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沒有人把百度百科那裡建設銀行的資料發給我啊全都要
中國建設銀行( Construction Bank)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當時行名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1996年3月26日更名為中國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自成立至今,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經辦國家財政撥款時期。1954年10月,建設銀行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成立後,其任務是經辦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的撥款,管理和監督使用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和部門、單位的自籌基本建設資金。幾十年來,建設銀行為提高投資效益、加快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第二階段,為國家專業銀行時期。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為適應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建設銀行先後開辦了現金出納、居民儲蓄、固定資產貸款、工商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國際金融、住房貸款和各種委託代理業務。通過開辦各種面向社會大眾的商業銀行業務,豐富了銀行職能,為向現代商業銀行轉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階段,為國有商業銀行時期。1994年,按照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的要求,建設銀行將財政職能和政策性基本建設貸款業務分別移交給財政部和國家開發銀行,從功能轉換上邁出了向現代商業銀行轉軌的重要一步。
經過近50年的改革與發展,建設銀行已經具備了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實力。到2004年6月末,資產總規模為37228億元,負債總規模為35223億元。資本充足率達到8.17%。按照境內外全口徑統計,全行不良貸款余額657.1億元,不良貸款率為3.08% ,達到了銀監會要求的3-5%的標准。境內外營業性分支機構15401個,其中有6個海外分行,2個駐海外代表處。全行正式員工26.3萬人。同時,全資擁有建新銀行,並持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43.35%的股權,持有中德住房儲蓄銀行75.1%的股權。
2004年 9月15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和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召開會議,決議共同發起設立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將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制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改制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後,名稱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承繼原中國建設銀行商業銀行業務及相關資產、負債和權益。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後,將引入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實現股權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同時,將繼續全面推進各項管理改革,促進績效進步,努力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辦成一家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從此中國建設銀行在發展歷程中開始了新的征程!
(一)公司業務與產品:信貸資金貸款、居民儲蓄存款、外匯業務、信用卡業務,以及政策性房改金融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等多種業務。
(二)發展戰略: 「中國建設銀行,建設現代生活」是建行人理念與追求的濃縮。跨入21世紀,建設銀行將以優良的業績和不斷的創新尋求更為廣闊的服務領域和發展空間。
(三)公司規模: 建設銀行已在海外設有香港、法蘭克福、新加坡三個分行和四個代表處。建設銀行已與世界上600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其業務往來遍及五大洲的近80個國家。
(四)成功關鍵: 必須強化銀行管理和公司治理結構,使銀行內部改革措施得到切實有效落實;必須堅持和深化信貸體制改革,包括貸款擔保、資產組合管理和壞帳解決方案,盡快達到國際通行標准,提高盡早發現資產質量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堅持和促進人事與激勵機制改革,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確保員工的高素質。
[編輯]中國建設銀行的標志
以古銅錢為基礎的內方外圓圖形,有著明確的銀行屬性,著重體現建設銀行的"方圓"特性,方,代表著嚴格、規范、認真;圓,象徵著飽滿、親和、融通。
圖形右上角的變化,形成重疊立體的效果,代表著「中國」與「建築」英文縮寫,即:兩個C字母的重疊,寓意積累,象徵建設銀行在資金的積累過程中發展壯大,為中國經濟建設提供服務。
圖形突破了封閉的圓形,象徵古老文化與現代經營觀念的融會貫通,寓意中國建設銀行在全新的現代經濟建設中,植根中國,面向世界。
標准色為海藍色,象徵理性、包容、祥和、穩定,體現國有商業銀行的大家風范,寓意中國建設銀行象大海一樣吸收容納各方人才和資金。
[編輯]中國建設銀行發展歷程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建設銀行成立的基本背景是,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建設156項重點工程為中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在全國陸續展開,為管理好巨額建設資金,建設銀行應運而生,開始了艱苦而光榮的歷程。
從1954 到1978年的二十多年間,建設銀行主要承擔了集中辦理國家基本建設預算撥款和企業自籌資金撥付,監督資金合理使用,對施工企業發放短期貸款,辦理基本業務結算業務的職責。建設銀行的服務追隨著共和國建設的腳步,遍及祖國的每一片建設熱土,為提高國家投資效益,支持國家財政平衡,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建設銀行在承繼原有職能的同時,不斷拓展銀行職能,先後開辦了信貸資金貸款、居民儲蓄存款、外匯業務、信用卡業務,以及政策性房改金融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等多種業務。經過十多年的改革發展,建設銀行各項業務快速發展,信貸資產和負債取得了數以十倍的增長,從單一管理財政資金、辦理基建撥款監督的銀行,發展成為既管財政投資,又經營信貸業務,既辦理固定資產投資信貸,又發放配套流動資金貸款,既辦理國內金融業務,又辦理國際金融業務,以辦理中長期信用為主的國家專業銀行。
1994年是建設銀行重要的轉折發展的一年。按照政府對投資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的求,建設銀行將長期承擔代理財政職能和政策性貸款職能分別移交財政部和新成立的國家開發銀行,開始按照商業銀行的要求,對經營管理體制進行全面改革。
