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层人民银行如何应对随机抽查工作
一、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形象
从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银行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每一次调整改革都推动了中央银行职能的细化和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这次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强化了制定和执行货币的职能,转换了实施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式,增强了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两项职能,人民银行的金融核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所以说在人民银行职能调整转变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应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纪检监察是各行各业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基层人民银行也不例外,只要有人民银行履行职能的地方,就离不开纪检监察工作;二是纪检监察也是服务第一要务的保证,维护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对员工履行职责实施监督,对提高行政效能,保证工作质量关系重大;三是基层人民银行纪检监察工作担负着对党风廉政的组织协调、教育监督、案件查处等职能,发挥好基层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对促进各项工作极其重要。因此,围绕人民银行职能转变,纪检监察工作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重点、贴近业务,大力推进制度反腐,定位于对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守党纪政纪的监督上,保证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政。
二、贴近业务,大力推进制度反腐
在当前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的新形势下,基层人民银行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全行的中心工作,不能脱离中心抓纪检,撇开业务搞监督,要把着眼点放在与业务的结合上,切入点要体现在运行权限的监督上,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履行职能的重心,确立“紧密结合业务、狠抓制度反腐、健全预警机制”的事前防范工作标准,把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渗透到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全方位、多层次地支持和推进基层央行中心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充分体现出纪检监察监督职能的发挥。一是制度反腐要从源头抓起,要围绕“权、钱、人”三个环节,以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入手,重点抓好权力运行的管理制度建设。二是制度反腐的重点是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落实,规范操作程序和严格遵守规章是基层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的关键环节。三是制度反腐要与廉政教育和惩治处理相结合,在抓好党风廉政、理论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逐步完善教育预防与制度管理相并重的预防管理体系。
三、突出重点,构建权力监督机制
权力不等于腐败,但权力的滥用必然导致腐败。只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作,才能使权力的行使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规范权力运作的关键在于寻找落实的载体,通过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通过落实载体来监督制度执行,既使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同级监督的职责得到发挥,又使纪检监察部门独立开展工作的职能得到体现。一是以述职述廉为载体,加强监督约束的前瞻性。纪检监察工作关口必须前移。要通过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群众评议、组织考核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发现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施有效防范。二是以检查考核为载体,加强监督约束的强制性。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考核。通过对“权、钱、人”等目标监督及对各项制度的实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要求接受教育和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党员干部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要给予组织处理;通过将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结果列为干部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干部任用提拔时要充分考虑其接受党风廉政教育的情况;通过开展执法监察,实施重点防范,强调考核结果。三是以行务公开为载体,加强监督约束的民主性。纪检监察部门要促进行务公开建设,督促行务公开要做到及时性、全面性和针对性,并注重公开的效果,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不断改进和规范行务公开工作。将行务公开和纪检监察工作结合起来,共同构建防腐拒变的“防火墙”。
② 基层央行如何加强金融管理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基层人民银行金融服务工作
金融服务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也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多年来,这项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随着金融监管职能的分离,金融服务在基层央行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目前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成为我们思考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员工对金融服务职能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供金融服务是人民银行三大职能之一,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同等重要。人民银行职能转变后,金融服务的职能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我们要适应金融改革的要求,转变金融服务观念,树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在履行人民银行各项职能的过程中强化服务意识,把工作重心从防化金融风险转移到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上来,向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主的方向转变。二是培养人民银行干部职工履行金融服务职责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金融服务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以及搞好金融服务工作,对强化人民银行职能、履行人民银行职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的精力和人力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方面。