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明天有股市吗
2014元旦:1月1日(星期三)为节假日休市,其他无调休。(二)2014春节:1月内31日(星期五)—2月6日(星期四)为节假容日休市,2月7日(星期五)起照常开市。(三)2014清明节:4月5日(星期六)—4月7日(星期一)为节假日休市, 4月8日(星期二)起照常开市。(四)2014劳动节:5月1日(星期四)—5月3日(星期六)为节假日休市,5月4日(星期日)为周末休市,5月5日(星期一)起照常开市。(五)2014端午节:5月31日(星期六)— 6月2日(星期一)为节假日休市, 6月3日(星期二)起照常开市。(六)2014中秋节:9月6日(星期六)—9月8日(星期一)为节假日休市,9月9日(星期二) 起照常开市。
(七)国庆节:10月1日~7日,无调休。10月8日(星期三)起照常开市
B. 明天有什么股票有可能涨停的吗
这是需要专业的仔细的来分析的,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预测的,没有那么神的人,关键是你得找到自己的方法,在股市中强势股永远都是股民追逐的对象,强势股主要特点:
1.高换手率:强势股的每日成交换手率一般不低于5%,某些交易日达到10%以上,甚至可能达到20%~30%。
2.具有板块效应:强势股可能是一波行情的龙头股,也可以是热点板块中的代表性股票。强势股的涨跌,会影响同板块股票的涨跌。
3.在一定时间交易价格内累创新高。
操作方法:
1、抓住龙头股不动:龙头股一般在大盘低迷时率先放量上涨或第一个封涨停,大胆的投资者如果能够及时介入龙头股,就可以持股不动,等待大盘行情结束,或龙头股明显形成头部时方卖出。
2、介入换手率高的强势股:龙头股很多人不敢追,或等考虑清楚了,再想追而追不到。这时,应该及时寻找同板块的高换手率的强势股。
3、在强势股技术性回调过程中介入:强势股因为受到市场关注程度高,而且可能有主力操纵,一般上涨迅速,回调时间短、幅度浅。
4、强势股出现利空消息时:强势股在一轮上涨过程中,可能出现基本面的利空消息,这时该股短线会有短线下跌。由于板块热点还未消退,主力资金也还在其中,等该股短暂企稳之后,主力再次拉升的概率很大。
这些是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新手在经验不够的情况下不防跟我一样用个牛股宝去跟着牛人榜里的牛人去操作,他们都是经过多次选拔赛精选出来的高手,跟着他们相对来说要靠谱得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C. 明天股市有开张吗
有 后天关闭 明天是国庆最后之前最后一天了 下午三点结束
D. 有哪些影响为什么股市会大跌
一、宏观分析
1. 宏观经济变量
(1)利率
实际生活中的利率有很多种,与企业经营和人们生活最密切的就是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目前我国的存贷款利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放开,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控制的是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基准利率的变动表明中央银行的意图,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非常之大。最近的一次变动是2007年3月1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通常认为利率的提高对股市起到负面作用。首先,存款利率的上升使得存款收益更高,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倾向于从股市撤出资金进行储蓄(要理解在银行存款也属于投资,安全性高风险小收益低的投资);贷款利率的上升提高了公司的筹资成本,增加了公司偿债的难度,盈利就相应减少;另外,房贷款利率的上升将使得一部分投资者从股市上把资金撤出来用于偿还房贷。以上的种种原因都造成股市资金的分流,股市资金的供给下降,如果将股票视为产品的话,对股票这种产品的需求就下降,根据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促使股价下降的压力很大。1993年5月15日和7月11日,央行两度提高利率,上证指数受到打压从1000跌落到几百点,股民损失惨重,而1996年5月1日和8月23日两度降低利率的结果则刺激股市急速上升。
但是上面这种传统的利率与股价的关系也要结合经济周期进行分析。3月18日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并没有使得股市应声而跌,反而在震荡整理中小幅上升,加息也不可能彻底扭转当前蓬勃牛市的大方向。究其原因,在经济处于繁荣增长的阶段,社会需求旺盛,企业利润增长很快,甚至完全抵消利率上升所造成的融资成本增加;在繁荣期,投资者对股市也强力看好,存款利率的小幅增加不足以吸引投资者转向。尤其我国目前处于全球经济的亮点,10%左右的增长率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眼光。资金面始终充足,小幅加息必然难以抑制股市的走强。反观日本,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十几年的经济衰退中,利率降到极低也难以振兴股市。
对于经济景气,一国居民深处其中必然有所体会。在经济相对不稳时,加息或减息就会起到重大的利空或利好作用,而当经济的繁荣或衰退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间取得共识时,利率的作用就会非常有限。
(2)汇率(人民币汇率)
汇率对原材料或产品涉及到贸易的上市公司影响很大,同时汇率也会引导国际资金的流向。很多研究人员认为我国目前股市的繁荣离不开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从直观上理解就是1美元只能换到更少的人民币。我国在2006年7月21日宣布汇率制度的改革,在此之前汇率一直停留在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附近,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汇率弹性加大,波动幅度也加大,目前人民币汇率大约为1美元兑换7.8元人民币,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还在持续。