1994 年末,建設銀行先後對資金管理體制、信貸管理體制、財務管理體制和會計核算體制進行或正在進行一系列重大改革,總行和一級分行集中調度、統一調度和經營資金的能力增強,財務會計制度進一步向國際准則靠近。同時建設銀行還對客戶經營戰略和區域經營戰略進行重新定位。建設銀行因此取得了更快的發展和更好的經營效益。建設銀行步入了改革發展的新階段。
從1996年3月起,建設銀行啟用現名,並同時導入企業識別系統,幾乎在一夜之間,全行數萬個辦事機構和營業網點都開始使用了新的形象識別標志。這湛藍的行徽、黑色立體的行名,透露出這家改革中的商業銀行穩健經營,兼收並蓄,不斷發展的經營風格;表達著一個不變的理念,那就是:根植中華大地,建設現代生活。
從1994年起,建設銀行對遍布全國的分支機構和儲蓄網點進行了調整,在撤並部分縣支行的同時,增加了在全國中心城市的網點設置數量,與相應信貸政策的調整相配合,進一步加強了在中心城市的經營力度。
1994年來,建設銀行非利差業務取得了長足發展。
於1996年建成的資金清算系統,可以為客戶提供快捷、安全、高效的電子匯劃服務,實現了異地系統內資金清算24小時內到帳。在此基礎上,還為許多企業建立了全國銷售資金結算網,並為諸多政券商提供交易資金清算支持。
從90 年代初開始,在不到5年的時間內,基本完成了從單機操作向已開發應用的全行性網路包括電子資金清算系統、龍卡網路網路化交易的過渡。建設銀行系統、會計總帳傳輸系統和電子郵箱系統,還實現了與SWIFT系統的聯網。除全行性網路外,還以大中城市為中心建立了眾多區域性交易網路,至1997年已有210個城市行完成了「城市綜合網路系統」的建設,並實現了與全行網路系統的連接。
近年來,建設銀行繼續發揮長期形成的業務優勢與特長,保持了對公路、鐵路、電信、電網和城市建設等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的較大量信貸投入,和對效益良好的大型企業的信貸投入,同時適時增加了對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目前建設銀行已與近500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全面金融服務關系,並與10餘家特大型企業共同建立了全國銷售結算協作網路。除為特大型企業建立銷售結算網路外,還憑借結算手段優勢,為諸多生產企業、商業企業、金融企業提供多種結算服務,特別是成功的為一汽大眾、春蘭等企業開發了資金結算程序,提供了快捷安全的結算服務。
對信息產品製造業、信息服務業、高等級公路建設的金融服務進行了成功的拓展。對高增長經濟部門信貸投入的增加,對建設銀行資產結構的調整起到了明顯作用,為進一步提高經營效益創造了條件。標准色為海藍色,象徵理性、包容、祥和、穩定,寓意中國建設銀行象大海一樣吸收容納各方人才和資金。
[編輯]中國金融機構名錄: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是一家以中長期信貸業務為特色的國有商業銀行,總部設在北京,在中國境內及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開展業務。2001年7月,建設銀行在《銀行家》雜志全球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位居第29位。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建設銀行成立的基本背景是,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建設156項重點工程為中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在全國陸續展開,為管理好巨額建設資金,建設銀行應運而生,開始了艱苦而光榮的歷程。
----從1954到1978年的二十多年間,建設銀行主要承擔了集中辦理國家基本建設預算撥款和企業自籌資金撥付,監督資金合理使用,對施工企業發放短期貸款,辦理基本業務結算業務的職責。建設銀行的服務追隨著共和國建設的腳步,遍及祖國的每一片建設熱土,為提高國家投資效益,支持國家財政平衡,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建設銀行在承繼原有職能的同時,不斷拓展銀行職能,先後開辦了信貸資金貸款、居民儲蓄存款、外匯業務、信用卡業務,以及政策性房改金融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等多種業務。經過十多年的改革發展,建設銀行各項業務快速發展,信貸資產和負債取得了數以十倍的增長,從單一管理財政資金、辦理基建撥款監督的銀行,發展成為既管財政投資,又經營信貸業務,既辦理固定資產投資信貸,又發放配套流動資金貸款,既辦理國內金融業務,又辦理國際金融業務,以辦理中長期信用為主的國家專業銀行。
---- 1994年是建設銀行重要的轉折發展的一年。按照政府對投資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的求,建設銀行將長期承擔代理財政職能和政策性貸款職能分別移交財政部和新成立的國家開發銀行,開始按照商業銀行的要求,對經營管理體制進行全面改革。
---- 1994年末,建設銀行先後對資金管理體制、信貸管理體制、財務管理體制和會計核算體制進行或正在進行一系列重大改革,總行和一級分行集中調度、統一調度和經營資金的能力增強,財務會計制度進一步向國際准則靠近。同時建設銀行還對客戶經營戰略和區域經營戰略進行重新定位。建設銀行因此取得了更快的發展和更好的經營效益。建設銀行步入了改革發展的新階段。
----從1996年3月起,建設銀行啟用現名,並同時導入企業識別系統,幾乎在一夜之間,全行數萬個辦事機構和營業網點都開始使用了新的形象識別標志。這湛藍的行徽、黑色立體的行名,透露出這家改革中的商業銀行穩健經營,兼收並蓄,不斷發展的經營風格;表達著一個不變的理念,那就是:根植中華大地,建設現代生活。
----從1994年起,建設銀行對遍布全國的分支機構和儲蓄網點進行了調整,在撤並部分縣支行的同時,增加了在全國中心城市的網點設置數量,與相應信貸政策的調整相配合,進一步加強了在中心城市的經營力度。
----中國建設銀行非常重視海外業務的發展。目前,建設銀行已在海外設有香港、法蘭克福、新加坡三個分行和四個代表處。建設銀行已與世界上600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其業務往來遍及五大洲的近80個國家。通過發行債券,組織銀行貸款等方式在國際金融市場籌集資金,是建設銀行的一項優勢業務,並以成為國際金融資本與中國經濟建設結合的重要橋梁。
----建設銀行在香港地區的業務,在香港回歸前已初具規模。香港回歸後,其業務更獲快速發展。目前,建設銀行在香港已參股多家銀行和金融公司,並已成為建新銀行的最大股權持有者。
----建設銀行注重當代科學技術在銀行業務中的運用,從90年代初開始,在不到5 年的時間內,基本完成了從單機操作向已開發應用的全行性網路包括電子資金清算系統、龍卡網路網路化交易的過渡。建設銀行系統、會計總帳傳輸系統和電子郵箱系統,還實現了與SWIFT系統的聯網。除全行性網路外,還以大中城市為中心建立了眾多區域性交易網路,至1997年已有210個城市行完成了「城市綜合網路系統」的建設,並實現了與全行網路系統的連接。
----在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的支持下,建設銀行的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服務品種不斷創新。於1996年建成的資金清算系統,可以為客戶提供快捷、安全、高效的電子匯劃服務,實現了異地系統內資金清算24小時內到帳。在此基礎上,還為許多企業建立了全國銷售資金結算網,並為諸多政券商提供交易資金清算支持。
----近年來,建設銀行繼續發揮長期形成的業務優勢與特長,保持了對公路、鐵路、電信、電網和城市建設等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的較大量信貸投入,和對效益良好的大型企業的信貸投入,同時適時增加了對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目前建設銀行已與近500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全面金融服務關系,並與10餘家特大型企業共同建立了全國銷售結算協作網路。對信息產品製造業、信息服務業、高等級公路建設的金融服務進行了成功的拓展。對高增長經濟部門信貸投入的增加,對建設銀行資產結構的調整起到了明顯作用,為進一步提高經營效益創造了條件。
