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行业是怎么赚钱的
具体要看你做什抄么工作袭,金融的涉猎面太广了,保险,贷款,理财,证券等等等等,做基础性的工作,金融可以说只是外表光鲜,其实也很辛苦,而现在很多所谓的金融,如放高利贷,做金融传销,这些当然赚钱,但是风险也是一样高。
B. 金融机构是怎样一个机构,他们是怎么赚钱的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其盈利的模式都是通过为回客户提供金答融服务来收取服务及相应的费用的;
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我国的金融机构,按地位和功能可分为四大类:
货币当局,又称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
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分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以及住房储蓄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城市合作社及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证券交易中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登记公司,财务公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包括外资、侨资、中外合资的银行、财务公司、保险机构等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业务分支机构及驻华代表处。
C. 金融投资公司可以有哪些盈利方式
1、 存贷款息差收入;
2、 投资回报:各种证券(债券)投资;
3、 中间业务收入:IPO、代收代付代销代管等。
经纪业务:大家买卖股票的时候除了交给国家印花税之外,还要交给券商手续费,这就是券商的佣金;各家券商的手续费都可以申请打折,资金量越大,那么可以申请的优惠越多;
通常都可以拿到千分之一的低手续费水平,给大家透个底,券商最低的可以打到千分之0.5,当然还有包月的就更便宜了。
自营业务:只有取得自营资格的券商才能进行自营业务,就是可以利用自有资金进行买卖股票、基金等。这在牛市是券商的大利润。 当然还有承销业务(帮企业发行股票)等也是盈利渠道。 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
(3)金融公司都是怎么赢利的扩展阅读
金融投资作为一种可以扩大生产资本,增加获利收益的经济行为,如今已被更多的公司及个人所应用。作为金融投资,其自身可与实物投资相分离,随机性增强,这就加大了金融投资的风险性。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管理就是要保证金融投资这种经济行的稳定性与可获利性。
随着商品社会与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现时的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金融投资的形式也愈发的多种多样,结合金融投资的不同方式种类,做到在盘间操作的风险可控,金融投资才可以做到稳定获利,金融投资才可以更好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良性作用。
近些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金融投资行为的不断增加,金融投资体系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作为一种经济行为,金融投资在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并且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种投资行为而进入到国际市场中。
D. 金融类网如何盈利
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迅猛发展中国财经信息服务业也呈现高速增长,财经类网站作为提供财经信息服务的垂直网站也推动着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黄相如于2007年10月开始对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重点在于对垂直财经网站的产品服务和盈利模式重点进行分析,具体对各种财经服务的业务特点、盈利能力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中国财经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网络财经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证券、股票、基金、投资理财等经济类相关信息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具体服务内容包括:免费财经资讯服务、收费信息服务、软件服务、无线增值信息类服务等。
(二)近两年受股市的火热推动影响,中国垂直财经网站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发展态势,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财经网站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逐渐趋于相对成熟和稳定,证券分析软件成为财经信息服务商提供的重要财经服务模式之一,众多竞争者的进入网络财经信息市场并争夺用户资源,市场竞争淘汰日趋激烈,主要强势品牌网站通过品牌战略和优质服务吸引客户,门槛进入难度逐渐升高。
(三)随着中国财经类网站发展高速成长,网络财经信息服务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最主要的运营模式以财经类网站为运营主体,向用户提供财经资讯、分析软件和信息咨询服务等。在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领域内真正发挥影响力的是几大综合门户财经频道和财经类门户网站,如和讯网、金融界、东方财富等。
(四)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市场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06年的高速度增长主要源于股市的繁荣,广告主的数量增加明显,尤其是基金理财类、银行类广告主的投放增加。2007年股市余热仍将继续,2007年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市场收入达到8.9亿元,预计08年将达到13.4亿。
(五)除了广告以外客户端软件和收费信息服务也有突破性的增长。在2007年的收入规模中,垂直类财经网站的收入已超过40%,其余为综合门户网站或其它网站财经频道的收入。门户网站财经频道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广告,而垂直类财经网站的广告收入只占到其总收入的30%。
