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券期貨 > 華夏證券航母

華夏證券航母

發布時間:2021-01-07 01:13:16

⑴ 遼寧航母是哪個老闆買的差點被弄死

買回「瓦良格」的那位香港商人,其實是一位山東人,他出生在煙台,在濰坊長大,參軍來到濟南,上世紀八十年代從廣州軍區體工隊轉業後移居香港。而這次購買航母,他還是從咱們濟南踏上的征程——— 他的名字叫徐增平。
1997年徐增平了解到中國曾探討過購買「瓦良格」號航母,最後因故放棄的消息。他認為,中國不買這艘航母是可以理解的,但絕不能讓它落到其他國家,尤其是對中國敵意的國家手中。現在國力有限,在集中力量搞經濟建設,軍費也相當緊張,因此要國家一下子拿出上億美元去買「瓦良格」號很不合算,倒不如由創律集團出資8000萬美元,把實際價值超過1億美元的「瓦良格」買回來,改建成海上旅遊設施。「一旦國家需要,我和創律將毫不猶豫向國家獻出這艘航空母艦,為國家服務」,那時國家就有現成的母艦船身,無形中為中國海軍裝備航空母艦做好了基礎准備,贏得了時間和技術。 1998年徐增平及其助手數次前往烏克蘭談判,最終以2000萬美元(加上罰息、打官司等總共花費一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瓦良格」。在美國的干預下,一九九九年土耳其政府不讓「瓦良格」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瓦良格」受困黑海期間,創律公司每天向ITC公司支付8500美元,每個月還必須向烏克蘭港口當局繳付1.7萬美元的停泊費。ITC的拖船船員因為長期無法脫身而深為不滿,徐增平總裁更是因此損失慘重。)直到二零零零年八月,土政府為爭取外匯,要求中國開放對土耳其的旅遊,當年八月才准許「瓦良格」通過海峽。 如今,徐增平夢想成真,二零零五年四月「瓦良格」進入大連造船廠,由政府接管,實行改造。
原帖在此:http://tieba..com/p/1890381737
參考資料:http://news.sina.com.cn/o/2011-10-08/031523266045.shtml
來自於其他地方的回答,答案來自@litengfei9527

⑵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是什麼關系

中信建投的前身是華夏證券。
華夏證券曾是當年的全國三大證券公司之一。
從專2002年開始到2004年,券商屬全行業出現了巨虧,華夏也是其中之一。
連年的虧損使得券商進行大洗牌,中信證券開始「趁火打劫」。
繼2004年收購廣發失敗後,中信證券又盯上了華夏證券,
於是2005年,中信證券與建銀投資聯手出資46億元,吞下困境中的華夏證券。
收購後就改名為中信建投,並派人去做董事長。
當時的華夏證券經紀業務的市場份額比中信還高,
在收購後的幾年裡,中信獲得了非常豐厚的收益。
兩家親如兄弟,大企業哥哥來,中小企業弟弟上,有肉大家一起吃。
後來證監會發文,對證券公司實行「一參一控」。
就是說只允許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參股一家證券公司,控股另一家證券公司。
而中信證券的實際控制人控制了兩家券商。
最後,中信就通過轉讓股權把實際控制權讓了出來。
兄弟分家之後,以前的感情也就散了,變成了真正的競爭對手。

⑶ 國家徵用瓦良格向徐增平支付了多少費用

徐增平得了1.2億元人民幣
首先,不是國家徵用,而是國家購買。賣主是澳門創律公司的大專股東華夏證券公司(占屬澳門創律公司80%股份),徐增平占公司18%股份,庄立祥佔2%股份。徐增平向國家要32億人民幣(4億美元),因為徐增平是小股東,國家就不和他談了,和大股東華夏證券公司談。
其次,徐增平拒絕在協議上簽字。2004年,華夏證券公司在決定以8.78億元人民幣賣給國家的時候,召開董事會,宣布公司決定,徐增平拒絕在協議上簽字。後來華夏證券公司扣除徐增平的欠款,按照股份比例,一共分給徐增平1.2億元人民幣,徐增平嫌少,拒絕領取,至今這筆錢還存在一個影子公司的帳戶上。由中信投資公司代管。
第三,徐增平謊話連篇。徐增平一會兒說他把航母捐給國家,一會兒說國家沒有給他一分錢,純粹時混淆是非,信口雌黃。為了釐清中國航母的歷史,海軍作家李忠效花費5年時間調查此事,采訪數十位當事人,2017年六七月間,曾與作家康延平連續發表20餘篇文章(網上可以查到)揭露徐增平的謊言。

⑷ 夢的追逐者們(4):他到底是購買航母的英雄還是騙子

中國第二艘航母海試成功,標志著中國海軍真正的「航母時代」正加快加快步伐向我們走來。

瓦良格號航母

⑸ 不惜公司破產也要買航母送到中國的的徐增平,如今怎樣了

航母作為海上最大的作戰平台,依靠搭載艦載機就能達到遠洋作戰的能力,不僅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的體現,更是國力強盛的憑證。

因此,近些年來各國都在爭先恐後的研發,或者是購買航空母艦,中國也不例外。然而當初在我國急需要航母的時候,有位企業家買下航母送給了中國,隨後就宣布公司破產,這個人就是徐增平。



但他所經營的創律集團仍在穩定運行中,現今的生活依舊豐富,而且也因為他的愛國主義情懷,國家讓他擔任了全國政協委員還成為了香港創律有限公司的董事局主席。據悉徐增平在2013年的時候,還和家人一起上“遼寧艦”參觀。

⑹ 不惜公司破產也要買航母送到中國的的徐增平,如今怎樣了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它一直令人難以忘懷。"遼寧號"並不是我們國家自己研發出來的,而是從烏克蘭人的手中買下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然後對它加以完善和改造出來的。