----建設銀行對個人金融服務也在不斷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業績。繼「龍卡」信用卡之後,陸續推出了儲蓄卡、轉帳卡、智能卡和諸多聯名卡,形成了以「龍卡」為標志的銀行卡系列;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保持了7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率先開辦的汽車消費貸款在很短的時間里已經吸引了眾多的客戶。此外,在個人帳戶管理和支付結算方面的創新,也使個人轉帳收支更為方便、快捷。
---- 1994年來,建設銀行非利差業務取得了長足發展。在承繼傳統業務,繼續代理國家財政資金撥付的同時,作為國家開發銀行的最大代理行,承擔該行資金的撥付和部分管理職能。四年來代理開發銀行業務量已逾3420億元,占開行業務總量的79.8%。除為特大型企業建立銷售結算網路外,還憑借結算手段優勢,為諸多生產企業、商業企業、金融企業提供多種結算服務,特別是成功的為一汽大眾、春蘭等企業開發了資金結算程序,提供了快捷安全的結算服務。
----建設銀行以服務經濟發展,支持社會進步為己任。積極支持教育、科技進步,支持環境保護事業。每年都為高雅文化活動和重大體育賽事提供贊助。1996年,建設銀行全體職工捐款設立「愛心基金」,用於在貧困地區建設「希望小學」,幫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和獎勵見義勇為的勇士,以弘揚尊師重教、扶危濟困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目前,通過「愛心基金」已使千餘名學生得以順利完成了學業。
----「不斷創新,追求卓越」是建行人理念與追求的濃縮。跨入21世紀,建設銀行將以優良的業績和不斷的創新尋求更為廣闊的服務領域和發展空間。
[編輯]建行被評為內地最具競爭力商行
首次由中國境內媒體和學術研究機構聯手進行的「2006亞洲銀行競爭力排名」日前在北京揭曉,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台灣地區的1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入圍排行榜50強。中國建設銀行名列亞洲第四位,在入選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中排名第一,被評為中國內地銀行中最具競爭力的商業銀行。此外,建行還被評選為「2006年度亞洲商業銀行成長性十佳」,並榮獲「最佳投資者關系獎」。
據介紹,這次評選活動由《21世紀經濟報道》、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共同舉辦。評選專家委員會認為:建行股份制改造和成功上市後,在公司治理、業務流程和服務水平向國際標准靠攏的同時,綜合競爭力也進一步提升。
隨著中國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中資銀行經營環境也將發生深刻變化。對中資銀行來說,這既意味著巨大挑戰,同時也意味著發展機遇,增強核心競爭力是當中的關鍵。建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中資銀行既要看到自己與國際先進銀行的差距,也要看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只要正確對待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加大改革和創新力度,努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加強學習外資銀行先進經驗,中資銀行完全可以與外資銀行同台競技,打造出國際一流的商業銀行。
「亞洲銀行競爭力排行榜」是第一次由中國境內媒體和學術研究機構聯手進行,針對亞洲銀行的綜合競爭能力組織研究和評比。這次評選活動主要基於公開發布的銀行財務數據及年報,同時,以綜合考察及問卷調查形式,得出分析結論,並向金融界及社會各界明確發布銀行潛在競爭力標准,評選當年亞洲紀錄前 100家銀行。
可要給我積分啊,呵呵…………
聖誕快樂哦!!
2. 互聯網金融到底是什麼意思。百科看不太懂。。希望能有通俗易懂的解釋。謝謝
互聯網金融不僅來僅是把原來線下源的金融產品放到網上去販賣,更多的是用互聯網的「精神」來做傳統金融行業做的事,這就是互聯網金融。我總結得很簡單,財金閱讀網站上面有篇文章「互聯網金融 or 金融互聯網」,很通俗並詳細解釋了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3. P2P和金融超市有什麼關系,兩者是不同的概念嗎不要百度百科的定義,講的稍微通俗一點。
P2P說白了就是網貸,你把錢存進去給你10%年化的收益,他回手高利息放出去可能15~回20%個點,利潤非常大答。問題就是一旦有一筆大的壞賬資金鏈就斷裂了,新聞常有報P2P跑路的,可以搜一搜。
金融超市完全不同了,這個概念是美國引進的。現美國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的經紀人,都是通過網上超市自己辦理業務,不論是買基金還是買賣股票,屬於一個發達國家的產物。但是到了中國已經變味了,有一些P2P公司打著金融超市的幌子招搖撞騙,不要輕易相信他們的高利潤。國家對這方面未來一定會整治的,因為他就是現在社會的毒瘤。
4. 有沒有人把百度百科那裡農業銀行的資料發給我啊全都要
農行nóng háng
農業銀行的簡稱。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國農業銀行網站:http://www.abchina.com/
中國農業銀行的發展
中國農業銀行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1年—1952年):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加強農村金融工作,促進土地改革後農村以發展生產為中心任務的實現,經政務院批准,於1951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國農業合作銀行。其任務是按照國家計劃辦理農業的財政撥款和一年以上的農業長期貸款,扶持農村信用合作的發展。農業合作銀行成立後,對所賦予的財政撥款和長期貸款業務基本上沒有開展,1952年由於精簡機構而撤銷。
第二階段(1955年—1957年):
為了貫徹國家關於增加對農業合作化信貸支援的要求,根據當時農業生產發展情況和參照蘇聯做法,經國務院批准,1955年3月成立中國農業銀行。其任務主要是辦理財政支農撥款和農業長期貸款與短期貸款,貸款對象主要限於生產合作組織和個體農民,貸款用途限於農業生產,其他農村金融業務仍由人民銀行辦理。1957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中國農業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合並。
第三階段(1963年—1965年):
1963年在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中,國家採取加強農業的措施,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支援。為了加強對國家支農資金的統一管理和農村各項資金的統籌安排,防止發生浪費資金和挪用資金的現象,1963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批准建立中國農業銀行,作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根據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建立中國農業銀行的決定,這次農業銀行機構的建立,從中央到省、地、縣,一直設到基層營業所。但是,在精簡機構的形勢下,經國家批准,1965年11月,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合並。
