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企业上了中国互联网金融50强榜单
进中国互联网金融强榜单的有:
1.51信用卡
2.91金融
3.e租宝
4.Ppmoney
5.爱基金网
6.网络理财
7.财付通
8.筹道网
9.点融网
10.格上理财网
11.股票赢家
12.好贷网
13.好买基金网
14.汇付天下
15.积木盒子
16.金斧子
17.金联储
18.金信网
19.金银猫
20.京东众筹
21.九次方
22.连连支付
23.陆金所
24.蚂蚁金服
25.民信贷
26.诺诺镑客
27.拍拍贷
28.趣分期
29.人人贷
30.融360
31.数米基金网
32.苏宁金融
33.随手记
34.天天基金网
35.同盾科技
36.铜板街
37.投投
38.微贷网
39.微量网
40微众银行
41鑫合汇
42雪球
43.宜信财富
44.易宝支付
45.翼龙贷
46.盈盈理财
47支付宝
48众安保险
49.众筹网
⑵ 全国互联网金融公司排名求介绍
目前有很多的,恒昌就是数一数二的,
⑶ 互联网金融这个领域都有哪些牛人
第一类的当然是BAT这类巨头的实践者,他们凭借宠大的流量,基本是涉中理财产品,以货币基金的版形式在做,权为散户理财。如阿里系的余额宝、网络系的百发、百赚等。
另一类的是垂直类创新,如好贷网,属于信贷搜索,创始人李明顺对互联网有深刻的洞察。上面有人说的融360,91金融都属于这个领域。
⑷ 互联网金融四个制高点哪个更重要
(1)基础设施: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创新
此处的基础设施主要指支付体系、征信体系和基础资产撮合平台。
支付体系是互联网金融的不二法门,且竞争刚刚开始。支付是人们对金融最朴实的需求,也是应用场景最为丰富的一种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诞生和发展首先起源 于支付。例如,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的诞生最早是为了满足荷兰强大的航海贸易在支付结算方面的需求;19世纪后半期中国山西票号的诞生也与山西盐商 的支付结算需求紧密相关。如今,互联网金融巨头们同样以支付为金融的切入点。
支付的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经过特定的加工和整理就能够成为信用基础。未来,随着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数据的种类、数量及时效性也将得到极大提高,对个人的信用互联的评价体系也将更为多元、立体和即时。
2014年6月,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的发布,我国社会征信的法律基础和标准体系有望在未来几年逐步完善。征信体系将会继续维持政府主导的中心化格局,还是逐步向市场化、多元化发展?这一切也同样值得期待。
基础资产撮合平台是指股权、债权、产权、林权、地权、碳排放权等基础资产的交易和撮合平台。此类平台的发展主要源自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改革。目前中国间 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比例是6∶4,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融资手段较为单一,而在美国这一比例是3∶7,金融危机前一度达到过2∶8。未来中国必将改变社会 融资结构倒挂的局面,去中介化是趋势所在,而互联网金融新型业态的发展也将加速去中介化的实现。
(2)平台:互联网模式在金融领域的延续
平台是指连接两个或多个特定群体,为其提供行为规则、互动机制和互动场所(常常是虚拟场所),并从中获取盈利的一种商业模式。拉卡拉公司创始人孙陶然在 《平台战略》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一个成功的平台往往需要做好几件事,一是选择平台战略的企业需要有能力积累巨大规模的用户,二是需要提供给用户有着巨大黏 性的服务,三是需要有合作共赢、先人后己的商业模式。成功的平台商们正在纷纷践行以上准则。
平台模式在互联网行业被广泛应用,因此当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业务时也自然地延续了这一战略。但对传统金融机构来说,平台仍是相对陌生和抽象的概念,如何改变思路及试行平台化运营也可能是传统金融的又一突破点。
(3)渠道:多渠道整合是关键
渠道则是互联网时代对金融机构传统核心资产的重新审视,也是互联网企业线上线下整合的重要阵地。渠道的核心议题是多渠道整合,即客户能够自由选择在何时 通过何种渠道获得怎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其背后是机构的不同渠道在产品和服务、流程、技术上的无缝对接。这一点对于拥有较多实体渠道资产的传统金融机构来 说尤为重要,需要通过两方面的转型来实现:一是渠道定位从“以我为主”向“以客户为主”转型,二是实体渠道功能和布局的转型。
渠道定位向“以客户为主”转型:传统金融机构对渠道互联网化的尝试由来已久。从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至今,几乎所有的银行、证 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互联网渠道。但传统的网银或手机渠道更多的只是将网点的流程电子化、网络化,仍是从金融机构流程管理的角度进 行设计,而非从客户需求和便利的角度进行改造。因此,金融机构多渠道整合的难点并非在于技术,而是在于思维的转变。
实体渠道功能和布局的转型:虽然实体渠道对金融机构来说是重资产、高成本,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客户对实体渠道的心理依赖,尤其是针对复杂产品和服务的面 对面交流的需求不会消失,因此实体网点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实体网点需要转型,比如更多地将目前低价值的简单交易(如现金存取、转账汇款等)转移到ATM 和电子渠道中,从而使网点人员有更多时间来进行销售和咨询工作。
