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同一只股票分别按2次买入的成本价是怎么算的
卖出的时候,是按照你当时第一股价格+第二股价格,总的赢利=卖出单价*总的股数-(第一次的买入价+第二次的买入价)这样算的。
股票投资成本的计算,也包括买价成本的计算和交易费用的计算。这里只说明交易费用的计算问题。由于股票投资中的印花税和过户费,不但计算方法与债券完全相同,而且现行收费标准也完全一致。因此,在此仅就股票买卖交易费用计算中的两个特殊问题作以讨论。
(1)股票分批价格扩展阅读:
佣金计算的比例:
股票买卖中佣金的计算基础与债券买卖中佣金的计算基础相同,也是成交金额,但所规定的计算比例却有较大的差异。其具体规定是:A种股票买卖的计算比例为0.35%,但最低起点为10元。B种股票买卖则按成交金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的计算比例。
成交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比例为0.6%,起点为20元;成交金额在50万元—500万元的,比例为0.5%;成交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比例为0.4%。
例1 甲企业于1999年6月1日在二级市场上以每股15元的价格买入A企业发行的面值为1元的A种股票20000股;又于7月18日以每股18元的价格将其全部售出。
请分别按上述委托手续费(异地)和佣金的计算标准计算手续费和佣金,按成交股票面值的0.1%计算过户费,按成交金额的0.5%计算佣金,并计算甲企业应支付的交易费用总额。
㈡ 股票中一次委托分若干次成交,手续费怎么算
一次委托分若干抄次成交手续费,是同价的,和一次性全部成交手续费是一样的。
沪股票过户费只有成交才计算。
“如果成交了200股后撤单了,再原价委托800股也成交了,那么手续费是否还是跟直接成交1000股一样的呢?”
因为佣金一次最小收费是5元,这就要看你的最小成交金额时的佣金是否>=5元;成交金额一般在佣金率0.001,5000元左右才是最低收费标准的。
㈢ 股票如何自动分批建仓大家介绍一些方法。
一、为什么要选择分批建仓
按照江恩理论证券分析师所讲的那样,投资者对行情的判断失误是常有的事。在买入股票后股价可能再次下跌。如果投资者坚持一次性买卖的方法,当股价下跌时只能选择割肉离场或者被动套牢,等待股价回升。而如果投资者选择分批买入,这时手中还有剩余资金,可以比较从容地在低位补仓摊匀成本。即便割肉出局,因为仓位较轻,这样操作也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如何分批建仓
这里介绍常见的三种方法:
1、先松后紧法:
即买入的态度先松后紧,实战中就是在股价在下跌途中先期买进的资金较大,后期买进的资金逐渐减少,从而降低投资风险。采用这种买入的优点在于:高价时买的多,低价时买的少。虽然不如一次性全部投入获利更多,但却能减少因股价下跌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例如:第一次11元试水买入50%的仓位,第二次下跌到10.5元加仓到80%,第三次到10元时加仓到100%,这时我的平均成本价是10.65(11*0.5+10.5*0.3+10*0.2),接下来股价需要反弹6.5%,才可解套,当然如果第一次买入后股价就突飞猛涨,可获得约50%仓位的收入,会很赚;这种买入法适合牛市或处于上升通道的股票但不适合牛市末期。
2、先紧后松法:
与前一种方法相反,实战中就是先期买进的资金较小,后期买进的资金逐渐增加,从而降低投资风险。采用这种愈买愈多的买入的优点同样在于:高价时买的少,低价时买的多,分批建仓降低成本。投资者不会因为股票或基金出现买点而为没有资金烦恼。实战中体现在:指数或股票下跌过程中不断用更大比例资金追加买入,直至在低点建仓完毕,这样可以不断降低成本,市场一旦走好便有获利空间。例如:第一次11元试水买入20%的仓位,第二次下跌到10.5元加仓到50%,第三次到10元时加仓到100%,这时我的平均成本价是10.35(11*0.2+10.5*0.3+10*0.5),接下来股价需要反弹3.5%便可轻松解套,当然如果第一次买入后股价就突飞猛涨,只可获得约20%仓位的收入,赚得钱会相对来说少一些;这种买入法适合指数或股票底部渐行渐近或熊市末期。
3、平均法:
大多数投资者选择采用资金平均投入的策略分批买入,即在固定时期(如每月10日)或满足固定条件(如股市涨跌100个点)的情况下不断增加投资。优点在于:股市上涨可以获得收益;股市下跌可以降低成本,说白了就是无论跌或涨都不会太伤心。例如:第一次11元试水买入1/3的仓位,第二次下跌到10.5元加仓到2/3,第三次到10元时加仓到100%,这时我的平均成本价是10.5,接下来股价如果有所反弹5%,就可解套,当然,如果第一次买入后股价就突飞猛涨,可获得约1/3仓位的收入,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
㈣ 我的股票是分批买入的,分红时怎么扣税