三是树立大服务理念,要在履行各项职能的过程中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仅要服务于金融机构,还要服务于地方政府,服务于企业单位以及广大社会公众,要把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二、健全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率。在金融服务管理方面,要改进过去那种宽泛的工作规则、粗放的管理制度,促使金融服务工作与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一是健全内控管理工作机制,要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服务工作的到位,要结合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的工作需要,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确保各项工作制度完整、有效、可操作。二是加大对金融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规范服务行为,着力塑造良好的基层央行形象。要建立科学、量化、公开的金融服务考核指标和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注重考核指标的量化、细化,以有利于基层央行的金融服务更能满足客户需求和更贴近服务对象。三是加强内部协调,提升服务合力,本着机构设置精简化、职能分工专业化、整体运作高效化的原则,对内部服务力量进行整合,使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服务得到有效加强。四是完善激励机制,严格按行员职位和实际工作的绩效定工资收入与奖励高低,切实解决员工工作责任、工作量与工作收入不对称的问题,调动员工在金融服务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满足服务对象实际需要。一是改进和完善“窗口”指导方式。总结近几年“窗口”指导经验,完善金融工作例会制度,争取地方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对金融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铺平道路;适时召开银企座谈会和项目推介会,进行银企信息沟通,了解不同企业对货币政策的需求和对政策执行的敏感度,研究分析和反馈货币信贷政策传导终端的作用和效果;建立信贷征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建立反洗钱、反假币联席会议制度,分析通报存在问题和情况,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人民银行与银监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使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能够信息共享、风险共防、良性互动,共同维护辖内金融稳定。二是整合调研力量,设立课题研究组,选择重点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减少低水平重复调研,提高整体调研质量。加强对各项货币信贷政策措施的调查分析,及时掌握并反馈政策实施效果,为金融机构、各级政府部门和上级行提供具有较高信息含量和决策参考价值的信息服务,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各项操作目标和传导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搭建金融与经济信息平台,定期统计和采集信息资源,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辖区金融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得出客观评价,形成相应对策,增强人民银行统计信息的可用性,满足上级行、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对金融统计信息的需要。
四、建立基层央行金融服务的社会监督机制,树立央行社会化大服务的品牌。建立金融服务社会监督机制就是要把各类金融服务活动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让社会公众参与,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各类金融活动的健康发展。一要建立支付结算社会监督机制,将银行结算纳入社会监督之下,严禁压票压汇、无理拒付,截留他行及客户的资金等违规行为,严禁违反规定开设银行账户或利用结算卡压客户开立银行账户,建立畅通的结算渠道,服务地方经济。二是要建立人民币管理社会监督机制,设立举报奖励制度,做好残损人民币的兑换和人民币反假防假的群防群治工作,加大社会反假力度,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让人民群众放心。三是推行金融服务首问负责制
③ 如何做好基层人民银行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一、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形象
从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银行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每一次调整改革都推动了中央银行职能的细化和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这次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强化了制定和执行货币的职能,转换了实施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式,增强了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两项职能,人民银行的金融核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所以说在人民银行职能调整转变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应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纪检监察是各行各业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基层人民银行也不例外,只要有人民银行履行职能的地方,就离不开纪检监察工作;二是纪检监察也是服务第一要务的保证,维护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对员工履行职责实施监督,对提高行政效能,保证工作质量关系重大;三是基层人民银行纪检监察工作担负着对党风廉政的组织协调、教育监督、案件查处等职能,发挥好基层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对促进各项工作极其重要。因此,围绕人民银行职能转变,纪检监察工作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重点、贴近业务,大力推进制度反腐,定位于对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守党纪政纪的监督上,保证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政。
二、贴近业务,大力推进制度反腐
在当前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的新形势下,基层人民银行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全行的中心工作,不能脱离中心抓纪检,撇开业务搞监督,要把着眼点放在与业务的结合上,切入点要体现在运行权限的监督上,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履行职能的重心,确立“紧密结合业务、狠抓制度反腐、健全预警机制”的事前防范工作标准,把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渗透到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全方位、多层次地支持和推进基层央行中心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充分体现出纪检监察监督职能的发挥。一是制度反腐要从源头抓起,要围绕“权、钱、人”三个环节,以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入手,重点抓好权力运行的管理制度建设。二是制度反腐的重点是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落实,规范操作程序和严格遵守规章是基层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的关键环节。三是制度反腐要与廉政教育和惩治处理相结合,在抓好党风廉政、理论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逐步完善教育预防与制度管理相并重的预防管理体系。