互联网企业大多依托于电子渠道,较少具备实体渠道资产,但仅仅依靠单一的线上渠道可能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客群和场景。因此,多渠道整合同样是互联网企业值得思考的方向。
(4)场景:找准客户生活的主场景
场景是金融“生活化”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体现。互联网金融版图的扩张实际上依靠两个维度的扩展,一是扩大目标客群,二是占领客户的生活时间。扩 大客群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地域的扩张、年龄层的扩张、财富层的扩张等等。而占领客户的生活时间则需要占据尽量多的应用场景,即流量入口。占据用户上网时 间流量最多的是娱乐、沟通、信息获取和电子商务这四大类活动,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统计,中国网民2011年每周的上网时间中,9.3小时用于娱乐,7.6小 时用于沟通,5.1小时用于获取信息,5.3小时用于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巨头们对客户时间的争夺也紧紧围绕这几大领域展开。
个人认为这四点是相互依靠的!离开任何一个都是不能独立存活的!另外,还要根据你的发展进度而言!每个阶段的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⑸ 盘点互联网金融有哪四大类
第一类: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
第二类: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
第三类: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是指P2P网络贷款和众筹融资。
第四类:金融支持的互联网化。
⑹ 互联网金融名人排名五十名
这些都不准的。。。看马云就行
⑺ 谁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第四大巨头
2009-2010年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上,有两个互联网领域的十年商业领袖,一个是马云,一个是马化腾。马云开创的以千万中小企业和网店店主为“联盟型员工”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模式,马化腾开创的是以上亿QQ会员为其“家族型员工”为核心的信息社会最基础应用模式。一个用发财的梦想,让最广大民众去拥护它;一个以不得不用的沟通工具,让最广大民众去依赖它。
如果对应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那么马云的电子商务平时是柴,用讨巧的方式处处让用户成为自己的代言人,将风险无限分摊,具备了百年基业的基础;马化腾的QQ平台是米,捆绑了一代人的胃口习惯,即便吃腻了,可就是暂时离不开它。除此之外,李彦鸿的搜索平台正逐渐成势,可以为油,沾了垄断和国家支持的便利。那么,谁可以成为盐?
首先进入脑海的不得不是曾经风光无限、一直话题不断的盛大。作为首个提出“网络迪斯尼”恢弘远景的中国文化企业,在21世纪最初几个年头,凭借游戏内容服务近乎垄断的市场表现,令人惊艳。遗憾的是,游戏内容的可复制性太强,而盛大在其他内容领域整合又一直未能形成势,于是在过去7年中,眼睁睁看着阿里巴巴、腾讯、网络等一家家从和盛大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企业,迅速发力,连点成面,做成了各自领域的航母平台,而自己仍在为寻找核心竞争力的突破而苦苦探索。
其实对盛大而言,最重要的是必须对自身的战略有全新的认识。到底是要只梦想着成为类似好莱坞平台下一个迪斯尼的成功个体?还是说要打造中国好莱坞模式的文化娱乐平台?
如果只是去复制一个企业的成功,那毫无疑问,盛大成了不盐,充其量只是众多盐种类中一个较为成功的品牌,在起点上已经和其他三家巨头公司拉开了距离,成为不了生活必需品的代名词。但如果坚持的是复制一个平台的成功,那么盛大还保留着代表一个生活必需品领域的发展希望。
从这点上,整个业界、众多崇拜陈天桥的青年,都在期待着盛大做出迅速的整合,而不再仅仅是一次次的收购,然后就是被收购品牌的大量消失;不再是一次次战略的发布,最后只是悲壮的留下很多回忆,却不能改变任何历史的轨迹。盛大需要的,是一个对内对外都有些霸道、却又非常清晰的战术思路,需要在一个前瞻性、完整的思路指导下,在其他有缘人还没想到、或者还没有能力去做到前,迅速将自己看到的一片江山占领下来。
正如盒子对盛大伤害的巨大教训一样,当年的盛大盒子战略,正是因为推进过程中太过于犹豫了,导致太多的利益群体,甚至是权力垄断机构看到了盛大思路中巨大的利润潜力,最终联合在一起扼杀了盛大的努力。其过程正是在盛大反复犹豫和游说的过程中,让太多的人和团体揣摩透了盒子的核心内容,在所谓视察、合作的同时偷偷进行了复制尝试,并进而采取了釜底抽薪和落井下石,让最先发现市场和打开市场的却不能进入果园哪怕采到一个成熟的果子。
盛大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品,或者是一体化的应用平台,即便在技术和应用上不够成熟,但可以完美承载盛大云中图书馆、游戏、视频、影音等诸多应用,那就足够了。盛大必须明确认识到,自己应该成为盐,而且是一定要成为拥有最广大、最忠诚、最可持续性顾客的盐!
如果明确了一个清晰的、可行的庞大蓝图,各条线才能真正整合思想,劲往一处使,催生其崛起。然后才是所谓的强有力的执行。就像马云的18罗汉从阿里巴巴出来集体回到湖畔公寓,重新创业、闭关埋头做出淘宝一样,任何心猿意马、三心二意的角色都应该排除在外。
不抛弃,不放弃。中国互联网只有三个巨头是寂寞的,期待着第四个的诞生,第五、第六甚至更多的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