根据艾瑞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iUser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12月,访问次数最高的前十大服务中除博客和财经资讯服务的月度访问次数呈下滑趋势,其余服务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C2C平台服务自4月以来就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视频分享服务在12月增速较快,访问次数从9.9亿次上升至13.1次,增长率达32.3%.受金融市场的影响,财经资讯服务的访问次数连续第三个月下滑。
2007年1月以来,以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为代表的中国金融厂商网络媒体的覆盖用户数一直保持增长态势,9月用户数增幅达到最高点,覆盖人数达2962千万人;自10月份开始,金融厂商网络媒体覆盖用户数出现明显下滑,11月下滑幅度达14.2%。黄相如分析认为,金融厂商网络媒体的覆盖人数受股市影响十分明显。当前中国的股市处于调整期,11月,中国沪深股市仍大幅震荡,很多的基金、股票都一改往日的持续高涨趋势,出现了下跌和徘徊,绝大多数投资者受市场震荡的影响,投资态度和行为趋于理性,必然导致追加投资的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11月金融厂商媒体覆盖人数今年首次大幅下滑。黄相如认为,尽管股市目前处于调整期,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08年奥运会的临近等良好因素,都将拉动中国股市的回升。金融厂商网络媒体的覆盖人数未来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2008年1月中国网络服务覆盖总人数1.41亿人,其中网页搜索以1.34亿用户排在首位,知识搜索、视频分享和财经资讯服务增长十分迅速。其中财经资讯服务用户数从2007年2月的6070万人增长至2008年1月的9616万人,增长率达58.4%,且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趋势。
2008年2月,金融软件用户集中度最高的网络服务为金融厂商,财经资讯等金融相关网络服务。其中金融厂商的覆盖人数TGI达160,访问次数TGI略低,为146.财经资讯服务正好相反,覆盖人数TGI为132,访问次数TGI则高达184.艾瑞咨询认为,使用金融软件的用户大部分对金融市场较为熟悉,更多的需要了解市场上最新的消息,因此对财经资讯类服务的访问次数TGI高于金融厂商。
此外,汽车房产与电子商务服务也是金融软件用户集中的网络服务类别。汽车资讯和房产资讯的覆盖人数TGI均达到118.而金融软件用户在B2C商城服务中集中度高于C2C平台。黄相如认为,对汽车资讯和房产资讯的访问特征显示金融软件用户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汽车及房产的需求高于网民的平均水平。
国外网站值得借鉴的盈利策略 :
网络收费是一种必然趋势。这方面国外财经类媒体网站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盈利策略:
第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在确定采用何种盈利手段之前,必须对网站所依托的母媒体及网站本身的优势、劣势作细致分析,找到网站所有可能的利润增长点,切不能跟风和盲目模仿。
第二: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可以尝试在有内容优势的方面开拓收费服务的新领域。
第三:服务优质化、个性化。为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高品质的服务,这是实现收费的根本。
第四:精心选择恰当的收费项目,一定要是受众愿意付费的服务,否则将有可能因进入门槛提高而吓走一批忠实用户。
第五:在价格的制定和付费方式的选择上要人性化,要考虑所针对目标群体的实际收入情况、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
财经媒体网站为何更具盈利空间?
首先,财经新闻和信息本身具有特殊价值。“商场如战场”,及时、准确、可靠和高品质的商业信息之于商业决策具有战略价值,因此,优质的财经新闻和信息如同商业情报,其本身就能卖个好价钱。
其次,财经新闻和信息具有专业性。一般网站通常提供适合于广大用户的大众化服务,相互间替代性强。而财经媒体网站所提供的有相当部分是专业化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必有用户愿意付费。
再次,财经媒体网站的用户具有特殊性。使用这类网站的多为商业机构或业内精英,如据2003年《华尔街日报》网络版订户研究报告显示,其当年的订户中有26%为项目管理专家,更有54%为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所付费用只占其收入极小的部分,只要服务能带来价值,且收费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他们一般愿意付费。
最后,财经媒体网站通过收费,将普通用户和专业用户区分开来,所形成的受众群相对稳定,特征明显,是广告商最为看重的那类消费人群,相对于免费网站受众隐匿、芜杂的状态,收费网站虽相对“小众”,却更能吸引广告商有目的、有效果地投放广告。
E. 为什么现在的骗子金融公司越来越多,但它们盈利的手段是什么
首先先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描述一下这个问题,金融公司骗局无非就两种,一种是庞氏骗局,一种是纯碎的诈骗,两者都是骗,但是具体骗的手法和骗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
庞氏骗局有多种叫法,具体就是以金字塔为模式,顶端的人受益,盈利模式就是不断拉新还旧,直到某一天,拉新的钱已经不足以支撑金字塔运行,这个时候就会崩塌了。
但找到他的时候已经人去楼空了,而这个时候大家却忘记了,乞丐其实就是这位大富豪。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具体能维持的时间不好说,但随着时间增长,崩塌是早晚的事。
用各种手段去骗,不管他是真骗假骗,只要骗到你了,你是很难追诉的,既然说投资,就是自愿的,你见推荐买股票基金的,亏了人家会负责吗?是不会的,理论和法律人家也不需要,为什么?人家给的只是建议,又没硬逼你去投资。怎么追诉?
所以说为什么现在的骗子金融公司越来越多,它们是怎么盈利的?完全不是同一个角度看的问题。所以对应的答案也就不一样了。
F. 金融公司是靠什么赚钱
赚钱的方法很多。比如银行,低息吸收存款,高息去放贷,赚差价;比如蚂蚁花呗,连存款都不要吸收,直接放贷;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主要收各种佣金手续费等等。
G. 金融行业真的很赚钱吗
作为赚钱行业的老大,金融公司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普通人根本不。
一般去金融公司,门脸都装修的很好。
很多人对金融的认识于国电影华尔街的电影!很多人对着电脑,看着一根根K线图,分分钟就是几百万上下,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都是误区!平常的金融公司门槛很低很低,初中,高中生都可以轻松应聘到!
