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個星期股市會回調嗎大約會回調到幾點的位置
上周股市出現的大漲普漲行情,是在政府出台的十項基礎設施建設、公益項目建設的政策性助力下的,技術性超跌反彈。國家決定4萬億投資保經濟增長的消息刺激,滬深股市在創出1664.93點的新低後,又經歷了9個交易日的底部整理,終於使得大盤跌無可跌,從而導致這輪股市的放量大漲。 周五滬指收盤1986點,大漲3.05%,深成指收盤6660點,大漲4.66%。增量資金放大,做多意願堅決。 一周交易結束,兩市均收出光頭光腳的大陽線,滬指周漲幅13.66%,深成指周漲幅15.77%。本周中央「十大政策」正式出台,明確中央政府4萬億投資基礎設施的重要舉措,令周一兩市股指跳空高開,鋼鐵水泥板塊龍頭個股開盤直接封上漲停。經歷周二周三兩天小幅整理,周四周五兩市繼續放量大漲,較好地確立了兩市股指的階段性重要底部。 周五兩市A股1503隻股票交易,有1494隻股票上漲,不到10隻股票飄綠,漲停的股票多達151隻。呈繼續反彈走勢,滬指站在30日均線上方運行。隨著市場的震盪走強,個股板塊全面開花,多極化熱點推高股指。短線來看,市場量能持續放大顯示出場外資金入駐跡象明顯,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後市仍有繼續反彈的潛力。不過,短線在持續反彈後,盤中震盪及個股分化加劇的情形將不可避免,市場總體上將呈震盪盤升格局。 在市場持續走穩的背景下,近期漲幅不大的品種盤中上漲慾望尤為強烈,煤炭、電力設備、機械、化工、外貿、造紙印刷、有色金屬等漲幅靠前。隨著市場反彈的延伸,投資者可在以下板塊中挖掘機會。首先,基建主題股。在中央十大刺激內需政策的背景下,預計未來仍會有相關政策出台,政策賦予該板塊較大的想像空間,有望成為年末以及明年的一條炒作主線。投資者可密切跟蹤該板塊並對其中累計漲幅不大的品種可密切關注。其次,目前仍處在歷史低位的滯漲品種,面臨較好的補漲機會。投資者在操作上,建議不要一味追漲,逢低關注那些有基本面支撐的滯漲潛力品種。 就目前市況而言,近期市場呈持續反彈走勢,目前已收復30日均線,且量能也呈明顯放大趨勢,多重因素促反彈看高一線。首先,政策面暖風不斷,有利於市場投資信心的恢復,A股在經過一年多的持續下跌後,有望在政策面的積極扶持下,逐漸走出下跌陰霾。在中央關於擴大內需,適度放寬貨幣政策,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背景下,投資又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大動力,這對處於下行周期多個行業形成明顯的支撐。成交量開始明顯放大。近期市場量能呈逐步放大的趨勢,顯示場外資金開始入駐搶反彈,在量能持續放大的推動下,股指有望繼續向上拓展空間。再者,市場領漲熱點形成。基建主題成為市場的持續熱點,並形成凸現出明顯的賺錢效應,有效地吸引了市場人氣,並將市場人氣維系在較高水平。 再說,全球大范圍的金融危機、經濟下滑走過了第一個階段,突然爆發、初步得到遏制和穩定的階段。盡管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是存在,但是外圍股市對中國股市的實質影響已正減弱,如果這種影響還會,那麼,它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只是在心理層面的,而不是那種關聯度很強的實質性影響。前期A股還看外圍股市臉色行事,而近期A股能夠逆市放量反彈已表明A股正在擺脫外圍股市的影響,市場反彈可繼續看高一線。 至於本輪反彈,將強勢上攻2000點關口,漲升位置大致在60天均線附近的2050點附近。因此,股市大盤將繼續維持升勢。當大盤越過1900點之後,便開始會有獲利盤出貨的個別個股的分化走勢。大盤上升通道中的跳空缺口的回補,能夠吸引更多的追漲盤的介入,這將更有利於大盤的繼續上攻。 盡管大盤還將在低點和次低點之間,做長時間的底部震盪,它的大幅反彈及全面反轉的時機遠未成熟。而上周大盤從底部大舉反彈以來,兩市累積升幅已達百分之十三至十五,越來越逼近此輪反彈的高點,股民散戶在操作上必須愈加謹慎,需分別採取高點賣出、適量補倉或擇股加倉的操作手法,適量增加賣出操作、減少買入動作。即使加倉買入,也要選擇那類有政策扶持的強勢品種、或低價超跌的累積漲幅不大後市還有補漲空間的個股品種,以及市盈率還在十倍以下的個股品種,不要一味高位追漲。而前市低點買入、後市還有上升空間的個股,就還可謹慎繼續持股待漲
