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指数基金是否就是买了不动长期持有真的不用在经济周期是做波段吗
指数型基金在具体的投资运作上具有被动性特征,导致这类基金具有非常鲜明特版点。
首先股票选择“被动”:除了在权特定的时点前后按照规定选进、剔除某些必须调换的成份股以外,指数型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全都是标的指数的成份股,基金经理不再需耗精费神研究上市公司。其次,指数型基金投资股票的只数和比例也是被动选择的。每只指数型基金对于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票到底买多少,不是由基金经理发挥自己的专业理财素质经过研究、分析、判断之后决定的,而是根据相关成份股票在指数计算时所占的权重大小,照搬到相关基金中配置相应的资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指数型基金股票投资仓位同样不由“选择”,建仓完成后的运作,指数型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要保持在90%-95%区间内,甚至有些基金仓位要求不低于95%。
这三大特征就决定了指数型基金鲜明的市场特征,它只适合有选时能力的投资者进行择时交易、波段操作。实际上,指数型基金是保险、券商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最好标的。
⑵ 指数基金分红次数高,是好还是不好
决定一个指数基金好坏的指标叫跟踪误差,也就是这个基金的净值与他跟踪的版指数的偏离度。偏离度越小权越好。
反过来,指数基金,以及其他所有基金,分红都只是个数字游戏,对基金的操作水平,未来业绩,基金持有人的利益都没什么影响,因此分红次数不能成为评判任何一个基金好坏的指标。
⑶ 指数分级基金的指数分级基金操作策略
指数分级基金存在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不仅独特的分级结构设计可以给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提供不同的投资策略,而且投资人还可以通过各级份额之间的交易,衍生出更多投资策略。目前,指数分级基金有三个主流的操作策略,分别包括长期持有、波段操作和套利交易。
从长期投资角度来看,由于杠杆份额B类具有杠杆特性,波动性较大。一般来说,基础份额和A类份额更适合长期持有。基础份额相当于一只指数基金,而A类份额则类似于信用债券,可以持有到期获得约定收益率。而除了长期持有,目前最主流的指数分级基金投资方式就是不同份额轮番投资、波段操作。在波段操作中,A类份额适合偏好固定收益率产品的稳健型投资者,从现有持有人结构看,主要为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而投资时机则可在市场开始下跌时进行投资,特别是预期将发生向下不定期折算的时候,因为A类份额隐含看跌期权。而B类份额适合风险偏好较高、追求资金效率的激进型投资者,从现有持有人结构看,主要为券商自营、资管及QFII等。投资时机则与A类份额投资时机相反,当市场连续下跌一段时间、反弹预期较强烈时,恰是转入B类份额的良机。
相较于前面两类操作策略,分级基金的套利交易要复杂许多,并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投资方式。由于指数分级基金A、B两类份额各自有着不同的投资群体,因此常出现整体折溢价情况,套利空间较ETF等更大。具体来看,套利交易主要可分为六种,包括折溢价套利、股指期货对冲风险套利、无风险(持有底仓对冲风险)折溢价套利、结合融资融券套利、结合ETF套利和期现套利。
⑷ 指数型基金在相同时段情况下 是更适合长期持有还是波段操作获利更大
可以做大波段,不要听非得长期持有的话.
基金:波段操作PK长期持有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在唱着“同一首歌”:“基金是长期投资工具,不必在意短期的涨跌,不能像股票那样频繁进出,否则不但花了手续费,还会买个楼顶价,卖个地板价。只有长期持有才会获得丰厚收益。”许多理财师也加入了合唱队。
然而,这一理念在实战中受到了无情的冲击和挑战。王先生在2007年6月5日买了易基价值成长基金,在同年10月16日收益率达到50%,本想“高位卖出,获利了结”。银行理财师告诉他,基金要长期投资,于是就继续持有。一年后的2008年6月5日, 收益率降为16%,经过了2008年连续大跌的折磨,到年底亏损了25%,好不容易到今年2月26日盈利34%。他深有感触地说:“不看形势盲目长期持有,决非明智之举。如果当时在高位卖出,低位再买进,收益要高得多。”
有王先生这样的经历和教训的基民大有人在。在07年10月上、中旬买进基金捂着不动到现在,已经持有两年多,不算短期了吧,但绝大多数人仍然亏损。从目前股市形势看,到年底也未必扭亏为盈。持有三年多,依然是亏损!
