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湖南第一所新式學堂是什麼
明德學堂(抄現長沙明德中學前身)是近代湖南第一所私立新式學堂。比天津南開大學還早一年。由湖南新興教育事業開拓者 胡元倓 老先生創立於1903年。
胡元倓(1872—1940),湖南省湘潭縣人,字子靖,號耐庵。曾經擔任湖南大學校長(1929.7-1930.8)。是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教育家,與張伯苓齊名。
胡元倓 老先生於1872年9月9日出生在湘潭縣一個世代書香之家,1897年入選拔貢。1902年入選湖南首批官費留日生,東渡日本,就讀東京弘文學院速成師范科。同年冬歸國,立即著手籌辦學校,1903年3月與表兄龍璋(時任江蘇泰興知縣)、龍絞瑞兄弟商量,並得到龍絞瑞的父親、前清刑部侍郎龍湛霖的2000元資助,租賃長沙左文襄公祠為校舍,創辦了湖南明德學堂。由龍湛霖任董事長,自任監督(即校長),從此把教育事業作為"磨血事業",而自己就是"磨血之人",為發展中國教育事業特別是辦好明德學校付出了畢生的精力。
Ⅱ 中國近代第一個新式學堂是
京師同文館 京師同文館: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親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設立同文館,內附屬容於總理衙門。萬木草堂:中法戰爭後,康有為為了宣傳其維新變法思想和培養變法人才,於1891年(光緒十七年)租借「邱氏書院」作為講學堂,創辦了萬木草堂。所以,單從時間上來說,前者要早於後者。
Ⅲ 中國第一所新學堂是什麼
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在1912年5月之前使用的舊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國立高等教育的開端。
京師大學堂是當時國家最高學府,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管理職能,統轄全國教育。《京師大學堂章程》中提到其辦學方針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2]。後歷經「戊戌政變」、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等變故,京師大學堂屢遭摧殘,以致停辦。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師大學堂,設速成、預備兩科,創辦於1862年洋務運動期間的京師同文館也並入大學堂。同年,京師大學堂仕學館、師范館成立,師范館為北京師范大學(以及由北京師范大學臨時西遷中創辦的西北師范大學)的前身[3]。1912年5月4日,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4],旋即冠「國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冠名「國立」的大學。[5][6]
中文名
京師大學堂
外文名
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
簡稱
大學堂
校訓
為之則易,不為則難
創辦時間
1898年7月3日
歷史地位
京師大學堂,英文: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德文:Kaiserliche Universitaet von Peking,法文:Université impériale de Pékin,俄文:Цзинши дасюэтан (Пек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京師大學堂創建於1898年戊戌維新運動之中,是我國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綜合性大學。成立之初,行使雙重職能,既是全國最高學府,又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統轄各省學堂。1900年,京師大學堂先遭義和團沖擊,後被八國聯軍德、俄侵略軍占為兵營,校舍、書籍、設備嚴重毀壞,大學堂被迫停辦長達兩年。
1902年1月,戰事平息後,清廷下令恢復京師大學堂,任命吏部尚書張百熙為管學大臣。張百熙因時制宜,首先舉辦速成科,速成科分為仕學館和師范館,於1902年10月14日開始招生,並於當年12月開學。[7]
京師大學堂與武漢大學前身自強學堂、天津大學前身天津北洋西學學堂、山西大學前身山西大學堂、上海交通大學及西安交通大學前身南洋公學、四川大學前身四川中西學堂、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屬同時期的近代新式高校。由於清政府的腐敗,政府並沒有對大學堂給予充分的投入,而自從國子監和科舉制度取消、京師大學堂成立以後,京師大學堂即成為中國官方最高學府和官方教育行政機構,加上各方之優秀士子投身京師大學堂,從職能、學統等方面均顯示出京師大學堂與國子監之間的傳承,因此不少學者皆認為京師大學堂是中國太學的正統繼承者。
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在清末使用的舊名。除北大之外,也有其他學校可溯源自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曾舉辦速成科和預備科,速成科分仕學館和師范館,其中,後者即是北京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後開辦分科大學,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成為中國農業大學的前身之一。
成立背景
1862年,清政府在總理衙門設立了京師同文館。同文館的設立是我國創辦新式學校的開端,此後,清政府又決定設立算學館,學習天文算學。同文館的設立是我國創辦新式學校的開端。京師同文館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高等學校。
1895年8月,康有為、梁啟超等在北京組織「強學會」,購置圖書,收藏報刊,供群眾閱覽,並經常開會講演,討論學術,批評時政,宣傳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和近代科學知識,鼓勵人們學習西方,以學以致用的原則來培養人才,最終達到民族自強的目的。
Ⅳ 清政府創辦了我國第一所新式的學校,這所學校是
京師大學堂是中國抄第一所近代新型高等學校,創建於「百日維新」時期。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下《明定國是詔》,宣布成立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京師大學堂是當時國家最高學府,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
Ⅳ 中國第一所新式學堂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叫什麼
應該是在洋務運動時期,差不多在1867年,京師同文館。後來戊戌變法,改成京師大學堂,即北京大學前身。
Ⅵ 在維新運動中創辦的學堂是________________,中國近代第一家新式航運企業______________,中國近代最早的
在維新運動中創辦的學堂是京師大學堂,中國近代第一家新式航運企業是中國輪船招商局,中國近代最早的
Ⅶ 中國歷史上第一家新式銀行是什麼
中國通商銀行簡稱通商銀行。系督辦全國鐵路事務大臣盛宣懷奏准清專廷後,於光緒二屬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也是上海最早開設的華資銀行。解放後,人民政府接收通商銀行的官僚資本部分作為公股,改造成為公私合營銀行之一。1951年5月,同新華、四明、中國實業、建業等四行在金融業內首先組成聯合總管理處。1952年12月,和上海其他59家私營銀行、錢庄和信託公司一起組成統一的公私合營銀行,成為社會主義金融事業的組成部分。
Ⅷ 我國第一座新式學堂是什麼
1862年中國第一座新式學校同文館成立,1898年中國現代第一座國立大學京師大學堂成立。
http://blog.thmz.com/user1/1043/archives/2006/6069.shtml
Ⅸ 他組建中國第一支新式軍隊,他出面籌錢督修了中國人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他上書廢除了科舉制度,他
袁世凱確實有才能,但他做這些只是為了他個人地位的提高,並不是真心實意的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