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胆预测,7月或者本轮调整,大盘会不会再次跌到3000点以下
个人觉得,本轮调整,大盘不会再次跌到3000点以下。
招商战略研究中
市场继续横盘的振动结构,稀土永磁体领先的有色板块继续在强背景下,大部分广基指数是微红微绿收官。
上证指数在日内出现比较明显的一半行情,开盘后11 :
03挫折,13 :
38以后还有14 :
27后反弹。
一些重要的拐点出现在半小时的开始阶段或结束阶段。
军需产业和房地产调整的迹象很明显。 几次反击主要是资源股的牵引,云海金属的早盘直接停止上升,成为了板块领袖。
银河磁铁在早上的磁盘上一度上升停止。
方大碳午饭后提高10%以上。
但有趣的是,二次新股板块,最近开盘二次新股的表现还不错。 旭升股实现双连板。 其他追随株,如卵生物、托尼电子、国科微等,虽然没有上升停止,但开盘后没有人。 这是个好现象。
涨价概念4家涨停,数量上与昨晚出现的各种涨价新闻不成比例,日内龙头云海金属叠加特斯拉追随效果一般,低pe龙头股西水股和沧州大化在昨天阴影线后逆包停止,方大碳在昨天发表的业绩增长26倍后,
行动建议:
最近高位股票频繁回笼,低位股票增加,前期热门股票反弹等现象显示资金高感情浓,再加上日益接近的前期高价3301分,在3301分突破前,谨慎多做,所有高销售,一切
② 中国股市,后面有可能突破4000点吗
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测,中国股市不是可能突破4000点,而是绝对会突破4000点,因为美国目前是全球第一经济体,而道琼斯指数有3万点,中国股市再怎么不成熟也能支撑到万点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必然的趋势。
中国股市,未来可期
中小板块则相对会比较稳定,指数的调整已经完成了一大半,现在就要看中小创回踩60日线之后的反弹程度如何了,其实从技术操作上来看,大盘布林带日k线图可以看出周一明显是一根跳空的阳线,而今天是一根跳空的阴线,有两个小小的缺口,但一般来说布林带中轨支撑的有效力还是非常明显的,下周的市场可能会有惯性下跌,但回补了周一的缺口之后,中轨支撑很有可能撑住反弹修复的行情终于短线下跌空间有限。
个人认为中国股市大概率会在2021年强势突破4000点,甚至未来的4000点可能将是A股的历史低点,因为未来A股发展潜力无限,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第二大经济体的市场势必要突破四千点,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道琼斯指数有3万点,所以我们作为第二怎么也不可能只有几千点的。
③ 今年的股市究竟得了什么"瘟疫"一跌而不可收拾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本轮股市下跌最根本的因素是宏观经济,加速下跌的原因则是“大小非”。中国的宏观经济在2007年二季度之后就呈现出增长疲态,加之国际市场环境恶化,海外消费剧烈下降,引起国内贸易顺差减少。实际上,A股市场一直不缺少流动性,只不过预期会改变流动性的去向,流动性的减少只是瞬间的事。当宏观经济预期不乐观时,大量资金就会从市场中流出,“大小非”解禁,在市场出现下跌征兆的时候就开始夺路而逃,引起了市场大幅下跌。牛市中最赚钱的是持股的投资者,“大小非”在股改过程中被动持股长达1~3年,获利巨大。由于它们的成本非常低,即使市场下跌幅度大,还有很丰厚的获利空间。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处在博弈的劣势,在本轮下跌中亏损最大。 皮海洲:一是A股市场在本轮牛市中涨幅巨大,以致股票价值严重高估,并最终导致了“涨得越高,跌得越深”。本轮牛市行情的起点在千点附近,最高点达到6124点,涨幅超过500%,这样的涨幅在中国股市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也正因为这种大幅上涨,造成了股票价值的严重高估。在这种情况下,股市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回吐压力。 二是宏观调控的压力进一步增加。就在A股市场积累了巨大的做空能量时,股市面临的宏观调控压力也越来越大。最明显的是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多次上调,进一步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对于原本就存在巨大回调压力的股市,显然是雪上加霜。 三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经济的衰退,进而影响到中国产品出口,股市难免会受到影响。同时,也造成周边股市尤其是香港股市的暴跌,进一步拉低了A股市场重心。 四是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成为股市暴跌的直接导火索。如果说2007年10月~11月底的回调是正常调整的话,那么,2008年1月中旬以来的暴跌就是非正常了。之所以出现非正常暴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国平安等一些公司的巨额再融资,它再一次暴露了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不负责任行为。 五是“大小非”套现的压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股市面临的套现压力越来越大。这种压力将成为股市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的。 六是监管部门并不合适的有所作为与无所作为。2007年8月之后,监管部门切断了新基金的发行,断绝了股市的资金来源,以致股市于2007年10月见顶回落。然而,面对股市的暴跌,监管部门又无所作为,使投资者对管理层救市的期待一次次落空,投资者的信心也因此丧失殆尽,陷入跌跌不休。
