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尼西亞如何嚴厲打擊股票交易"黑嘴"廖英強,"牛散"朱康軍
你好,還是跟a股一樣的啊。這個不難去理解的啊
⑵ 東南亞1997年爆發的金融危機產生的過程及原因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已經連續10年高速增長。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這些國家的銀行信貸額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短期外債也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相當部分投向房地產。投資的增加導致資產價格膨脹(主要是泰國和馬來西亞)。此外,匯率制度缺乏彈性也使得大量外債沒有考慮匯率風險。這些都為危機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危機首先從泰國爆發。1997年3月至6月期間,泰國66家財務公司秘密從泰國銀行獲得大量流動性支持。此外,還出現了大量資本逃離泰國。泰國中央銀行將所有的外匯儲備用於維護釘住匯率制度,但仍然以失敗告終。
7月2日,泰國財政部和中央銀行宣布,泰幣實行浮動匯率制,泰銖價值由市場來決定,放棄了自1984年以來實行了14年的泰幣與美元掛鉤的一攬子匯率制。這標志著亞洲金融危機正式爆發。很快,危機開始從泰國向其它東南亞國家蔓延,從外匯市場向股票市場蔓延。
7月9日,馬來西亞股市指數下跌至18個月來最低點。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中央銀行直接干預外匯市場,支持本國貨幣。
7月11日,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擴大本國貨幣的浮動范圍。
8月4日,泰國央行行長被迫辭職,新的央行行長猜瓦特上任。
8月13日,印尼財政部和印尼銀行聯合宣布,放棄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制度,印尼盾大幅下跌55%。
隨著危機的發展,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首的國際社會開始向危機國家提供了大量援助。但這些國家的金融市場仍在惡化,並波及香港和美國市場。危機國家在採取措施穩定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時,也開始進行經濟和金融改革。
8月11日,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持的援助泰國國際會議在東京舉行。經過協商,確定對泰國提供約為16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以穩定泰國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秩序。香港特區政府首次動用外匯基金,提供10億美元,參與泰國的貸款計劃。
9月1日,菲律賓股票市場繼續下跌,菲股綜合指數擊穿2000點防線,最後以1975.20點收盤,是四年來最低記錄。
9月4日,韓元對美元匯率跌到了韓國至1990年3月實行市場平均匯率以來的最低點,收盤價是906韓元兌換l美元。
10月7日,菲律賓比索跌至歷史新低點,全天平均交易價首次跌破1美元兌換35比索大關,達到1美元兌換35.573比索。
10月24日,泰國頒布支持金融部門重組的緊急法令。
10月28日,這是當年世界股市最黑暗的一天,美國、香港股市均跌破歷史記錄。香港恆生指數下跌1438點,以9059點收市,這是自1996年以來恆生指數首次跌破10000點。
10月31日,印度尼西亞宣布銀行處置一攬子計劃;關閉16家商業銀行,對其他銀行的存款實行有限擔保。
11月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康德蘇宣布,國際社會將向印尼提供28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貸款,以幫助其穩定國內金融市場。
11月中旬,泰國政府更迭。
11月18日,韓國中央銀行宣布,央行通過回購協議向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提供2萬億韓元,以緩和資金短缺情況。
12月23日,世界銀行批准向韓國提供30億美元的貸款,作為IMF財政援助的一部分,幫助韓國擺脫危機。
1998年,在經過最初的動盪後,一些國家的金融市場開始趨於穩定。多數危機國家的政府加大了改革經濟和金融系統的努力。但在印尼,經濟危機已經演化為社會和政治危機,最終導致蘇哈托的下台和政府更迭。馬來西亞實行了外匯管制,受到西方國家的批評和指責。
1月,韓國政府與國外債權人達成重新調整短期債務的協議。
1月26日,印度尼西亞銀行重組機構成立並宣布實行全面的擔保。
2月,印尼總統蘇哈托解除了印尼中央銀行行長吉萬多諾的職務,任命中央銀行董事薩比林為新行長。
3月31日,韓國政府決定向外資全面開放金融業。
5月4日,泰國中央銀行行長猜瓦特宣布辭職。
5月17日,印尼雅加達14日發生暴動後,所有銀行都停止營業。
5月21日,蘇哈托總統下台。
6月5日,國際貸款人和印度尼西亞公司就債務重組達成協議。
6月29日,韓國金融監督委員會宣布,關閉五家經營不善的銀行。
8月14日,泰國宣布全面的金融部門重組計劃,包括公共部門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干預。
9月,馬來西亞開始實行外匯管制。