汇率通过贸易渠道影响上市公司股价有如下几种情形:
① 若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而原材料不依赖于进口,则当本国货币升值时,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价格上升,不利于本国产品的销售,而原材料成本不变,企业盈利下降,股价下跌。反之,当汇率贬值时,股价将呈上升趋势。
② 若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场,而原材料依赖于进口,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国内产品销售价格不受影响,而原材料成本下降,盈利上升,股价上升。反之,当汇率贬值时,股价将下降。
③ 若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场,原材料也不依赖于进口,那么汇率对销售收入和原材料成本的影响都比较小。
④ 若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原材料也依赖于进口,这实际上就是国际贸易中"两头在外"的情形,本国货币升值会降低产品销售收入,但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也会下降,汇率对利润的影响倾向于两种力量的互相抵消,最终汇率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3)货币供应量/信贷资金的控制 法定准备金率
货币供应量主要有三种M0,M1和M2。M0仅仅包括流通中的现金,M1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M2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及单位其他存款之和。央行对M1和M2高度关注,监测经济运行。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这三大政策工具来操作。法定准备金率是近期比较频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准备金就是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账户的资金,它占存款的一定比率就是法定准备金率。该比率的提高将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放贷的资金减少,从而间接地控制了流向股市的资金总量。需要说明的是,政策上不允许信贷资金直接流入股市,但是考虑这样一种情形:在信贷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打算购买住房的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贷,从而将自有资金投入股市,而一旦信贷资金收紧,房贷难以获得或贷款规模较小,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富余资金投入股市,减少了股市上的资金总量。政府每次彻查违规资金入市的消息通常会导致股市的小幅下挫。
(4)通货膨胀率/加息
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一国物价上涨的程度,通货膨胀率越高表明物价上涨得越厉害。通货膨胀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要视情况而定。
① 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的影响较小。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围内增长,而经济处于景气(扩张)阶段,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
② 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经济将被严重扭曲,货币每年以50%的速度以至更快地贬值,这时人们将会囤积商品,购买房屋以期对资金保值。这可能从两个方面影响股价:其一,资金流出金融市场,引起股价下跌;其二,经济扭曲和失去效率,企业一方面筹集不到必需的生产资金,同时,原材料、劳务价格等成本飞涨,使企业经营严重受挫,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闭。
③ 通货膨胀时期:并不是所有价格和工资都按同一比率变动,也就是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种相对价格变化引致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产量和就业的扭曲,因而某些公司可能从中获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损失。与之相应的是获利公司的股票上涨;相反,受损失的公司股票下跌。
另外,较高通货膨胀率通常会引发央行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从而对股市产生不利影响。
2. 国内经济政策
在我国,政府调控股市的政策通常会对股价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大的方面讲,政府针对股市的政策主要有发展股市和规范股市两种。1994年7月底,证监会"三大利好政策"出台,上证综指在短时间内从300多点上升到超过1000点,成交量放大几十倍。1994年9月,政府开始清查透支行为,并把"T 0"交收制度改为"T 1",上证指数在4个交易日内暴跌300点。