第四階段(1979年—1994年):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中明確提出「恢復中國農業銀行,大力發展農村信貸事業。」1979年2月,國務院發出《關於恢復中國農業銀行的通知》,決定正式恢復中國農業銀行,恢復後的中國農業銀行是國務院的直屬機構,由中國人民銀行監管。農業銀行的主要任務是,統一管理支農資金,集中辦理農村信貸,領導農村信用合作社,發展農村金融事業。
第五階段(從1994年4月起):
1993年12月國務院作出了《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通過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監督和管理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密切配合、協調發展的農村金融體系。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安排部署,1994年4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從中國農業銀行分設成立,糧棉油收購資金供應與管理等政策性業務與農業銀行分離,農業銀行開始按照1995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逐步探索現代商業銀行的運營機制。1996年8月,國務院又作出《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合作經營為基礎,商業性金融、政策性經營分工協作的農村金融體系。農業銀行認真貫徹執行《決定》的有關精神,在矛盾多、時間緊、壓力大的情況下,統一思想,顧全大局,積極支持農業發展銀行省級以下分支機構的設立和農村信用社與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的改革。1997年,農業銀行基本完成了作為國家專業銀行「一身三任」的歷史使命,開始進入了真正向國有商業銀行轉化的新的歷史時期。
[編輯本段]中國農業銀行簡介
中國農業銀行於1979年2月恢復成立,總部設在北京。是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之一,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07年末,在中國內地設有分支機構24452個,同時在新加坡、香港設有分行,在倫敦、東京、紐約設有代表處,擁有員工447519人。
作為一家城鄉並舉、聯通國際、功能齊備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一貫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堅持審慎穩健經營、可持續發展,立足縣域和城市兩大市場,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著力打造「伴你成長」服務品牌,依託覆蓋全國的分支機構、龐大的電子化網路和多元化的金融產品,致力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與廣大客戶共創價值、共同成長。截至2007年末,全行總資產達到60501.27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52833.14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34801.05億元人民幣。
2007年,中國農業銀行列英國《銀行家》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65位;美國《財富》全球企業500強排名277位。
2007年,中國農業銀行標准普爾評級為BBBpi;穆迪評級為A1/穩定。
基本情況
1. 法定中文名稱:中國農業銀行
2. 法定代表人:項俊波
3. 注冊和辦公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69號
郵政編碼:100005
國際互聯網網址:www.abchina.com
4. 變更注冊登記日期:2007年12月25日
注冊登記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1000001000547
金融許可證機構編碼:B0002H111000001
稅務登記號碼:京稅證字110108100005474號
5. 信息披露報紙:《金融時報》
遍布各地的網點
目前,中國農業銀行擁有一級分行32個,直屬分行5個,總行營業部1個,培訓學院3個,並在新加坡、香港設立了分行,在倫敦、東京、紐約等地設立了代表處。從塞北到江南,從雪域高原到東海之濱,從繁華都市到旖旎鄉村,在中國廣闊的大地上,到處都能感受到農業銀行的存在。完備的網點構架,為各項業務,特別是行業性、系統性業務的開展提供了獨有的便利條件。
品種齊全的各項業務
中國農業銀行網點遍布中國城鄉,成為國內網點最多、業務輻射范圍最廣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領域已由最初的農村信貸、結算業務,發展成為品種齊全,本外幣結合,能夠辦理國際、國內通行的各類金融業務。目前主要包括:(1)人民幣業務。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從事同業拆借;買賣、代理買賣外匯;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等。(2)外匯業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結匯、售匯;發行和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
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
中國農業銀行是服務領域最廣,服務對象最多,業務功能齊全的銀行。服務業務范圍覆蓋了全國的城市、鄉村,並通達全世界;服務對象囊括了所有行業和各類用戶;服務的手段不僅包括櫃台服務、上門服務等傳統方式,還推廣了「95599」電話銀行、網上銀行、自助銀行等高科技手段;除了常規國內國際金融產品以外,還為客戶在證券、保險,基金等行業架設了溝通橋梁,並延伸到社會經濟領域的各個角落。更可根據客戶的特別要求,度身定做金融產品。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營業網點到縣的優勢為行業性、系統性客戶提供"一攬子"理財方案。我行龐大的客戶經理隊伍,隨時為高價值客戶提供服務。
強大先進的電子化網路
依託遍布各地的網點,採用世界尖端科技,中國農業銀行建成了國內最大的金融電子化網路,實現了結算業務的全國聯網處理。聯機網點、聯網自動櫃員機(ATM)聯網POS覆蓋全國,讓您隨時隨地都能體會到現代化科技帶來的便利。
農業銀行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信息化建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06年11月,完成了歷時三年多的全國數據集中項目,2007年完成數據中心遷移工程一期,順利實現了業務數據由數據運行中心(北京)到數據中心(上海)的切換,目前災難備份中心的建設進展順利。
農行自2003年以來連續5年獲得「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提名,並連續5年躋身「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前列。這標志著農業銀行的信息化建設和科技創新能力一直處於業內領先水平,在市場競爭中表現出了較強的科技優勢和商業價值。
安全可靠一點即通的網上銀行
網上銀行是傳統業務的擴充與延伸。客戶通過網上銀行自助辦理業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論居家、辦公還是出門旅行只要登錄我行首頁(www.abchina.com 或 www.95599.cn),就可進入網上銀行客戶交易系統,享受網上銀行的便利。
融入百姓生活的銀行卡
「金穗卡」以先進的電子化手段為依託,形成了以城市為中心覆蓋全國的服務網路,走進了百姓的衣食住行,成為不可或缺的支付結算手段和理財工具。2004年,銀行卡業務實現跨越式發展,市場份額顯著增加,產品功能日趨完善,各項業務指標增勢良好,經營效益成倍增長,銀行卡發卡量、存款余額、跨行交易量均居同業第一。截至2004年末,發卡量達到1.8億張,銀行卡業務收入大幅增長,達到38億元。