三、突出重点,构建权力监督机制
权力不等于腐败,但权力的滥用必然导致腐败。只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作,才能使权力的行使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规范权力运作的关键在于寻找落实的载体,通过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通过落实载体来监督制度执行,既使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同级监督的职责得到发挥,又使纪检监察部门独立开展工作的职能得到体现。一是以述职述廉为载体,加强监督约束的前瞻性。纪检监察工作关口必须前移。要通过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群众评议、组织考核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发现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施有效防范。二是以检查考核为载体,加强监督约束的强制性。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考核。通过对“权、钱、人”等目标监督及对各项制度的实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要求接受教育和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党员干部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要给予组织处理;通过将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结果列为干部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干部任用提拔时要充分考虑其接受党风廉政教育的情况;通过开展执法监察,实施重点防范,强调考核结果。三是以行务公开为载体,加强监督约束的民主性。纪检监察部门要促进行务公开建设,督促行务公开要做到及时性、全面性和针对性,并注重公开的效果,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不断改进和规范行务公开工作。将行务公开和纪检监察工作结合起来,共同构建防腐拒变的“防火墙”。
四、求真务实,把握住监督的重点部门和要害岗位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求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结合实际抓实事,把握住监督的重点部门和要害岗位。首先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对各级领导班子的监督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监督党委(组)和领导班子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行的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二是监督党委(组)和领导班子遵守宪法和人民银行法,坚持依法行政的情况。三是监督党委(组)和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四是监督党组织保障员工权利的情况。五是监督党委(组)在干部选拔任用中遵守《干部任用条例》情况。其次,加强对要害岗位的监督。结合人民银行系统腐败问题大多数发生在业务第一线的实际,把预防制约和监督的重点放在各要害工作岗位。加强对会计、国库、联行、资金、财务、发行以及外管等要害岗位人员的监督,实行强制休假,加强内部审计等办法,规范业务操作流程,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
五、勤政廉政两手抓,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加强监督工作,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是监察机关重要的作用。从纪检部门工作的实践来看,腐败案件、腐败行为大都发生于各部门的业务和管理工作中。因此,加强行政监督监察,把行政监察和行政监督渗透到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促进职责履行,及时发现和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应是现阶段人民银行纪检监察部门努力的方向。基层人行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党委(组)的领导支持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行政监察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行政监察工作的相关制度,规定监察部门的职责、权限、监督手段、责任追究等等,为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二是整合现有监察、监督、内审等力量,完善组织形式,实现对员工履行职责情况的有效监督;三是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监察工作,以解决疏于履行职责、懈于履行职责以及滥用职权的问题,把相应监察结论作为晋升、晋级、劳资发放的依据或参考,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解决改变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况。
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素质。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修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纪委全体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另一方面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和要求,做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表率。二是要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自身防疫能力。纪检监察干部处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坚决同一切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不懈的斗争。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忠诚无私的品质,秉公执纪、公正不阿的品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做遵守国家法律和党纪政纪的模范。三是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要适应改革新形势的需要,纪检监察干部除必须精通纪检监察业务外,还要努力学习中央银行业务,学习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执纪执法的能力,成为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总之,在新形势下,基层人民银行纪检监察工作,既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又要服务于中心工作,要找准与业务发展的切入点,理顺运行机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实现地方经
④ 绕开支付宝,央行选择让京东上位,刘强东到底好在哪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从现金支付的时代逐渐走到了无现金支付时代,不得不承认推动这一变化的最大的功臣就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据悉马云当初是顶着坐牢的风险也要上线支付宝这个项目,如今支付宝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一款工具,支付宝的兴起之后,也让腾讯大佬小马哥注意到,也是跟进推出了微信支付,支付宝和微信两款第三方支付软件可以说快速拿下了中国95%左右的市场份额!
首先来说,马云的蚂蚁金服如今被叫停IPO,目前正处于舆论的焦点当中,任何不合时宜的合作都会释放出一些积极或者消极的信号,而蚂蚁金服的杠杆也过于大,那么微信支付虽然没有支付宝这么大的杠杆,但是也存在,只有京东没有这个负担,或许才会选择京东去做这个数字人民币的测试,而且发布地点也是江苏,共计2000万数字人民币,甚至未来如果数字人民币正式上线的话,京东完全可以依靠这些先天优势成功上位,未来第三方支付领域支付宝或者微信被取缔也未可知!