12月31日,由新橋資本公司牽頭的國際財團購買了韓一銀行51%的股權,成為韓國首家由外資控股的商業銀行。
1999年,伴隨著外部環境的改善,多數國家的經濟開始出現增長,但是經濟結構的調整和金融體系的改革仍然滯後。
2月9日,韓國銀行業1998年因金融危機而遭受的損失達到創紀錄的14.48萬億韓元。
3月13日,印尼政府宣布,關閉38家經營不善的私營銀行,並對另外七家銀行實行接管。
3月23日,韓國1998年經濟增長率為-5.8%,為近45年來最大幅度經濟衰退。
7月,東南亞開始擺脫金融危機的陰影。上半年各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新加坡1.2%、菲律賓1.2%、馬來西亞1.6%、泰國-3.5%、印尼-10.3%。
2000年~2002年,危機國家在經濟穩定的背景下繼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但是除韓國和馬來西亞,其他國家結構調整進展緩慢。銀行系統的不良資產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這不包括已經剝離出去的不良資產。印尼不良資產處置緩慢,而泰國在2001年才開始從商業銀行中剝離不良資產。
2001年6月,泰國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公司(TMAC)。
2002年3月,印尼將全國最大的零售銀行中亞銀行出售給美國一家投資公司。
2002年4月,韓國銀行業告別連續4年的虧損,實現凈利潤39.9億美元。
2002年5月,韓國宣布將提前向亞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等機構歸還38億美元貸款。
⑶ 各國股市開盤的時間和中國股市開盤的時間差是多少
各國股市開盤時間(均為北京時間)
美國 道瓊斯指數 標准普爾500指數納斯達克夏令時間(9:30pm-3:30am)冬令時間(10:30pm-4:30am)
(紐約是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30-下午4:00,由於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9: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10:30-次日凌晨5:00)
香港 恆生指數 上午(10:00am-12:30pm) 下午(2:30pm-4:00pm)
港股的每日走勢就有了三方面的「參照物」:1、參照幾小時前美股的收盤;2、參照前前半小時內A股的走勢;3、下午收盤前參照A股一小時前的收盤情況。
日本 日經指數 上午(8:00am 10:00am)下午(11:00am 2:30pm)
對環球股市的漲跌情況,每天早晨滬深股市開盤前看一看日本股市的漲跌情況,如果大漲大跌,往往會對香港股市、亞太股市產生一定影響;
台灣 台灣加權指數(9:00am-1:30pm)
新加坡 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 上午(9:00am-12:30pm) 下午(2:00pm 5:00pm)
南韓 漢城綜合指數 上午(8:00am-10:00am) 下午(11:00am 2:00pm)
澳洲澳大利亞普通股指數 夏令時間(7:00am-1:00pm) 冬令時間(8:00am-2:00pm)
(澳大利亞從10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到3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實行夏時制,交易時間為,上午10點至下午12點15分,下午2點至3點15分。從3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至10月份最後一個星期六實行標准時間,交易時間為,上午9點至11點15分,下午1點至2點15分。)
英國 金融時報指數 (3:30pm-11:00pm)
法國 巴黎CAC40指數 (3:30pm-11:00pm)
德國 法蘭克福DAX指數 (3:30pm-11:00pm)
馬來西亞吉隆坡綜合指數 上午(9:00am-12:30pm) 下午(2:00pm 5:00pm)
泰國 泰國SET50指數 上午(10:30am-1:30pm) 下午(3:00pm-6:00pm)
菲律賓 馬尼拉綜合指數 (9:30am-12:00pm)
印尼 雅加達綜合指數 上午(10:30am-1:00pm)下午(2:30pm-5:00pm)
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市場交易時間(北京時間)為香港10:00~16:00 倫敦15:30~23:00紐約21:00~次日04:00,不間斷的交易形成全球資本流。
(3)印尼股市過程擴展閱讀:
股票市場一般分為股票發行市場和股票交易市場兩部分。兩個市場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又稱一級市場或初級市場。股票發行是發行公司自己或通過證券承銷商(信託投資公司或證券公司)向投資者推銷新發行股票的活動。股票發行大多無固定的場所,而在證券商品櫃台上或通過交易網路進行。發行市場的交易規模反映一國資本形成的規模。股票發行目的:
一是為新設立的公司籌措資金;
二是為已有的公司擴充資本。
發行方式有兩種:
①由新建企業自己發行,或要求投資公司、信託公司以及其他承銷商給予適當協助;
②由證券承銷商承包發售。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前者發行費用較低,但籌資時間較長。後者籌資時間較短,但費用較高,需要付給投資公司、信託公司或承銷商一定的手續費。