近期股市上最重大的改革就是2005年下半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长久以来困扰我国股市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有接近三分之二的股票为国有股和法人股而不能流通,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一致。股权分置改革就是采用对价(可以理解为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等方式使非流通股流通起来。首先,这一政策使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取得一致,实现了与国际股市的接轨,从长远看对股市的健康发展起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改革也被认为是当前股市走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从短期来看,非流通股股东(称为大非和小非)在当前股市较好的形势下的减持冲动也要充分考虑,尤其是非流通股所占比重较大的上市公司。
政府针对房地产和债券市场的政策也会影响到股市的表现。比如政府认为房地产过热而采取打压措施的话,原先投资于房地产的资金就有可能转而投向股市,从而推动股价的上升。
重要领导人针对股市的讲话也会反映出政府对股票市场状况的评价和看法,研究者也通常以此为依据预测政府将要对股市采取的政策。
国家的产业政策也会影响具体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对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行业,其股票价格会被推高,而国家限制发展的行业,股票价格会受到不利影响。例如,国家对交通运输、水电、煤气等公共事业的产品和劳务进行限价,将会直接影响到公用事业公司的盈利,并使这类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
3. 国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
国外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会对当地股市产生影响,美国、欧洲、日本、香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与我国股市的联动性很高。2007年2月27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二",这一天,沪综指狂跌268.81点,跌幅8.84%,创下1996年12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深成指跌797点,跌幅9.29%,接近跌停。从中国A股市场开始,世界主要股市上的指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中国股市影响世界股市的开始。
E. 中国股市有规律吗
中国股市有很多规律:
1、跌多涨少 ;
2、市场的规则永远版都不健全;
3、市场就像个孩子,永远长权不大;
4、中国股市是喊话市,喊话前无论什么走势,一喊话就立马向下运动;
5、与国际接轨;外围股市下跌,立刻与国际接轨;外围股市上涨,历来都非常淡定,从不跟涨;
6、内部机制上的规律更多,数不胜举;
F. 明天股市会怎么走呢黑周四还有没有
明天的股市应该还是震荡的格局。只要今晚美股不出什么幺蛾子。应该不会大跌,反正震荡上下震荡肯定是会有的。
G. 中国股市:明天股市还有跌破3000点的风险吗
跌破3000是迟早的事,看趋势到2850-2900一线
1、从外围的角度来看,美股是确定进入熊市周期了,现在跌的版还是权比较缓慢,可能在5或6月份有一波急跌,道琼斯可能要触探一下20000点。美股缓跌对A股的影响是不大的,但如果连续急跌,必然会拖累A股。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真是美股带动A股急跌,那么暴跌后的机会,也就相应而生,这个时间节点,大概率会在下半年发生。
2、从中美贸易战的走向来看,这个判断是最难的。说句题外话,现在一些大v在贸易战的分析和猜测是不靠谱的。因为无论哪个大v,本质上都是屁民老百姓,这种关系到国运的分析判断,不进入上层建筑的圈层,是无法得出正确的预判。
作为投资者,只能抱着最坏的打算,去应对股票市场的变化,而不是去猜测走向。贸易战从4月初开始,市场也是逐步消化贸易战带来的利空,这个时间周期,一定是有节点的。假设这次美方代表团来华协商,并未达成共识,那么对股市的影响依然会很大,消化这个利空,3个月应该是最少的。
综上所述,加上其他几个利空,比如MSCI利好出尽,国家队基金减仓,6月的世界杯A股魔咒,实在找不出在5月份、6月份做多中长线个股的理由。
H. 在股市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炒股法则:十不要。
1永远不要不设止损
不设置止损是交易中的一大禁忌,无论是没有杠杆的股票还是带杠杆的期货现货。有些人认为股票没杠杆就不止损,但是因为股票很多都是长线投资,不设置止损容易出现深套。
4永远不要在亏损时加仓
有些人越是亏损,越是去加仓,总以为那是拉低成本的,盲目抄底,盲目相信自己已经错误的判断,然后不断的加仓,结果让错误人为地扩大。
5永远不要抗单
明知自己的判断错误的情况下,不愿意执行止损,而是将错误的单子扛到底,相信总有一天价格还会回来的,结果哪里知道碰到的是大单边行情,结果是不得不巨亏割肉,得不偿失。
6永远不要随意改变止损位
本来已经设置好的止损位置,结果快到的时候不愿意止损,而撤掉止损或者将止损放大。通常这样的结果会演变成抗单,侥幸下减少了亏损,结果碰到一次大一点的单边,一单亏了所有。
7永远不要频繁操作
中国有句俗话:做多错多。好的交易是保持稳定正常的交易频率,不会因为行情的好坏而随意改变做单的频率,特别是频繁交易。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适自己的交易频率,不因为做单而做单。
8永远不要没理由的进出
在没有真正成为高手前,不要凭感觉去交易。不要总是用“我觉得”,“我认为”,“可能”这些思维去下单,要多问问自己为什么交易,为什么去做这单,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有理有据,做单不误的习惯。
9永远不要将盈利都转加资本
有些人明明已经赚钱了,但是人性都是贪婪的,有些人不仅不会将赚的钱定时取出来,还要去追加资本,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由赢变亏。要懂得见好就收,及时收割利润,只有放进自己口袋的前才真正是自己的。
10永远不要在不活跃的市场交易
活跃的市场资金也会更活跃,更自由,可以自由的买卖。往往这种市场资金量庞大,说明有投资前景。资金是趋利的,有交易的地方也就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