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汇基金票据
在我的理解就跟央票差不多了
补充:
香港的金管局就是香港的央行了,他发行的这个票据,应该可以理解成央票的
⑵ 不想把太多钱放入货币基金里面,想要做一些外汇交易,求推荐靠谱的平台谢谢!
推荐一下山海证券平台给你,这个平台的资金存取操作比较方便的,到账速度也挺快的,大概两个小时之内就能到账,而且其有着交易产品齐全、交易成本低的优点,又是受英国FCA监管的平台。
⑶ 买货币基金,基金经理是把钱拿去炒外汇吗,所以叫货币基金
不对。
货币基金就是投资于货币市场,其实就是短融,剩余期限很短的债券(我国规定是397天)
⑷ 外汇和货币基金之间有关系吗货币基金是不是买外汇的
无关系。
货币基金投资对象是人民币,主要包括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本票、银行承兑汇票等等。
⑸ 什么是外汇基金
外汇基金是指以各国货币(外汇)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由于汇率波动较为剧烈,外汇基金的风险和收益相对较大。
外汇基金的发展:
自1988年7月开始,香港已开始构思发行外汇基金票据的计划。1989年1月5日,港府金融司任志刚在中华总商会的研讨会上首次将此设想公之于众。3月初。财政司翟克诚在港府预算案中又作了进一步说明,至此,外汇基金票据的具体事项已确定下来。港府推出外汇基金票据主要基于下述理由:
1、香港外汇基金过去主要来自累积的财政盈余及其投资收益,随着港府财政支出口的不断扩大,财政盈余的增长与干预外汇市场所需资金的需求越来越不协调,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方法来增加外汇基金,外汇基金票据的产生便适应了这种变化。金融司任志刚表示将利用这些票据在金融市场运作,以确保汇价稳定,财政司翟克诚也表示,发行这些票据是取代金融市场措施的一个方法。同时,他们均认为此举为采取金融市场措施提供了一个具有一定灵活性、风险较低又有成本效益的方法。
2、增加政府调节经济的金融工具。由于香港没有中央银行,所以香港不能像其它西方国家那样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与调整贴现率来控制短期资金市场利率,而只能硬性地提高或降低优惠利率。在联系汇价制度实施后的很长时间里,港元汇价面临的所有压力基本上完全由利率来承受。在此情况下,利率的波动就非常频繁,从1983年10月17日联系汇率开始实施至1988年7月不到5年的时间里,香港银行优惠利率共调整46次,优惠利率高低差幅为11.75%,这种利率的大幅波动使工商界的经营承受了较大的利率变化风险。与此同时,利率调整过分依赖于汇价变化,使得利率调节经济、控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大大减弱,有时利率变化服务于联系汇价,而其变动与现实经济状况背道而驰,例如,当经济过热需要紧缩时大量资金流入提高港币价值,而为维护联系汇价,港府不得不调低利率,从而进一步加剧通胀。在此情况下,发展外汇基金票据市场业务,可以增加政府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进而发展成其它国家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业务”那样的经济调节手段。
3、为发行香港政府中长期债·券作准备。近10多年来,国际债券市场得到了较迅速的发展,而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大慢于国际上其它金融中心。同业人士认为,香港缺乏合格的政府债券,是香港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港府拟定发展资本市场的时候,无疑要首先考虑发展政府短期外汇基金票据市场,这里应该提到的是港英当局在发展资本市场的时候,也一定会兼顾到他自身的利益,正像有些香港人讲:“英国人在这里呆了100年,也没有想起发展资本市场,现在要走了,突然想起要发展了”。这一点还需我们进一步研究。
4、香港期货交易所开办的港元利率期货的筹备工作在加紧进行,这一业务一方面适应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被寄望为香港期货业带来转机,利率期货的参与者会来自多方面,而票据投资者则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此,推出利率期货合约和发行外汇资金票据相互配合,便可以在为票据投资者提供转移风险场所的同时刺激期货业务的发展。也就是说,发行外汇基金票据在客观上是增加了利率期货市场成功的把握。
⑹ 什么是基金外汇