交易市場
又稱二級市場或流通市場,包括:
①證券交易所市場,是專門經營股票、債券交易的有組織的市場,根據規定只有交易所的會員、經紀人、證券商才有資格進入交易大廳從事交易。進入交易的股票必須是在證券交易所登記並獲准上市的股票。
②場外交易市場,又稱證券商櫃台市場或店頭市場。主要交易對象是未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店頭市場股票行市價格由交易雙方協商決定。店頭市場都有固定的場所,一般只做即期交易,不做期貨交易。
⑷ 東南亞金融風暴經過
一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太銖貶值。不久,這場風暴掃過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那麼,亞洲金融風暴爆發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在觀看了關於亞洲金融風暴的一系列報道和自己的研究之後,我找到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⒈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⒉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⒊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一: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金融大鱷」「一隻假寐的老狼」是對這個金融怪才的稱謂。他曾說過,「在金融運作方面,說不上有道德還是無道德,這只是一種操作。金融市場是不屬於道德范疇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於這里,因為它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我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會按照已定的規則來玩這個游戲,我不會違反這些規則,所以我不覺得內疚或要負責任。從亞洲金融風暴這個事情來講,我是否炒作對金融事件的發生不會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樣會發生。我並不覺得炒外幣、投機有什麼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運作規則。我尊重那些規則,關心這些規則。作為一個有道德和關心它們的人,我希望確保這些規則,是有利於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的,所以我主張改變某些規則。我認為一些規則需要改進。如果改進和改良影響到我自己的利益,我還是會支持它,因為需要改良的這個規則也許正是事件發生的原因。」
眾所周知,索羅斯對太銖的炒作是亞洲金融風暴的導火線。他是一個絕對有實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過玩弄亞洲國家政權,來達到他獲得巨額資本的目的顯然是卑劣的。
二: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1949年,新中國成立預示者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美國,作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有了危機感。他通過強大的經濟後盾在亞太地區建立起一個資本主義的統一戰線:韓國,日本,台灣直至東南亞,都成為美國的經濟附庸。這給亞洲一些國家飛速發展帶來了經濟支持。七十年代,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經濟迅猛發展。
但是,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社會主義陣容的瓦解。美國當然不允許亞洲經濟繼續如此發展,於是,他開始收回他的經濟損失。對於索羅斯的行為,他是縱容的。
三: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新馬太日韓等國都為外向型經濟的國家。他們對世界市場的依附很大。亞洲經濟的動搖難免會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況。以泰國為例,太銖在國際市場上是否要買賣不由政府來主宰,而他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量,面對金融家的炒作,該國經濟不堪一擊。而經濟決定政治,所以,泰國政局也就動盪了。
亞洲金融危機給我以深刻的啟示
(1)一個國家經濟的開放程度,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穩定的政權基礎上的,只有經濟實力雄厚,政權穩固才能談及真正的發展經濟。
(2)一個經濟學家,只有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否則,他將不是一個真正的經濟學家,並對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