只要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基金不失为大众长期投资赚钱的理财品种。但是“长期”是一个模糊概念,究竟多长算长期,没有明确的界定。长期投资也决不是买了基金后长期持有不动。投资成功的办法只有一个: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此外再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赚钱。如果已达到预期收益,股市即将进入下降通道,就应该适时清仓,获利了结。要是买进后股市一蹶不振,按照事先设定的“止损点”赎回,可以避免亏损继续扩大。如果这时坚持长期持有,只会使收益付诸东流或亏损越来越多。在趋势向上时,即便短暂回调,也不能轻易撤出,损失盈利机遇。对买进后表现差的基金,应该及时调仓。
长期持有还是波段操作,历来就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操作方法,并不存在矛盾,更不是相互排斥。僵化地坚持哪一种操作方法不符合辩证法,都是不明智的,应该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灵活运用。正确的长期投资理念应该是“长期投资的心态+适度的波段操作”,即在坚信证券市场存在长期投资价值的前提下,通过阶段性调整的方式提高收益率。在合适的时候投资合适的基金,其投资行为连接起来,最终就是真正的长期投资。单纯强调买了捂着不动的长期投资,贬低、排斥波段操作,是对投资者的误导。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基金不宜频率进出,以免既浪费了手续费,还可能丧失了上涨带来的收益。事实上只要稍有基金投资经验的都明白这个道理,用不着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一味僵化教条地强调长期持有,无视趋势,说什么“长线是金”,贬低甚至排斥波段操作,违反了投资基金赚钱的客观规律,对收益极为不利。
有的理财师说:“股市行情难以预测,专业人士尚且看不准,何况散户?波段操作说来容做起来难,十之八九会做反。投资考验的是耐力和持久力,不能急功近利,还是长期持有为好。”这又是一种偏面的论调。短期股市行情固然谁也难以准确预测,但是中期趋势还是可以掌握的。例如自2007年10月16日起一路下跌,到2008年2月就应该看出弱市格局,如果这时再一味宣传“长期持有”,未免有故意误导之嫌。
波段操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波段转换,利用基金转换功能在股市转呈明显弱势时,把股票基金转换为货币基金,优点是时间短,T+2就可以再买进其它基金,缺点是只能在同一家基金公司转换;二是赎回后再申购,优点是可以买其它公司的基金,缺点是在途时间长,一般股票型基金需要T+5到T+7才能再操作。
⑸ 请推荐一个指数性基金,并说出理由
50ETF或者是来红利ETF都可以。自
能比较强的跟踪指数,3500点基本是今年上半年的底部了,就算还有2次探底击穿这个点位也会快速拉起。所以下周回调的时候买入做一波反弹行情会是很好的选择。
因为ETF可以盘中操作,所以能把握盘中的低点。
⑹ 怎么波段操作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可以逢低投资,在股指相对较高的位置时要果断赎回即可。
不然就会不断的上上下下坐电梯了。
⑺ 如何选择指数分级母基金
(1)选对行业,挑准指数。选对行业及指数是投资分级基金最关键的第一步,因为回指数分级基金业绩直答接取决于标的指数涨跌。基金跟踪的指数各有不同,其成分股和权重也有差异。例如,鹏华证保分级基金投资标的中证800证券保险指数成分股,包括69.66%的证券,26.19%的保险,1.53%的信托,2.63%其他金融行业(成分股明细见附录);沪深300指数基金投资标的包含A股300家龙头企业的股票;中证500指数基金投资标的是除去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之后所挑选的其他500只中国中小型企业股票;中证800指数基金的投资标的是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加上沪深500指数成分股的组合。
(2)确定合适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可以先衡量自己的现金流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再选择是否要配置分级基金;是准备做长期投资、还是进行波段操作,或者定期定额投资。
⑻ 指数型分级基金是怎么操作的
指数分级基金存在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不仅独特的分级结构设计可以给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提供不同的投资策略,而且投资人还可以通过各级份额之间的交易,衍生出更多投资策略。目前,指数分级基金有三个主流的操作策略,分别包括长期持有、波段操作和套利交易。
从长期投资角度来看,由于杠杆份额B类具有杠杆特性,波动性较大。一般来说,基础份额和A类份额更适合长期持有。基础份额相当于一只指数基金,而A类份额则类似于信用债券,可以持有到期获得约定收益率。而除了长期持有,目前最主流的指数分级基金投资方式就是不同份额轮番投资、波段操作。在波段操作中,A类份额适合偏好固定收益率产品的稳健型投资者,从现有持有人结构看,主要为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而投资时机则可在市场开始下跌时进行投资,特别是预期将发生向下不定期折算的时候,因为A类份额隐含看跌期权。而B类份额适合风险偏好较高、追求资金效率的激进型投资者,从现有持有人结构看,主要为券商自营、资管及QFII等。投资时机则与A类份额投资时机相反,当市场连续下跌一段时间、反弹预期较强烈时,恰是转入B类份额的良机。
相较于前面两类操作策略,分级基金的套利交易要复杂许多,并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投资方式。由于指数分级基金A、B两类份额各自有着不同的投资群体,因此常出现整体折溢价情况,套利空间较ETF等更大。具体来看,套利交易主要可分为六种,包括折溢价套利、股指期货对冲风险套利、无风险(持有底仓对冲风险)折溢价套利、结合融资融券套利、结合ETF套利和期现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