㈡ 請問大盤還會下跌嗎
會的不過上漲趨勢已經形成 「技術上說,A股已經形成了上漲趨勢,這從不斷放大的成交量上可以得到確認。」上海某私募基金經理認為。 本周5個交易日,A股市場4陽1陰,總體呈現放量反彈的態勢,滬深股指最大累計漲幅都超過13%,滬指沖過了1800點和1900點兩大重要關口,且站上了30日均線,A股反彈的空間正在逐漸被打開。 基建、水泥、鋼鐵等受益於政策的板塊,開始大舉上攻。其他板塊也是有序輪動,市場熱點此起彼伏。更重要的是,持續的政策利好,一方面讓權重股止跌回穩,另一方面一些個股明顯走出上漲趨勢。「如果市場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股票越來越多,那麼總體市場肯定也是上漲趨勢。」上述私募基金經理認為。 但市場中悲觀的看法並未完全消失,有人認為,本周股指止步2000點關口,說明在實體經濟全面好轉以前,機會只是暫時的。 市場中從來都是充滿爭論,對於趨勢的判斷更是如此。 「研究員有時候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影響股市的因素很多,有基本面、政策面及技術因素等等。如果僅僅看到一棵樹就下結論,肯定是偏頗的。」 凱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繼武告訴記者。陳原是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現已離開公募轉投私募。 「去年10月的時候,研究員也判斷今年下半年A股要到8000點。很多時候,研究界總是雨後送傘。」陳繼武舉例說明。 三大因素影響行情高度 「據我所知,上海的很多規模比較大的私募基金本周都在密集建倉。觀點很明確,不管是反彈還是反轉,現在是可以賺錢的時候了。」上述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而安信證券的策略更是顯得領先,「全面買入的時刻已經來臨。」 「基金公司的態度也已經發生明顯變化,之前大家都看得很空,現在有的已經堅決看多。有很多家基金公司都在加倉,只不過有的重點是基建,有的則是消費品行業。」上海某合資基金公司人士說。 「4萬億的財政投資,從政策上顯示出政府保持經濟增長的決心,這給虛弱的證券市場注入了很大信心。」上述私募基金經理認為。 對於剛剛轉好的A股來說,能夠破壞趨勢的因素並沒有消失。市場的憂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外圍股市如果持續下跌,將給A股的持續走強帶來不小的壓力;房地產價格如果大幅下降,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利空因素,因為房地產與金融作為A股的權重與核心,如果不能止跌企穩,指數也必受拖累,難以形成大行情;實體經濟最終能否轉好,決定了A股能否走出熊市。 上述三個因素中的任何之一個出現惡化,都有可能導致機構大舉拋出,從而打破趨勢。11月12日,美國道瓊斯指數大跌4.73%,11月13日,A股小幅低開後,一路走高,最終擺脫了其影響。有證券界人士認為,A股要走出完全的獨立行情是不可能的,但A股強勢的時候,可以部分抵消外圍環境的影響。 對於房價,高善文前期的報告認為,房價高估了20%-30%。「房價的高估並不意味著一定要通過價格下跌的方式來解決,這是空間上的方式,也可以通過時間來化解,通過居民收入的提高來消除高估。比如1997年至2004年,北京、深圳等地的房地產價格並未出現大幅上漲,但居民收入提高很多。現在看來,房地產下跌的因素仍然沒有完全消除,各地的成交量都很小。」 對於實體經濟的能否根本轉好,各方看法相對謹慎,都未能得出清晰、確定的的判斷。「目前來看,通脹的擔憂已經完全結束,面臨的威脅是通縮。」高善文提醒說。 「從心理預期層面來看,A股的下跌緣於對未來投資的擔憂,現在這種擔憂已經釋放殆盡,對未來經濟恢復的信心已經開始逐步增強,這已經在股指走勢上有明顯反映。」上述私募基金經理認為。 中金公司宏觀策略組預計,未來一年降息的空間還可以達到216個基點。並認為財政擴張政策和降息能否有效推動內部需求是影響今後中國經濟和股市走勢的關鍵所在。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