(3)只有提高綜合國力,才能使一個國家立於不敗之林。 二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葯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系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1998年8月初,乘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一直跌至6 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券交易。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如果說在此之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區域性的,那麼,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說明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超出了區域性范圍,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到1998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直接觸發因素包括:(1)國際金融市場上游資的沖擊。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2)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於19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3)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4)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債務較多的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內在基礎性因素包括:(1)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只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至於韓國,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的狀況。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又反過來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2)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干預過度,特別是干預金融系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個是金融體制特別是監管體制不完善。(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世界經濟因素主要包括:(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沖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發生在1997 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繼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後,對世界經濟有深遠影響的又一重大事件。這次金融危機反映了世界和各國的金融體系存在著嚴重缺陷,包括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經過歷史發展選擇的比較成熟的金融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都暴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則和組織形式的問題。本書試圖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本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如何解脫本世紀初貨幣制度改革以後在不兌現的紙幣本位制條件下各國形成的貨幣供應體制和企業之間在新形勢下形成的債務衍生機制帶來的幾個世紀性的經濟難題,包括 :(1)企業債務重負,銀行壞賬叢生,金融和債務危機頻繁;(2)社會貨幣供應過多,銀行業務過重,宏觀調控難度加大;(3)政府稅收困難,財政危機與金融危機相拌;(4)通貨膨脹纏繞著社會經濟,泡沫經濟時有發生,經濟波動頻繁,經濟增長經常受阻;(5)企業資金不足帶來經營困難,提高了破產和倒閉率,企業兼並活動頻繁,降低了企業的穩定性,增加了失業,不利於經濟增長和社會的穩定。(6)不平等的國際貨幣關系給世界大多數國家帶來重負並造成許許多多國際經濟問題。以上問題最深層的原因,是貨幣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企業之間交易活動產生的新機制未被人們充分認識。本書的思路是,建立一種權威性的企業交易結算的中介系統——國家企業交易中介結算系統,解脫企業之間的債務鏈,消除企業和銀行壞賬產生的基礎,以避免債務和金融危機的發生,並減少通貨膨脹和泡沫經濟的危害,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在這個創新過程中,還會產生國家稅收和財政支出方式的創新,減少財政赤字的發生。同時,還會產生企業制度的創新,減少企業的破產倒閉和兼並現象,增強企業的穩定性。並且,還將對國際結算方式進行創新,對國際貨幣的使用進行改革。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的治理,而是對紙幣制度所存在的嚴重缺陷的修正,是對貨幣供應和流通體制的創新,是金融體制的重大變革,並且,這種變革帶來經濟運行機制的諸多方面的調整。