人力資源管理
中國農業銀行大力實施人才強行戰略,努力探索建立符合現代商業銀行要求的人力資源激勵與約束機制。高度重視人才的招聘、培養、選拔和任用,不斷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水平。著力構建全員學習、全過程學習、終生學習的組織體系和管理制度,不斷改善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結構,努力建設學習型銀行。高度重視員工培訓工作,通過多種途徑豐富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遠程培訓網路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公益事業
中國農業銀行積極支持公益事業。2004年,組織廣大員工開展「中國農業銀行萬畝員工林示範工程」捐款活動,用於甘肅省定西地區荒山綠化,捐款共計547.8萬元,為「再造西部秀美山川」貢獻力量;據不完全統計,為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向遭受印度洋海嘯的東南亞國家捐款283.8萬元;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款10多萬元;向國務院確定的定點扶貧縣支出幫扶款100萬元;堅持為金融系統特困女職工捐款,捐助金額達89.2萬元。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農業銀行在第一時間進行捐款,截至2008年5月28日下午,中國農業銀行向地震災區的捐款總額達10440.28萬元,其中農行員工個人自願捐款7440.28萬元。
中國農業銀行自1979年恢復成立以來,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行員工開拓創新,奮力拚搏,在建設現代商業銀行的征途上,積極探索,勇於實踐,實現了由專業銀行向現代商業銀行的歷史性轉變,資金實力顯著增強,業務領域不斷拓寬,經營結構逐年優化,財務收益大幅躍升,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在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自身不斷成長壯大。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十三,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十。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百七十七。
5. 有沒有人把百度百科那裡工商銀行的資料發給我啊全都要
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ICBC)
企業名稱: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ICBC)
(本詞條是關於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
關於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越南工商銀行,請參見相應詞條。)
中國工商銀行簡介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上市公司。上證A股:工商銀行(601398)
中國工商銀行(簡稱工行)成立於1984年。作為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經過20幾年的改革發展,中國工商銀行已經步入質量效益和規模協調發展的軌道。2003年末資產總額近53000億元人民幣,佔中國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和的近五分之一。2003年英國《銀行家》雜志按一級資本排序,中國工商銀行名列全球1000家大銀行的第十六位,連續五次入圍美國《財富》全球500強,並被美國《遠東經濟評論》評為中國高質量產品(服務)十強。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約1億個人客戶和810萬法人賬戶;遍布全國的2萬多個營業網點和近39萬名員工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截至2003年末,工商銀行各項存款余額4606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33929億元人民幣,全年經營利潤達635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業務范圍廣,業務量大,業務品種豐富。2003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達4075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市場份額居國內第一;牡丹卡發卡量9595萬張,消費額973億元,2003年累計實現票據交易16771億元;人民幣結算市場份額達45%,在證券、期貨市場上的清算份額保持在50% 以上;中國工商銀行還是國內最大的資產託管銀行,託管基金共28隻,託管總資產581億元。
截至2003年末,中國工商銀行在全球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設有70餘家分支機構和控股銀行,海外代理行超過1000家,外匯總資產492億美元,2003年國際業務結算量1706億美元。隨著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在數據大集中工程的基礎上,2003年工商銀行成功投產了全功能銀行(NOVA)系統,加上為個性化服務提供技術基礎的數據倉庫,共同構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為業務和管理的進步提供了強健的動力。
在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持下,中國工商銀行各項業務不斷創新。由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日益成熟,網上銀行開通城市超過300個,2003年電子銀行交易額達22.3萬億元,網上銀行交易額19.4萬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的經營業績為世界金融界所矚目。連續多次被著名財經雜志如英國《銀行家》、美國《環球金融》等評為「中國最佳銀行」。2003年再次被《環球金融》、英國《歐洲貨幣》雜志評為「中國最佳銀行」;被香港《金融亞洲》、《亞洲貨幣》雜志分別評為「中國最佳本地銀行」、「中國最佳內地商業銀行」;《環球金融》雜志還授予其2003年度「中國最佳個人網上銀行」榮譽。
中國工商銀行實行統一法人授權經營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是全行的經營管理中心、資金調度中心和領導指揮中心,擁有全行的法人財產權,對全行經營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負責,在授權和授信管理的基礎上,實行「下管一級、監控兩級」的分支機構管理模式,達到穩健經營,防範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中國工商銀行經營范圍包括:辦理人民幣存款、貸款和消費信貸,居民儲蓄,各類結算,發行和代理發行有價證券,代理其他銀行委託的各種業務,辦理外匯存款、貸款、匯款,進出口貿易和非貿易結算,外幣及外幣票據兌換,外匯擔保和見證,境外外匯借款,外幣票據貼現,發行和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代辦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徵信調查和咨詢服務,辦理買方信貸,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的轉貸,以及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規定批準的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於1984年成立,全面承擔起原由中國人民銀行辦理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擔當起積聚社會財富、支援國家建設的重任。
