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市場為什麼要發行那麼多的金融衍生品
從宏觀方面講,金融衍生品的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規避風險。避險可以說是金融衍生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方面的作用。衍生品可以將風險轉移給願意承擔或者是有能力承擔風險的人。當然,這種風險轉移並非無償的,一般來講風險轉移的成本即為衍生品的價格。
例如,你預計1個月後將會有1萬美元的收入,假設當前為1美元=7.7人民幣,但是由於匯率的波動性,很有可能1個月後人民幣升值,變為1美元=7.5 人民幣,這樣預期收入就減少了7.7×10000-7.5×10000=2000人民幣。也就是說會有2000人民幣的損失。
但是如果在當前購買了1萬美元的看跌期權,1個月後到期,執行價格為1美元=7.6人民幣,期權費為500美元。那麼1個月後,可以執行期權,這時的損失就為7.6×10000+500=1500人民幣。
由此可見,衍生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減少損失。
2。價格發現。金融衍生市場集中交易形成的價格具有以下特點 :(1 )時間上的連貫性和超前性。衍生市場價格是眾多交易者在當前現貨市場價格基礎之上 ,按照自己對未來供求量的預測 ,採取公開競價方式確定 ,並隨著供求量的變化 ,參與交易的各方不斷進行修正 ,由於衍生產品具有不同的交割月份 ,它們的價格有機地、動態地、連續地反映著當前 ,變化中及變化後的供求關系 ,表現出價格形成上的連貫性和指示調節作用。
(2 )形成上的充分競爭性。在衍生市場上 ,由於交易者不知道交易的對方是誰 ,不可能按個人偏好選擇交易對方 ,只是完全根據利潤最大化和價格的變動採取行動 ,因而體現了高度競爭性 ,同時由於大量市場信息在市場內聚集、擴散 ,從而使得形成的衍生產品價格只能客觀、充分地反映供求關系的變化。
(3)空間上的統一性。由於採取電子結算報價系統 ,使市場參與者能及時獲得不同地區同種或相關衍生產品的價格信息 ,從而選擇最有利的交易所進行交易 ,這就使得各地交易所價格差別可以很快消失 ,使衍生產品價格具有一致性。由於衍生產品具有上述三種特徵 ,使其能夠發揮價格發現功能。
3。增強相關資產市場流動性。金融衍生市場由於易於准入 ,交易成本低等特點 ,一般來說具有比相關資產現貨市場更高的流動性 ,同時金融衍生市場與現貨市場是不可分割 ,相互關聯的 ,因為套期保值和套利等交易都必須在兩個市場同時進行。所以 ,衍生產品市場有利於增加相關資產流動性 :
(1 )由於衍生產品市場與現貨市場高度正相關 ,其市場價格的波動 ,交易行為的變化都會間接地影響到相關資產市場的價格。
(2 )在套期保值過程中 ,衍生產品頭寸的建立和結清必須有相關資產市場的頭寸建立和結清與之對應。
(3)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之間的套利交易使得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趨於公平定價。
(4)由於合約到期時 ,至少要有少部分進行實物交割 ,因而高度流動性的衍生產品市場必須帶動相關資產市場的交易和流動性的增加。
『貳』 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
金融資產的衍生抄工具是金融創新的產物,也就是通過創造金融工具來幫助金融機構管理者更好地進行風險控制,這種工具就叫金融衍生工具。目前最主要的金融衍生工具有:遠期合同、金融期貨、期權和互換等。
常見的衍生工具
(1)期貨合約。期貨合約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實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標准化合約。
(2)期權合約。期權合約是指合同的買方支付一定金額的款項後即可獲得的一種選擇權合同。目前,我們證券市場上推出的認股權證,屬於看漲期權,認沽權證則屬於看跌期權。
(3)遠期合同。遠期合同是指合同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以約定價值,由買方向賣方購買某一數量的標的項目的合同。
(4)互換合同。互換合同是指合同雙方在未來某一期間內交換一系列現金流量的合同。按合同標的項目不同,互換可以分為利率互換、貨幣互換、商品互換、權益互換等。其中,利率互換和貨幣互換比較常見。
『叄』 簡述金融衍生品的作用
金融衍生品的作用如下:
1、金融衍生品的功能主要包括規避風險、發現價格、套期保值、提高金融創新能力等。
2、能夠幫助金融機構管理者更好地進行風險控制。
3、金融衍生品在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國家總體的金融風險、吸納社會閑置資金、有效地增加市場的流動性、提高交易效率等方面起著很大作用。