外汇平准基金一般由外汇、黄金和本国货币等构成,当某一时期外汇汇率持续上升、本币汇率持续下跌时,就通过平准基金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买进本币;反之则卖出本币,买入外汇,以此稳定汇率。由于外汇平准基金也并非取之不尽,因此,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或长期性失衡,并使汇率持续升跌时,对平准基金的运用必须谨慎进行。 中国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建议,设立外汇平准基金以消化外汇增量。他表示,如果有了外汇平准基金,央行就不用投放基础货币来对冲外汇的增量,而是可以通过其他的资金来源,以市场化操作来消化外汇增量。央行在这一过程中继续发挥对冲主体的功能。贾康表示,现在设立外汇平准基金有它的操作空间。外汇平准基金制度基本内容,是由政府拨给一定的本币和外币基金设立外汇平准基金账户,由财政部控制,中央银行只作为该账户的代理人对账户进行管理。此前,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也曾建议,可以考虑如美国、英国、日本那样,专设外汇平准基金,主要资产为外汇资产,负债主要是特别债券、外汇资产债,以充分协调内部与外部经济活动,彻底根除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相互掣肘、相互制约的制度障碍。目前,中国外汇储备高居不下,同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央行不得不投放基础货币来对冲外汇的增量,这是目前中国流动性泛滥进行造成通胀压力的重要原因。
⑺ 用美元买基金好还是用港元买好
美元和港元都是属于货币的一种都可以用来买基金没有好与坏只是他们所买到的份额不一样。
⑻ 请问香港外汇金融管理中心的电话是这个852-30506893吗
应该要上官网去看!~
其他不是官网上看来的,一般都是骗子什么的,
—香港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英语:HongKongMonetaryAuthority,HKM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辖下的独立部门,负责香港的金融政策及银行、货币管理,担当类似中央银行的角色,直接向财政司司长负责。
香港金融管理局于1993年4月1日成立,由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行业监理处合并而成。香港金融管理局总部位于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总部内设有金管局资讯中心,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中心内设展览馆与图书馆,图书馆收藏与中央银行有关课题的书籍、期刊及其他文献。
香港为成立金管局,当时的立法局在1992年通过对《外汇基金条例》的修订,赋予财政司(现称财政司司长)委任金融管理专员的权力。金融管理专员的权力、职能及责任于《外汇基金条例》、《银行业条例》、《存款保障计划条例》、《结算及交收系统条例》及其他有关条例内有明文规定。财政司司长与金融管理专员于2003年6月25日互换的函件,列载彼此职能与责任的分配。互换函件亦披露财政司司长根据这些条例将若干权力转授予金融管理专员。外汇基金根据《外汇基金条例》设立,并由财政司司长掌有控制权。该条例规定外汇基金须主要运用于影响港元汇价的目的。财政司司长亦可运用外汇基金以保持香港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全,借此维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金融管理专员是根据《外汇基金条例》委任,以协助财政司司长执行其根据该条例获授予的职能,以及执行其他条例指定及财政司司长所指示的职能。金融管理专员的办公室称为金管局,金融管理专员即为金管局的总裁。《银行业条例》赋予金融管理专员规管及监管银行业务与接受存款业务的职责及权力。根据《银行业条例》,金融管理专员的职责包括处理香港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认可资格的事宜。《结算及交收系统条例》定下法定架构,让金融管理专员可指定及监察对香港货币或金融稳定或对香港发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是事关重要的结算及交收系统。
根据《存款保障计划条例》,金融管理专员负责执行香港存款保障委员会的决定,以及决定应否根据该条例向无力偿付成员的存款人作出赔偿。文章来源,fx678
⑼ 外汇和基金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抄资金杠杆。外汇通常会采用几百倍杠杆,将投资人的资金放大进行交易,增加获利利润。而基金则没有杠杆,有多少钱,买多少基金。区别二,做空赚钱。外汇属于双向获利模式,不仅能追高,汇价下跌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做空赚钱。而基金只能通过买高赚钱。区别三,T+0模式。外汇属于T+0模式,可以随时进行买进和卖出操作,而基金则有规定必须要持有多长的时间才能够卖出。区别四,手续费低。外汇手续费要低于基金,外汇有收取交易点差用作手续费,而基金的话除了手续费之外,还可能会有一定的税务。区别五,交易时间。外汇出去周六和周日之外,可以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交易,而基金的话每天只有固定的时间能进行交易。区别六,不易受控。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每天的流通量都在万亿美元以上,不会受到控制。而基金的市场很小,很容易就会受到控制。