2005年,中國工商銀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商銀行」);2006年,工商銀行成功在上海、香港兩地同步發行上市。公開發行上市後,工商銀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總股本334,018,850,026股。
工商銀行在中國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以及卓越的品牌價值。工商銀行正以建設國際一流現代金融企業為目標,不斷發展進步,以真誠的服務與專業的能力幫助全球客戶管理資產、創造財富。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中國會計准則對2008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財務數據進行了初步測算,預計2008年上半年凈利潤較2007年上半年凈利潤(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40844百萬元)同比增幅在50%以上,具體數據將在公司2008年中期報告中予以詳細披露。
[編輯本段]中國工商銀行總部大樓
由美國SOM設計師事務所設計,樓高13層,建築面積近13萬平方米,分矩型區和弧型區兩大部分,中間以天橋形式聯為一體。大樓為整體鋼結構工程,技術要求高,工藝復雜,其結構形式為磨擦型高強度螺栓聯接,底層插入柱為箱形截面,全熔透焊接最大板厚達100mm;總用鋼量達8000噸,由中鐵武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武漢橋機廠)進行施工詳圖深化設計,並完成全部鋼結構的工廠製造任務。該項目按《鋼結構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05-95)製造、安裝並驗收,檢驗合格,受到了業主及監理的一致好評,為中鐵武橋重工在首都樹立了形象,贏得了信譽,整體工程獲國家頒發的魯班獎。
[編輯本段]實力強勁
工商銀行具有強勁的盈利能力。2007年集團實現稅後利潤819.90億元,較上年增長65.9%;自2003年引入國際審計以來,稅後利潤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8%。成本收入比為34.48%,繼續保持合理水平。每股收益0.24元,增長41.2%。截至2007年末,總市值升至3,389.34億美元,增長35%,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銀行。
為了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工商銀行不斷深入實施經營轉型戰略。順應宏觀調控政策要求,各項貸款保持適度增長,結構優化;改善投資結構、拓展金融市場業務,大幅度增加資金營運收益;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收入增長點更加多元化。2007年凈利息收益率2.80%,同比提高0.39個百分點;非信貸利息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達30.36%;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長110.4%,占營業收入比重同比提高4.49個百分點。
綜合化經營與國際化發展戰略實施邁出更大步伐。隨著2007年金融租賃公司的成立,工商銀行的非銀行牌照類業務已延伸到投資銀行、基金和租賃等市場領域;收購澳門、非洲等地最大銀行股權,進入俄羅斯、印尼等新市場,境外機構達112家,形成了覆蓋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和我國主要經貿往來地區的全球化服務網路。
[編輯本段]優質服務
在中國及全球13個國家與地區,中國工商銀行擁有381,713名開拓進取、經驗豐富的員工,為1.7億個人客戶與272萬公司客戶提供廣泛而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近1.7萬家境內外機構,覆蓋中國大部分大中城市與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為客戶直接提供優質服務;國內領先的電子銀行平台,觸手可及的網上、電話、手機與自助銀行四大渠道,提供資金管理、收費繳費、營銷服務、金融理財、代理銷售、電子商務六大類服務;貴賓理財中心、電話銀行、網上銀行專屬通道,專業金融理財師,為貴賓客戶提供獨到的服務。工商銀行還與國內及122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全球化服務網路進一步完善。
工商銀行將上市後第一年作為「優質服務年」,從業務流程、分銷渠道、服務模式和產品種類等方面系統地改進和提升了服務,繼續朝著建設國內服務最好金融企業的目標邁進。
[編輯本段]業務多元
作為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為公司客戶與個人客戶提供了多元、專業的各項金融服務。
1. 公司金融業務
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公司銀行,截至2007年末,擁有272萬公司客戶。
堅持信貸穩健發展,保持中國第一信貸銀行地位。持續加強對重點產業和重點區域的信貸投放,積極推進「綠色信貸」建設,豐富融資產品。2007年末,境內公司貸款余額29,149.93億元,增長15.2%;境內公司存款余額34,026.83億元,增長20.1%。
加強融資產品創新,完善金融產品聯動營銷機制,為中小企業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2007年末,境內有融資余額的小企業客戶數44,963戶,比年初增長23.3%。
擁有28家國內代理合作保險公司、98家第三方存管業務合作券商、73家國內代理行,銀保代理業務規模繼續保持市場領先,銀證、銀期、同業及財政合作等機構業務全面深入發展。
票據貼現余額市場佔比保持同業首位。完成票據融資定價機制由固定利率向浮動利率方式的重大轉變,成為第一家全面以Shibor為基準進行票據融資定價的商業銀行。
在鞏固傳統結算產品優勢的同時不斷增加增值服務,對公結算賬戶突破320萬戶,2007年對公人民幣結算金額達400萬億元,增長53.8%;現金管理服務由單一資金集中管理向綜合理財業務領域延伸,現金管理客戶達58,563戶。榮獲香港《財資》雜志、《金融亞洲》雜志「中國最佳現金管理銀行」稱號。
常年財務顧問業務簽約客戶穩步增加,結構化融資、銀團組織安排、重組並購等業務規模不斷提高,完成了「寶鋼集團並購八一鋼鐵」等各類項目,2007年短期融資券主承銷額536億元,為國內最大債券承銷機構。
為客戶提供覆蓋國際、國內貿易融資全過程的融資和服務,更設計出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集中操作方案。2007年境內分行貿易融資累計發放2,236.46億元,增長132.9%;累計辦理國際結算業務5,933億美元,增長48.5%。
託管證券投資基金82隻,領跑國內基金託管業務市場;託管全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基金託管,QFII、QDII託管等全球託管,保險資產託管規模快速增長。託管資產總凈值13,160億元,在國內託管銀行中首家突破萬億大關。榮獲香港《財資》雜志「中國內地最佳託管銀行」獎項,美國《環球金融》雜志「中國最佳託管銀行」獎項。
年金業務保持市場領先,具備了銀行可以從事企業年金基金管理的全部業務資格。管理企業年金個人賬戶347.7萬戶,託管年金基金187.8億元。
貴金屬業務快速發展。第一個品牌金條「如意金」銷售數量超過50,000條,個人賬戶黃金及代理實物黃金交易持續發展。2007年,貴金屬自營、代理業務量累計達288噸,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清算量907億元,繼續保持代理黃金清算業務優勢。
