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股市近十年出现过哪些重要的事件
你说这个问题其实你自己心里有答案4635
㈡ 中国股市现在处于什么状态
《西游记》想必人人都看过,书中有一条潜规则,那就是有背景的妖精最终结局都不错,而没背景的妖精都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了。
有好事者为了验证这条潜规则,专门做了一个统计,他发现《西游记》中有名有姓有剧情的大妖精总共有44个,其中有背景的18个,无背景的26个。有背景的18个妖精最终只死了1个,而无背景的26个妖精最终死了20个。前者死亡率5.5%,后者死亡率77%。
今天我想谈谈新版西游记中三只无背景犀牛精的故事。
话说金平府边上住着三只犀牛精,大妖叫辟寒大王,二妖叫辟暑大王,三妖叫辟尘大王。他们在此修炼了近千年,但并不吃人。
这三个妖精创造性的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我称之为良性修炼:他们保一方平安,换来百姓的供奉。但他们考虑到自己作为妖精抛头露面很难获得百姓的认同,于是他们就乔装改扮成了菩萨的模样。
每年元宵节这三只妖精就假扮成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样子来吃百姓的供奉。由于妖精保当地风调雨顺,因此百姓年年供奉从不断绝。
本来这一切都非常美好,可惜唐僧师徒来了。
孙猴子的火眼金睛一下就发现这三个菩萨是冒牌货,于是他就用自己的金箍棒去捅他们仨。妖精从来没见过这种架势,情急之间抓了个唐僧回去做人质。回到洞里,妖精们就开始纠结了,他们并不想吃唐僧肉,事实上他们从不曾吃过人肉。最终妖精决定,只要孙猴子答应不泄露他们的商业机密,他们就放唐僧回家。
孙猴子虽然也是妖精出身,但自从保了唐僧去西天拜佛取经,就开始和妖精们誓不两立。一路上打了不少妖精也涨了不少经验值。他一上来就问这三个妖精有无背景,调查了半天之后发现并无背景,于是他就胆大了。
另外,孙猴子这人死要面子,老百姓都怪罪他冲撞了菩萨,他却说这三个都是妖精,于是就和当地百姓起了冲突,他急于将妖精抓来以此证明自己一贯正确。可是,万万没想到,唐僧这三个徒弟竟然不是三个犀牛精的对手,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猴子无奈跑去天庭寻找帮手。有了外援之后,猴子凶猛异常。终于把三只犀牛精全部抓住。还要把他们几个抓去金平府游街示众。三只犀牛精虽然是妖精,也是有尊严的,他们打死不去金平府,于是选择了当场自杀。
最可恶的是唐僧师徒,逼死了犀牛精,又把他们的尸体拿出来展示,而三个犀牛精万万没想到,他们原本以为泄露了冒牌佛祖的秘密之后,他们就混不下去了。但老百姓根本就不管你是谁,他们只看效果好不好。效果好就拜你,效果不好就滚蛋。
金平府百姓知道真相之后说:“我们拜我们的佛,关你屁事!就算他们是妖,我们也要拜!真佛我们见过吗?真佛管过我们吗?不管他是妖还是佛,都对我们百姓有恩呐!从此以后我们不拜佛,改拜牛神啦!”
真正的玉皇大帝、神仙、佛祖、菩萨,全都是小肚鸡肠之辈,特别是那个玉帝,一点儿小仇他要记n年,比如凤仙郡的郡守当年得罪了他,他就罚当地三年不得下雨。相反的,这三只犀牛精表现出来的气节远远高于所谓的神仙和菩萨。因此沙僧又开始了神级吐槽:“为什么我们越打妖精就越分不清妖精了呢?”
为啥我要讲这三个妖精的故事呢?因为最近证监会主席重点提到了妖精、害人精。这种奇怪的词汇从证监会主席的嘴里说出来,着实令人感到非常吃惊。
那么这些害人精到底干了什么害人的事情呢?他们就是用保险的名义发了一些理财产品,然后用这些理财产品去买低估的蓝筹股,仅此而已。请问,哪里害人了?