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盡管在各國有其具體的內在因素:經濟持續過熱,經濟泡沫膨脹,引進外資的盲目性--短期外債過量,銀行體系的不健全,銀企勾結和企業的大量負債等,危機也有其外在原因:國際炒家的「惡劣」行徑, 但是人們還應進一步追根求源,找到危機生成的本質因素--現代金融經濟和經濟全 球化趨勢。
劉詩白認為,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固有的內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 經濟大恐慌,更是以嚴重的金融危機為先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 亞金融危機首先發生於資本主義世界。可見,金融危機有其制度根源,是資本主義危 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存在於市場經濟固有的自發性的貨幣信用機制,一旦金融活動 失控,貨幣及資本借貸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機就表現出來。以金融活動高度發達為 特徵的現代市場經濟本身是高風險經濟,包孕著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又一重大特徵。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超 國界發展的最高形式。二戰後各國之間商品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各國在經濟上更加互 相依存,商品、服務、資本、技術、知識國際間的頻繁流動,經濟的全球化趨勢表現 得更加鮮明。金融活動的全球化是當代資源在世界新配置和經濟落後國家與地區躍進 式發展的重要原因,但國際信貸、投資大爆炸式地發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機 必然會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環節爆發。
綜上所述,現代市場經濟不僅存在著導源於商品生產過剩、需求不足的危機,而 且存在著金融信貸行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過度與資本市場投機過度而引發的金融 危機。在資本主義世界,這種市場運行機制的危機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
金融危機不只是資本主義國家難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現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 金融體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動的失控是金融危機的內生要素。正由於此,在當前我國 的體制轉型中,人們應該高度重視和切實搞好政府調控的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特別 要花大力氣健全金融體制,大力增強對內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機的防範能力。
總結: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人們對危機爆發的原因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探討, 指出了危機爆發的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劉詩白則進一步指出深層次的原因,即現代 貨幣信用機制導致危機的爆發。只要現代市場經濟存在,市場經濟所固有的貨幣信用 機制就可能導致金融危機。只不過,它只是發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國家。
這一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也不例外。雖然如此,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健全金融體 制來防範金融危機,劉詩白又給我們指出了一條防範金融危機之路。
東南亞金融危機成因分析
一、東南亞各國經濟結構失衡,泡沫經濟崩潰。近十年來亞洲各國經濟增長迅速。極譽為「亞洲四小虎」的新興工業國年經濟增長率高達9%—10%,但從96年以來經濟長期普遍放慢,不同程度出現結構性失衡,表現為:
1.投資過熱,引起進口過度增長和國內工資上漲過快,出口商品競爭力削弱,形成龐大的經常項目逆差和財政赤字。泰國工資長幅大大高於鄰近國家,出口增長率由95年的22.5%猛降到3%,結果導致96年經常帳戶逆差增至162億美元,外債增至857億美元。加之受國際電子產品需求下降影響,東亞國家96年出口均出現下滑,勞動成本年均增長率達7%左右。