这是某招聘网站的金融招聘简历,招聘优先找大学生,没有经验的,这是因为方便管理!大学生没有经历,别人说什么听什么,越年轻越好,只要你识字!就能上班。工作内容用红点标出来了,就是用开发客户!会聊天就行。
薪资8000到10000,其实我朋友做过这个行业的都知道,这个水平还是中等的,很多人上班第一二个月就能拿这么多。
金融公司内部就像这样,一个个的格子铺,一个人一台电脑,一个手机,满墙都是小卡片,一边都写的是目标和重点客户!
因为这样工作环境,老板觉得会比较有氛围!
配图与本文无关,于网络
金融业招人都是问题,加班多,累。一般都是会优先招聘女大学生,听话,任干,也事很少,对于后来的男员工,更有一个留住他们的作用。
金融公司一般每天、每周或者每月都会发奖金,而且工资和奖金一般都是用现金结算,这样会激励员工,只有看见钱,大家才愿意往前冲!一般发奖金都会几万几万的发
因为很多金融公司说是投资证券其实做的都是一些灰色的产业,客户的投资往往血本无归。受害人发现被骗往往很难有效追回,即使抓住了团伙,一般也都是些业务员,或刚工作不久的从业人员。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电信诈骗等一系列案件往往有很多嫌疑人都是20来岁的小姑娘小伙子!
中国投资金融行业目前鱼目混杂,各个地方、省市行业规范都不一言,管理起来很复杂,因为利益的关系,牵扯到各方势力,所以也很难去彻底整改。
不管怎么说,金融作为所有行业最赚钱的门路,当之无愧。
H. 金融的是靠什么赚钱希望多举例。
做一个简单的补充,一家之言,希望业内人士可以互相探讨。
从收入来源的角度,银行的收入主要在于利差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利差收入不只存贷利差一项,以下会细说。中间业务收入的概念比较宽泛,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
1、利差收入。先从支出说起,银行的利息支出方为客户存款利息和市场化资金利息支出,一般存款付息率在2%左右(各大行年报都有数据),市场化资金利息支出期限不同差异较大,一般都以同期限SHIBOR利率上浮加点。
利息收入方主要为存放央行利息收入、债券利息收入、市场化资金利息收入和贷款收入。存放央行主要为法定准备金和一般准备金,利率为1.62%,所以存放央行的资金其实为亏本经营,但限于18%左右的准备金政策要求以及日常保支付需求,银行必须要有足够资金存放在央行;受制于存贷比限制和资金充足率的管制银行的大量资金都配置在国债和金融债里,国债和金融债的利率虽然只有3% 到4.5%不等,但出于较低的风险资产占用和同业间的关系维护,一般大家都会给个面子购买;市场化资金利息收入就是同业存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等业务的利息收入,要是具体展开都很有门道,但很多同业业务的开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绕开存贷比的限制以及将表内业务表外化,所以监管机构一直比较关注各大银行此类业务的规模;贷款利息收入确实是国内银行业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但贷款规模根据银行的性质不同一般有65%和75%之间的存贷比比率限制,贷款利率上一般为央行基准利率上下浮,上市银行贷款利息一般为6.4%到7.5%之间。
根据上述描述我们可以简单做个模型,假如一个银行存款为100元,其中会有18元存放央行,70元左右发放贷款,剩下的12元买债券,同时假设存款付息率为2%,贷款利率6.5%,债券收益率3.8%,可以得出银行的利润为2.3元。如果把元的单位改成万亿元,银行的利润就成为2.3万亿了,所以在利差管制的前提下,近年银行利润的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货币供应量的扩张。
2、中间业务收入没有统一的概念,一般不产生利差收入的业务收入都统称为中间业务收入。银行在金融行业的地位之所以难以取代就是因为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支付结算及代理记账业务。由此衍生出庞大的客户群体,只要有客户基础,你就可以雁过拔毛处处“收费”。一般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占比为15%到25%之间吧,普遍认为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越高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越好。
以上只是从收入来源的表面分析,若是深入银行结构内部,会发现银行之所以赚钱还是因为“拿别人的钱赚钱”。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其实与别的行业相比并不占优,但银行除了自有资本金外,主要还是通过吸收低成本的客户资金然后高收益的运用来赚取收入的。假设真是放开银行金融牌照,民间资本要是完全用自有资金运作银行其实相对于别的净资本收益率较高的行业并不赚钱。所以我们现在观察银行业是否会开放与其观察是否允许民资设立和注资银行,不如观察政策上对于民资设立的银行能够允许在净资本的基础上发行多大量级的债券。
I. 一间金融投资公司是怎么赚钱的
金融投资公司的通过它本身产出的单量和银行之间的协商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