⑤ 银行基层工作怎样提升自己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员工对金融服务职能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供金融服务是人民银行三大职能之一,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同等重要。人民银行职能转变后,金融服务的职能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我们要适应金融改革的要求,转变金融服务观念,树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在履行人民银行各项职能的过程中强化服务意识,把工作重心从防化金融风险转移到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上来,向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主的方向转变。二是培养人民银行干部职工履行金融服务职责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金融服务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以及搞好金融服务工作,对强化人民银行职能、履行人民银行职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的精力和人力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方面。三是树立大服务理念,要在履行各项职能的过程中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仅要服务于金融机构,还要服务于地方政府,服务于企业单位以及广大社会公众,要把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二、健全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率。在金融服务管理方面,要改进过去那种宽泛的工作规则、粗放的管理制度,促使金融服务工作与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一是健全内控管理工作机制,要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服务工作的到位,要结合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的工作需要,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确保各项工作制度完整、有效、可操作。二是加大对金融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规范服务行为,着力塑造良好的基层央行形象。要建立科学、量化、公开的金融服务考核指标和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注重考核指标的量化、细化,以有利于基层央行的金融服务更能满足客户需求和更贴近服务对象。三是加强内部协调,提升服务合力,本着机构设置精简化、职能分工专业化、整体运作高效化的原则,对内部服务力量进行整合,使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服务得到有效加强。四是完善激励机制,严格按行员职位和实际工作的绩效定工资收入与奖励高低,切实解决员工工作责任、工作量与工作收入不对称的问题,调动员工在金融服务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满足服务对象实际需要。一是改进和完善“窗口”指导方式。总结近几年“窗口”指导经验,完善金融工作例会制度,争取地方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对金融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铺平道路;适时召开银企座谈会和项目推介会,进行银企信息沟通,了解不同企业对货币政策的需求和对政策执行的敏感度,研究分析和反馈货币信贷政策传导终端的作用和效果;建立信贷征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建立反洗钱、反假币联席会议制度,分析通报存在问题和情况,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人民银行与银监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使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能够信息共享、风险共防、良性互动,共同维护辖内金融稳定。二是整合调研力量,设立课题研究组,选择重点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减少低水平重复调研,提高整体调研质量。加强对各项货币信贷政策措施的调查分析,及时掌握并反馈政策实施效果,为金融机构、各级政府部门和上级行提供具有较高信息含量和决策参考价值的信息服务,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各项操作目标和传导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搭建金融与经济信息平台,定期统计和采集信息资源,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辖区金融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得出客观评价,形成相应对策,增强人民银行统计信息的可用性,满足上级行、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对金融统计信息的需要。
⑥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履行基层央行职责
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履行基层央行职责?本人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积极主动当好“五员”: 一、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是“领导”和“主导”的关系。基层央行在密切与地方党委政府关系的同时,需要保持一定的“主导”权和独立性。主要是因为基层央行的许多工作既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又需要自身保持对相关工作的主导权和独立性。为此,要以正确履行基层央行职能职责为中心,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为前提,绝不能因为要密切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关系,而毫无理性地顺从或者盲从。 二是“服从上级”和“服务地方”的关系。人民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需要基层央行在执行政策、落实制度等问题上步调一致,但它又必须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这就要求基层央行必须认真处理好“服从上级”和“服务地方”的关系,在贯彻执行中央金融方针、政策和金融法律、法规中,要坚持贴近实际、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找好结合点,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是“有为”和“有位”的关系。基层央行虽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的方式、手段和效果不如其它经济职能部门那么直接,但是,只要找准定位,贴近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开展工作,地方党委政府就会一样的关注、关心和重视。因为基层央行的职能作用是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是其他部门难以替代的。 四是“务实”和“务虚”的关系。基层央行日常的政策宣传、窗口指导、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工作,如组织“政、银、企”融资对接会,签订贷款意向,有时看来很“务虚”,但这些看似“务虚”的工作,只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扎扎实实去做,也是可以见实效的。反之,从辩证法上来说,那些看似“务实”的工作,也会变为“务虚”。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基层央行既应抓好“务实”性的工作,也应抓好“务虚”性的工作。 五是“份内事”和“份外事”的关系。如果说,围绕法律赋予人民银行的职能而开展的工作是基层央行的“份内事”,毫无疑问基层央行首先应当做好自己的“份内事”。然而,基层央行身处地方大体系,还必须主动融入县域的“大熔炉”,理性接受“份外事”,才能与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反之,也要理性说明情况,表明态度,提出意见建议,不能简单对“份外事”说“不”字。 二、积极主动当好“五员” 一是当好“宣传员”。基层央行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末梢”、县域经济发展的“支点”,金融政策要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的认知非常关键;基层央行各项业务要有效开展,社会各界对相关金融业务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十分重要。因此,基层央行要充分利用地方党委政府相关专题工作汇报会、年度“两会”,金融机构行长(经理)联席会议、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等平台,主动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经济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业的联系、沟通,切实加强金融宣传活动。还可通过深入社区、学校、企业,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从多方位、多层次的角度来主动“营销”,以此促进提高当地党委政府对金融重要性的认知,同时帮助和引导社会各界对金融宏观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二是当好“协调员”。