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林证券的发展历程
1885年 公司前身成立
1914年 公司更名为Merrill,Lynch & Co.
1930年 公司将业务集中在投资银行领域
1941年 成为华尔街专上第一家发行企属业年报的公司
1946年 公司建立资金管理学校,就是现在的金融咨询公司
1955年 公司年签约额突破10亿美元
1960年 在伦敦开设办事处
1961年 在东京开设代表处
1973年 公司成为了证券投资公司
1976年 资产管理部成立
1982年 在香港建立了地区总部
1985年 作为第一家外国证券公司进入日本证券市场
1993年 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美国证券公司
1997年 收购澳大利亚的McIntosh Securities Limited
1999年 进入数字时代,在网上开始业务经营
2008年 受次贷危机影响,亏损严重,被美国银行收购.
⑵ 证券的发展历程
1603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一样,如今他们又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
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 教授 维姆·范登德尔: 是的,可以这么说。它是第一个联合的股份公司,为了融资,他们发行股票,不过不是现代意义的股票。人们来到公司的办公室,在本子上记下自己借出了钱,公司承诺对这 些股票分红,这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筹集资金的方法。
荷兰阿姆斯特丹历史博物馆馆长洛德韦克·瓦赫纳尔:
他们聚集了650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的欧元,而那时候,这些钱值几十亿,用这些钱他们建立了公司。
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女仆也成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
成千上万的国民愿意 把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到这项利润丰厚,同时也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 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政府将一些 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 公司的权限和信誉。
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 教授 维姆·范登德尔:
(政府给东印度公司的特权是)可以协商签订条约,发动战争,这样它就成了在亚洲的独立主权个体,或者说从南非到日本的整个地区,它都可以像一个国家那样运作。
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东印度公司的船队出航了。西班牙国王几乎是用鄙夷的态度对待这个不自量力的挑战者。但是,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队,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
荷兰阿姆斯特丹历史博物馆馆长洛德韦克·瓦赫纳尔:
前十年他们(东印度公司)没有付任何的利息,因为投资者喜欢把钱投到造船、造房子,以及在亚洲建立一个贸易王国上面。做完这些,十年后,公司第一次给股东派发了红利。
连续十年不给股东们分红利。这样的经营方式为什么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这是因为: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愿意,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可以随时通过股票交易所 ,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变成现金。
早在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经活跃着超过1000名的股票经纪人。他们虽然还没有穿上红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经出现了。
这里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前来从事股票交易的不仅有荷兰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大量的股息收入从这个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的院子,流入荷兰国库 和普通荷兰人的腰包,仅英国国债一项,荷兰每年就可获得超过2,500万荷兰盾的收入,价值相当于200吨白银。 旧中国
证券在中国属于舶来品,最早出现的股票是外商股票,最早出现的证券交易机构也是由外商开办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上市证券主要是外国公司的股票和债券。
1872年,设立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交易所法》推动了证券交易所的建立。
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
1918年,中国人在北平成立了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20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新中国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中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券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4月,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7月3日正式营业。
1991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向社会公布上海股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以准确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以后上海股市价格的总体走势,为投资者入市及从事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出现在上海街头,向市民公开发售。谁会想到,就是一张售价仅30元的认购证,改变了很多人一生的命运。股票认购证的发行象征中国的股份制改革一个开端,证券市场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从即日起视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1992年1月13日,兴业房产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国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动产股票。
1992年2月2日,上海申银证券公司与上海联合纺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定协议,发行中国第一张中外合资企业股票。
1992年2月21日,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特种股票上市。这是中国第一张上市交易的B股股票。
1992年3月2日,进行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仪式。
1992年3月21日,全面放开股价,实行自由竞价交易。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并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
1992年8月11日,上海股市第一次狂泻,三天之内,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
1992年9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视察深圳时表示:“股票上市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深圳和上海要办成全国的股票交易中心,为全国服务。”