古代有个老头叫叶公,很喜欢龙,龙知道了之后非常感动,一天晚上就主动来找叶公面基。叶公看到了真的龙竟然吓得半死。现在我们口口声声说要搞市场经济,保险公司买低估值蓝筹股就是市场行为,没有法律规定不能买啊,结果官员们看到了一样吓得半死。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呢?我想来想去没弄明白。
长期以来,中国的股市就是一个奇怪的市场。真正能赚钱的好公司,股价出奇的低,而根本不赚钱,纯靠故事忽悠人的烂公司,股价都涨上天。傻傻的股民买了这些公司的股票,公司的大股东就减持,用百姓的钱去买别墅、去移民。对于这些真正的害人行为,证监会似乎也没怎么管过。
用百姓理财资金购买蓝筹股,百姓同时能得到理财收益,股民也能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利益,请问谁的利益受损了?哦,像王石这样的人似乎利益受损了。但我觉得这是活该啊,谁让你不拿真金白银出来回购公司股票呢?你不是没钱,你明明账上有钱,但你就不愿意买,因为股价高低跟你没关系。后来引得野蛮人来举牌了,这就是报应啊,天道理应如此。
主席点了好几个妖精,但最后被罚的似乎是一个叫宝能的妖精,我闭上眼算了算,感觉宝能最大的罪状是没有背景,因为姚老板是卖菜出身。另一个叫安邦的似乎就没事,人家的背景我不敢乱说。难道这又是一个潜规则吗?
去年股灾是证监会强迫大家卸杠杆,结果把自己玩死了。现在蓝筹股稍微涨了点,证监会又来扎车胎,要是险资真的出车祸了,谁来赔老百姓的血汗钱?
金平府的百姓也说:“我们买我们的理财产品,买我们的股票,关你屁事!你管过我们吗?不管他是什么,关键是我们能赚钱啊!怎么不去管真正的害人
这就是股市目前的真实写照
㈢ 中国股市现在的发展状况
关于中国股市现状的批判一直未绝于耳,而批判者关心中国股市、希望中国股市一路平安的良苦用心无不清晰可见,也正因为如此,本刊今日特编发国研中心的此篇研究文章,剖析中国股市目前存在的三大问题。作为一家之言,读者尽可以凭自己的功力和悟性去见仁见智。
一、上涨速度过快问题
国民经济以8%的速度发展,股市应以多快的速度上涨才合理?如果股市以50%的速度上涨,结果将怎样?
股市每年上涨多少?或者以多快的速度上涨才是牛市呢?当然,这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上涨的背景和依托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这是一条被世界各国股市反复实践证明了的铁的经济规律。中国经济GDP目前为+8%,发展速度已是相当快,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99年,沪市大盘起点1146点,终点1366点,涨幅+19%;2000年起点1366点,终点2073点,涨幅+51%。如果认为1999年的行情是“恢复性上涨”的话,2000年的行情就是标准的加速上涨,这种加速上涨的速度50%合理吗?2001年行情还会以50%的速度上涨吗?今年会不会出现加速之后的修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股市的发展情况,美国股市是世界最成功的大牛市,对中国应该有借鉴作用。美国股市从1987年的2000点,到1994年的4000点,7年内翻了一倍,每年的上涨速度为10%;从1994年到1999年站上11000点,5年内每年上涨速度为22%;而从1987年至1999年,尽管12年内股指总体涨幅达到5倍多,但每年的平均上涨速度只有15%,其中上涨最快的年份也只有20%多。
从财富效应和社会资源配置上分析,如果股市上涨过快,大部分人都能从股市中赚钱,股市中的平均收益超过社会其它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其财富效应必然造成社会各方资源向股市的过分集中,形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平衡,各方资金在股市中的堆积必然促使股市的泡沫膨大,一旦这个泡沫破灭,结果也将是灾难性的。
中国股市目前的大牛市主要是靠资金堆积起来的,是银行连续6次降息和一次征税造成的银行存款资金分流,另外还有一些一时无法寻求合理投资渠道的社会闲置投资资金的入市,造成股市资金空前集中。而两市容量过小、供小于求的矛盾,最终堆积成目前的牛市。这种资金推动型而非业绩推动型的大牛市,一旦失去资金来源,最后的接力者必将成为牺牲品。因为只有业绩推动型的大牛市才能长久、牢固,中国牛市目前急需实现从资金推动型到业绩推动型的战略性转变,才能真正有效防患于未然。我始终坚信,中国股市是大牛市。但是,第一,大牛市不应是狂牛更不应是疯牛,狂牛疯牛是病牛,病牛是危险的,是不能长久的。第二,大牛市应是慢牛,是稳中有涨,是波动性地上涨,过程中不排除若干个短期、中期调整。
二、市盈率过高问题
把一个60倍市盈率的中国股市推向平均市盈率不足20倍的世界股市后,结果将怎样?
