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研究生毕业哪个更吃香
这个很明显,根本不用多比较的,肯定是上海交大的更吃香,交大高金明显强多了。
看看金融学专业的大学排名就知道了,上海交大全国第一,复旦列第四,上海财大不在前六。
研究生毕业的薪资高低和就业质量依次如下:
上海交大高金 >> 复旦经院 > 上财金融
B. 关于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
上课的好多抄是从耶鲁、哈弗、沃尔顿商学院的博士毕业,师资是一流的,硬件条件也很好,学费自然也就很高,我是交大的在读硕士,曾经去这个学院看过,你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自己过去看看,和那些同学交流一下,学院在交大徐汇校区
C.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你想了解什么呢?~
这个学院可以说是全交大考研最难进的学院,难度要大于安内泰经管和电院~(容安泰经管和电院的难度在全国已经算顶尖难度了...)
不过前景非常的好,资金投入相当的多。交大的安泰已经是全国顶级的商学院,这个学院现在在交大人中的口碑已经超过了安泰。今年我们电院电气专业第一名和第二名都考去了...一个考了410一个考了四百零几,相当恐怖...
有以下方向:
020200应用经济学: 01金融学
025100金融(专业学位): 01证券投资分析;公司金融;风险管理;
125100工商管理(专业学位):MBA
D.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有什么区别金融学是在哪个学院呢
交大的两个学院,前者是在上海市政府的倡导下新建的,后者是交大一直以来的经管学院。两个都有金融学,在学院网站上也可以查到相关内容的~
E.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怎么样知乎
西安交通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院还算比较强的,虽然比不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这些学校,比不上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但是也有国家重点学科,也还是比较强的
F.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怎么样
楼上的回答大体正确,不过有些不足之处。经济与金融学院,是原陕财,当年很牛专的财经院校之一。原央行属直属,并入交大后,由于交大资源的剥夺等原因。导致经济与金融学院的资源不如之前了。
西校区环境很不错,地段很好。只是校园小了一些。食堂没有东校区大,住宿一般不会比东校区差。学校本科生住宿条件最好的就是西校区的启德书院。
如果你想学商科,建议去沿海城市学习。如果你要留在西安,西北地区没有更好的商学院了。
G.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在国内属于什么档次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属于一流层次。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是回上海市人民政答府为实现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满足上海乃至全国金融业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于2009年创建的一所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模式办学的金融学院,英文名称为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 (SAIF)。学院以汇聚国际一流师资、培养高端金融人才、构筑开放研究平台、形成顶级政策智库作为自己的必达使命。
H.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的那个高级金融学院哪个好
现在看起来肯定是光华好,不过上交的高金以后很有可能成为NO.1
I.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和金融学院和金禾金融中心有什么区别
首先,金禾中心是在西交的本部,而经金学院是西校区,也就是以前合并过来专的陕西财经学院,那边只有经金属学院和医学院。环境相对来说比本部差得多。
其次,金禾很难考,而且对英语要求特别高,很多本校其它专业直硕的学生也想进金禾,但是面试都是英文,真的很难进。而经院的话相对来说好考些,初试比较简单。
经济和金融学院就是和其他专业一样的,高考可以直接报名,也可以考过去,校区在大雁塔附近,是西交大合并过来的,以前是陕西财经学院,很有名,不过现在西交大搞得不是很有起色。
金禾是管理学院的一个专业,每年从大二下学期的学生中招收一个班,大概20-30人,西交大的管理学院很棒,排名全国第一,和清华大学时并列的,这个你可以去看看其他的介绍,金禾是偏重于经济研究的,如果你喜欢这个,是很好的专业。和经济和金融学院区别很大,金禾不是非常容易考,报的人很多,只要30个。
J.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的下属机构
实验室主任:李琪教授
陕西省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点实验室是年6月经陕西省科技厅和陕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它的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实验室。同年7月,国际电子商务研究中心(ICEC)中国分部挂靠于本实验室。2004年8月28日,实验室与全国其他20所高等院校的同类实验室联合发起成立了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实验室下设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技术部、项目部和秘书组等机构,支撑学科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为陕西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运用服务,为我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教育、科研和社会运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培养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1)电子商务教育体系与教学系统研究主要开展电子商务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理念、教育层次、教育机构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师资培养、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的研究和实验。(2)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产品研发主要开展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安全技术、信用技术、交互技术、支付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等的集成研究。(3)电子商务模式研究主要对电子商务B2B、B2C、C2C等多种电子商务的业态进行业务、技术、经营、管理、组织、资本、信用和风险等模式的研究创新。