1992年10月19日,深圳宝安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992年认股权证,发行总量为26403091张。这是中国首家发行权证的上市企业。
1992年12月,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部、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各大专业银行及证券公司等联合编审的《上海证券年鉴·1992》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中国大陆第一本证券年鉴。
1993年4月1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借助卫星通信手段传送到北京亚运村的建行北京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利用卫星通信技术传送行情在中国尚属首次。
1993年4月22日,经李鹏总理签署的国务院令第112号,《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1993年5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分类股价指数首日公布。上证分类指数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
1993年5月5日,中国首部期货市场法规——《期货经纪公司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公布。
1993年5月2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决定,STAQ和NET两系统的法人股交易市场进行整顿,暂不批准新的法人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中华股价指数”正式向各会员公司和国内外信息媒介发布,这是证券市场发展进程中又一“界标”。
1993年6月29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
1993年7月7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全文共分8章,分别就证券交易所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等具体问题做了详细规定。
1993年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
⑶ 长城证券的发展历程
2007年12月31日长城证券研究所被评为中国荐股成功率第一名证券研究机构。
2007年12月26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注册资本由15.67亿元增至20.67亿元。2007年4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注册资本由9.25亿元增至15.67亿元。
2007年1月第一届“长城论坛”在海南成功举办。
2006年7月29日长城证券获批规范发展类证券公司。
2005年11月公司通过深圳证监局组织的以“五项内控”为核心的专家小组评审
2004年4月长城证券率先完成2.3亿公司债发债工作
2004年2月长城证券获准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2003年12月公司郑州营业部开业。
2003年12月由公司主承销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40亿元企业债券成功发行。
2003年11月第二届长城财富论坛在深圳市召开。
2003年6月由公司和美国景顺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2003年5月公司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涉及金额5.5亿元的收购活动中,与美林证券一起担任卖方财务顾问。
2003年2月公司取得证券交易所市场2003年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资格。
2003年1月公司总部完成全员竞争上岗工作。
截至2003年3月底公司在全中国主要大中城市设有24家证券营业部
2003年6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美国景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景顺资产管理公司、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
2001年12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发起设立了长城基金管理公司
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批准长城证券为综合类证券公司
2000年1月进入全中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1999年12月担任国内首批国有股配售主承销商(黔轮胎)
1999年7月-10月完成增资扩股工作,资本金增至8.25亿元人民币
1999年9月参与财政部99年记帐式(五期)、(八期)国债发行工作,认购比例超过1%
1999年10月担任ST湘中意资产置业财务顾问,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十大资产置换运作典范
1997年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长城证券经营外汇业务。中国人民银行评长城证券为内部风险控制先进单位。
1997年4月合并后担任第一家新股发行主承销商(吉林纸业)
1996年11月合并后担任第一家上市推荐人(山东黑豹)
1996年4月合并后担任第一家配股主承销商(琼南洋)
1995年月11日深圳长城证券部与汇通证券合并,成立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990年—1992年海南汇通证券和深圳长城证券部分别成立
⑷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历
1984年,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代理发行公司股票。
1986年,沈阳信托投资公司和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率先开始办理柜台交易业务。
1987年,我国第一家专业性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国债柜台交易正式启动。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3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正式营业,各证券经营机构的业务开始转入集中交易市场。
1991年8月,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1998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出台。
由于市场持续低迷和结构性调整,资本市场发展出现问题。
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综合治理后的具体成果表现在:第一,有效化解了历史遗留风险;第二,平稳处置了一批高风险公司;第三,集中改革完善了一批基础性制度;第四,进一步健全了法规体系和监管机制;第五,积极推进了证券公司的业务创新。
2006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实施,进一步完善了证券公司设立制度。
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09家,证券公司资产的总规模和收入水平都迈上了新台阶。