2.房地產過熱導致金融風險增大。近年來,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存在房地產供大於求的嚴重問題,大量住宅、辦公樓被閑置。地產商資金周轉不靈,銀行壞賬、呆帳激增。僅96年投向泰國房地產的外國直接投資達188.1億泰銖,占外國在泰國直接投資的1/3。96年泰國銀行呆帳達155億美元,97年預計增至200億美元。房地產的泡沫被吹破了,外資對泰國金融的信心產生了懷疑,人們擔心墨西哥式的危機將在亞洲重演,所以大量拋售泰銖,出現危機端倪。
二、東南亞各國匯率機制缺乏彈性,難以適應經濟開放和國際化需要。泰國等國十幾年來一直實行與美元持鉤的一攬子貨幣聯系匯率制。美元在泰銖匯率制定中的權重為80%,泰銖基本盯住美元浮動。這種匯率嚴重束縛了匯率作為經濟杠桿對進出口量和國際收支的調節作用。95年美、日兩國為減少貿易磨擦達成協議,形成美元堅挺,日元疲軟之勢。所以實行固定匯率制的泰銖也不斷開值,嚴重削弱了出口競爭力,出口不景氣使經常項目逆差進一步增加,加劇了原有經濟失衡。
總而言之,與正處於全面上升時期的美元掛鉤,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引爆制,它一方面使上述的宏觀經濟失衡變得無法忍受,另一方面也使匯率過高變得難以忍受。從這個角度看,此次危機與92年歐洲貨幣危機有相似之處:匯率的大幅調整是結束經濟失衡的最後一招。
三、國際游資的沖擊導致金融市場動盪。據國際組織統計,目前全球流動的短期存款和其它短期證券至少有7.2萬億美元。各大市場交易電腦化普及可瞬間完成交易,當某一地區資本收益率可觀時,便蜂擁而至,引發通貨膨脹,而當這一地區出現問題時,或另有別的經濟熱點地區時,便又風卷殘雲般消失得不影無蹤,造成該地區經濟衰退。所以極可能直接引起一國或一地區乃至全球金融大動盪,危害經濟穩定。
巨額游資投機者最著名的是喬治·索羅斯(GEDRGE SOROS)。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7月底東盟部長會議上指責他是摧毀國家經濟的罪魁禍首。當然這一論斷有失偏頗,但也不能排除使泰銖貶值20%或更多百分點的可能性。根據「大起大落理論」,他所管理的量子基金在以往的歐洲貨幣危機和墨西哥金融風險中扮演了興風作浪的主角。面對泰國經濟的惡化,造勢者早已窺探已久,5月份集資60億美元,大肆進出,獲取差價,牟得暴利。6至7月,「量子基金」雷利從14%急增至27.1%。相對而言,以具有較強投機性的游資結構,猶如給東南亞經濟埋下一顆定時炸彈。實質上,國際游資的追利性一方面給被沖擊國造成混亂,另一方面從反面對出現嚴重經濟結構的國家提出警告,起糾正錯誤經濟政策的作用。
四.金融有效監管乏力,從東南亞國家金融的脆弱性,我們可以看到:
1.第三世界國家,由於其金融體系本來比較脆弱,加之金融監管經驗不足,如果對國際金融活動的風險 認識不夠,缺乏周密的防範措施,更容易出現系統性風險。
2.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和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金融風險已呈國際化趨勢。隨金融創新、金融自由化的進展,在一些新的金融領域里,與巨額收益並存著巨大風險。
3.巴寒爾委員會新近調查表明,80%的國家對其所監管的國際銀行集團全球業務均遇各式麻煩與困難。濫用金融衍生工具,加劇金融市場動盪,衍生工具在傳統的股票、債券等基礎上衍生出包括外匯、證券等期貨、期權交易。目前這些衍生工具達1200種,競爭白熱化,交易額逐年上升,一方面滿足經濟發展及客戶投資保值需要,另一方面也對過度投機、金融動盪創造了交易手段與條件。
⑸ 全球股市開市時間是多少
各個國家不一樣,美國股市白天開市中國人晚上在睡覺
⑹ 簡述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整個過程
1997年
http://info.3g.qq.com/g/s?g_f=18449&aid=finance_ss&id=finance_20121106002606&g_ut=3&rloop=1
過程
這場危機首先是從泰銖貶值開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國被迫宣布泰銖與美元脫鉤。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當日泰銖匯率狂跌20%。和泰國具有相同經濟問題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迅速受到泰銖貶值的巨大沖擊。7月11日,菲律賓宣布允許比索在更大范圍內與美元兌換,當日比索貶值11.5%。同一天,馬來西亞則通過提高銀行利率阻止林吉特進一步貶值。印度尼西亞被迫放棄本國貨幣與美元的比價,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貶值了14%。
繼泰國等東盟國家金融風波之後,台灣的台市貶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機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貶值0.98元,達到1美元兌換29.5元台幣,創下近十年來的新低,相應地當天台灣股市下跌165.55點,10月20日。台幣貶至30.45元兌1美元。台灣股市再跌301.67點。台灣貨幣貶值和股市大跌,不僅使東南亞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而且引發了包括美國股市在內的大幅下挫。10月27日,美國道·瓊斯指數暴趴554.26點,迫使紐約交易所9年來首次使用暫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股市分別跌4.4%、7.6%、6.6%、6.7%和6.3%。