⑺ 曾花巨資買下遼寧艦前身的人,如今過的怎麼樣了

提起遼寧艦,大家知道的是什麼?遼寧艦是我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但是,它其實並不是我國自主研發的航空母艦。這艘航空母艦的初始版本其實是中國從烏克蘭手上買下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

然後,中國將此艦完善和改造,才有了如今的遼寧艦。當年買下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的是一個叫做徐增平的企業家。走進瓦良格號背後的故事,走進徐增平的此生。



總結

徐增平現在生活的很好,他為國家付出了很多。如今,他仍在在做著利國利民的事,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國家需要之際,他站了出來,無悔於自己所做的選擇,無傲於自己所獲的榮譽。他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他是真正的民族驕傲。

⑻ 知道中國第一艘航母多少錢嗎

一、購買自來烏克蘭,原名瓦良格號航源母,完工率68%,被盜主支幹電纜超過600公里,部分關健部位被爆破損壞。以2千萬美元拍買所得。
二、因中國政府高層某總理不同意購買,派六部委查處購買此航母的我國軍方、海軍和出資的華夏證券等各方愛國人士。導致航母不能及時拉回來。被迫支付碼頭停泊費、拖船費、打點費用達1.2億美元。豆腐升級為肉價錢。經各方努力,支付土耳基10億美元保證,歷時兩年多,才從黑海拖到中國青島,然後轉大連造船廠。
三、航母被爆損壞部分很多,工程設計人員在入艦核對、實測圖紙歷時近兩年,其間意外犧牲15位設計師。
四、修復、改造、升級航母各系統,並建造完工,估算費用約在180億人民幣。
五、殲-15航載機每架約4.6億,滿編24~26架,價值近120億。各型直升機約10架,估價近20億。
六、編隊艦艇價值60億左右。

⑼ 瓦良格謎局怎麼樣

這是在學校圖書館借閱的最後一本書,以此書作為大學生活的結尾,恰好具有一個承前啟後的意義。 與其說這本書是講瓦良格號的前世今生,倒不如說是講華夏證券的波瀾起伏。瓦良格號駛過三大洋,來到中國,終為遼寧艦,中華民族幾代人的航母夢一朝夢圓。然而華夏證券這艘中國證券業的航母,則因客戶保證金挪用和自營投資巨虧,終於翻覆沉沒。2005年華夏證券重組並更名中信建投至今,管理層幾經變更,股權重回北京國資,但華夏證券的影子並沒有消逝。朝內大街188號前的麒麟仍然挺立,這棟10層大樓裡面,仍然有眾多從華夏時代就在此堅守的老投行家。 企業高層之間的權力斗爭與更迭,很多時候其實無所謂對與錯。比如說,決定一個管理者是否能在這一位置上久坐的不僅是上級人事主管部門,也包括公司股東和公司基層員工。而很多時候,高處不勝寒,高管並不能兼顧所有方面的利益,所以就存在選擇與權衡。從邵淳、趙大建到周濟譜,雖然華夏證券一路衰落,但這三任領導者卻選擇了不同的道路與生涯。 邵淳是華夏證券最早的股東工行中意的人選,瓦良格項目的操作者。他看中了航母的商業價值,看中其不可復制的特性和極低的投入成本。坦白講,如果沒有後來時間的拖延和華夏證券資金鏈的斷裂,瓦良格項目絕對是一個可以載入投行史冊的經典。但可悲的是,邵淳只是單純從一個商人的角度看問題,根本沒有看到航母背後繁復的國家利益爭奪和巨大的政治軍事風險。況且這種與港商合資成立子公司,通過表外投資瞞天過海的做法,自然是不能被監管高層所容許的。後來,邵淳也就因此一直受到監管層的質疑。 趙大建是國泰系空降兵,用自營坐莊豪賭,想一次性扳回被動局面。沒成想事與願違,股票投資巨虧成為壓垮華夏證券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在這期間,又是華夏系與國泰系沒完沒了的斗爭,趙大建在四人小組中與高層同事不睦,在基層員工中又不受華夏系的待見,人心向背定成敗。但他卻始終堅持,自營投資一賭到底,權力爭奪一斗到底,這種堅持到底還是培養了一批忠心之人,從始至終,既有國泰系一幹人的鼎力支持,也沒有上演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趙大建也算是落了個好名聲。 周濟譜時期的華夏證券確實有不少起色,例如業務的重構、薪酬的調整、保證金的償還和航母項目的收尾,這一系列動作確實給華夏證券帶來了新的氣象,他一個外來人也能平衡既有各派系之間的實力,贏得了人心。然而此時的華夏證券已經積重難返,自營虧損之巨、分支機構之亂,都已非周濟譜所能想像與掌控。黯然下台之後,周濟譜掌舵北京城鄉建設,然而不到一年便告退隱,在那個自命名為退思園的地方生活。周濟譜不像個純粹的商人或者企業家,倒像一個學者。但我覺得他始終沒走過自己這道心坎,太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清白,所以很難在這樣一個市場上走得更遠。 市場就是一個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不能全力向前,也不能全身而退。贏得了金錢,贏不了名聲;贏得了名聲,贏不了人心;贏得了人心,贏不了自己。但這個市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雖然肯定不能在這里得到世上所有的榮華,但也能拾得自己真正看重的東西。不過,我還是要向華夏證券的前輩們致敬,向那個機遇與風險同樣爆棚的時代致敬。作為一名後生,我深深地為前輩們敢於面對與擔當的魄力與勇氣所折服,自己也不敢不砥礪前行——願能承襲前輩的精神,在走出校園後開啟新的人生。

閱讀全文

與華夏證券航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