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金定投适合存款多少的人,每个月投500是不是太少了
每月用500元做基金定投,已经是工薪族里面投入资金比例较高的人了。投资,关键在于合适。有投资意识特别好,但是要控制好风险,合理分配资金,不要被行情带节奏。
综上所述,公募基金为普通百姓提供了参与资本市场的顺畅通道,而采用定投的模式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手段。买卖基金并不意味着肯定赚钱,所以需要细化投资的过程,把重点锁定在选择基金品种和择时止盈的问题上,才可以提高盈利的概率。至于投入多少资金比较合适的问题,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综合考虑,坚持风险自担的原则。投资,需要有勇有谋!
② 基金定投每月2000元20年后是多少
基金收益没办法估计的
但一般比定期高点
只要以后不出现多年的金融危机
满意请采纳回答!
③ 如果做每月2000的基金定投,20年后可累计多少
有钱做这个基金 还不如做快钱!!20年后 都不知道钱贬值到什么样子了 !!!
④ 每月基金定投2000元,20年后或者30年以后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具体投那个基金比较好请推荐
汇添富移动互联,华商盛世成长,20或30年大概有五六十倍
⑤ 我要做基金定投 如果每月1000元 时间为十年 年收益是10%或者20%的话 十年后 我的收益大概是多少 我不会算
按照年化10%的收益率计算,十年后,你的帐户有.1元,总收益191249元,总收益率159.37417%。定投时要选择红利再投。这样才能获得这个收益。基金定投是一种好的投资习惯,从长期来看,定投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正收益,风险很小。但是前提是长期投资,周期大于5年。
(5)基金定投每个月200020年后多少扩展阅读
定投的方法
投资
基金定投的方式有两种:通过签订定投协议进行定投、自主手动操作。
这两种方式的各有优点和缺陷:
定投协议:可以通过签定协议,由销售机构扣款,省心方便,操作简单,定投起点低,通常为100元、200元等。缺陷是缺少灵活性,定额又定时,只有少数的销售机构开通变额变期。签定协议的渠道有三:
一是到银行柜台,二是通过网上银行,三是直接到基金公司主页办理,其中第三种方式往往能享受到最大的手续费的优惠,并且办理并不复杂,只需要开通指定的网上银行后直接到基金公司主页网上办理,推荐。
手动操作:灵活性强,能自主决定次的投资份额与时间,把握市场机遇,控制市场风险,缺陷是需要费心,牢记定期进行操作,并且操作的有效性受投资者自身能力影响,此外如果是场外申购每次的起点较高,一般为1000元。适合对投资有一定认识与经验、时间充裕的基民。
⑥ 00后的你现在有多少存款
恕我直言,这完全就是比拼阶级与家境的一个问题好吗,不要跟我讲什么钱都是可以省出来的,或者穷人家也可以攒下积蓄。要么你不懂什么叫普通人家,要么你在夸夸其谈。
本人家庭背景:某欠发达省份五线城市极普通家庭,母亲没有工作,父亲普通职工。我目前在一所本科学校就读,家庭独生子。家庭年收入4w左右
一条条翻过来,我就纳闷了,同样00后,我自己日常从没有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虽然说没有刻意省过钱,但也绝对没买过啥奢侈品,旅游啥的更是基本没有,为什么我目前所谓的存款只有三位数?但大佬们的存钱方法一条条详细看完后,我有了一些感悟。
1.压岁钱。我这么说吧,我们这里过年亲戚给钱的水平都是百元左右,抛开今年疫情,去年过年我一共收了1410元人民币(爷爷500,姥姥150,3个姑姑舅舅共600,其他亲戚共160),跟大佬们不同,我父母只给我留了200元(理由同样要给亲戚家的孩子发钱)。在上大学前,我的压岁钱基本全部交公。
2.日常生活费,我每个月生活费1200元,抛去吃饭、日用、生活、人情交际等各种费用每个月能剩多少?大家很多都是学生想不到吗?(很多大佬们每月剩下的生活费都比我父母挣得工资高,让我拿什么条件比?),本人贵点的衣服都不敢买好吗?
3.放假或者日常抽空我也打工,也挣额外的钱。但挣的这些钱只能刚刚弥补父母假期不给零用钱时我自己的日常花销以及给女朋友买礼物或者吃饭看电影的费用。家境不好放假时也不敢跟父母多要钱,还不想让女朋友委屈这问题不大吧?可这样下来我所存下来的钱寥寥无几。
4.我父母亲戚即使是奖励(考上重点高中/大学啥的),也只不过一顿好饭,或者是一个安慰,跟大佬们动不动上千上万的奖励根本没法比。真的不是所有普通人家过的生活都是知乎理解的生活水准。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啥仇富心理,我也不嫌弃自己的家庭出身之类的,只是想告诉大家生活中还有无数的普通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与资本小小年纪都能有存款的(我从小的零花钱水平:小学:1-5元/周,初中:5-10元每周,高中:20-30元每周(跑读),大学:1200元/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道不同不相为谋。
最后,我觉得我们00后最早也就20岁左右,家境好有积蓄固然是好事,但出身一般,没有存款的话,现在努力认真学习,不要有欠款,为未来蓄力也是一条路。因为比较而心生妒忌与对父母或身世的怨恨才是最贫穷的表现。
即使奋斗多年,我们可能都无法达到别人的起点,但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不再那么狼狈,或许我们的后代也会因我们的努力,而不再痛苦于“存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