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机构如何进行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是以资产负债表各科目之间的“对称原则”为基础,来缓解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达到三性的协调平衡。所谓对称原则,主要是指资产与负债科目之间期限和利率要对称,以期限对称和利率对称的要求来不断调整其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以实现经营上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其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规模对称原则
这是指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相互对称,统一S 平衡,这里的对称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等,而是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二、结构对称原则
又称偿还期对称原则。银行资金的分配应该依据资金来源的流通速度来决定,即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应该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称关系,其相应的计算方法是平均流动率法,也就是说,用资产的平均到期日和负债的平均到期日相比,得出平均流动率。如果平均流动率大于1,则说明资产运用过度,相反,如果平均流动率小于1,则说明资产运用不足。
三、目标互补原则
这一原则认为三性的均衡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补充。比如说,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营环境中,流动性和安全性的降低,可通过盈利性的提高来补偿。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固守某一目标,单纯根据某一个目标来决定资产分配。而应该将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综合起来考虑以全面保证银行目标的实现,达到总效用的最大化。
四、资产分散化原则
银行资产运用要注意在种类和客户两个方面适当分散,避免风险,减少坏帐损失。
2.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是什么意思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按照时间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
短期负债也叫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它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2、非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2)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负债主要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资产负债表的意义和作用
1、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资产负债表,又称财务状况表,它是提供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等信息的静态报表。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及其数量关系编制而成。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2、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通过资产负债表所列报的信息,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分析、评价、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以资产偿付债务的能力,一般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可以及时变现的流动资产的多少。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
资产负债表是按会计等式设计的,可以用以分析、计算企业的资本构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是按流动性排列的,可以清晰地看到流动资产的构成的排列顺序,从而可用以分析企业的长、短期偿债能力。
此外,通过资产负债表传送的信息,还有助于分析、评价、预测企业的变现能力和财务弹性,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
3.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有哪些区别
资产负债管来理有广义源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按一定的策略进行资金配置来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组合。狭义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指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中,通过策略性改变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状况,来实现金融机构的...
4. 经济,金融,银行。中央银行“增加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和“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是一个意思吧表示什么
增加存款等抄于调高银袭行准备金率,增加对金融机构贷款等于增加对金融机构负债,不同的。
增加存款,本身提高准备金率,属于央行宏观调控,不是什么业务,影响就是减少了市场流通货币,增加企业贷款难度,但是对个人存款利息有帮助,不利于银行自身贷款业务。
望采纳,谢谢
5. 金融机构在管理其负债和资产时必须考虑的不同事项
第十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建立不良金融资产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管回理策略,明答确管理职责,做好不良金融资产档案管理、权益维护、风险监测等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对资产管理策略进行评价和调整。
第十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全面搜集、核实和及时更新债务人(担保人)的资产负债、生产经营、涉诉情况等信息资料,搜集、核实的过程和结果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记载并归入档案。对确实难以搜集、核实相关信息的,应提供必要的佐证材料和相应的记录。
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定期或根据实际需要对不良金融资产有关情况进行现场调查。
第十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加强不良债权管理。
6. 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是A政府债券B金融机构存款C.政府借债D贴现及放款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它集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从而形成自身的负债项目,流通中的货币、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所以,应该选择B
望采纳,谢谢!
7. 外资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分别指什么
流动性资产是指现金、黄金、在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存放同业、一个月内到专期的拆放同业、一个月属内到期的借出同业、境外联行往来及附属机构往来的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贴现及其他买入票据、一个月内到期的其他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以及其他一个月内可变现的资产。上述各项资产中应扣除预计不可收回的部分。生息资产不计入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是指一个月内到期的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拆入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借入同业、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款、境外联行往来及附属机构往来的负债方净额、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冻结存款不计入流动性负债。
8. 金融机构的负债余额指什么
金融机构的负债主要有:
①收到个人和企业客户的存款。
②发行的债券。如银行通回过发债答筹集资金吸收存款。
③签发的各种承诺兑付票据。
④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也是金融负债。
⑤其他需要支付利息的非权益性资金。
简单的说,就是金融机构从其他方吸收的资金,将来需要偿还的金额。
9. 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是什么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一、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的业务就是存款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储蓄存款、企业存款和其他存款等。
二、资本金是银行经营业务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成立时依法必须筹集的资本。
三、同业拆借,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资金拆入拆出。
四、向中央银行借款,包括再贴现、直接贷款。
(9)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负债主要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负债业务是银行借以形成其资财的业务。银行信用业务的一种。在西方国家,负债由自有资本和外来资金两部分组成。银行自有资本按其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人资本、合伙资本或股份资本;外来资金主要是存款。存款一般分为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两类。此外,外来资金还包括向其他银行或中央银行的借入资金,同业往来占用资金及开展中间业务时的临时资金占用等。
银行业务介绍
1.自有资金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是指其拥有所有权的资本金。主要包括股本金、储备资金以及未分配利润。其中,股本金是银行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储备资本即公积金,主要是以税后利润提成而形成的,用于弥补经营亏损的准备金;利润是指经营利润尚未按财务制度规定进行提取公积金或者分利处置的部分。
在商业银行的全部信贷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所占小,一般为全部负债业务总额的10%左右,但是自有资金银行经营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商业银行开业并从事银行业务的前提;其次,它是银行资产风险损失的物质基础,为银行债权人提供保障;再次成了提高银行竞争力的物质保证。
2.存款负债
存款是银行负债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费的主要来源。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占到负债总额的70%以上。"对银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存款",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清楚地揭示了存款业务在经济地位。
商业银行的存款种类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按存款类别可划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通知存款等期限长短可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存款;按存款的经济来可划分为工商业、农业、财政性、同业存款等。
3.借款负债
借款负债是商业银行通过票据的再抵押、再贴现等方式向中央银行融入资金和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向其他银行借入资金进行短期活动。
(1)向中央银行借款,是商业银行为了解决临时性获得资金需要进行的一种融资业务。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再贴现、再抵押和再贷款等三种。
(2)同业借款,是商业银行向往来银行或通过同业拆入向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短期资金的活动。同业借款的用途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为了填补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不足,这一类借款大都属于日拆借行为;
二是为了满足银行季节性资金的需求,一般需要通过同业拆借市场来进行。同业借款在方式上比向中央银行借款灵活,手续也比较简便。
4.其他负债
其他负债是指商业银行利用除存款负债和借款负债以外的其他方式形成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代理行的同业存款负债、金融债券负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负债、买卖有价证券、占用客户资金、境外负债等。
1、在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自有资金是基础,标志着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
2、存款负债是其主要业务,标志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
3、借款负债和其他负债是商业银行资金的重要调剂和补充,体现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