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金为什么长期持有才有收益呢,如果我的基金下跌,长期持有海有利可赚吗
基金:波段操作PK长期持有
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在唱着“同一首歌”:“基金是长期投资工具,不必在意短期的涨跌,不能像股票那样频繁进出,否则不但花了手续费,还会买个楼顶价,卖个地板价。只有长期持有才会获得丰厚收益。”许多理财师也加入了合唱队。
然而,这一理念在实战中受到了无情的冲击和挑战。王先生在2007年6月5日买了易基价值成长基金,在同年10月16日收益率达到50%,本想“高位卖出,获利了结”。银行理财师告诉他,基金要长期投资,于是就继续持有。一年后的2008年6月5日, 收益率降为16%,经过了2008年连续大跌的折磨,到年底亏损了25%,好不容易到今年2月26日盈利34%。他深有感触地说:“不看形势盲目长期持有,决非明智之举。如果当时在高位卖出,低位再买进,收益要高得多。”
有王先生这样的经历和教训的基民大有人在。在07年10月上、中旬买进基金捂着不动到现在,已经持有两年多,不算短期了吧,但绝大多数人仍然亏损。从目前股市形势看,到年底也未必扭亏为盈。持有三年多,依然是亏损!
只要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基金不失为大众长期投资赚钱的理财品种。但是“长期”是一个模糊概念,究竟多长算长期,没有明确的界定。长期投资也决不是买了基金后长期持有不动。投资成功的办法只有一个: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此外再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赚钱。如果已达到预期收益,股市即将进入下降通道,就应该适时清仓,获利了结。要是买进后股市一蹶不振,按照事先设定的“止损点”赎回,可以避免亏损继续扩大。如果这时坚持长期持有,只会使收益付诸东流或亏损越来越多。在趋势向上时,即便短暂回调,也不能轻易撤出,损失盈利机遇。对买进后表现差的基金,应该及时调仓。
长期持有还是波段操作,历来就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操作方法,并不存在矛盾,更不是相互排斥。僵化地坚持哪一种操作方法不符合辩证法,都是不明智的,应该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灵活运用。正确的长期投资理念应该是“长期投资的心态+适度的波段操作”,即在坚信证券市场存在长期投资价值的前提下,通过阶段性调整的方式提高收益率。在合适的时候投资合适的基金,其投资行为连接起来,最终就是真正的长期投资。单纯强调买了捂着不动的长期投资,贬低、排斥波段操作,是对投资者的误导。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基金不宜频率进出,以免既浪费了手续费,还可能丧失了上涨带来的收益。事实上只要稍有基金投资经验的都明白这个道理,用不着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一味僵化教条地强调长期持有,无视趋势,说什么“长线是金”,贬低甚至排斥波段操作,违反了投资基金赚钱的客观规律,对收益极为不利。
有的理财师说:“股市行情难以预测,专业人士尚且看不准,何况散户?波段操作说来容做起来难,十之八九会做反。投资考验的是耐力和持久力,不能急功近利,还是长期持有为好。”这又是一种偏面的论调。短期股市行情固然谁也难以准确预测,但是中期趋势还是可以掌握的。例如自2007年10月16日起一路下跌,到2008年2月就应该看出弱市格局,如果这时再一味宣传“长期持有”,未免有故意误导之嫌。
波段操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波段转换,利用基金转换功能在股市转呈明显弱势时,把股票基金转换为货币基金,优点是时间短,T+2就可以再买进其它基金,缺点是只能在同一家基金公司转换;二是赎回后再申购,优点是可以买其它公司的基金,缺点是在途时间长,一般股票型基金需要T+5到T+7才能再操作。
B. 有谁懂基金的,为什么明明涨了可我买的还是跌了,基金到底是怎么算的收益
如:昨天晚上申请买入一支基金,那么实际买入价格是今天的收盘专价。收盘价一般是晚上才报属出当天的收盘价。
交易时间就是工作时间;不过成交净值以15点股票收市为界,15点前下单按当天净值成交,15点后下单按次日净值成交。
在非交易时间申请买卖的基金,都是以第二天的收盘价来成交的。
如:昨天晚上申请买入一支基金,那么实际买入价格是今天的收盘价。收盘价一般是晚上才报出当天的收盘价。
(2)基金跌了也有收益扩展阅读:
平衡型基金可以粗略分为两种:一种是股债平衡型基金,即基金经理会根据行情变化及时调整股债配置比例。当基金经理看好股市的时候,增加股票的仓位,而当其认为股票市场有可能出现调整时,会相应增加债券配置。
另一种平衡型基金在股债平衡的同时,比较强调到点分红,更多地考虑落袋为安,也是规避风险的方法之一。以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基金为例,该基金契约规定:当已实现收益超过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税前)1.5倍时,必须分红。偏好分红的投资者可考虑此类基金。
C. 定期基金收益下跌,终止基金后为何还有收益
终止定投后基金收益为前期投资金额的收益。终止收益买出全部定基就可以了。
D. 买的基金跌了却显示有收益
有可能是基金曾经分过红,计算你是否盈利的方法是将你的基金份额乘以现在的净值,得到的总额如果大于购买时的本金就是盈利,反之亏损。
E. 请问基金整体趋势在下跌,为啥还有收益
基金分三种,货币基金指数型基金和债券基金。他们获益的方式不同,债券基金专就是企业发的债,政府属发的债到期自然有利息和还本金。而指数基金就是企业的股权,企业一点一点变大,就如同一盆花儿一点儿一点儿变大,那么自然就变得越来越值钱,这就是收益的来源。
F. 基金今天3点前赎回了明天基金跌了会影响收益吗
1、基金3点前赎回,次日基金跌了不会影响收益。
2、基金交易时间回是指开放式基金接受申购、转答换、赎回或其它交易的时间段。
基金的交易时间就是股票的交易时间,每天上午9:30到下午3:00。
3、一般的开放式基金的交易方法,也是基金投资的主要方式,交易时间并不固定,可以随时下单,只是成交时间和成交净值不同罢了。场外交易基金每个工作日只有唯一净值,所以不同的交易时间直接影响的其实就是用哪一天的净值成交而已。
具体来说,如果在工作日交易基金,15点之前,净值按照当天收盘后的处理。如果是工作日15点之后交易基金,以及在休息日交易,那么净值是按照下一个工作日的净值处理。
G. 请问基金每天都有收益为什么还会有风险
你说的是货币基金,货基理论上是有本金亏损风险的,而且在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本金亏损的案例:
2005年4月27日,鹏华货币A(160606)的万份收益为-0.2804,成为首个单日万份收益亏损的货币基金。
因此,货币基金是真会出现亏损可能的,不过概率非常低,即使某一天亏损了,长期下来也不会亏。国内的还没有出现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负的货币基金。
有数据显示,单日货币市场基金发生本金亏损的可能性很小(0.06117%),如持有一周或者一月,则本金损失的概率接近于0。
国内的货币基金按规定不得投资股票、可转换债券、AAA级以下的企业债等品种,因此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更低。
虽然货币基金有可能亏损,但概率极低。那么,什么情况下货币基金有可能会亏损呢?
这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短期内市场收益率大幅上升,导致债券价格大幅下跌;
货币基金同时发生大额赎回,不能将价格下跌的券种持有到期,抛售券种后造成了实际亏损。
由于一些巨无霸式的货基,它们的体量非常大,用户非常分散,在四轮限额之后,个人用户的持有上限不得超过10万元,单个用户就不存在大额赎回的情况,所以单个用户或是少部分用户的赎回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群那么多,集中赎回的可能性也不大。
货币基金的规模越大、用户越分散,亏损的概率就越低,所以一些规模巨大的货基,亏损的可能性要小于那些规模太小的货基。
H. 债券基金下跌也有收益吗
债券基金的净值涨就有收益,降了就赔了!
I. 明明基金涨上去了,为什么稍稍跌一点就扣收益
因为基金跌了,肯定是要扣掉点收益的
J. 为什么基金都在跌,余额宝收益却在涨
余额宝作为一来种货币基金自投资品种,收益减少问题,属于正常情况,与货币市场流动性相关。货币基金投资工具保证在投资者想赎回时,就能及时变现提供资金,同时又在低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稳定投资收益的品种。正常情况下,货币基金都保持在比同期的一年定期存款高出10%左右的水平。2013年到2014年年初货币基金有较高收益表现,比目前的一年期定存,平均表现高出了40%以上。主要是因为市场上流动性紧张,从而将各种固定收益类投资工具的收益率抬高,货币基金规模迅速增长,一旦市场流动性缓解,货币基金会面临收益率下降、吸引力大降的局面。这也是投资货币基金的风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