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根据以下业务编制甲公司会计分录1、2×19年6月1日甲公司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
一、根据以下业务编制甲公司会计分录1、2×19年6月1日甲公司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
雪花秀
B. 出售股票的会计分录
应该买进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
贷:其他货币资金—证券公司
卖出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证卷公司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
投资收益(亏损做反向)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
同时按初始成本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损失,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2)出售上市公司股票会计处理扩展阅读: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⑴ 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或赎回。
⑵ 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⑶ 属于金融衍生工具。但被企业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不在本科目核算。企业(证券)的代理承销证券,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1331 代理承销证券”科目核算。
C. (1)出售确认收益时 (2)计算出售A公司上市股票应交增值税(保留两位小数),及编制会计分录
1、2019年6月1日购入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400000
应收股利 600000
投资收益 2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00
贷:银行存款 10026500
2、2019年6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应收股利 600000
3、公允价值发生变化
2019年6月30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600000-9400000=-800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0000
2019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400000-8600000=38000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8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800000
4、2020年3月20日A公司宣布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800000
贷:投资收益 800000
5、2020年5月31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12100000
投资收益 3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400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0000
计算应纳增值税
(12100000-10000000)÷(1+6%)X6%=118867.92元
借:投资收益 118867.92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118867.92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D. 回购股票和注销股票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能否举下例子
1、回购股票时
借:库存股(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
2、注销股票时
借:股本(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先冲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股本溢价和盈余公积仍不足部分)
贷:库存股(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
3、回购价格低于回购股票的面值总额时:
借:股本(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
贷:库存股(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举例如下:
企业以10元每股的价格回购1万股,面值为1元的股票
那么 一 回购库存股
借 库存股 1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
二注销库存股时
借 股本 10000
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 90000
贷 库存股 100000
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不够时,假如只有80000,那么只能冲80000
另外10000要冲留存收益
借 股本10000
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80000
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9000
盈余公积1000
贷 库存股100000
拓展资料
按照通常的财务理论,由公司购回而没有注销、并由该公司持有的已发行股份被称为库存股。库存股在回购后并不注销,而由公司自己持有,在适当的时机再向市场出售或用于对员工的激励。也就是说,公司将已经发行出去的股票,从市场中买回,存放于公司,而尚未再出售或是注销。
企业为减少注册资本而收购该公司股份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为奖励该公司职工而收购该公司股份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做备查登记。
企业将收购的股份奖励给该公司职工属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如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根据职工获取奖励股份的实际情况确定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奖励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E. 关于股票投资的会计分录
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140000
投资收益 720
应收股利4000
货:银行存款144720
2、借:银行存款4000
货:应收股利4000
3、借:公充价值变动损益 12000
货: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充价值变动 12000
4、借:银行存款 104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充价值变动 9000
货: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5000
投资收益 8000
借:投资收益 9000
货:公充价值变动损益 9000
5、借:应收股利200
货:投资收益 200
6、借:银行存款 200
货应收股利 200
7、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充价值变动 2000
货:公充价值变动损益 2000
(5)出售上市公司股票会计处理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证券)的代理承销证券,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1331 代理承销证券”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对于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三)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贷记本科目(成本),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
同时,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F. 公司发行股票时怎么做会计分录
发行股票时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注:股本金额为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
例:云港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4月16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5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9.4元。本次股票发行由中海证券公司保荐并传销,其按发行收入的3%收取承销费。
4月20日,股票发行费用直接冲减股本溢价后入账
借:银行存款136770
贷:股本 15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21700
注:15000=136770/(1-3%)/9.4
(6)出售上市公司股票会计处理扩展阅读
发行股票的后续计量
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时
1、支付款超过面值总额的部分,依次减少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
借: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现金
借:股本(股票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库存股
2、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
借: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现金
借:股本(股票面值)
贷: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G. 同一控制下企业转让/出售/处置股权的会计分录和合并报表怎么做
甲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0万
贷:银行存款 200万
乙公司:
借:银行存款 20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万
合并日的抵消Y公司的核乙公司的是一样的,出售之前是由乙公司合并抵消Y公司,出售后由甲公司一起合并。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或借记有关负债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
(7)出售上市公司股票会计处理扩展阅读: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中不涉及自少数股东手中购买股权的情况下,合并方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相关的处理:
(1)、合并方在合并中确认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仅限于被合并方账面上原已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从最终控制方的角度来看,其在企业合并发生前后能够控制的净资产价值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即便是在合并过程中,取得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存在差额,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一般也不产生新的商誉因素,即不确认新的资产,但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账面上原已确认的商誉应作为合并中取得的资产确认。
(2)、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和负债应维持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变。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的,应基于重要性原则。
首先统一会计政策,即合并方应当按照本企业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作为有关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
进行上述调整的一个基本原因是将该项合并中涉及的合并方及被合并方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对于一个完整的会计主体,其对相关交易和事项应当采用相对统一的会计政策,在此基础上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的入账价值相对于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不作为资产的处置损益,不影响企业合并当期的利润表,有关差额应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本质上不作为购买,而是两个或多个会计主体权益的整合。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价值量相对于所放弃价值量之间存在差额的,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
在根据合并差额调整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时,应首先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留存收益。
(4)、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一直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体现在其合并财务报表上,即由合并后形成的母子公司构成的报告主体,无论是其资产规模还是其经营成果都应持续计算。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无论该项合并发生在报告期的哪一时点,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均反映的是由母公司构成的报告主体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损益及现金流量情况,相对应地,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应当反映母公司如果一直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至合并日应实现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情况。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在合并当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进行调整,同时应当对比较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视同合并后的报告主体在以前期间一直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H. (1)出售确认收益时(2)计算出售A公司上市股票应交增值税(保留两位小数),及编制会计分录
1、2019年6月1日购入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400000
应收股利 600000
投资收益 2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00
贷:银行存款 10026500
2、2019年6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应收股利 600000
3、公允价值发生变化
2019年6月30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600000-9400000=-800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0000
2019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400000-8600000=38000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8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800000
4、2020年3月20日A公司宣布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800000
贷:投资收益 800000
5、2020年5月31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12100000
投资收益 3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400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0000
计算应纳增值税
(12100000-10000000)÷(1+6%)X6%=118867.92元
借:投资收益 118867.92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118867.92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