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个星期股市会回调吗大约会回调到几点的位置
上周股市出现的大涨普涨行情,是在政府出台的十项基础设施建设、公益项目建设的政策性助力下的,技术性超跌反弹。国家决定4万亿投资保经济增长的消息刺激,沪深股市在创出1664.93点的新低后,又经历了9个交易日的底部整理,终于使得大盘跌无可跌,从而导致这轮股市的放量大涨。 周五沪指收盘1986点,大涨3.05%,深成指收盘6660点,大涨4.66%。增量资金放大,做多意愿坚决。 一周交易结束,两市均收出光头光脚的大阳线,沪指周涨幅13.66%,深成指周涨幅15.77%。本周中央“十大政策”正式出台,明确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令周一两市股指跳空高开,钢铁水泥板块龙头个股开盘直接封上涨停。经历周二周三两天小幅整理,周四周五两市继续放量大涨,较好地确立了两市股指的阶段性重要底部。 周五两市A股1503只股票交易,有1494只股票上涨,不到10只股票飘绿,涨停的股票多达151只。呈继续反弹走势,沪指站在30日均线上方运行。随着市场的震荡走强,个股板块全面开花,多极化热点推高股指。短线来看,市场量能持续放大显示出场外资金入驻迹象明显,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后市仍有继续反弹的潜力。不过,短线在持续反弹后,盘中震荡及个股分化加剧的情形将不可避免,市场总体上将呈震荡盘升格局。 在市场持续走稳的背景下,近期涨幅不大的品种盘中上涨欲望尤为强烈,煤炭、电力设备、机械、化工、外贸、造纸印刷、有色金属等涨幅靠前。随着市场反弹的延伸,投资者可在以下板块中挖掘机会。首先,基建主题股。在中央十大刺激内需政策的背景下,预计未来仍会有相关政策出台,政策赋予该板块较大的想象空间,有望成为年末以及明年的一条炒作主线。投资者可密切跟踪该板块并对其中累计涨幅不大的品种可密切关注。其次,目前仍处在历史低位的滞涨品种,面临较好的补涨机会。投资者在操作上,建议不要一味追涨,逢低关注那些有基本面支撑的滞涨潜力品种。 就目前市况而言,近期市场呈持续反弹走势,目前已收复30日均线,且量能也呈明显放大趋势,多重因素促反弹看高一线。首先,政策面暖风不断,有利于市场投资信心的恢复,A股在经过一年多的持续下跌后,有望在政策面的积极扶持下,逐渐走出下跌阴霾。在中央关于扩大内需,适度放宽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背景下,投资又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这对处于下行周期多个行业形成明显的支撑。成交量开始明显放大。近期市场量能呈逐步放大的趋势,显示场外资金开始入驻抢反弹,在量能持续放大的推动下,股指有望继续向上拓展空间。再者,市场领涨热点形成。基建主题成为市场的持续热点,并形成凸现出明显的赚钱效应,有效地吸引了市场人气,并将市场人气维系在较高水平。 再说,全球大范围的金融危机、经济下滑走过了第一个阶段,突然爆发、初步得到遏制和稳定的阶段。尽管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存在,但是外围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实质影响已正减弱,如果这种影响还会,那么,它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只是在心理层面的,而不是那种关联度很强的实质性影响。前期A股还看外围股市脸色行事,而近期A股能够逆市放量反弹已表明A股正在摆脱外围股市的影响,市场反弹可继续看高一线。 至于本轮反弹,将强势上攻2000点关口,涨升位置大致在60天均线附近的2050点附近。因此,股市大盘将继续维持升势。当大盘越过1900点之后,便开始会有获利盘出货的个别个股的分化走势。大盘上升通道中的跳空缺口的回补,能够吸引更多的追涨盘的介入,这将更有利于大盘的继续上攻。 尽管大盘还将在低点和次低点之间,做长时间的底部震荡,它的大幅反弹及全面反转的时机远未成熟。而上周大盘从底部大举反弹以来,两市累积升幅已达百分之十三至十五,越来越逼近此轮反弹的高点,股民散户在操作上必须愈加谨慎,需分别采取高点卖出、适量补仓或择股加仓的操作手法,适量增加卖出操作、减少买入动作。即使加仓买入,也要选择那类有政策扶持的强势品种、或低价超跌的累积涨幅不大后市还有补涨空间的个股品种,以及市盈率还在十倍以下的个股品种,不要一味高位追涨。而前市低点买入、后市还有上升空间的个股,就还可谨慎继续持股待涨
㈡ 请问大盘还会下跌吗
