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機構在管理其負債和資產時必須考慮的不同事項
第十三條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建立不良金融資產管理制度,實施有效的管回理策略,明答確管理職責,做好不良金融資產檔案管理、權益維護、風險監測等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對資產管理策略進行評價和調整。
第十四條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全面搜集、核實和及時更新債務人(擔保人)的資產負債、生產經營、涉訴情況等信息資料,搜集、核實的過程和結果應以書面或電子形式記載並歸入檔案。對確實難以搜集、核實相關信息的,應提供必要的佐證材料和相應的記錄。
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定期或根據實際需要對不良金融資產有關情況進行現場調查。
第十五條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加強不良債權管理。
B. 中央銀行的資產與負債業務的關系
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是指金融機構、政府、特定部門持有的中央銀行的債券。中央銀行負債業務主要包括存款業務、貨幣發行業務發行中央銀行債券、對外負債和資本業務。
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內容
1.貨幣發行
貨幣發行是中央銀行最重要的負債業務。當今各國的貨幣發行, 都由各國的中央銀行所壟斷。中央銀行的紙幣是通過貼現、貸款、購買證券、收購金銀外匯等方式投入市場, 從而形成流通中的紙幣, 以滿足經濟發展對貨幣的需要。
2 . 代理國庫和吸收財政性存款
中央銀行作為政府的銀行, 代理國庫和吸收財政性存款就是它的主要業務之一。中央銀行為政府融資提供條件, 對國庫存款不支付利息。
3 . 集中管理存款准備金
中央銀行集中保管各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准備金, 並對存放的這些准備金不支付利息。中央銀行將這些准備金用於商業銀行資金周轉不靈時對其貸款, 這便節省了各商業銀行本應保留的存款准備金, 充分發揮了資金的作用。中央銀行負責規定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 並督促各商業銀行按期如數上交存款准備金。
4 . 辦理全國的清算業務
企業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一般通過銀行來清算, 於是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轉變成為銀行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中央銀行通過各商業銀行開設的賬戶, 對全國銀行間的債權債務關系進行清算, 從而免除了兩地間的現金運用麻煩, 方便了地區間的資金往來, 加速了商品流通。
5 . 其他業務
除了上述四種負債業務外, 中央銀行還有國際金融機構負債業務、國庫券基金兌付業務等其他業務。
C. 金融機構如何進行負債管理
資產負債管理是以資產負債表各科目之間的「對稱原則」為基礎,來緩解流動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間的矛盾,達到三性的協調平衡。所謂對稱原則,主要是指資產與負債科目之間期限和利率要對稱,以期限對稱和利率對稱的要求來不斷調整其資產結構和負債結構,以實現經營上風險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其基本原則主要有:
一、規模對稱原則
這是指資產規模與負債規模相互對稱,統一S 平衡,這里的對稱不是一種簡單的對等,而是建立在合理經濟增長基礎上的動態平衡。
二、結構對稱原則
又稱償還期對稱原則。銀行資金的分配應該依據資金來源的流通速度來決定,即銀行資產和負債的償還期應該保持一定程度的對稱關系,其相應的計算方法是平均流動率法,也就是說,用資產的平均到期日和負債的平均到期日相比,得出平均流動率。如果平均流動率大於1,則說明資產運用過度,相反,如果平均流動率小於1,則說明資產運用不足。
三、目標互補原則
這一原則認為三性的均衡不是絕對的,可以相互補充。比如說,在一定的經濟條件和經營環境中,流動性和安全性的降低,可通過盈利性的提高來補償。所以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固守某一目標,單純根據某一個目標來決定資產分配。而應該將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綜合起來考慮以全面保證銀行目標的實現,達到總效用的最大化。
四、資產分散化原則
銀行資產運用要注意在種類和客戶兩個方面適當分散,避免風險,減少壞帳損失。
D.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與資產負債管理有哪些區別
資產負債管來理有廣義源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資產負債管理,是指金融機構按一定的策略進行資金配置來實現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目標組合。狹義的資產負債管理,主要指在利率波動的環境中,通過策略性改變利率敏感資金的配置狀況,來實現金融機構的...
E. 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本外幣資產總額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本外幣負債總額是什麼關系
用一條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打個比方,簡單的說,銀行就好比你一個家庭,你家的內資產總額即是你家裡的容所有財產,包括房子、電器、傢具等,但有可能有一部分是你借錢買來的,比如你家的全部家電,買家電借來的錢,也就是你家的負債總額。你家的全部財產,扣除家電,剩下那些,才是真正屬於你們擁有的財產,也是就你的所有者權益。
F. 什麼是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
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是指金融機構、政府、特定部門持有的中央銀行的債券。中央銀行負債業務主要包括存款業務、貨幣發行業務發行中央銀行債券、經理國庫業務、對外負債和資本業務。
負債項目:
1、流通中貨幣
作為發行的銀行,發行貨幣是中央銀行的基本職能,也是中央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通過再貼現、再貸款、購買有價證券和收購黃金外匯投入市場,成為流通中貨幣,成為中央銀行對公眾的負債。
2、各項存款
包括政府和公共機構存款;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存款。作為國家的銀行,政府通常會賦予中央銀行代理國庫的職責,政府和公共機構存款由中央銀行辦理。作為銀行的銀行,中央銀行的金融機構存款包括了商業銀行繳存准備金和用於票據清算的活期存款。
3、其他負債
包括對國際金融機構的負債或中央銀行發行債券。
(6)金融機構是指資產和負債擴展閱讀
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的特點:
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即其資產來源,主要包括流通中的貨幣、各項存款和其它負債。雖然資本金項目也是其資金來源,但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負債。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也是其吸收資金形成資金來源的業務,主要包括存款負債、其它負債和自有資本。與商業銀行相比,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具有以下特點:
(1)其負債業務中的流通中貨幣是其所獨有的項目,這是由其獨享貨幣發行權所形成的壟斷的負債業務。商業銀行均無此項負債,並且與此相反,現金在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屬於資產項目;
(2)其業務對象不同,雖然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也有存款,但其存款對象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政府和公共機構,另一類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不同於商業銀行以普通居民和企業為存款業務對象;
(3)其存款業務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不同於商業銀行的存款自願原則,法律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在中央銀行存有一定量的存款准備金,具有強制性。
G. 如果資產和負債匹配,金融機構能完全避免風險利率嗎
不能完全避免,沒有完全的事。
H. 外資金融機構的流動性資產與流動性負債分別指什麼
流動性資產是指現金、黃金、在中國人民銀行存款、存放同業、一個月內到專期的拆放同業、一個月屬內到期的借出同業、境外聯行往來及附屬機構往來的資產方凈額、一個月內到期的貼現及其他買入票據、一個月內到期的其他應收款、一個月內到期的貸款、一個月內到期的債券以及其他一個月內可變現的資產。上述各項資產中應扣除預計不可收回的部分。生息資產不計入流動性資產。流動性負債是指一個月內到期的存款、一個月內到期的同業拆入款、一個月內到期的借入同業、一個月內到期的應付款、境外聯行往來及附屬機構往來的負債方凈額、其他一個月內到期的負債。凍結存款不計入流動性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