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汇丰银行的业务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以香港业务为出发点,开业时以当时股东之一沙逊洋行拥有,位于中环域多利街(现称银行街)的域多利大厦作为总部,并取得发钞权。总部位置与2012年的所在地相若,并于1886年购入改建为第2代总行行址。1880年代,东藩汇理银行因锡兰咖啡失收结业,汇丰取得源自东藩汇理银行的香港政府的往来帐户,成为香港的准中央银行。1872年获港英政府授权发行1元纸币,以补充严重短缺的1元银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汇丰肩负起重建香港经济的重任。1960年代及1980年代两次银行风潮中,汇丰为最后拯救者。另一方面,汇丰在九龙区兴建一座总行作为处理九龙新界区帐户和服务,九龙旺角弥敦道673号旺角汇丰大厦作为第二总部,除此之外,1999年汇丰在大角咀的写字楼建筑物群上进驻汇丰中心,汇丰中心共三座,属于港铁奥运站物业发展计划第一期,汇丰中心原址为大角咀码头巴士总站,1998年,该写字楼未命名时,发展商信和集团将该写字楼以40亿港元出售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作为后勤总部人力资源部及把部份原旺角分行部份业务迁入,因而命名为汇丰中心。 汇丰为香港市场领导者,在存款市场方面,香港汇丰的市占率达两成四,而信用卡结余的市占率为两成九,按揭及人寿保险市场的占有率则分别为约一成七及两成。
港元纸币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有发行港元纸币,但初期主要用作商业上的交易。直到1935年,港英政府通过货币条例,汇丰获授权发行5元以上的港元纸币(5元钞票于1975年发行之后随即终止发行)。1994年起政府发行10元硬币,汇丰自此不再发行10元纸币(最新的是1992年1月1日发行)。现时汇丰的港元纸币发行量占全港流通纸币的63%以上。
收购恒生
1965年,香港发生银行危机,恒生银行发生几次挤提事件,并且蒙受巨大损失。4月8日,董事局决议把银行控股权售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最后汇丰收购恒生银行51%股份。取得控股权后,汇丰除去了香港银行业最具威胁的对手,奠定了其在香港银行零售业的垄断优势。不过汇丰在收购恒生银行之后,只派出4名代表加入董事局,继续保持原来的华人管理层。现时汇丰持有恒生银行62.14%股权。
自动柜员机
1980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引进一个自动柜员机网络,名为“易通财”(ETC,全写为Electronic Teller Card)。初期的ETC只在中区的闹市设立,后来在各区分行都有设立,并将网络扩展至澳门。现时除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之外,旗下的恒生银行亦使用ETC网络,至于其他港澳地区的商业银行都使用银通网络。另外,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以及恒生银行于1991年推出自助式户口查账系统,名为“查数快”,在广告中称为“万能叔叔”,客户透过银行卡,可以查看户口结余。但是2012年来电子银行服务普及,可以利用互联网、电话等查账,加上保安、隐私等问题(不提供密码都可以查看户口结余),查数快于2007年1月1日起停用,并于4月中全部拆除。
网上银行
随着网络发达,汇丰银行亦提供了网上银行服务,服务范围包括申购基金、外币定期存款(惟非香港居民不能从事人民币的定存投资,其他外币皆可)、买卖香港股票、债券、衍生性商品、黄金及定时定额扣款申购股票基金等。
社会印象
汇丰2012年在香港关闭多间营利不佳的分行,为香港偏远和贫穷地区的居民带来不便,引起舆论责难,但汇丰在香港仍有崇高地位。香港人购买股票时,流行以购买汇丰当成储蓄,深信其管理层可以将公司价值不断提高。其派息长期保持稳定,亦建立出“与民分息”的形象。2006年,香港政府实施五天工作制,但汇丰反其道而行,延长服务时间,但聘请更多员工(但位于工业区内的分行却在星期六、日均全日休息),两者成为比较的对象。
前美林证券香港副总裁林森池曾指,若香港人由1977年开始,每年以1万港元购买汇丰的股票,第10年开始,其股息已足够购入1万元股票。30年后,汇丰市值已经增长80多倍,每年股息有50多万港元。当时有市民戏言,要投资,只需学4个字——HSBC,以此反映香港人对该银行的态度。不过,汇丰市值庞大,令股价长期不动,投资界把它叫作“大笨象”,当“大笨象”的股价急速起飞时,外界往往视此为利好消息,或股市走势可以炽热的信号。投资界亦有所谓“圣诞钟、买汇丰”的流行语,认为圣诞前夕买入汇丰,必赚无疑,惟该民间智慧2012年已经证实站不住脚。2009年3月,汇丰公布其2008年全年业绩,录得2012年来少见的盈利大倒退,2008年盈利相对2007年大幅倒退接近七成,并宣布供股以筹集资金。消息公布后,汇控股价大幅回落,单日下跌18%,股价回到90年代中的价钱。
银行职务
汇丰、渣打银行及中银香港同时获香港金融管理局授权发钞,而除了发钞之外,汇丰亦为香港政府的主要往来户。
慈善基金
汇丰银行慈善基金是香港的一个注册慈善基金,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于1981年注资成立,并由该行提供持续经费。
扶助企业
社联-汇丰社会企业商务中心是香港一间汇聚各界力量创立的商务中心,为社会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包括网罗专业人士(包括汇丰员工)为社企提供专业意见和顾问服务。该中心由汇丰银行慈善基金拨款资助。 上海分行:上海是汇丰银行的发迹地。汇丰银行英文缩写HSBC中“S”字母指代的正是上海。1864年上海的几个英商洋行大班在聊天时提议集资设立一家银行。同年,英商会德丰洋行的大班(总裁)麦克林(David McLean)得知该银行要在上海设立分行,由于看好银行业前景,他立刻回国筹资于第二年携巨款返回上海成立汇丰银行上海分行。