全方位開拓本外幣代客理財業務,創新代客境外理財產品,推出「理財+信託」類理財產品,豐富基金優選等資本市場相關產品。2007年發行法人理財產品1,152億元,增長175.6%;共有5款理財產品榮登《理財周報》「2007年中國最佳銀行理財產品」榜單。
2. 個人金融業務
工商銀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加快業務創新,改進客戶服務,著力打造中國「第一零售銀行」。榮獲新加坡《亞洲銀行家》雜志「中國最佳國有零售銀行」獎項。
堅持以維護和發展優質客戶為重點,加快儲蓄產品種類和工具創新,推動儲蓄存款與各類理財業務協調發展,2007年末境內儲蓄存款余額32,440.74億元。
大力發展以個人住房、個人消費和個人經營貸款為主體的個人貸款業務,提升「幸福貸款」品牌市場價值。2007年末,境內個人貸款余額7,521.13億元,個人貸款市場佔比排名第一。
應對客戶理財需求升溫趨勢,推動個人理財產品銷售量連創新高。陸續推出多款新股申購型、基金優選類、代客境外理財等產品,滿足個人投資者不同需求。2007年共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35期、外幣理財產品24期,累計銷售額1,544億元,繼續穩居同業首位;代理銷售各類理財產品9,643億元,增長200.7%,基金代銷額、基金存量、客戶數量等多項指標、代銷銀行保險產品市場份額、國債銷售額均穩居同業第一。境內實現各類個人理財產品銷售共計11,187億元,增長182.4%。
作為工商銀行定位中高端個人客戶的專屬品牌,「理財金賬戶」服務不斷升級。客戶數已達302萬戶。截至2007年末,擁有貴賓理財中心1,112家,95588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等電子渠道開通專屬通道,提供專屬服務;開展「財富驛站」主題營銷活動,提供增值服務;金融理財師(AFP)和國際金融理財師(CFP)數量分別達到5,083人和861人,同業佔比27.2%和38.1%,穩居國內同業首位。
3. 銀行卡業務
工商銀行是國內最大信用卡發卡行及信用卡品牌最齊全的發卡行之一。不斷加強產品創新,陸續推出歐元信用卡、牡丹運通商務卡、牡丹銀聯卡、牡丹運動卡、新版牡丹交通卡等新產品;推進營業網點服務體系、VIP客戶服務中心等渠道建設;積極選擇境外機構代理發卡,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卡組織合作。2007年末,信用卡發卡量2,338萬張,實現消費額1,619億元,繼續保持發卡量及消費額雙領先的市場地位。信用卡透支余額82.41億元,增長59.5%。
建立以借記卡為平台的個人金融服務模式;憑借牡丹靈通卡一卡多戶、一卡多能的優勢,加強營銷渠道整合;發揮牡丹靈通卡支付結算作用,分流櫃面壓力。2007年末,借記卡發卡量1.87億張,增加858萬張,年消費額4,543億元,增長71.4%。
2007年末,銀行卡發卡量突破2.1億張,增加2,149萬張。實現銀行卡業務收入45.37億元,增長40.6%。
4. 資金業務
工商銀行把發展資金業務作為推進經營轉型和培育未來市場競爭力的戰略重點,不斷提高在境內外各類金融市場運作本外幣資金的能力和水平。
2007年,境內機構人民幣融入融出量累計達60,967億元,增長27.6%,其中融出資金41,133億元,融入資金19,834億元。全年外幣貨幣市場交易量8,682億美元,增長43.5%。
作為銀行間市場做市商,進行雙邊報價債券品種囊括全部5個期限、三類信用等級的債券,日常報價券種達12隻;櫃台市場做市報價債券達33支,2007年櫃台記賬式債券交易量15.3億元,市場佔比繼續保持第一。全年人民幣交易類債券買賣成交量首度突破2萬億元。外幣債券全年累計完成交易量51.2億美元。
人民幣債券投資以防範利率風險為重點,主要參與投資中短期人民幣債券。2007年末,人民幣銀行賬戶債券投資余額28,585.54億元。面對美國債券市場因次按危機引起的劇烈動盪,積極調整外幣債券投資組合,推動投資收益顯著提升。
工商銀行為客戶提供即期結售匯、遠期結售匯、人民幣外匯掉期等人民幣外匯交易產品,代客24小時外匯交易、外匯遠期、掉期、期權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等外匯交易產品服務,同時代客開展多種本外幣理財和資產負債管理業務,並為個人客戶提供賬戶黃金交易服務。2007年代客外匯資金交易量2,758.31億美元。
5. 電子銀行業務
電子銀行業務繼續在渠道、產品、客戶和市場品牌方面保持市場領先地位。2007年末,已有4,013家網點建立了電子銀行服務區;電子銀行客戶數8,096萬戶;交易額實現跨越式增長,達102.88萬億,增長127.5%;業務筆數佔全行業務筆數37.2%,分流櫃面業務作用進一步增強。
2007年企業網上銀行實現交易額85.74萬億元,個人網銀實現交易額4.15萬億元,分別增長133.8%和205.1%;個人與企業網上銀行客戶分別達到3,908萬和98萬戶。連續五年被美國《環球金融》雜志評選為「中國最佳個人網上銀行」,並首次獲得「亞洲最佳存款服務網上銀行」、「全球最佳存款服務網上銀行」榮譽;在「和訊」第二屆「網上銀行評測」中,以絕對優勢獲得第一名;並榮獲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2007年「中國最佳網上銀行」獎項。
電話銀行產品和功能不斷豐富,集約化程度進一步提高。2007年,電話銀行總呼入量2.5億通,人工接聽量2,851萬通。在中國最佳呼叫中心評選中,榮獲"最佳全國呼叫中心管理團隊"、"最佳呼叫中心管理人";在第四屆亞太最佳呼叫中心評選中,獲「中國呼叫中心特別貢獻獎」。
自助設備投入持續加大,自助銀行網路快速擴展。2007年末,擁有自助銀行中心4,890家,自動櫃員機23,420台,自動櫃員機年交易額10,696億元,增長71.0%。
2008年以來,工商銀行網上銀行業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1月到6月,該行個人網上銀行客戶數新增加941.29萬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客戶總數達到4849萬戶;企業網上銀行客戶新增加29.42萬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4%,客戶總數達到127.45萬戶。
據悉,2007年工行電子銀行的交易額已達102.9萬億元,同比增長127%,成為國內首家電子銀行年交易額超過百萬億元的銀行。所以ICBC又名愛存不存。
[編輯本段]科技先進
深入實施「科技引領」戰略,保持在國內同業中的信息科技領先地位,有力促進了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2007年在「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中名列前茅,榮獲英國《銀行家》雜志「2007年度科技獎――全球銀行現金管理項目獎」。
應用產品創新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擁有63項專利。全行客戶信息系統建成,客戶理財、現金管理、電子銀行等業務領域產品進一步豐富,各類內部管理系統逐步建立完善。
信息系統運行安全穩定。建成同城加異地的完整災備架構,信息系統高可用性和災備能力進一步增強,災備系統的容量、性能和技術均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編輯本段]公司治理
(一)公司治理結構。
中國工商銀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建立了由本行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組成的治理架構,形成了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高級管理層之間各司其職、相互協調、有效制衡的工作機制。董事會下設戰略委員會、審計委員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等五個專門委員會;監事會下設監督委員會。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制定了股東大會對董事會授權方案和董事會對行長授權方案,調整董事會下設專門委員會的職責和成員結構,實行首席風險官制度,補選職工監事,制定了股票增值權計劃以建立健全公司激勵機制,積極探索與境內外投資者加強溝通和戰略合作的途徑,不斷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二)公司治理結構。