(3)為什麼公司用金融衍生品擴展閱讀:
金融衍生品具有的特點:
1、零和博弈
即合約交易的雙方(在標准化合約中由於可以交易是不確定的)盈虧完全負相關,並且凈損益為零,因此稱"零和"。
2、跨期性
金融衍生工具是交易雙方通過對利率、匯率、股價等因素變動的趨勢的預測,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按一定的條件進行交易或選擇是否交易的合約。
無論是哪一種金融衍生工具,都會影響交易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或未來某時間上的現金流,跨期交易的特點十分突出。這就要求交易的雙方對利率、匯率、股價等價格因素的未來變動趨勢作出判斷,而判斷的准確與否直接決定了交易者的交易盈虧。
3、聯動性
這里指金融衍生工具的價值與基礎產品或基礎變數緊密聯系,規則變動。通常,金融衍生工具與基礎變數相聯系的支付特徵有衍生工具合約所規定,其聯動關系既可以是簡單的線性關系,也可以表達為非線性函數或者分段函數。
4、不確定性或高風險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後果取決於交易者對基礎工具未來價格的預測和判斷的准確程度。基礎工具價格的變幻莫測決定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盈虧的不穩定性,這是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高風險的重要誘因。
5、高杠桿性
衍生產品的交易採用保證金(margin)制度.即交易所需的最低資金只需滿足基礎資產價值的某個百分比.保證金可以分為初始保證金(initial margin),維持保證金(maintains margin),並且在交易所交易時採取盯市(marking to market)制度。
如果交易過程中的保證金比例低於維持保證金比例,那麼將收到追加保證金通知(margin call),如果投資者沒有及時追加保證金,其將被強行平倉.可見,衍生品交易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
6、契約性
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是對基礎工具在未來某種條件下的權利和義務的處理,從法律上理解是合同,是一種建立在高度發達的社會信用基礎上的經濟合同關系。
7、交易對象的虛擬性
金融衍生產品合約交易的對象是對基礎金融工具在未來各種條件下處置的權利和義務,如期權的買權或賣權、互換的債務交換義務等,構成所謂「產品」,表現出一定的虛擬性。
8、交易目的的多重性
金融衍生產品交易通常有套期保值、投機、套利和資產負債管理等四大目的。其交易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所涉及的基礎金融商品所有權的轉移,而在於轉移與該金融商品相關的價值變化的風險或通過風險投資獲取經濟利益。
『肆』 金融衍生工具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金融衍生工具產生是為了進行風險對沖(risk hedge)。但是這個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你手頭有回可以答進行實物交易的東西。金融衍生工具很多,包括期權,期貨,遠期,掉期,還有組合的奇異期權之類的。
衍生工具產生的最跟本原因是避險,金融自由化會進一步推進衍生工具的發展。
(4)為什麼公司用金融衍生品擴展閱讀:
衍生金融資產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自出現以來,發展迅速。
70年代高通貨膨脹率以及普遍實行的浮動匯率制度,使規避通貨膨脹風險、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成為金融交易的一項重要需求。衍生工具能有效地轉移投資者某些不願承擔的風險給願意承擔者。
各國政府逐漸放鬆金融管制以及通訊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的進步等有利條件促進衍生工具飛速發展。先進技術的出現,使實施套期保值、套利和其他風險管理策略的成本費用得以大大降低,從而也使衍生工具供給量大大增加。
金融業的競爭日益加劇促使金融機構不斷進行金融創新,推出新的金融衍生工具。
70年代以來期權定價模型等衍生工具估價模型和技術取得突破並有了長足的進展,這有利於投資者更為准確地對衍生資產進行估價、風險管理,有利於衍生工具的發行和使用,從而促進衍生資產的正常發展。