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的营业额,不但居各地分行之首,甚至从成立伊始就远远超过了香港总行。与汇丰银行的创始股东之一的沙逊洋行类似,汇丰在成立一段时间之后就把业务重心从当时发展缓慢的香港转移到了上海。一直到抗日战争之前,上海都一直是汇丰在全球最为重要的市场,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汇丰在上海的地位已不如美资银行,1949年政权更迭以后汇丰作为唯一一家留守上海的外资银行发现营业收入甚至已经远远不如持有物业日常养护的开销,不得已于1955年彻底退出上海市场。
晚清至民国,汇丰上海是中国政府偿还外债和赔款的主要经收机关、代总税务司收存保管中国内债基金、收存中国关税的主要银行。1915年上海所有中外金融业的库存金银合计8099万两,其中华商银行和钱庄占17.3%,其他9家外国银行占44.3%,而汇丰一家即占38.4%。1926年,汇丰的4295万港元总发行额中,在香港流通的占24.2%,在其他国家流通的仅占4.6%,在以上海为重点的大陆各地流通额占71.2%。1936年汇丰的全行存款2.55亿美元,其中在华吸收的为1.53亿美元,占59.9%,占各外商在华银行吸收存款总额的43.4%,而上海分行又占了其中极大的比重。此外由汇丰经手买卖的外汇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量的60%-70%。
汇丰银行于1921年至1923年在上海的金融中心外滩(属于上海公共租界)建造了一幢高7层、占地14亩,气派非凡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上海汇丰银行大楼(今外滩12号,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总部),这幢号称“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的大楼,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造价10倍于当时的香港总行。精雕细刻的外表美轮美奂,希腊式圆形穹顶直插云霄,这栋新大楼不但使得汇丰银行在上海银行界的领袖地位更加稳固,也立刻成为了上海这个远东金融中心的新地标。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 广州分行:1865年6月汇丰银行于广州开设分行。1920年在沙面广州英租界内建有一座4层楼房(今沙面大街54号胜利宾馆),转角处建有穹顶。而今连同整个沙面近代建筑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口分行:1866年开设,在汉口英租界江滩建造2层楼房。1913年-1920年重建成为豪华的古典主义式样的4层大楼,建筑面积10244平方米,正面的柱廊采用爱奥尼柱式。1949年停业。是光大银行武汉分行。曾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作为汉口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汕头分行:1866年开设。 福州分行:1866年开设。位于仓山塔亭路,是一栋19世纪建造的两层西式红楼。1949年停业,改为福州市第二医院宿舍,损坏严重。 宁波分行:1866年开设。 厦门分行:1873年开设。初设英租界海后路(今鹭江道)。1938年迁址鼓浪屿鼓新路。1950年停业。鼓新路行址是造船厂宿舍。 烟台分行:1876年开设。位于滋大路(今海关街),1921年建造一座券廊式平房,列为烟台市文物保护单位。 九江分行:1879年开设。 北海分行:1880年开设。 澳门分行:1881年开设。 天津分行:1882年开设。1925年在天津英租界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84号)和领事道(今大同道)转角建成一幢古典主义风格的银行大厦,有华丽的券顶,正面的柱廊也是采用爱奥尼柱式。同和工程师设计。1954年停业。现为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分行:1889年开设。1902年在东交民巷建成文艺复兴风格的楼房。1955年停业,为北京市公安局占用,1980年代后因拓宽马路被拆除。 牛庄(营口)分行:1892年开设。 镇江:1894年开设代理处。 青岛分行:1912年开设。1917年在馆陶路与吴淞路十字路口建成一座德式建筑。 哈尔滨分行:1915年开设,位于道里水道街(今兆麟街37号),1923年建成一座古典主义式样的4层大楼。1941年停业。为中国银行使用,列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奉天(沈阳)分行:1917年开设,1931年-1932年在十一纬路三经街路口建造一座古典主义风格的5层大楼。为交通银行沈阳分行使用,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连分行:1922年开设。1925年在今中山区玉光街61号兴建略带文艺复兴风格的四层楼房。为中国工商银行使用。 重庆分行:1943年开设。 汇丰银行(中国)有 限公司于2007年4月2日正式开业,总行设于上海,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外商独资银行,其前身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的原中国内地分支机构。
至2014年,汇丰中国共有135个网点,其中29间分行设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厦门、济南、青岛、南京、杭州、苏州、昆明、重庆、成都、太原、西安、武汉、长沙、大连、合肥、郑州、宁波、哈尔滨、沈阳、东莞、唐山、无锡、扬州、长春;另外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厦门、成都、重庆、大连、佛山、中山、珠海、杭州、苏州、武汉、西安、宁波、青岛、惠州、江门、昆山、潮州、茂名、清远、汕头、韶关、湛江、肇庆、阳江和云浮等地设有支行。这一不断扩大的分行网络在内地外资银行中首屈一指。融汇国际经验和对本地市场的深入了解,汇丰银行在中国独具优势,为您或您的业务提供广泛的银行和金融服务。
