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7月8日證監會發布的減持禁令意思是不是7月8日到1月8日之間的解禁股都不能賣
是7月8日買的股票,要持股6個月,即到1月8日才可以減持。
㈡ 股市減持新政是怎麼回事
2017年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隨後,兩大交易所相繼發布上市公司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實施細則。
其實證監會對減持亂象早已諳熟於心,並且早早就放出信號,這次的減持新規的出台,證監會是早早就做好了准備的,也是忍了很久的。早在去年11月,新華社便連發三篇帶有顯著信號的關於規范股東減持的文章,具體包括《減持前「高送轉」 減持後「就變臉」——透視股市減持亂象》、《為何減持?傷害了誰?該不該管?——追問股市減持潮》、《永大創始家族為何在集團一股不留一人不剩?》。這三篇文章對減持亂象揭露無疑,可見證監會其實是憋了很久了,終於現在把這個大招放了出來。
這次減持針對的對象,主要是一些有著對集團控制能力的大股東,比如控股股東、實控人等等,因為減持亂象主要的主體,就是這些人,他們擁有著占絕對優勢的資本力量,但是卻無視中小股民的利益,隨意減持。他們的行為能夠引起市場的動盪,卻不擔負起市場維穩的責任和義務,更有甚者,利用制度的空子明目張膽得侵犯中小股民的權益。
這次的減持監管可以說影響深遠,首先是制度上更加完善了,之前由於制度的不完善,有很多問題就是由這些制度漏洞而產生的,比如之前由於大宗交易方面的制度漏洞,有很多的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讓受讓方在二級市場大量拋售。但是現在制度完善了,利用大宗交易規則空白過橋減持的套路已經不能再用了。具體限制包括,大股東或者特定股東在任意連續90日內最多減持2%,另外受讓方須鎖倉6個月。大宗交易這條路被完全鎖住了。
㈢ 史上最嚴減持禁令到期,1月份要躲開哪些股票
減持潮下 應回抄避哪些股票襲 統計顯示,在減持禁令期間,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共有524家,其中剔除解禁股數占總股本比例小於5%的公司之後,實際控制人為個人的公司共有120家,這批股票很可能在限制解除後遭遇大股東減持。 記者通過幾個指標,剔除明年1月份仍受限於「不減持」承諾的公司,包括今年7月份以後大股東等進行過增持的公司等,重點列出了31家公司。這些公司具有以下特徵:第一,這些公司解禁部分限售股占總股本比例大於20%。大比例的限售股解禁,對公司股價有形無形間都會形成一定的沖擊。第二,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個人。一般而言,個人股東減持沖動更大。第三,這些股票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過50%。漲幅大,伴隨著估值和股價壓力就較大,繼續向上空間受限,而產業資本高位減持的意願較為強烈。 除此以外,明年一季度還有一大批解禁新軍逼近。統計發現,一季度解禁壓力主要來自近兩年剛剛上市的次新股,其中,近六成公司在2015年一季度前後上市。這批股票當中,總股本佔比高且股價漲幅較高的公司要重點關注。對這些市場流通盤沖擊較大或變現條件成熟的股票,在解禁期前後建議適當迴避。
㈣ 一般解禁股,解禁了會漲還是跌
在解禁前會提前很長一段時間公布解禁的消息造成股票的復雜走勢,有時會看似和解禁相關,有時候卻無關。總而言之,解禁確實是一種利空消息,而卻不能確定在解禁前是漲還跌,在市場弱勢的時候做好規避;在市場強勢的時候做好調倉准備。關於解禁前後的走勢可以通過一段時間內的解禁股進行觀察,再用到自己的實戰中,不能片面說是漲還是跌。
股票解禁的時候多數投資者都會認為是一種利空消息,會在解禁日到來之前賣出股票或者不參與這只股票的買賣。
遇到市場環境較為清淡的時候,根據最新的股票減持新規,必然是提前就披露股東將會賣出的數量以及時間,則會容易在接近之前以及解禁日當天出現下跌,而且是藉此機會進行暴力洗盤的走勢。
在市場環境較為強勢的階段,股票解禁依然會造成股價的在解禁前或者當日發生下跌,卻可以在之後發生強有力的上漲,這也是藉此機會完成洗盤,為後市的拉升做好准備。
結合市場環境後,還可以觀察個股走勢,在接近前有下跌的現象出現後,在解禁日也會繼續下跌,而後形成震盪走勢,維持較長一段時間後出現上漲;也有個股不顧慮解禁消息一路上漲,甚至解禁的時候也是沒有任何徵兆,而在一段時間後才會出現下跌;也有非常配合的就是在解禁前上漲,在當日開啟下跌。
㈤ 減持禁令到期 1月份要躲開哪些股票
減持潮下
應迴避哪些股票
統計顯示,在減持禁令期間,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內司共有容524家,其中剔除解禁股數占總股本比例小於5%的公司之後,實際控制人為個人的公司共有120家,這批股票很可能在限制解除後遭遇大股東減持。
記者通過幾個指標,剔除明年1月份仍受限於「不減持」承諾的公司,包括今年7月份以後大股東等進行過增持的公司等,重點列出了31家公司。這些公司具有以下特徵:第一,這些公司解禁部分限售股占總股本比例大於20%。大比例的限售股解禁,對公司股價有形無形間都會形成一定的沖擊。第二,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個人。一般而言,個人股東減持沖動更大。第三,這些股票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過50%。漲幅大,伴隨著估值和股價壓力就較大,繼續向上空間受限,而產業資本高位減持的意願較為強烈。
除此以外,明年一季度還有一大批解禁新軍逼近。統計發現,一季度解禁壓力主要來自近兩年剛剛上市的次新股,其中,近六成公司在2015年一季度前後上市。這批股票當中,總股本佔比高且股價漲幅較高的公司要重點關注。對這些市場流通盤沖擊較大或變現條件成熟的股票,在解禁期前後建議適當迴避。
㈥ A股減持令是什麼
今年7月8日,證監會發布的18號文規定:「從即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版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權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2016年1月8日就是這一減持禁令的到期日。減持禁令即將到期,被壓抑了半年時間之後,獲得自由的大股東,可能會開啟新一波的減持潮,是利空消息。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去「資本魔方」那邊會看一下,很多股票問題,那邊都會有告訴免費解答。
㈦ 減持禁令是什麼意思
2015年7月8日,證監會發布的18號文規定:「從即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專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屬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2016年1月8日就是這一減持禁令的到期日。減持禁令即將到期,被壓抑了半年時間之後,獲得自由的大股東,可能會開啟新一波的減持潮。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去「資本魔方」那邊會看一下,很多股票問題,那邊都會有告訴免費解答。
㈧ 股市減持有時間限制嗎
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證監會公告〔2017〕9號),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