穩定了,才會有發展;而廉潔正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籌碼。自古至今,「廉則國昌,腐則國滅」。自古以來,多少鮮活的例子,真實的故事,都說明這樣的一個道理。所以,各國都明確的指出,我們要發展、要和平就需要廉潔作為保障。
廉潔,還是個人的價值取向。
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生命的意義在於他在什麼程度和什麼意義上從自我中解放出來」。倡導的是奉獻主義,社會價值觀。而個人主義是廉潔的主要敵人,誤導著一些人走向世界不歸之路,損人又不利己。馬克思從實踐中總結得出:作為領導者,只有堅持人民群眾的路線,堅持群眾觀點才能有出路;腐敗、個人主義是只會害人害己,只有廉潔才是一條正確的路。稍有些明智的人,不想被人民和歷史拋棄的人,都會選擇後面的路,少數鋌而走險、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人都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的,結果只有是被人們所拋棄。廉潔始終作為主流的價值取向而被大眾所認可。所以我們要有自己明亮的眼睛,識別是非,選擇真正適合自己和社會的路。
廉潔作為一種道德標准,價值取向,始終在社會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引領著大眾向著社會發展的方向前進。可是,仍有少數的人崇尚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一昧地追求個人利益,放棄了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放棄了正確的價值取向,鋌而走險,作出一些嚴重危害著社會的安全、人民的利益的事,為人民所深惡痛絕。
針對這樣一個問題,政府雖用了各種的辦法、手段,制定相關的法律嚴厲打擊這樣的行為,但是仍是有人要鋌而走險,去觸及這條「高壓線」,最終不但自己前程盡毀,而且還嚴重損害了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損失。
因此,從源頭上杜絕這樣的一種行為便凸顯得尤為重要。
古語雲:「欲治其國者,必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必修其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平天下」。修身為先,而後方可進行一些管理的事務。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提高自己的修養。」因此,有「欲廉潔,先修身」這一論斷。
修身,反腐倡廉的主體訴求。
修身,就是指個人對自己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進行主動的、自覺的鍛煉和修正,按照社會道德標準的要求,不斷的消除、剋制自己內心的各種非道德慾望,努力將自己的品德修養提高到一個盡善盡美的境界。而廉潔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道德,正好是「修」的對象。只有在自我的完善,自我的升華中形成「廉潔」這種價值取向,價值追求,並且保持永遠在心中指導著自己的行為。
修身,還是社會廉潔的基礎。
所謂基礎,即是最初的東西。修身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種最有效,最經濟,也是最為持久的途徑,但是「修身」也不是萬能的,它不能夠保證每一個人的一生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價值觀。所以,總有一些立場不堅定的人,往往會抵不住金錢和私人利益的誘惑,從而陷入了腐敗的泥潭,一失足成千古恨,越陷越深,進而不能自拔。
所以修身只能是一種基礎,像是預防針,給注射一種抗原,在最初的體內形成抗體,提供最初的保護,但切不是永恆的,一旦被突破了,「病毒」也能長驅直入,侵害著人體,腐蝕人心。比如:胡長清、成克傑等人,哪個不是在戰爭中出生入死,為新中國的建設流血流汗的人,後來還是倒在了「糖衣炮彈」之下,晚節不保。所以只能說,修身作為一種防範的方式,是一種低成本的防範方式,但未必是高效的,因此仍要藉助法律的強制力量,從而加強自身的約束力,更能保障廉潔。
作為年輕的大學生,更應該重視自己的修養。「君子博學而日叄省乎己」,通過「反省」自身,思考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提高自己的道德層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走人民群眾的道路。擁有一個高的起點,將來步入社會才會有個低落點。
大學乃培養人才之殿堂,大學生是社會上佼佼者的過渡,社會上有太多背後的金錢交易啦,上至官員,下至黎明百姓,貪腐,講人脈,已經是社會的「慣例」。別說社會,就連在這純潔的大學校園也是存在賄賂,拉關系等陋習。以前在小學中學並不覺得校園有那麼的黑暗,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接觸社會越多,自然而然就會發覺廉潔修身特別重要,就算一個人文化水平有多高,面對金錢的誘惑,特別是不勞而獲,一次之後,就像上癮一樣無法掙脫,當初的理想、抱負如粉筆字一擦而過不留痕跡,對金錢的慾望已超出了自己能控制的范圍了。講了這么多,我只想說明廉潔修身對大學生很重要,對有抱負的人更是至關重要的。
廉潔才能讓你一心一意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創佳績,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修身則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廉潔的前提。修身就好像面對誘惑時的盾牌,把一切不符合道德的行為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