特別是香港股市受外部沖擊,香港恆生指數10月21 H和27日分別跌765.33點和1200點,10月28日再跌1400點,這三大香港股市累計跌幅超過了25%。 11月下旬,韓國匯市、股市輪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機第三波。11月,韓元匯價持續下挫,其中11月20日開市半小時就狂跌10%,創下了1139韓元兌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韓元兌美元的匯價下跌了30%,韓國股市跌幅也超過20%。與此同時,日本金融危機也進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後有數家銀行和證券公司破產或倒閉,日元兌美元也跌破1美元兌換130日元大關,較年初貶值17.03%。
從1998年1月開始、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重心又轉到印度尼西亞、形成金融危機第四波。l月8日,印尼盾對美元的匯價暴跌26%。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亞從事巨額投資業務的香港百富勤投資公司宣告清盤。同日,香港恆生指數暴跌773.58點,新加坡、台灣、日本股中分別跌102.88點、362點和330.66點。直到2月初,東南業金融危機惡化的勢頭才初步被遏制。
⑺ 去印尼能炒股嗎我在國內炒股,最近想到印玩幾天,但是擔心我的股票。問下到那裡能看國內行情嗎
只要你有網路,可以的。
我在這里用淘寶買基金。
⑻ 各國股市期市開盤、收盤時間的北京時間是多少
各國股市開盤時間及開盤順序
各國股市開盤時間:(以下均為北京時間)
【澳洲】
悉尼普通股指數
夏令時間 7:00am 1:00pm
冬令時間 8:00am 2:00pm
【日本】
日經 225 股票平均指數
上午 8:00am 10:00am
下午 11:00am 2:30pm
【南韓】
漢城綜合指數
上午 8:00am 10:00am
下午 11:00am 2:00pm
【台灣】
台北加權平均指數
9:00am 1:30pm
【新加坡】
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
上午 9:00am 12:30pm
下午 2:00pm 5:00pm
【馬來西亞】
吉隆坡綜合指數
上午 9:00am 12:30pm
下午 2:00pm 5:00pm
【中國】
上海 A 股指數
上海 B 股指數
深圳 A 股指數
深圳 B 股指數
上午 9:30am 11:30am
下午 1:00pm 3:00pm
【菲律賓】
馬尼拉綜合指數
9:30am 12:00pm
【香港】
恆生指數
上午 10:00am 12:30pm
下午 2:30pm 4:00pm
【印尼】
雅加達綜合指數
上午 10:30am 1:00pm
下午 2:30pm 5:00pm
【泰國】
泰國 SET50 指數
上午 10:30am 1:30pm
下午 3:00pm 6:00pm
【英國】
倫敦金融時報 100 指數
3:30pm 11:30pm
【法國】
巴黎 CAC40 指數
3:30pm 11:30pm
【德國】
法蘭克福 DAX 指數
3:30pm 11:30pm
【瑞士】
蘇黎世SWX 指數
3:30pm 11:30pm
【美國】
紐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標准普爾 500 指數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夏令時間 21:30pm 3:30—4:00am
冬令時間 22:30pm 4:30—5:00am
(註:美國夏令時:每年4月第一個周一為夏令時的開始,每年10月最後一個周一為冬令時的開始。)
歐洲三大股市開盤時間為:北京時間15時至23時30分。
冬令推遲一小時。
⑼ 國外各國股市開盤時間
香港恆生指數 :上午 10:00am 12:30pm 下午 2:30pm 4:00pm
台灣股市開盤和收盤時間為:上午9:00——下午1:30
日本股市開盤和收盤時間為:上午8:00——下午2:00
南韓 漢城綜合指數 上午 8:00am 10:00am 下午 11:00am 2:00pm
日本 日經 225 股票平均指數:上午 8:00am 10:00am下午 11:00am 2:30pm
新加坡 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 上午 9:00am 12:30pm 下午 2:00pm 5:00pm
美國 紐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標准普爾 500 指數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
夏令時間 21:30- 03:30 冬令時間 22:30- 04:30
澳洲 悉尼普通股指數 夏令時間 7:00am 1:00pm 冬令時間 8:00am 2:00pm
英國 倫敦金融時報 100 指數 15:30- 23:00
法國 巴黎 CAC40 指數 15:30- 23:00
德國 法蘭克福 DAX 指數 15:30- 23:00
馬來西亞 吉隆坡綜合指數 上午 9:00am 12:30pm 下午 2:00pm 5:00pm
泰國 泰國 SET50 指數 上午 10:30am 1:30pm 下午 3:00pm 6:00pm
菲律賓 馬尼拉綜合指數 - 9:30am 12:00pm
印尼 雅加達綜合指數 上午 10:30am 1:00pm 下午 2:30pm 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