一方面,基层央行要主动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部门如发改局、经贸局等搞好联系沟通,加大对相关工作问题的反映和协调力度。比如联系协调举办“政、银、企”融资对接会、项目建设推介会等形式,对纳入地方发展规划的重点产业和项目进行推介,为项目资金需求与银行信贷投放意向穿针引线,促进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基层央行要充分发挥对辖区金融服务工作的管理协调作用,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执行好货币政策,强化窗口协调指导,把金融机构信贷投入导入到国家宏观调控的轨道上,并以此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当好“服务员”。基层央行的金融服务是整个宏观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服务于社会、银行和政府,还服务于自身。因此,基层央行要打破传统的服务观念和工作方式,把着力点放在树大局服务观念,拓宽服务范围,服务内容由基础业务向全方位服务转变。一要履行好货币金银职能,做好货币发行和现金管理工作;二要履行好经理国库职能,促进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三要履行好支付结算管理功能,积极推行新的结算支付手段,进一步强化支付清算职能;四要履行好货币信贷服务职能,做好货币政策执行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参谋服务。 四是当好“安全员”。基层央行要高度树立安全稳定意识,把着力点放在维护金融稳定上。在履行好金融稳定职能中,既要宏观审慎分析,又需要微观审慎监管,要把金融稳定和着力点放在加强区域风险预警监测机制的建设和强化央行内部控制上。日常工作要做到“五个健全”:健全由地方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跨行业的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健全与银监、证券、保险机构的金融稳定信息共享制度;健全金融风险监测和分析制度,及时研究化解金融风险对策;健全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健全符合实际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五是当好“调研员”。基层央行调研工作,必须从县域经济金融运行和履行央行职能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经济金融运行和履行职能过程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一要用宏观的眼光来审视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抛开本支行和本辖区的利益,从有利于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作用出发,开展调研工作;二要有创新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前瞻的视野和预见的眼光,突破常规的认识层面,从更高、更新的层次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三要摆脱原有框架的束缚,认真撰写调研文章,力争做到有新的风格、有新的见地,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所要反映的内容和意图,为上级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郑宝全,系上海总部党校2012春季县(市)支行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
⑦ 基层央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怎样优化辖内信贷机构
建议如下:
( 一 ) 重塑新型银政、银企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金融部门维护金融债权,规范企业改制、破产等行为,依法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要牵头建立担保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等问题。
( 二 ) 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授权授信管理。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根据辖区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确定窗口指导的具体实施方式,加大货币政策的宣传和对金融机构的指导力度,及时向金融机构传达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不断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信贷支持。
( 三 ) 通过加强和改进窗口指导,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四 ) 加快发展金融市场业务,积极支持帮助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联社加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 五 ) 协调好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关系,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有关部门应建立密切的协调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研究分析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定期发布和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指导社会投资方向。
( 六 ) 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政府部门要树立保护金融债权, 就是保护地方经济、金融发展的意识,利用行政、法律的力量 , 严格保护金融债权,支持商业银行继续对以各种形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实施金融制裁。
⑧ 如何做好了基层人民银行国库工作
基层国库作为财政、金融以及地方政府联系的渠道和纽带,应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能,着力提升国库资金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经理国库水平。
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做好国库基础工作,强化基层国库服务职能。基层国库应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预算法》,做好国库的基础工作,适时调整工作重点,更好地履行国库服务职能,为地方经济改革与发展创造条件。夯实基础工作,准确及时办理日常业务;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作为国库工作的首要目标;深化拓展国库服务的层次和内容,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力求服务质量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有效规范辖区支库和经收处的国库业务,做好对辖区国库的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切实提高国库核算质量,全面提升国库整体业务水平。
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充分发挥国库事中监督作用,强化基层国库监管职能。经理国库实质是一种监督和制衡,国库在具体经理预算收支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纵向所辖国库系统资金汇划环节的安全,还要保证横向财税部门资金使用和退付的合理合规。基层国库应将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作为履行央行监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有效实施国库事中监督,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加快国库制度建设,基层国库应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完善的制度规范和详细的业务操作规程,确保国库日常工作有章可循;合理配备国库人员,保证核算人员充足,防止因人员配备不足而出现不合理兼岗问题,杜绝业务“一手清”;加强对国库业务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国库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认真落实国库系统风险防范责任制,将国库部门所有人员纳入风险责任监督和考核范围;严密核算手续,确保各类预算收入准确、及时、全额入库,严把库款支拨、退付关;加强国库与征收机关、财政机关、会计部门及上下级国库之间的对账,认真核对,发现错误及时查明原因,确保国库资金收入、划拨准确无误;建立国库、财政、税务等部门共享的综合信息监测和风险指标评价系统,提高风险识别预警能力,加强对辖区财税和国库资金安全的组织领导,有效防控国库资金风险。
加强对国库资金的监测与研究,强化国库统计分析,发挥基层国库反映职能。国库是国家宏观财政、金融及产业政策的集结点,掌握着各项政策执行效果的第一手数据,在各种信息的采集和掌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进一步加强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有利于基层国库充分发挥反映职能。
基层国库应立足本职,建立完善的统计分析体系,充分运用数据模型、宏观经济分析指标等工具,适时对国库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监测分析,针对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联系政策形势和辖区经济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使基层国库真正成为地方政府的参谋助手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