⑸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的前身是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证券公司之一。1994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成全国性的证券公司。2001年底,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87.34亿元,成为国内证券行业中资本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证券公司。2005年5月,经中国证券业协会评审通过,海通证券成为创新试点券商,公司发展进入新时期,各项业务继续保持市场前列。2006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和券商综合治理的完成,资本市场进入实质转折期。在这一年里,公司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公司在业务、管理、风控、制度和流程建设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启动了上市进程并获得了实质性进展。2007年7月31日,公司成功挂牌上市。2007年10月,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100,000万股并已完成,引入了中信集团、平安、太保等战略投资者,优化了公司股东结构,公司资本金达到82.2782亿元。是国内证券行业中资本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证券公司之一。2009年末公司总资产1208亿元,净资产434亿元,净资本344亿元。2009年,公司首次借力专业机构制定公司今后五年的发展战略。2014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75亿元,同比增长71.93%;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的总资产为3526.46亿元,较年初增长108.51%。
目前,海通证券拥有91名博士、1175名硕士和6000名学士近万名员工组成的国内一流证券公司。海通证券现有6家子公司、10家分公司、188家证券营业部分布在全国118个城市,客户总数达300万以上,2010年底公司总资产1154.13亿元,净资产444.64亿元。
⑹ 韩国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历程
1956年2月11日,大韩证券交易所在首尔建立,标志韩国证券业开始启动,不过当时,该交易所的交易活动以政府债券交易为主,股票交易很少。此后,随着经济发展,韩国资本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63年对大韩证券交易所进行了重组,使之成为政府所有的非盈利公司,并更名为韩国证券交易所。
韩国KOSDAQ市场建立于1996年7月。成立KOSDAQ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为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中小型风险企业,为这些企业创造一个直接融资的渠道。至2005年底,KOSDAQ拥有上市企业917家,市值700亿美元,日均交易量达18亿美元,年换手率875%,其交易活跃度在世界三十余家新市场中仅次于NASDAQ。韩国证券市场是由债券市场发展起来的。
1956年,证券交易所第一次开盘的时候上市公司只有12个,买卖交易的品种也是国债为主。经济开发5年计划的推进和政府为了有效地扶持资本市场,还有企业公开政策的实施使韩国的证券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迈出了大踏步。证券交易所以活跃的有价证券的流通和形成公正的价格为第一,而且改善交易方法。1975年实施了POST买卖制度,1988年并行电子买卖,1997年 9月开始全部施行电算系统。为了证券业务的自动化建立和改善了基础建设,使实现了证券交易所的现代化和科技化。根据有价证券证券买卖的结算业务的顺利进行,有效地管理和保管有价证券,1974年成立了证券代替结算株式会社(现在证券委托院)。为了证券市场的电算化,1977年成立了证券电算株式会社。证券市场的逐渐扩大,1979年般到了现在的场地 - 汝矣岛,现在小岛 - 汝矣岛成了韩国举足轻重的金融宝岛。
1992年开始外国商人直接在韩国的股市上自由交易,1996年上市股价指数期货市场,1997年又开设股价直属期权市场,使韩国的证券交易所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性的交易所。美国,英国,日本等60多个国家的国内外投资者通过国内外分布的50多个会员证券公司买卖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⑺ 招商证券的发展历程
招商来证券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源壮大,于1991年创建于深圳,迄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三年的发展之路。
公司是在招商银行证券业务部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二十三年来,经过了三次大的历史性飞跃:
1994年4月,招商银行证券业务部改制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招商银行的全资子公司----招银证券公司,注册资本1.5亿人民币,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1998年10月,公司成为首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改制增资的证券公司,并更名为“招商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第二次飞跃。新千年伊始,公司再次增资扩股,资本金增至22亿元人民币,并被中国证鉴会核准为综合类券商。2001年,公司致力于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资本金为24亿元。
2002年7月,为谋求国际化之路,公司更名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第三次飞跃。
2009年11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⑻ 西藏证券的发展历程
1994年 西藏信托拉萨证券营业部正式开业,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卫星传输系统也正式开 通,自治区主席江村罗布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普穷为开张剪彩,杨松副主席讲话
1995年 西藏信托上海证券营业部开业
2000年 西藏证券从西藏信托剥离,正式成为独立公司
2001年 西藏证券日喀则营业部开业
2001年 西藏证券成都营业部开业
2002年 西藏证券北京营业部开业
2005年 西藏证券日喀则营业部搬迁至杭州并开业
2007年 西藏证券完成增资扩股
2007年 西藏证券完成大集中交易、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
2007年10月 中国证监会庄心一副主席一行视察拉萨营业部
2008年1月,公司全面完成客户账户的规范工作,并通过西藏证监局的验收,为全国第一家通过验收的证券公司。
2008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文,对在账户规范工作中表现突出、做出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我司被评为证券市场账户规范工作先进集体,我司成都营业部的柜台主管陈莉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
2008年和2009年,公司连续两年在证券公司分类评级中获得A类A级。
2009年8月,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文,核准我公司在上海设立西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管理全国范围内的证券营业部。
2010年2月2日,上海分公司的筹建工作通过上海证监局的现场验收。
2010年11月26日,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核准西藏同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变更持有5%以上的股权的股东的批复》(证监许可[2010]1708号),批准西藏自治区投资有限公司承接原股东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的全部股份划转,合公司30%股份,股东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变更为西藏自治区投资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公司获得了投资咨询业务牌照,正在积极行动准备新业务的推广,实现公司业务模式的转变。
2008-2010年,共发行24只产品,为3只公募基金一对多,信托产品21只;发行总规模为30亿元。运作期间产品运作稳定,跑赢同期大盘指数,并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