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讀後感
[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讀後感]
終於看完了闞治東的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通過閱讀這本書對我國證券業及資本市場的發展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讀後感。就闞治東經歷的一切,可以說都是與制度及金融市場的發展息息相關的,我不知道如何評判他的經歷,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會對他既有羨慕,又有惋惜。我國證券業起步缺乏證券人才,可能是闞成功的很重要原因,當然不可否認他確實是很優秀的人才,無論是其膽略還是才識。闞最終離開申銀萬國,確實很讓人惋惜,但確實在政府、監管部門的問責下,無論你是否有過錯都得承擔責任,即使每個人都知道你沒有責任。但闞進入南方證券,我覺得這個決定更多的是因為他的證券情結,或者說對自己過去的懷念,導致其錯誤的或者說沒有對南方證券當時的狀況進行簡單的了解就草率的決定同意接手它,讀後感《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讀後感》。不過有些事情是註定的,不同的時間考慮的問題不同,我想闞在進入南方證券時肯定沒有想到以後會由於當時的決定惹上大麻煩,不管怎麼說,當時的南方證券對闞來說也算是一個機會。但南方證券當時缺病的太重,即使闞盡力也沒能挽救,其實闞在書中也有點責怪當時的深圳政府和監管層沒有給南方一個寬松的環境讓其喘息,但是我想大家當時都覺得南方證券已經沒得救了,各方都希望不想牽扯到南方證券的CASE里,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沒什麼好埋怨的。但是為什麼還要讓闞進入南方證券,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其中有一點我很不明白,國企的董事長和總裁到底是怎麼分工的?文章談到闞和當時任董事長的賀雲的矛盾,主要是關於經營戰略和經營權的。按照一般的公司治理結構,董事長一般由大股東擔任,總裁是由董事長任命的,對企業擁有經營管理權,或者董事長和總裁直接是同一人擔任。當時南方證券的總裁和董事長都是有深圳市政府確定的,他們理應如何分工,我到目前也沒有搞清楚。
〔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