主要研究项目及成果:实验室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国内外横向课题20余项。主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或与电子商务协作组联合编写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经济、管理类核心期刊和专业刊物、重大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内外大型会议5次,合作开发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多个。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0余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8人。实验室主任李琪教授是我国最早研究电子商务的学者,1997年成为国内第一个电子商务方向博士,1997年组建了国内第一个电子商务研究所。实验室成立以来,已培养博士后出站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1人、硕士学位获得者50余人。现有在站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 “经济金融教学实验中心”于2002年11月批准建设,几年来面向全校开设了经济学大面积公共基础课,承担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实验教学、教改与科研于一体两条主线的任务,2007年9月经学校重新认证为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目前有专职技术人员4人。
中心按照主要教学目标进行系统规划,合理调配资源,建立了学校、中心、学院三层次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按学校要求制定并执行相关教学管理规则,成立了以系为单位的实验课教改小组和课程牵头人负责制,建立了以数量分析和专业软件为特色的教学实验体系,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教学实验质量保障体系。
近年来实验中心致力于实验质量管理与实验内容的提升,组织开发经济类公共基础课6门,承担教学计划内上机与实验35门,配合新教学计划开出了所有的上机和实验。
实验中心针对大班实验的上机管理问题进行了规范,实验流程:实验教学示范—过程监控—辅导—实验报告标准化, 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 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平教授
陕西经济研究中心筹建于2004年,现有研究人员36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近三年已培养博士研究生46人,硕士研究生380人,本科生1840人。
中心下设6个研究方向,分别为:
1. 陕西企业绩效及产业集中度研究
2. 陕西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3. 开放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4. 陕西金融组织结构优化与金融支持系统研究
5. 陕西电子商务理论发展与规划研究
6. 陕西省社会保障与再就业问题研究
陕西经济研究中心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近三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38 项,发表论文 650 篇,其中 11 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中心各类科研教学设施齐全,基地总面积 300 平方米,拥有一个多媒体学术报告厅,一个计算机房和一个专用图书室,为中心研究人员提供了国内一流的科研环境。 西安交大电子银行实验室经过西安交大“985工程”(行动计划)一期建设和教育部设备专项两期建设,共投资300余万元,已基本建成满足教学、科研,具有现代商业银行功能的电子银行实验室。
“西安交大电子银行实验室”具有与我国商业银行在系统结构、应用模式、业务处理方式与方法、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与设备及银行机具等方面基本一致,能够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现行主要柜台业务(包括对公、储蓄、汇兑等)、电子银行业务(ATM、POS、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金融仓库与数据挖掘(客户关系管理、反洗钱应用等),为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学习和研究电子银行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为了解电子银行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各种设备的功能与作用及其他们之间的相互集成方法、为教师研究银行信息系统和学生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了专业化的研究平台。
电子银行实验室现有硬件设备总价值约200多万元。其中小型机(主机为:IBMRS/6000H85,)1套;字符终端机16台套;IBM自动存取款机(ATM)1台;POS机4台;交换机(SISCO)3台;防火墙系统2套(CISCO);PC机40多台,各种服务器6台;存折打印机2台;网控器1台;发卡机1台。主要软件有SAS数据仓库系统、Informix for AIX、SPSS等。电子银行实验室同时也是一个科研项目的孵化器。目前,基于这个平台我们已经申报并完成了一个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学校的相关科研项目,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基于该平台的研究和项目还在进一步进行之中 金融系主任:李 成(博士、教授、博导)
副主任: 崔建军(副教授、博士)
中心主任: 余 力(教授、博导)
主要成员: 李 成(博士、教授、博导)任 远(教授)、沈 悦(教授、博士) 崔建军、李 江(副教授、博士)王国林(副教授、在职博士)程婵娟、 杨丽荣(均为副教授)
目标: 按照学校与学院要求,加强金融教学研究,努力在现代投融资创新研究方面 取得成绩。把教研中心办成师资队伍建设、金融学术交流与信息文献中心。
“三年”计划
一、主编出版3-4部前沿性教材和专著:
(1)“宏观经济学”教材
(2)投融资创新前沿问题
(3)金融调控问题研究
(4)金融监管创新研究
二、在院定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以上。
三、争取1-2年项国家社科(或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5项省部级课题。
四、创办研究中心网络和信息文献数据库。 金融系主任:李 成(博士、教授、博导)
副主任: 崔建军(副教授、博士)
中心主任: 余 力(教授、博导)
主要成员: 李 成(博士、教授、博导)任 远(教授)、沈 悦(教授、博士)
崔建军、李 江(副教授、博士)王国林(副教授、在职博士)程婵娟、 杨丽荣(均为副教授)
目标: 按照学校与学院要求,加强金融教学研究,努力在现代投融资创新研究方面 取得成绩。把教研中心办成师资队伍建设、金融学术交流与信息文献中心。
“三年”计划:
一、主编出版3-4部前沿性教材和专著:
(1)“宏观经济学”教材
(2)投融资创新前沿问题
(3)金融调控问题研究
(4)金融监管创新研究
二、在院定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以上。
三、争取1-2年项国家社科(或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5项省部级课题。
四、创办研究中心网络和信息文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