④ “中国中车”是本轮股市疯狂的笑话吗
“中国中车”不是本轮股市疯狂的笑话
起码反弹百分之10多
很多都破发了
⑤ 最近股市有大的波动吗
资金的供需决定了股市的运行规律,买的资金多于卖的就涨,卖的多于买的就跌,而在一个趋势内因为一个大利空消息卖资金长期大于买资金,那这个较长的时间内都会是下跌行情。 股市近期一直是大波动状况。 下周大盘如果量能继续维持放大状态,大盘有继续挑战3950的机会,但是如果出现缩量下跌就不乐观了,建议逢高出局规避风险。 大盘24日暴涨,而多数散户套在5000点上方,这10%的涨幅不足以使这些人出逃的,大多数深套散户都不会选择卖出,现在的量能不能够简单的认为机构进来了等片面的认识,现在新老基金之间的搏弈非常复杂,新基金被迫建仓,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渐吐出筹码边打边撤逐渐降低仓位以规避大小非的压力,24日盘面曾经有过一波幅度很大的杀跌,在利好消息带来的巨大的疯狂资金面前能够把大盘打低这么多的绝对不是那些炒短线的散户和游资能够办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减持所为。而之前晚上公布印花税降了,有可能为机构和大小非再次出货带来利好。看习惯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欢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愿意去分析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不想去承认的风险部分,不过该说的我还是要说,可以做为朋友们的参考,采纳与否可以自己抉择。这次的政策不排除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风险我们却仍然得关注,导致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资金和巨额增发,不是印花税,大小非解禁资金已经远远超过了主力资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资金能够选择的只有逐渐降低仓位,这样他们的损失会相对来说小些。而印花税的下调很多人认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变股市运行轨迹使行情反转,但是这种想法有点片面,印花税给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有2000个亿就很不错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兑现的资金量近3万亿,这相当于整个市场主力资金的规模,而这只是开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资金量还要以几倍的数量进入流通市场,而大小非才是根本问题,最关键的是本来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钱来解决,就算由中央来解决这么巨大的资金中央也很难承受得起! 有专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个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税,现在已经做了,不过前面也分析了2000亿的资金量不足以支撑起近3万亿的大小非 二、将国有限售流通股划归社保基金,令其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国有限售股的拥有人数数量众多,资金量巨大,如果国家出政策强行将这类股划到社保基金阻止这类股权人套现,那国家怎么解决和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如果是让社保基金以购买的形式收购这类资金,又存在钱远远不够的问题) 三、效仿香港特区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立平准基金(需要钱呀) 四、效仿美联储向证券公司等投资机构直接国家注资,扩大市场对股票的需求(还是需要钱呀,维持社会平稳运行本来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让国家用财政收入来救股市不太现实) 所以说在有真正的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措施政策出现前,主力会看得很清楚的,实质问题不解决,还是会导致主力资金在大小非的逐渐的抛压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经出来了,就要顺短时间内的势而为,对机构来说拉高出货才是明智的,大资金投资股市也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当长期的股东。所以印花税现在建议暂时看成主力机构拉高出货的一个利好消息吧,在实质性政策出来前,主力都会对大小非一直处于警觉状态,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资金死得越惨。 