市盈率是衡量股价定价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一个被世界股市普遍认可的铁的经济规律。过去,中国股市走势与中国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原因在于过去中国股市是典型的政策市、是典型的封闭市的结果。
中国加入WTO已成定局,中国经济必将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国股市必将对外开放,政策市必将转变为市场市。中国股市的走势必将与世界股市同步,中国股市的运行规律也必将与世界股市的运行规律一致。说到底,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必将与世界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接近。
目前中国股市在2000点上方的市盈率已超过60倍,比世界股市平均不足20倍的市盈率高出3倍。显然,中国股市60倍的市盈率已严重高企,迟早必然会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这个“价值回归”过程如果得不到足够重视,如果得不到充分预防,越往后拖,其战略性系统风险也就越大,甚至不排除有“股灾”的可能。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如果认为60倍的市盈率也是合理的话,那么向上还会不会有空间?还有多大空间呢?70倍、80倍、100倍能到吗?如果到了70倍、80倍、100倍又会怎么样呢?这是一个很令人深思的问题。不过,我们认为,管理层一定会注意到这一点的,近期支持有实质性的资产重组,打击虚假重组,打击操纵市场的行为等一系列规范市场的重大措施,已经说明管理层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预防。
三、投资理念导向问题
增量资金进场大肆投机炒作重组股,一旦退出机制建立后,结果将怎样?
近年来,中国的证券市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投资绩优股赚不了钱,而投机垃圾股反而能赚大钱。原因在于大搞资产重组,实实在在出现了一些“乌鸡变凤凰”的案例。正是在这种“乌鸡变凤凰”的诱惑下,两市大炒资产重组,不管真真假假,只要有重组的可能就大炒特炒。然而,真正能重组成功的案例数量还是非常少的,比例相当低,ST、PT的阵容也实实在在地在一年一年扩大。“乌鸡”与“凤凰”之间本没有什么必然的内在关系,如果每年暴炒资产重组,必然会让投资者产生一种“乌鸡必然变成凤凰”或者“乌鸡肯定会变成凤凰”错误理念,致使投资者发生买了“乌鸡”坐等变“凤凰”的操作行为,这将是一种致命的错误。一旦退出机制推出,抱着的“乌鸡”只能变成“死鸡”。那时系统风险就更大了!