汇丰银行在中国各分行的主要业务可分为两类:
一是工商银行业务(Corporate Banking),包括项目方面的贷款与房地产贷款、进出口押汇与票据托收、证券托管与B股业务、外汇资金安排等四个方面;
二是零售银行业务(Retail Banking),如存储账户、汇款、旅行支票、信用卡、商户服务等。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还为客户提供房地产按揭贷款等业务。汇丰的优质服务已获得广泛的认可,所获奖项包括:
《金融亚洲》中国最佳外资银行
《资产》中国最佳资金管理银行
《Global Finance》最佳私人银行
《银行家》亚洲与西欧最佳银行
《欧洲货币》评为“中国最佳外资银行”(连续4年)
在香港银行开立帐户:香港银行一般要求公司所有董事亲自到银行办理开户手续,户口签署人或公司董事如果是中国内地人士,必须持有中国护照或来往港澳通行证方可办理开户。应带备公司文件及相关资料。
董事不去香港开立银行帐户的方法:由于有些董事不方便直接到香港银行开户,他们可以在香港银行设在中国境内的分行签署开户档(俗称签名见证),等到分银行把档送到香港总行后,我们再到总行代为办理开户手续。由于此类开户较为复杂,开户前可向我们查询。
在中国境内外资银行开立帐户:如果您没有护照,您可以到香港银行设在中国境内的分行开立离岸户口。户口签署人及非户口签署人只要拥有中国内地身份证即可办理。开户人应带备相关的证件资料。
开立银行帐户所需资料:董事的身份证明文件(身份证明或护照) 正本/商业登记正本/注册证书正本/公司章程正本/公司章程/会议记录正本/会计师签署的开户档/存入新户头的现金/银行会开出的资信证明正本(资信证明应含有:开户人姓名、护照或身份证号、开户日期、存款额、和“银行来往记录良好”字样) 。
银行开户服务内容:推荐开户银行、安排向开户银行发出签名见证指示函、准备会计师或律师签署的开户证明、准备银行开户申请书、到银行协助客户办理公司开户。
汇丰银行账户管理费用及手续费用:
账户3个月平均结余低于HKD50,000,银行收账户管理费:HKD100/月
通过网上转出:110HK每一笔;网上转入:60HK每一笔
通过香港汇丰柜台汇出:中午12点前是200HK;12点之后是240HK
通过香港汇丰柜台汇入:最低收取50HK,具体由银行确定
汇丰「理财易」商务账户可以转钱到内地公司及个人账户:
具体:汇丰账户如果转到内地个人账户,可转美金港币;汇丰账户如果转到内地公司账户,转美金或者港币。
在香港汇丰开出来的账户,拿卡可以到内地汇丰的ATM机提取人民币,每天可以取2万,手续大概是200人民币。
㈡ 最近的国家大事
上海洋山PK浙江北仑,区域经济也好,一体化经济也罢,长三角中国第一港之争已成为事实。年11月2日,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上聚首的马士基、和黄与中远等 十余家国内外海运巨头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给即将开港的上海洋山深水港。 11月初,洋山港进行了最后的保安、防火等一系列演习,上海港务集团也已经把全部的欧洲航线从外高桥调整到洋山港。 而此时就在几十海里以外,目前吞吐量居全国第二位 的宁波港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北仑港区的扩建工作,位于宁波慈溪和嘉兴市之间的杭州湾大桥也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全国吞吐量居前两位的港口正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超极港口展开一场海岸线上的PK。 天时地利北仑占优 建港口最需要的天时地利,在这个方面浙江北仑港显然比建在小洋山岛上的上海洋山港更有优势。上海芦潮港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每年都有很长时间会受到台风的影响。上海港口管理局洋山办的工作人员也说,每年洋山港肯定会有十几天因为台风不能作业。而宁波北仑港区因为有舟山群岛的环抱,受台风的影响就会小很多。 宁波港北仑第二集装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涛表示,洋山港每年最多的作业时间大概只有280天,比北仑港要少很多。而且对于定期集装箱航班来说,航期延误率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另外,北仑港的吃水深度也要比洋山港深。洋山港虽然是深水港,吃水深度也只有15米,而北仑港却有17米。 洋山港一期码头建在嵊泗列岛中的小洋山岛上,与上海的交通要通过长达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来实现。仅洋山岛一期工程5个深水泊位加上东海大桥的造价就超过142亿人民币,而整个洋山港工程的预算成本据说要超过1000亿人民币。与之相比,北仑港建在陆地上,建设成本要远远小于洋山港。 在两大港口的竞争之中,舟山的地位最为玄妙。无论是洋山港还是北仑港,都要从舟山“借岛”。洋山港一期码头所在的小洋山岛本身就位于舟山市的嵊泗列岛,而浙江省也规划打造“宁波舟山港”的统一品牌,现阶段正在开发岸线资源比较丰富的金塘岛和六横岛。 目前,国家已经批准设立了洋山港口区,洋山港的港政、航政和口岸管理权完全归上海所有,行政归属为浙江。这样的划分,必将使洋山港在未来的建设中要面对诸多“扯皮”的问题。而同在浙江省的宁波和舟山合作起来就比较容易,浙江省港航局的领导就透露:“按照省政府的目标,三年内宁波舟山港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港口。” 资本竞争 难分伯仲 据世界海运年会公布的数字,近两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海运业的关注中心,占了世界海上贸易增长量的60%以上。尽管中国目前仍只占世界海运进口的10%和海运出口的5%,却因增长迅速而对世界海运业影响重大。 与中国海运的增速相比,中国建设港口的资金缺口相当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投资码头的力度逐年加大,洋山港码头更是吸引了十余家国际海运巨头排队买单。