『伍』 什麼是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是指一種金融合約,其價值取決於一種或多種基礎資產或指數內,合約的基本種容類包括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金融衍生品還包括具有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中一種或多種特徵的混合金融工具。
『陸』 為什麼說金融衍生工具對經濟具有「雙刃劍」的作用
優點: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投資工具,不僅可以為人們提供投融資的機會,而且可以用來消除風險,進行套期保值,是當今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金融工具。
事實上金融衍生品在世紀70年代產生的原因就是為了應對布雷頓森林體崩潰後浮動匯率制帶來的匯率風險以及突破美國對混業經營的限制;
缺點:
金融衍生工具一般是杠桿工具,即用較少的資金進行較大規模的投融資操作,而且金融衍生工具一般比較復雜,除了專業人員一般人不懂,這樣無疑加大了金融市場的整體風險,使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增加。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就是因為杠桿工具的過分使用,牽涉了過多的大型金融機構,資金流的斷裂使得大部分公司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應付擠兌,從而發生信用危機,紛紛破產。
(6)為什麼公司用金融衍生品擴展閱讀:
工具分類
金融衍生工具可以按照基礎工具的種類、風險-收益特性以及自身交易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
(1)根據產品形態分類,金融衍生工具可分為獨立衍生工具和嵌入式衍生工具。
(2)按照交易場所分類,金融衍生工具可分為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和OTC交易的衍生工具。
(3)按照基礎工具種類分類,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劃分為股權類產品的衍生工具、貨幣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以及其他衍生工具。
(4)按照金融衍生工具自身交易的方法及特點分類可分為金融遠期合約、金融期貨、金融期權、金融互換和結構化金融衍生工具。
在現實中通常使用兩種方法對衍生工具進行分類。
(1)按照產品類型,可以將金融衍生工具分為遠期,期貨,期權和掉期四大類型。
(2)按照衍生工具的原生資產性質,可以將金融衍生工具分為股票類,利率類,匯率類和商品類。
『柒』 為什麼要創造金融衍生工具
轉移風險就是轉移給別人,知道之前中石化中石油 搞金融衍生品 虧了幾百億嗎? 沒有專業的知識和經驗,和規避風險的能力,最好別去碰那玩意兒。真正搞金融的,一般不玩那玩意兒得 都是忽悠人的
『捌』 為什麼說金融衍生品導致的金融危機
這次金融危機由美國的次級貸款引起,就數量而言,美國次級房產貸款的回數量在其金融答資產的總規模中很小,不足以引發如此大的金融危機。
而次貸之所以最終演化成了金融危機,直接的,是因為美國的依託次貸產品的金融衍生品數量上遠遠大於次級貸本身(具體數量沒有,應該幾十倍、上百倍的規模),並在華爾街的包裝下,一層層地賣給了各個金融機構。
而金融機構持有衍生品的理由僅僅是建立在房價持續上漲的簡單假設上。
在衍生品持有的方式上,金融機構普遍採取高杠桿策略,杠桿交易有放大效應。當市場轉向時,損失也是放大的
在交易方式上,很多衍生品多為場外交易,缺少市場流動性,當價格跌落時,很難找到交易對手,及時了結,只能任由損失擴大。
『玖』 金融衍生工具為什麼是一把雙刃劍
以來CDO為例:作為場外交易的擔保證自券,CDO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延緩了危機的發作——人們買的ABS等金融產品不能償付時,CDO可以代為償付,這大大降低了人們的恐慌,使人們不會急於拋售手中的證券;同時,這也降低了人們對風險的預期,使人們在購買金融產品時更加盲目,同時,對於每一份ABS都可以做多分CDO擔保,這就使得風險被進一步擴大,這樣一來,當金融危機最終爆發,CDO也無法償付(發行CDO的銀行和保險公司破產),整個社會受到的沖擊便遠遠大於沒有CDO存在的情況。
總體而言,金融衍生工具提高了交易效率,如期權、期貨使定價更具有彈性;但同時,作為可以套利的理財工具,它具有投機的性質,有時會使處在炒作之中資產價格嚴重偏離其價值,加速泡沫的產生。
『拾』 只有上市公司才能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嗎
不是啊,很多的辦法的,有個紀錄片你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