股票红利扣税的原则,以“先进先出”为基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对一回只股票进行波段操作的时答候,往往所扣税率是按照最近一笔操作来计算的。假如1年前买1万股,一月前又买1万股,那么分别按一年和一月各计算一万股的红利税。如果今天卖1万股,卖的是1年前的1万股,你现在持有1万股是一个月前买的。
㈤ 股票也可以分批买入吗
股票是可以分批买入的,同时也建议分批买入,因为这样的话可以分化风险,版同时,可权以合理的调整仓位。
比如,当相中一只股票的时候,认为它相对低位,那么可以先入一部分仓位,在随着股票下跌的时候加仓,或者是股票上升之中补仓都是可以的,不建议一次性购买太多仓位。
这样的话。后期资金周转会不是特别的便利。
㈥ 股票买卖大单的成交方式是分批成交还是一下子成交
这些都是分批成交的,你看到的大单不一定是一个人挂出的,也许是好多人都挂同一价格内,然后在盘口容显示的时候就会同一价格有多少手,是个总数。成交的时候就是分批了。
同样,一个人挂出大单,但买卖的时候不一定一个人就一次吃完,也可以是好多人分批吃掉的。
成交明细都以单次成交记录。
㈦ 股票为什么要分批买入和卖出
老手们买股票都是分批买卖。而新手们往往是满仓操作,从来不在账户留闲钱,生怕股票涨上去赚少了,还美其名曰提高资金利用率。为什么新老股民有这个不同呢?我看主要是对股价波动风险的管理不同。
老股民们在股市呆久了,经历过牛熊循环,知道股价涨涨跌跌是很自然的事。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很难一次性找对买卖点,所以一般都会分批买卖。特别是股市可能随时变脸,如果满仓亏损很快。所以老股民往往是不敢满仓操作的。这就是有风险意识,会利用仓位控制来控制风险。
而新股民往往是在股市强势时冲进股市,看见的都是赚钱效应,没有经历过熊市的洗劫,所以赚钱的经历多于亏损的经历,往往胆子就比老股民大多了。所以,新股民不但敢满仓操作,往往还敢追涨。听说哪个牛就追哪个,对股市的风险一无所知。这就是所谓的无知者无畏。所以,老股民往往盼望股市回调,新股民却盼望股市上涨,害怕回调。
那么,老股民和新股民究竟会有什么结果呢?当然,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新股民也会慢慢亏损,变成老股民,又开始学会分批买卖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犹如白天和黑夜必定循环一样的必然。
所以,为什么要分批买卖股票,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意识和管理。有风险意识的投资者轻易不会满仓;或者在对风险能够稳定控制时也可能会满仓。如果你不控制风险,那么很快风险就会控制你,最后,你也就变成了风险!
㈧ 股票买卖大单的成交方式是分批成交还是一下子成交
这些都是分批成交的,你看到的大单不一定是一个人挂出的,也许是好多人内都挂同一价格,然后在盘口显容示的时候就会同一价格有多少手,是个总数。成交的时候就是分批了。
同样,一个人挂出大单,但买卖的时候不一定一个人就一次吃完,也可以是好多人分批吃掉的。
成交明细都以单次成交记录。
㈨ 分批买入和分批卖出有什么好处
分批买卖法指的是当股价跌到一定程度后,投资者开始进入股市分批购进;而当股价上扬到一定高度后,则开始将持有股票予以分批售出。
分批买卖法是基于克服人性的优柔寡断弱点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投资方法。股票投资者的良好愿望是能够在最低价买进和最高价售出。但真正能在市场上如愿以偿的投资者却为数不多,通常发生的情形,在股价下跌到可以入市购进时,许多投资者还认为股价会继续下跌,仍然持币待购;而待股价强劲反弹上来时,又后悔莫及坐失入市良机。另外,当股价上涨到应该脱手时,还认为股价继续上扬,而待股价下跌时,不仅卖不出好价钱,有时甚至还难脱手。
分批买卖法克服了只选择一个时点进行买进和沽出的缺陷。由于分批买卖法进行的是多次买进和多次卖出。故而当股价下跌到某一低点时,投资者就可以毫不犹豫地予以购买。同样,当股价涨至某一高点时,投资者也不会因贪心而舍不得卖出,因为即使股价继续上涨,投资者仍可能通过不断卖出获利,故而不会错失良机。
㈩ 一支股票几次买进的成本价不同,分批卖出时能选择其中一次买进的部分么
分批买股抄票很好理解,就袭是计算平均成本。例如:10元进100,15元100,结果是:一共花了2500元买进了200股,持仓成本是2500/200=12.5元/股。如果:
第一种情况:这时,股票涨到了20元,我选择卖出100股,收入2000元,这时的结果是:手里一共有100股,花费了(2500-2000)500元,那么目前股票的持仓成本就是:500/100=5元/股,持仓成本下降了;
第二种情况:这时,股票跌到12元,我选择卖出100股,收入1200元,这时的结果是:手里一共有100股,花费了(2500-1200)1300元,那么目前股票的持仓成本就是:1300/100=13元/股,持仓成本上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