日前,上海洋山港二期项目终告名花有主,由和黄、中远集团及马士基组成的财团,获上海政府首肯,双方也草签了协议。 洋山港引来了国际巨头,北仑港也没有落后。根据美林证券的报告,目前北仑港第一、三期为国有全资;第二期由本港最大码头营运商与和黄宁波港务局以49%∶51%的比例合资;第四期由宁波港务局、地中海航运、意大利邮船、台湾长荣合资;第五期大榭岛码头由招商局集团、宁波港务集团和大榭岛发展局合资。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集装箱发展部部长黄卫平认为,宁波港对于和外来资本的合作非常自信,而引入更多的竞争者是未来宁波港发展的一个趋势。 腹地之争 上海抢先 根据交通部的统计数据,上海港2004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455万标箱,宁波港2004年的吞吐量为400 万标箱。而按照规划,到2010年,上海港吞吐量达2500万标箱,宁波港达1000万标箱,两者之和达3500万标箱。 从运力不足到运力过剩,是上海港和宁波港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宁波港集团看来,腹地也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域的龙头,上海的辐射作用极其明显,其甚至可以通过长江一直渗透到武汉、长沙这样的中部地带。在北仑港扩建之初,宁波港有关方面一直希望临近浙江的江西、安徽能成为自身的腹地,但最后还是事与愿违。 而在2004年6月18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及其下属的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各以现金出资2.016亿元和1.68亿元,分别持有改制后的武港集团30%和25%的股权,最终控股武汉港。在洋山深水港开港之前,上海港务集团已经抢先下手开拓长江流域的箱源,而稳定箱源就意味着稳固和提升上海港的地位。 上港集箱自2000年7月上市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200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43亿元,相比之下,依托宁波港的上市公司宁波海运就远没有上港集箱在资本市场上的那份潇洒,主营业务收入在2004年只有8.1亿元。 洋山港的开港不但给宁波港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影响到了韩国和日本的一些港口。韩国驻上海领事馆最近就向韩国政府、总统府提交了一份分析洋山港建成后影响的报告。其指出洋山港的半路杀出,冲击了韩国利用釜山港设立东北亚物流中心的规划,全球最大规模的洋山港建成之后,釜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将减少30%。 交通竞争两桥争风 就长远来看,洋山港和北仑港面临的问题是运力过剩,但在今天,面对的问题却还是运力不足。无论在上海港务集团还是在宁波港集团看来,竞争固然存在,但合作也是应有的主题。 不少学者认为,宁波北仑港和上海洋山港,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重复建设。但是,另一种声音认为,由洋山港引发的长三角港口之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公平竞赛。而在这次竞赛中,双方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转口港”作为PK的底牌。 目前,世界前两大港新加坡港和香港港所处理的集装箱,有60%-70%是转口货,而上海港的主要货源还是来自于内陆经济腹地,转口的比例不到3%。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海祜表示:“要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单依靠腹地的货源是不够的,上海港需要加大中转量,才能充分发挥国际枢纽港的功能。” 目前,洋山港区已经为全国唯一保税港,其将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而地处北仑的宁波保税区也已经得到国务院批复,可以实现区港联动。 针对腹地资源不足,宁波港集团早就提出要改变港口的定位。要加大吸引中转货船的力度。在宁波港看来,随着港口的不断发展,宁波港将会在进口、出口之外加大做转口的机会。而且,为解决宁波腹地不足的困难,浙江已经在2003年着手修建杭州湾大桥。 浙江的杭州湾大桥将会连接嘉兴和宁波北部的慈溪,可以减少宁波到上海的车程约两个小时。目前杭州湾大桥的投资已追加到108亿,在杭州湾大桥完工以后,经济发达的江苏南部到达上海洋山港和宁波北仑港的路程将基本相同。 在宁波港务局看来,上海港是老大哥,这点毋庸置疑。但在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对于苏州这样的苏南城市,到洋山港和北仑港的物流成本基本相同。要赢得这些城市企业的认同,就要在服务上下大力气。 宁波港集团宣传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浙江人向来是做得多,说得少,我们从来没有说要做中国第一大港。但我们也相信只要自己的事情做好了,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到来。”正所谓,不说PK的人也不怕PK。
㈢ 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
上海洋山PK浙江北仑,区域经济也好,一体化经济也罢,长三角中国第一港之争已成为事实。年11月2日,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上聚首的马士基、和黄与中远等 十余家国内外海运巨头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给即将开港的上海洋山深水港。