深化人力資源管理和激勵約束機制改革,構建以崗位為基礎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引入經濟增加值(EVA)和收益分享比例(GSR)理念,建立績效工資分配機制;繼續完善差異化薪酬體系;全面建立企業年金制度。2006年全行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4萬期,194萬人次,人均受訓9.43天。開展了領導力培訓、金融風險管理師(FRM)人才培訓等項目,試行員工崗前培訓制度,投產開通了外網遠程教育系統。推進總行、分行機構改革,自上而下地啟動了全行部分主要業務流程再造和組織結構調整工作,重組了總行公司銀行業務、資金業務、風險管理、財務管理等職能部門。
[編輯本段]管理規范
公司治理不斷改進。工商銀行嚴格遵守營業所在地的法律法規及上市地相關監管規定,加強公司治理制度建設,完善「三會一層」運行機制,強化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持續優化董事會結構,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深化投資者關系管理,加快經營模式和增長方式的轉型,取得明顯成效。
風險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工商銀行實行全面風險管理,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和全行員工各自履行相應職責,有效控制各種風險。通過借鑒國際經驗,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操作風險管理得到全面加強。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連續五年實現雙降,2007年末分別為1,117.74億元和2.74%。撥備覆蓋率達到103.50%。資本管理也取得新進展,資本配置更加規范和注重效益,資本充足率與核心資本充足率在業務快速發展中仍保持在13.09%和10.99%的較高水平。
與高盛集團、美國運通和安聯集團保持密切合作,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不良貸款管理、員工培訓與資金交易、銀行卡等各項業務領域取得顯著成效。
[編輯本段]社會責任
工商銀行堅持「經濟人」和「社會人」的有機統一,在努力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積極承擔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
工商銀行在國內同業中率先倡導「綠色信貸」理念,嚴格限制對高污染、高耗能企業信貸投放,積極支持節能環保領域合理資金需求;堅持依法、合規、誠信經營,認真履行反洗錢義務;熱心公益,2007年社會公益投入2,009.19萬元,支持了定點扶貧地區建設、上海世博會、上海特奧會、金融希望小學改造、嘉興市「愛心行動」等項目,幫助10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積極支援災後重建工作,為北京大學繼續提供獎勵基金等,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公信和尊重。中國工商銀行在5.12汶川地震救災捐款1200萬人民幣.
[編輯本段]國際榮譽
工商銀行的良好經營表現贏得了國內外各界的廣泛認可,2007年獲得了《銀行家》、《環球金融》、《財資》、《金融亞洲》等全球知名財經媒體頒發的「中國最佳銀行」、「全球最佳交易獎」、「中國最佳管理公司」等諸多獎項,並被《經濟觀察報》評為「中國最受尊敬企業」。國際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次調升工商銀行評級,其中穆迪公司將長期信用等級提高至「A1」,標准普爾公司上調至「A-」。
2007年在世界500強中以36832.9百萬美元的營業收入排列第170位。
[編輯本段]中國工商銀行標志
整體標志是以一個隱性的方孔圓幣,體現金融業的行業特徵,標志的中心是經過變形的「工」字,中間斷開,使工字更加突出,表達了深層含義。兩邊對稱,體現出銀行與客戶之間平等互信的依存關系。以「斷」強化「續」,以「分」形成「合」,是銀行與客戶的共存基礎。設計手法的巧應用,強化了標志的語言表達力,中國漢字與古錢幣形的運用充分體現了現代氣息。
6. 郵政儲蓄銀行余額簡訊怎麼查詢
有四種方法:
1、簡訊銀行服務:中國郵政儲蓄余額簡訊查詢方法:開通郵政儲蓄銀行手機銀行後。就可通過發送簡訊查詢余額信息。
交易信息類簡訊格式:活期賬戶余額查詢:YECX#賬號後四位,發送至95580。
活期賬戶明細查詢:MXCX#賬號後四位,發送至95580,查詢最近兩筆交易明細。
2、電話銀行:通過郵政儲蓄客服電話95580,按照語音操作查詢余額。
3、手機銀行:打開郵政儲蓄客戶端,輸入賬號和密碼登錄,然後顯示軟體主頁面,點擊「賬戶查詢」,就可以看余額。
步驟如下:
1、打開手機軟體如下圖:
(6)百科金融公司電話擴展閱讀: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於2007年3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 是中國第五大銀行, 是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商業銀行。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承繼原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的郵政金融業務及因此而形成的資產和負債,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范圍和業務許可文件批准、核準的業務。
截止2008年已建成覆蓋全國城鄉網點面最廣、交易額最多的個人金融服務網路,擁有營業網點3.6萬個。郵儲銀行在全國31個省(市 、自治區)全部設立了省級分行,在大連、寧波、廈門、深圳、青島設有5個計劃單列市分行。
2012年2月27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於2012年1月21日依法整體變更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承繼原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全部資產、負債、機構、業務和人員,依法承擔和履行原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在有關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協議中的權利、義務,以及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和法律責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已有的營業機構、商標、互聯網域名和咨詢服務電話等保持不變,由股份公司繼續使用,各項業務照常進行。客戶毋需因此辦理任何變更手續。
2015年12月開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由單一股東向股權多元化邁進。採取發行新股方式,融資規模451億元,發行比例16.92%。
2016年8月27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80億美元香港IPO獲批。
2016年9月28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7. 百科裡的錢錢金融 靠譜嗎
網路好像比較公正,應該是正規可靠的。
8. 張颺 是誰羅斯柴爾德家族 怡利國際金融集團 裕信銀行等百度百科詞條 出現了此人 當搜這個人搜不到百科
世界權勢排行榜第六
僅在普京,奧巴馬,主席,教皇,默克多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