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7哪个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
由于银复行的资金宽松以及制央行降息,现在银行的理财产品普遍下跌,如果看重的是收益,现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且银行理财产品其实都差不多,没有太大区别。当前理财人气比较高一些的是
惠应通,收益上要高许多,也人性化许多。
㈡ 2017年度的安全理财产品收益排名出来了吗
(招商银行)招商银行理财产品购买根据自身投资偏好、风险承受能力、资版金流动性等综合考虑,您可以权进入招行主页,点击“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产品”-“搜索”,分类您需要的产品信息。
如需相应的理财规划建议,请到招行网点或直接联系客户经理尝试了解。【温馨提示:购买之前请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㈢ 2017年理财产品收益率 4月银行理财收益率是多少
你好,当前各银行不同期限不同风险评级的产品,年化收益率大致从4%到5%不等
㈣ 2017银行理财产品排行
您好,若复通过招行购买,目前我行的制理财产品在主页上面有公布出来,请您打开http://www.cmbchina.com/cfweb/personal/default.aspx页面,通过“搜索”可以分类您需要的理财产品(如您需要相应的理财规划建议,还要请您到我行网点或直接联系您的客户经理尝试了解一下。)温馨提示:购买之前请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㈤ 目前,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以及有什么问题风险
资管新规实施满月。在“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等要求下,银行“保本”理财发行量、收益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向净值化转型效果还未充分显现。
业内人士表示,净值化转型仍存在资产估值、投资者教育等诸多障碍待突破。当前,一些银行已开始在产品方面作出尝试性准备,但市场仍在等待理财产品监管细则落地,作为资管新规配套细则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将适时发布。
银行理财市场的变与不变
资管新规中部分条款对银行理财业务影响巨大。4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从发行数量、平均期限和预期收益率等方面均出现明显变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自3月开始骤降,4月环比减少20.42%至10846款。进入5月后,产品发行数量持续走低,上周(5月18日-5月24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938款,较5月11日-5月17日一周减少317款。
资管新规下保本理财将逐渐淡出市场,目前保本理财呈现明显下降趋势。4月保本理财发行量占比为33.15%,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但5月以来保本理财发行量有所收缩,占比持续下滑。某城商行客户经理表示:“我们会向客户强调整改期截至2020年底,在此期间保本理财仍会继续发售,但在销售过程中不再承诺保本保收益。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按照约定收益给予客户。但与去年相比,预期收益率下降得明显,产品并不是特别好卖。
2017-2018年4月中国银行理财发行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购买理财的渠道也逐渐由线下向线上转移。手机银行和网银正成为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的主要渠道,占比达到62.46%。在和银行业内人士的访谈中也了解到,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加大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移动金融资源的投入。
㈥ 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什么变化
近日消息,随着2017年金融去杠杆的不断推进,市场流动性整体偏紧,银行理财收益率一直持续上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节后国内外市场利率仍然较高,是推动节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企的重要因素。
展望更长的时间周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春节前夕发布的2017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来看,央行强调“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2018年货币政策难有宽松空间。央行在2017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明确指出,将“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从流动性“基本稳定”到“合理稳定”,从“调节好货币闸门”到“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难以放松。从全年来看,考虑到3月份美联储很可能再次加息,且2018年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紧”声渐起,我国公开市场利率仍有跟随上调的压力,所以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大幅度下降的概率不大,稳中有升是最可能的趋势。
㈦ 净值型理财产品走势有规律吗
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中指出了当前资管行业发展面临的版五大问题权,即:资金池操作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影子银行监管不足、刚性兑付使风险仍停留在金融体系以及部分金融机构无序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其中,实行穿透式监管、打破刚性兑付、严格去通道化等举措进一步强化了“降杠杆、控风险、去链条”的监管思路,促使银行理财业务必须进行结构性的深化调整,银行理财产品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发展势在必行。
㈧ 2017年有哪些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
如何购买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首先,要确保理财产品是银行卖的,而不是银行代销的与其有合作的保险公司或其它金融机构的产品。
如何确保这一点呢?只要看看银行官网上有没有这款产品就可以了,如果是在营业厅购买,也可以让银行工作人员在电脑上给你展示,是从该行官网购买的理财产品。那为什么要买银行自营产品?近年来银行员工私自勾结外部人员售卖非银行自营产品,结果导致不法分子卷款而逃的案例不在少数,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即使是基金类产品也不适合在银行购买,手续费要远高于第三方代销公司及基金公司本身。
其次,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净值类及结构类理财产品不要去碰。
净值类产品是指没有预期收益率、没有封闭期可以随时赎回、净值定期变动的理财产品,结构性产品通常挂钩股票、指数、黄金等高风险标的,这两类产品的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结构性产品,收益很可能远低于预期值。如果还是不懂什么是净值类和结构类理财产品,那么去问银行的理财经理,这一点他们一般不会隐瞒的。
第三,风险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理财产品一般可以放心购买,三级以上要谨慎。
理财产品分为五个风险等级,R1级风险很低,一般可以保证收益,R2级风险较低,一般是比较安全的非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但是R3级以上就不能确保本金及收益了,购买此类产品不如去买基金和股票了。
其实,任何理财产品都有风险,区别就在于风险的高低,银行理财产品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在购买之前也要长点心眼,不能听信银行方面的单方面说辞。只要不贪图高收益、不买不熟悉的理财产品,一般都不会发生风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