11月初,洋山港进行了最后的保安、防火等一系列演习,上海港务集团也已经把全部的欧洲航线从外高桥调整到洋山港。
而此时就在几十海里以外,目前吞吐量居全国第二位
的宁波港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北仑港区的扩建工作,位于宁波慈溪和嘉兴市之间的杭州湾大桥也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全国吞吐量居前两位的港口正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超极港口展开一场海岸线上的PK。
天时地利北仑占优
建港口最需要的天时地利,在这个方面浙江北仑港显然比建在小洋山岛上的上海洋山港更有优势。上海芦潮港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每年都有很长时间会受到台风的影响。上海港口管理局洋山办的工作人员也说,每年洋山港肯定会有十几天因为台风不能作业。而宁波北仑港区因为有舟山群岛的环抱,受台风的影响就会小很多。
宁波港北仑第二集装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涛表示,洋山港每年最多的作业时间大概只有280天,比北仑港要少很多。而且对于定期集装箱航班来说,航期延误率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另外,北仑港的吃水深度也要比洋山港深。洋山港虽然是深水港,吃水深度也只有15米,而北仑港却有17米。
洋山港一期码头建在嵊泗列岛中的小洋山岛上,与上海的交通要通过长达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来实现。仅洋山岛一期工程5个深水泊位加上东海大桥的造价就超过142亿人民币,而整个洋山港工程的预算成本据说要超过1000亿人民币。与之相比,北仑港建在陆地上,建设成本要远远小于洋山港。
在两大港口的竞争之中,舟山的地位最为玄妙。无论是洋山港还是北仑港,都要从舟山“借岛”。洋山港一期码头所在的小洋山岛本身就位于舟山市的嵊泗列岛,而浙江省也规划打造“宁波舟山港”的统一品牌,现阶段正在开发岸线资源比较丰富的金塘岛和六横岛。
目前,国家已经批准设立了洋山港口区,洋山港的港政、航政和口岸管理权完全归上海所有,行政归属为浙江。这样的划分,必将使洋山港在未来的建设中要面对诸多“扯皮”的问题。而同在浙江省的宁波和舟山合作起来就比较容易,浙江省港航局的领导就透露:“按照省政府的目标,三年内宁波舟山港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港口。”
资本竞争 难分伯仲
据世界海运年会公布的数字,近两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海运业的关注中心,占了世界海上贸易增长量的60%以上。尽管中国目前仍只占世界海运进口的10%和海运出口的5%,却因增长迅速而对世界海运业影响重大。
与中国海运的增速相比,中国建设港口的资金缺口相当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投资码头的力度逐年加大,洋山港码头更是吸引了十余家国际海运巨头排队买单。日前,上海洋山港二期项目终告名花有主,由和黄、中远集团及马士基组成的财团,获上海政府首肯,双方也草签了协议。
洋山港引来了国际巨头,北仑港也没有落后。根据美林证券的报告,目前北仑港第一、三期为国有全资;第二期由本港最大码头营运商与和黄宁波港务局以49%∶51%的比例合资;第四期由宁波港务局、地中海航运、意大利邮船、台湾长荣合资;第五期大榭岛码头由招商局集团、宁波港务集团和大榭岛发展局合资。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集装箱发展部部长黄卫平认为,宁波港对于和外来资本的合作非常自信,而引入更多的竞争者是未来宁波港发展的一个趋势。
腹地之争 上海抢先
根据交通部的统计数据,上海港2004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455万标箱,宁波港2004年的吞吐量为400 万标箱。而按照规划,到2010年,上海港吞吐量达2500万标箱,宁波港达1000万标箱,两者之和达3500万标箱。
从运力不足到运力过剩,是上海港和宁波港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宁波港集团看来,腹地也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域的龙头,上海的辐射作用极其明显,其甚至可以通过长江一直渗透到武汉、长沙这样的中部地带。在北仑港扩建之初,宁波港有关方面一直希望临近浙江的江西、安徽能成为自身的腹地,但最后还是事与愿违。
而在2004年6月18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及其下属的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各以现金出资2.016亿元和1.68亿元,分别持有改制后的武港集团30%和25%的股权,最终控股武汉港。在洋山深水港开港之前,上海港务集团已经抢先下手开拓长江流域的箱源,而稳定箱源就意味着稳固和提升上海港的地位。
上港集箱自2000年7月上市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200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43亿元,相比之下,依托宁波港的上市公司宁波海运就远没有上港集箱在资本市场上的那份潇洒,主营业务收入在2004年只有8.1亿元。
洋山港的开港不但给宁波港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影响到了韩国和日本的一些港口。韩国驻上海领事馆最近就向韩国政府、总统府提交了一份分析洋山港建成后影响的报告。其指出洋山港的半路杀出,冲击了韩国利用釜山港设立东北亚物流中心的规划,全球最大规模的洋山港建成之后,釜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将减少30%。
