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證券化含義是什麼
證券化是指金融業務中證券業務的比重不斷增大,信貸流動的銀行貸款轉向可買賣的債務工具。
概述
證券化:(securitization)
資產證券化是以特定資產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持,發行可交易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
特徵
證券化發展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為兩個較為明顯的特徵:
(1)從20世紀80年代上半期,新的國際信貸構成已經從主要是辛迪加銀行貸款轉向主要是證券化資產。傳統的通過商業銀行籌措資金的方式開始逐漸讓位於通過金融市場發行長短期債券的方式。
(2)銀行資產負債的流動性(或稱變現性)增加。銀行作為代理人和投資者直接參與證券市場,並且將自己傳統的長期貸款項目進行證券化處理。
證券化包括資產證券化和融資證券化兩類。
資產證券化
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可預見現金流量的資產轉化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證券。
應收賬款證券化的特點:
(1)應收賬款證券化對企業的好處在於:應收賬款可以馬上兌現,金融中介機構把企業的應收賬款買過去,然後做成證券化產品賣給投資者。應收賬款證券化產品的購買者把錢支付給了金融中介機構,金融中介機構把錢支付給企業。企業實現了馬上收款,證券化產品購買者購買了應收賬款(購買價格低於應收賬款面值),也相應享受了一定的收益。
(2)對企業來說,應收賬款證券化之後,其應收賬款已經轉移,沒有風險。
(3)但對應收賬款證券化產品的購買者來說:它的風險就在於應收賬款是否能夠真的按期足額的獲得支付, 如果不能,則承擔風險,如果能,則享受收益。
風險只能轉移和分散,不能消滅!這是金融市場的顛撲不破的真理。應收賬款證券化的意義就在於企業將應收賬款的風險分散和轉移給了證券化產品的購買者。
融資證券化
是指資金需求方用發行證券方式籌措資金,即「非中介化」或「脫媒」方式。
B. 券商資產證券化什麼意思
資產證券化是西方金融創新的成果,資產證券化,是要把實業市場內的資產通回過證券市場而成為流答動性強的證券資產。而券商資產證券化,是ZJH新的改革創新,大意是,券商做中介,把合格的實業資產證券化處理,既可以在證券市場發行交易,也可在指定的場外交易,類似於現在的三板市場。對實業來說,可以理解為試圖打開了另一種小IPO通道,哪些不能上市的公司,但資產還不錯,原有的資產現在可以藉助證券公司這個新通道盤活了。
C. 資產證券化的含義是什麼
資產證券化是指以基礎資產未來所產生的現金流為償付支持,通過結構回化設計進行信用增級答,在此基礎上發行資產支持證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 ABS)的過程。
它是以特定資產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持,發行可交易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資產證券化僅指狹義的資產證券化。自1970年美國的政府國民抵押協會首次發行以抵押貸款組合為基礎資產的抵押支持證券——房貸轉付證券,完成首筆資產證券化交易以來,資產證券化逐漸成為一種被廣泛採用的金融創新工具而得到了迅猛發展,在此基礎上,又衍生出如風險證券化產品。
(3)資產證券化的含義擴展閱讀:
好處
對原始權益者的好處:
(1)資產證券化為原始權益人提供了一種高檔次的新型融資工具。
(2)原始權益人能夠保持和增強自身的借款能力。
(3)原始權益人能夠提高自身的資本充足率。
(4)原始權益人能夠降低融資成本。
(5)原始權益人不會失去對本企業的經營決策權。
(6)原始權益人能夠得到較高收益。
對投資者的好處:
(1)投資者可以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
(2)獲得較大的流動性。
(3)能夠降低投資風險。
(4)能夠提高自身的資產質量。
(5)能夠突破投資限制。
資產證券化提高了資本市場的運作效率。
D. 什麼是資產證券化怎麼理解有沒比較通俗的解釋
比較通俗的解釋資產證券化,比如我發放了貸款1000萬元,銀行貸款是銀行的專資產,銀行把這個1000萬元的資屬產做成100張「證券」每張10萬元賣出,假設這個貸款的利率是6%,把「證券」的利率定為5.5%,貸款到期時贖回「證券」,這是其中一種資產證券化。
E. 資產證券化是什麼意思,請高手解釋一下,詳細一點,最好舉個具體的例子。
問題一:這里所說的低成本是相對的,企業要用錢,要麼你就借錢,比如回找銀行要,那你的負債就答增加,而且你還要付利息給銀行。要麼你就發行股票,那你還要經過申請,審批等各種手續,同時也要交各種費用,而你將100萬的應收賬款,進行資產證券化處理,比如,銀行貸款給某個企業100萬三年,企業每年都要付息給銀行,假設三年30萬。而銀行急需用錢,更恰當的是說,銀行要讓這100萬元的資產更具流動性,就將100萬證券化,他可籌到的資金並不是80萬,而是更多。比如110萬。而130-110=20萬用來給投資者。
將資產證券化對B的好處是提高了基礎資產的流動性
問題二:投資者的好處在問題一已經說明。
問題三:A不是B嫌棄的資產。而是資產不靈活。你想,應收帳款,那錢不是沒到手嗎?又用不了。所以將他證券化,就可以獲得現金,拿來繼續生錢多好。還有,那現金流准確的說不一定是優質資產。他還要進行評級。
問題四:發起人將特定資產組合交給C時,C以其為基礎發行證券,中間還會有一些環節,比如信用增級,信用評級,然後在給承銷人,比如證券公司,然後投資者,就會去買,因為有利可圖。
F. 資產證券化是什麼意思
資產證券化指的是金融機構以基礎資產未來所產生的現金流為償付支持,通過結構化設計進行信用增級,將流動性差的資產轉換成為可流通資本市場證券,在此基礎上發行資產支持證券的過程。
G. 資產證券化到底是什麼意思能不能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一下
資產證券化是以特定資產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持,發行可交易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回。
舉例簡單通俗地答了解一下資產證券化:
A:在未來能夠產生現金流的資產
B:上述資產的原始所有者;信用等級太低,沒有更好的融資途徑
C:樞紐(受託機構)SPV
D:投資者
資產證券化——B把A轉移給C,C以證券的方式銷售給D。
B低成本地(不用付息)拿到了現金;D在購買以後可能會獲得投資回報;C獲得了能產生可見現金流的優質資產。
投資者D之所以可能獲得收益,是因為A不是垃圾,而是被認定為在將來的日子裡能夠穩妥地變成錢的好東西。
SPV是個中樞,主要是負責持有A並實現A與破產等麻煩隔離開來,並為投資者的利益說話做事。
SPV進行資產組合,不同的A在信用評級或增級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組合、調整。目的是吸引投資者,為發行證券。
過去有很多資產成功進行了證券化,例如應收賬款,汽車貸款等,現在出現了更多類型的資產,例如電影特許權使用費,電費應收款單,健康會所會員資格等。但核心是一樣的:這些資產必須能產生可預見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