而这段时间的新股以不可思议的疯狂数量发行没有断过,国家降低印花税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顺便满足股民要求的同时(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资金在现在的点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连续的大量新发基金也是借市场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么都没出,还是散户的钱)去接大小非,市场在短时间火暴的情况下,又引诱其他场外的资金介入,新股发行的资金压力也短暂缓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国有股减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进行时印花税调低的结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后主力再次出货,大盘再次震荡下行探底创下新低,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有点类似可以谨慎参考。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转折点。击穿3000点后引发了一波抄底资金来抄底,但是不要忘了上次击穿3300~3400点时多方曾经占了绝对的短期优势,最后的结果还是以主力借假利好消息拉高出货了,这符合主力的出货特征。而在降税政策的刺激下,短线资金进入疯狂状态,之前我多次提及的大盘20日均线,在疯狂的资金面前轻松够收复20日均线并站稳走高突破了30日均线,后市只要能够守住30均线,在资金惯性的作用下大盘还有冲击3920的机会。但是如果冲击该点位失败,请注意逢高减仓了,要防止短线资金的获利回吐和机构再次抛售筹码和大小非的综合压力。投资者可以根据反弹的力度选择逢高减仓的点位,大盘反弹乏力的时候就是出局的时候。 如果周一周二能够守住30日均线还有机会,守不住,可能再次考验3000!请注意减仓回避风险。 而20号晚间政监会突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姚刚副主席发布对《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倍受市场关注的股改限售股解禁进行规范。而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的观点基本上把该意见的作用概括出来了,该意见只能带来短期的反弹而不是转,因为这意见有两大缺陷,1、若想一个月抛售0.99%解禁股,就可以规避这个限制,而一个月0.99%一年就是11.88%,远远超过了之前的5%限制。2、如果股东找人在大宗市场接,然后马上去A股市场,就可以回避这个指导意见了。所以这样的规定是中长期大利空。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该公司的年报和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股存量股份的意见表面上好象是限制其转让,其实是掩护大小非,在年报和半年报前30日如果大小非减持会被记入报表,使大小非的减仓行动暴露,而在年报出来后到半年报之间有个1季度报,也就是说有3个月的时间无法通过报表监督大小非的解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小非的减仓起到了掩护作用。 但是在弱势状态下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可能因为恐慌的心理被数倍放大,请已经介入的散户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随时关注有没有什么利空消息再出来。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 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⑥ 本轮股灾的真相,看股指期货是如何做空中国股市的
啥股灾啊,才下降多点啊 ,就灾啊,好好地,行不?上升是正常滴,下降就是股灾么?别让负面情绪控制了你,如果害怕,就厉害股市。
⑦ 如果A股本轮牛市来了,本轮牛市大盘能涨到多少点
假如本轮牛市的起点是2440点的话,本轮A股牛市大盘上涨到最起码是6124点以上,按照历史牛市最内低涨幅2.8倍计算,容本轮大盘指数都能涨到6832点。
在牛市的第一段行情中,大多数股票的价格会摆脱空头市场的过度压抑而急剧上涨,整个股市的指数升幅较大。通常占整个多头市场行情的50%左右。
(7)本轮股市死了多少人扩展阅读:
在牛市中,股价的涨幅往往小于整个多头市场行情的25%,而且只有极少数股票在继续上升。在此行情中,股市涨落大部分已告结。
这时买卖股票必须具有选择性,只能买进绩优成长股,以及那些在未来经济困境中仍能获益的顺应大势股,必须开始对承受空头市场的风险作好准备。
⑧ 唐山大地震时,股市跌了多少
1990年12月19日建立
1999年5月19日,中国股市启动了迄今为止最壮观的一轮牛市行情,上证指数从1050点附近开始启动,两年之后攀上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指数的累积涨幅超过了100%。不过,随后股市便进入了长达5年的大熊市,万千股民深套其中,万亿市值挥来散去。
屈指算来,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改革成果之一的股市,已经来到中国15个年头了。15年前的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时,当时的人们就好奇地猜测"股市"会往何处去。
15年中,股市迎来送去了上亿股民,也见证了5任证监会主席的更迭变换。功过是非,历史最有说服力,但伴随着他们的足迹,15年的点点滴滴已然清晰。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⑨ 2011年10月20日股市创下新的低点,请问本轮大盘沪市的底是多少点
个人感觉,中长线已经来临,不过大盘应该会破2300点的,然后形成双底。
⑩ 为什么本轮大盘上涨,券商股反而下跌或者振荡呢
券商股最好的日子已然过去了,建议回避
大盘趋势向好,积极做多,耐心持有;
投资中国美好的未来,分享经济发展的快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