交通竞争两桥争风
就长远来看,洋山港和北仑港面临的问题是运力过剩,但在今天,面对的问题却还是运力不足。无论在上海港务集团还是在宁波港集团看来,竞争固然存在,但合作也是应有的主题。
不少学者认为,宁波北仑港和上海洋山港,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重复建设。但是,另一种声音认为,由洋山港引发的长三角港口之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公平竞赛。而在这次竞赛中,双方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转口港”作为PK的底牌。
目前,世界前两大港新加坡港和香港港所处理的集装箱,有60%-70%是转口货,而上海港的主要货源还是来自于内陆经济腹地,转口的比例不到3%。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海祜表示:“要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单依靠腹地的货源是不够的,上海港需要加大中转量,才能充分发挥国际枢纽港的功能。”
目前,洋山港区已经为全国唯一保税港,其将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而地处北仑的宁波保税区也已经得到国务院批复,可以实现区港联动。
针对腹地资源不足,宁波港集团早就提出要改变港口的定位。要加大吸引中转货船的力度。在宁波港看来,随着港口的不断发展,宁波港将会在进口、出口之外加大做转口的机会。而且,为解决宁波腹地不足的困难,浙江已经在2003年着手修建杭州湾大桥。
浙江的杭州湾大桥将会连接嘉兴和宁波北部的慈溪,可以减少宁波到上海的车程约两个小时。目前杭州湾大桥的投资已追加到108亿,在杭州湾大桥完工以后,经济发达的江苏南部到达上海洋山港和宁波北仑港的路程将基本相同。
在宁波港务局看来,上海港是老大哥,这点毋庸置疑。但在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对于苏州这样的苏南城市,到洋山港和北仑港的物流成本基本相同。要赢得这些城市企业的认同,就要在服务上下大力气。
宁波港集团宣传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浙江人向来是做得多,说得少,我们从来没有说要做中国第一大港。但我们也相信只要自己的事情做好了,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到来。”正所谓,不说PK的人也不怕PK。
㈣ 中国上海cfa工字待遇高不高
对投资行业薪酬状况的调查表明,雇主愿意为拥有10年或以上工作经验CFA持证人提供高额奖金。同行业,CFA持证人比非持证人收入高24%。如果不谈工作经验,CFA持证人于非持证人的薪酬差距将更大,CFA持证人的薪资高于非持证人54%。以下是CFA持证人年收入的一些数据:
全球CFA持证人年收入平均收入17.8万美元
新加坡CFA持证人年收入11.3万美元
加拿大CFA持证人年收入10.8万美元
★美国CFA持证人年收入
基本薪水:$194,000
基本薪水加红利:$304,000
工作10年以上基本薪水加红利:$392,000
CFA持证人在美国年薪比哈佛MBA12.8万的年薪还高出6万美元左右。
★英国CFA持证人年收入
基本薪水:$179,000
基本薪水加红利:$320,000
工作10年以上基本薪水加红利:$412,000
★香港CFA持证人年收入
基本薪水:$194,000
基本薪水加红利:$304,000
工作10年以上基本薪水加红利:$392,000
那么,如果是没有拿到CFA资格认证,只是通过了部分CFA考试,他们的收入怎么样?
★CFA一级学员收入:
基本薪金RMB240,000
奖金RMB102,400
总计年收入RMB342,400
★CFA二级学员收入:
基本薪金RMB436,000
奖金RMB156,000
总计年收入RMB592,000
★CFA三级学员收入:
基本薪金RMB514,800
奖金RMB423,600
总计年收入RMB938,400
雇佣CFA持证人的十大主要公司:
全球范围内,雇佣CFA协会会员的十大主要公司:美国银行美林证券(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花旗集团(Citigroup)、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汇丰银行(HSBC)、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 Smith
Barney)、加拿大皇家银行(RBC)、瑞士联合银行(UBS)、富国银行(Wells Fargo)
CFA的就业前景--鉴于CFA考试的正规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其资格证书在全球金融领域内受到广泛的认可,被称为“第2护照”和“华尔街通行证”成为银行、投资、证券、保险、咨询行业的从业通行证。CFA职业方向包括投行经理,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财务总监、投资顾问、投资银行家、交易员等,同样薪酬也很可观。美国CFA的年薪40万美元以上,在香港年薪30万美元左右。
CFA就业最多的世界著名机构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J.P摩根、花旗、穆迪、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瑞士信贷和瑞银、普华永道、国内头牌投行如中金、中信、银河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国信证券、中银国际证券等。2010年新被提升的5大行的高管新秀清一色是CFA持证人,CFA在中国已成为胜任能力的考量标准。
㈤ 要读金融业,去上海的什么大学比较好广东省的呢
读金融肯定是上海财经大学了哟,这还用说嘛。
上海名校1交大,2复旦,3同济,4华东师范,5华东理工,6上海财经,7上海外国语,8上海大学,9东华大学,10华东政法...