目前场外资金仍在不断流入,但是,如果不让新增资金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如果让新增资金接受了“乌鸡必然变成凤凰”的错误理念,出现买了“乌鸡”坐等变“凤凰”的操作行为,过多吸纳垃圾股和低价股,等着“乌鸡变凤凰”的美梦成真。这不仅将损害这部分新增资金,而且将使中国股市的系统风险越积越大。存在就是合理的,投资绩优股赚不了钱,而投机重组股能赚大钱。尽管管理层正从多方面努力保护投资者利益,这种主观动机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过分纵容炒作垃圾股,过分纵容已破产公司(净资产为负、按公司法、资不抵债就应破产)的存在和暴炒,这从另一方面极易对投资者产生客观上的政策误导。
目前对资产重组的大肆炒作,除了极少数是有实质性的资产重组外,大多属纯炒作,纯投机,是一种泡沫,泡沫是不可能长久的,总会有破灭的一天,一旦退出机制建立,泡沫破灭时将是一场灾难。我坚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中国的证券市场明天也会更好!从国家的战略利益出发,提前预防上述三个战略性危机问题,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我也坚信,聪明的管理层一定会意识到这些问题,一定会提前防范的。
㈣ 讲一讲最近中国股市
同花顺财经讯,今日早盘沪深两市小幅低开,而沪深当月股指低开高走,早盘一度冲击涨停板。但沪指早盘却一直处于震荡态势之中,午后多头再度发力,个股纷纷涨停。深成指和创业板更是封死涨停板,空方今日作战完败,国家维护股市稳定起到巨大作用。
板块热点看,从近期的全线跌停到今日的全线涨停,可以说A股经历了大起大落,最终国家队大获全胜。而今日个股全线封涨停是对国家救市最好的回应。早盘创业板率先发起反击,题材股亦爆发出无限能量,跌停到涨停个股比比皆是,可以说热点已经满地开花。
分析可知,昨日股指期货全线跌停,今日则全线涨停,国家队操盘手法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沪指经过近一个月的暴跌之后,在3400点左右终于企稳,可以发 现,3400点是3月份牛市第二波启动的原点,国家队选择在此位置出手也在情理之中,此位置支撑作用明显,今日便是下跌到支撑后快速拉升,最终迎来涨停。
本周国家队进场时首先拉升了以两桶油为首的权重板块以起到稳定大盘的作用,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主板是稳住了,但中小盘股却出现了集体的跌停。次日,国 家队转变思路,专攻小盘股,众多小盘股出现了机器挂单吸货的动作,此时市场人气有所恢复。而昨日的期指全线跌停必然是国家队故意而为之,此举让空头当日无 法再度继续开空仓,而国家队则在股票市场不断吸收筹码,以至于今日多方直接打爆空方,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同花顺财经认为总体来看,随 着三大股指全部涨停,国家队救市大获全胜。国家队的胜利不仅是救助了蔓延在极度恐慌之中的A股,也宣告中国有能力并且能够很好的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 各种金融问题,相信国家相信党,今日我们万众一心,共同抵御住了这一场金融风波,A股今后必将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笑全球。(同花顺(300033)财经原创 中心)
㈤ 中国近期股市有什么利好消息吗
利多:股市抄用语,又叫利好。利多就是指消息有助于提升股价,利多消息的来源,大部份是来自于公司内部,如营业收入创新高、接获某大订单等。
利空就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
利多是指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好转、银行利率降低、社会资金充足、银行信贷资金放宽、市场繁荣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股价上涨有利的信息。
㈥ 中国股票市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1891年,香港成立了香港股票经纪协会,后发展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14年,中国当时的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89年大陆开始试点,1995年正式形成现代股票市场。
中国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股市。1989年开始作为试点,本着试得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运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国股市试点要停、股市要关门这类消息。后受"3.27国债期货事件"影响,中国期货市场于1995年进行全面的整顿清理,中国股市成为扶持的对象,这样股市才由此迎来了真正的利好,转而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股票市场特点:
1 有一定的市场流动性,但主要取决于当日交易量(交易量取决于投资人心理预期)。
2股票市场只在纽约时间早上的9:30到下午4:00(中国市场为下午三点)开放,收市后的场外交易有限。
3成本和佣金并不是太高适合一般投资人。
4 卖空股票受到政策(需要开办融资融券业务)和资本(约50万)的限制,很多交易者都为此感到沮丧。
5 完成交易的步骤较多,增加了执行误差和错误。
㈦ 中国股市大盘最近怎么了
中国股市大盘最近与全球股市一样,都受贸易战的影响不小,包括美国股市在内都在震荡回调过程中,后市主要看贸易谈判结果怎么样了。
㈧ 中国股市历史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㈨ 中国现在的股市怎样
一言难尽,最好场外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