⑽ 香港如何发行货币
1.货币发行局制度。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属于货币发行局制度,在这个制度下,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必须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支持,透过严谨和稳健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得以实施。
香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发行局,纸币大部分由3家发钞银行即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香港)发行。法例规定发钞银行发钞时,需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并记入外汇基金的帐目,以购买负债证明书,作为所发钞纸币的支持。相反,回收港元纸币时,金管局会赎回负债证明书,银行则自外汇基金收回等值美元。由政府经金管局发行的纸币和硬币,则由代理银行负责储存及向公众分发,金管局与代理银行之间的交易也是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以美元结算。
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资金流入或流出会令利率而非汇率出现调整。若银行向货币发行当局出售与本地货币挂钩的外币(以香港而言,指美元),以换取本地货币(即资金流入),基础货币便会增加,若银行向货币发行当局购入外币(即资金流出),基础货币旧会收缩。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会令本地利率下降或上升,会自动抵消原来资金流入或流出的影响,而汇率一直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完全自动的机制。为了减少利率过度波动,金管局会通过贴现窗提供流动资金。
2.金管局。金管局是香港政府架构内负责货币及银行体系稳定的机构,于1993年4月1日合并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行业监理处而成立,由于香港没有中央银行,金管局行使中央银行功能。
金管局的最高领导为金融管理专员(总裁),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委任,金融管理员依据《外汇基金条理》、《银行业条例》、《存款保障计划条例》、《结算及交收系统条例》及其它有关条例及法规行使职能和权力。在金融管理专员所获转授或赋予的法定权力下,金管局的日常运作高度自主。
3.外汇基金。香港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是融为一体的,货币制度的核心是稳定港元的汇率,而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是外汇基金,外汇基金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管理和支配的,用以控制港币发行,调节和稳定港元汇率的政府基金。
最初是港英政府于1935年废除银本位制时根据《货币条例》设立的。根据该条例,发钞银行需将库存的白银、银元及有价证券上缴外汇基金,换取外汇基金开出的负债证明书,才能发行港元纸币,这种货币制度是以100%英镑为准备金的英镑汇兑本位制。1974年港元与英镑脱钩自由浮动后,发钞银行该为记帐方式换取负债证明书而发行港币,港币发行时往往没有充足的外汇准备。1983年联系汇率制度建立之后,外汇基金为了维持港元与美元的固定汇率,承诺无限量地买卖港元现钞,成为了港元的实质性发行机构,发钞银行实际上只是扮演外汇基金代理人的角色。
根据《外汇基金条例》,财政司司长授权金管局管理外汇基金,财政司司长掌握外汇基金的控制权,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就外汇基金的投资政策和策略向财政司司长提供意见。外汇基金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合来管理,分别为支持组合及投资组合。支持组合为货币提供支持,投资组合则保障资产的价值及长期购买力。外汇基金雇佣全球外聘基金经理负责管理外汇基金约三分之一的总资产及所有股票组合。
4.外汇基金的运作机制包括“六项来源”、“四种用途”:“六项来源”是港元发行准备金、硬币发行准备金、拨入的财政储备、银行体系结算余额、外汇基金票据发行额、投资利润滚存。“四种用途”是调节港元汇价,充当最后贷款人,挽救金融市场,进行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