㈥ 上海商学管理学比较不错的大学有哪些
回答数:1
浏览数:46 管理学的大师
请研究管理学认识列举一些管理学的大师,以及他们的一些简单资料。本人对此不是很了解,望诸位帮忙。如果是在世的请注明他们都是哪个学校的出身,谢谢啦!
提问时间: 2006-04-13 22:25:38 评论 ┆ 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网络知道知识人的观点
回答:adimashi84
新手
4月18日 19:19 管理大师中的大师——杜拉克Peter Drucker
杜拉克(Peter Drucker)是公认排名第一的管理大师,生于1909年的奥地利维也纳,今年已九十几岁的杜拉克,目前仍勤于写作,至今已有33本着作。他的新书《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 for 21st Century),就教企业如何领导变革,而不是被变革牵着鼻子走。
杜拉克在1946年出版了其重要著作《企业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该书挑战了当时的企业结构,把“分权”视企业组织的关键。书中对经营成功的大企业,有细腻而见解独到的分析,到今天仍然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杜拉克在管理上提出的最重要理念,就是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传统的管理观念里,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扩大利润;但在目标管理观念里,利润的需求只是目标之一,只要顺利完成各个重要目标,利润就会随之而来。同时,目标管理也对企业的责任有更深更广的认知。他又认为提升知识工作者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在真正的工作上。
后现代企业之父——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
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1942年生),1982年与罗勃特.华特曼(Robert H. Waterman, Jr)合着的《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书而声名大噪,晋升为大师之列。《福布斯》(Forbes)评选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工商书籍,《追求卓越》排名第一,它更被誉为“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彼得斯的管理学大师地位谁能代替。该书归纳出杰出公司(Best-run companies)的八大特征:
1. 快速行动:走动式管理(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 MBWA)和自由沟通。先做、再修改、然后再试。
2. 接近顾客:全力解决顾客问题,并从顾身上学习,每个人都有责任创造最佳服务或产品。
3. 让员工发挥自主性以及创业精神:充份授权、鼓励员工切实冒险,支持新的尝试。
4. 透过人来提高生产力:尊重员工训练员工,不论职位高低,都是提升质量和生产力的泉源。
5. 建立正确价值观:利润是价值的副产品,积极实行,带动士气,让工作成为一种乐趣。
6. 专心编织:做内行的事,卓越公司都是由内部扩充,一次扩充一点,不要一下扩充太快。
7. 组织形式单纯,人事精简:建立稳定、创业、改革积习三大支柱。
8. 宽严并济:建立一个松紧合宜的控制系统。
学习型组织鼻祖——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
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1947年生),现为麻省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资深教授。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鼻祖,被公认为20世纪对商业战略影响最大的伟人之一。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获《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于1997年评选为二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五本管理书籍之一。
竞争策略大师-麦可.波特Michael E. P. Porter
麦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 1947年出生),自26岁起便任教于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是该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长聘教授。年前,他再度获哈佛大学颁发最高荣誉的“大学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资格,成为该校历来第20位得到“镇校之宝”殊荣的教授,被誉为当代策略大师,波特也成为身价最高的企业顾问。
自1980年起出版了<<竞争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后,1985年出版<<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1990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这二本合称为「竞争的三部曲」,无论从哪一本着作来看,波特建构的「巨型理论」(grand theory)都十分明显而成功。波特的理论无论是「竞争策略」或「竞争优势」,均是从「竞争」的观点出发,希望透过「焦点」(Focus)、「产品差异化」(Differentiation)或「低成本」(Low Cost)等手段取得相对竞争地位。企业经营者随时随地都应有竞争的意识,随时随地和竞争者比较,是波特理论的基本哲学。
人类潜能导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
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的<<与成功有约>>(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一书广为人知,他更被<<时代>>周刊列为25位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他教人“捕鱼”,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历卓有成效的人生,而且,这种卓有成效(personal effectiveness)远远超过了物质的丰裕,更是一种道德人生和幸福人生。可以说,柯维的哲学给人很大的启示,他坚信,传统智能中的一些原则必须坚持,而以科学面貌出现的一些结论则必须被超越,并以此为重要的基石,让我们看待世界的范式(Paradigm)可以被改变。