会的不过上涨趋势已经形成 “技术上说,A股已经形成了上涨趋势,这从不断放大的成交量上可以得到确认。”上海某私募基金经理认为。 本周5个交易日,A股市场4阳1阴,总体呈现放量反弹的态势,沪深股指最大累计涨幅都超过13%,沪指冲过了1800点和1900点两大重要关口,且站上了30日均线,A股反弹的空间正在逐渐被打开。 基建、水泥、钢铁等受益于政策的板块,开始大举上攻。其他板块也是有序轮动,市场热点此起彼伏。更重要的是,持续的政策利好,一方面让权重股止跌回稳,另一方面一些个股明显走出上涨趋势。“如果市场中处于上涨趋势的股票越来越多,那么总体市场肯定也是上涨趋势。”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认为。 但市场中悲观的看法并未完全消失,有人认为,本周股指止步2000点关口,说明在实体经济全面好转以前,机会只是暂时的。 市场中从来都是充满争论,对于趋势的判断更是如此。 “研究员有时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股市的因素很多,有基本面、政策面及技术因素等等。如果仅仅看到一棵树就下结论,肯定是偏颇的。” 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武告诉记者。陈原是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现已离开公募转投私募。 “去年10月的时候,研究员也判断今年下半年A股要到8000点。很多时候,研究界总是雨后送伞。”陈继武举例说明。 三大因素影响行情高度 “据我所知,上海的很多规模比较大的私募基金本周都在密集建仓。观点很明确,不管是反弹还是反转,现在是可以赚钱的时候了。”上述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而安信证券的策略更是显得领先,“全面买入的时刻已经来临。” “基金公司的态度也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之前大家都看得很空,现在有的已经坚决看多。有很多家基金公司都在加仓,只不过有的重点是基建,有的则是消费品行业。”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人士说。 “4万亿的财政投资,从政策上显示出政府保持经济增长的决心,这给虚弱的证券市场注入了很大信心。”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认为。 对于刚刚转好的A股来说,能够破坏趋势的因素并没有消失。市场的忧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外围股市如果持续下跌,将给A股的持续走强带来不小的压力;房地产价格如果大幅下降,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利空因素,因为房地产与金融作为A股的权重与核心,如果不能止跌企稳,指数也必受拖累,难以形成大行情;实体经济最终能否转好,决定了A股能否走出熊市。 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之一个出现恶化,都有可能导致机构大举抛出,从而打破趋势。11月12日,美国道琼斯指数大跌4.73%,11月13日,A股小幅低开后,一路走高,最终摆脱了其影响。有证券界人士认为,A股要走出完全的独立行情是不可能的,但A股强势的时候,可以部分抵消外围环境的影响。 对于房价,高善文前期的报告认为,房价高估了20%-30%。“房价的高估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通过价格下跌的方式来解决,这是空间上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时间来化解,通过居民收入的提高来消除高估。比如1997年至2004年,北京、深圳等地的房地产价格并未出现大幅上涨,但居民收入提高很多。现在看来,房地产下跌的因素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各地的成交量都很小。” 对于实体经济的能否根本转好,各方看法相对谨慎,都未能得出清晰、确定的的判断。“目前来看,通胀的担忧已经完全结束,面临的威胁是通缩。”高善文提醒说。 “从心理预期层面来看,A股的下跌缘于对未来投资的担忧,现在这种担忧已经释放殆尽,对未来经济恢复的信心已经开始逐步增强,这已经在股指走势上有明显反映。”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认为。 中金公司宏观策略组预计,未来一年降息的空间还可以达到216个基点。并认为财政扩张政策和降息能否有效推动内部需求是影响今后中国经济和股市走势的关键所在。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