基业长青-詹娒.柯林斯Jim Collins
詹娒.柯林斯(Jim Collins)他的著作是笔者近年最喜爱阅读,其中他在其的经典之作<<从A到A+>>(Good to Great)中谈及了所谓“第五级领导”,他认为第五级领导人具备了双重特质:即宅心仁厚,但意志坚强;谦冲为怀,但勇敢无畏。
其中尤其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领导人「窗子与镜子」的心理哲学。柯林斯观察到,当处在顺境、面对成功时,卓越领导人看到的是窗子,他会看到窗外的人,透过窗子,他看到许多人的努力及付出;而当逆境来临、诸逢失败时,卓越的领导人看到的是镜子,他们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他们会反省自己该付的责任,不会将错误归咎他人。
改造企业大师-麦可.韩默Michael Hammer
麦可.韩默(Michael Hammer),曾获<<时代杂志>>与美国<<商业周刊>>评为最杰出管理大师之一。1993年与钱辟(James Champy)合撰<<改造企业:再生策略的蓝本>>(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一书,亦是首度使用“Reengineering”这个名词。
他们研究许多美国杰出的企业在80年代进行的改革,都是采用近乎革命性的改造工程,因此称之为“Reengineering”。书中将企业再造定义为「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并彻底重新设计企业的作业流程,以求在成本、质量、服务与速度等重要的组织绩效上有巨幅改善」,开拓企业再造领域,规范90年代企管议题范畴。
营销学的导航者-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
科特勒教授是现代营销的世界重要权威之一。目前担任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凯洛格(Kellogg)管理学院的国际营销学名誉教授。他拥有二十本着作,包括全世界企管硕士课程最被广泛使用的营销学教科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执行和控制>>(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科特勒的著作已以二十种文字版本在五十八个国家或地区中发行,并被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和企业人士视为营销学的经典著作,<<营销管理:分析、规划、执行和控制>>一书更被<<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选为全世界五十本最佳企业教材之一。
EQ大师-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
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1946年生),1995年发表<<EQ>>(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亦使得情绪智商(EQ)一词变成时下流行的名词。高曼在其书中论述的都是Emotional Intelligence,即“情绪智力”,但其书名却以两个特大号的字母EQ冠之,其用意就是要人们的注意力从IQ转移到EQ上来。他认为,人们首先要认识EQ的重要性,改变过去只重视IQ,认为高IQ就等于高成就的传统观念。他通过科学论证得出结论:“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今生的成就至多20%可归诸于IQ,另外80%则要受其它因素(尤其是EQ)的影响。高曼认为影响组织领导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领导能力的EQ技巧。在任何的人类团体中,领导人都具备影响人人情绪的最大力量,而只有最杰出的领导人,才能体会到情绪在工作场合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达到提升企业成果、留任人才等有形的收获,还有许多重要的无形收获,如提高士气、冲劲及责任感。
日本首席管师——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
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1943年生),日本首席管理大师,于1990年着有《无国界世界》一书。大前研一最著名的议题是:「全球化」,「全球化」的确是最近十年来全世界经济、社会、政治上最重要的趋势,但是对企业经营的现实环境来说,大前研一认为:这只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之一。急速发展的数字科技、突然变得愈来愈关键的业外收益、甚至身价大涨的无形资产——品牌、形象等等,都是改写传统企业竞争规则的新面向。
最具创见的组织行为大师——查尔斯.韩第Charles Handy
查尔斯.韩第(Charles Handy,1932年出生),英国当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师。以「组织与个人的关系」与「未来工作形态」的新观念闻名于世。韩第跟杜拉克一样,没有受过很多专业教育,曾在商场中打滚多年,他是石油公司总经理,而杜拉克是银行家,对政治和社会的兴趣跟管理一样大,属通识型学者。
韩第的第一本书《认识组织》(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s),出版于1976年,书中的某些观点现在已经成为管理的圣经。1989年出版的《非理性的时代》(The Age of Unreason)一书就预言产业和经济的剧变,对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的影响,可和杜拉克《不连续的时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对70和80年代的影响相提并论。他发明的「1/2x2x3」法则既简单亦具创意,他认为将成为所有企业的生存条件:只有二分一的人有工作,并得到两份薪水,一份是原先自己的,一份是失去工作的另一个工人,但要做三倍的工作。
品牌定位大师——杰克.屈特Jack Trout
现任屈特合伙人公司(Trout & Partners)总裁。该公司是美国一家极富盛名的顾问公司,在全球十二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客户包括AT&T、IBM、美林证券、西南航空,以及一些名列财星五百大的企业。屈特率先将产品定位与消费者心态的概念予以普及化,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营销大师之一。屈特撰写过多本在营销领域脍炙人口的重要著作,包括《定位策略》(Positioning)、《营销战争》(Marketing Warfare),及《营销大师法则》(The 22 Immutable Laws of Marketing)。后者已成为营销从业人员人手一部的「圣经」。
揪错 ┆ 评论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