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華鑫證券有限公司
任何證券公司對投資者都沒有風險了,實行了第三方存管後,證券公司動不了你的錢了。
反正不能夠去國金證券開戶,那裡的傭金是全國最高的。
Ⅱ 我有華鑫證券賬戶(上證和深證),可以直接用來購買基金嗎還是只能購買某些型基金
從基金的基本形態可以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
封閉式是指成立後,基金管理公回司申請氣基答金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可以像買賣股票、債券一樣在市場上買賣基金份額的基金。
開放式可分為上市和非上市。上市的可在二級市場像股票一樣買賣;非上市,投資者可通過基金管理公司和委託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櫃台進行申購贖回。
LOF、ETF等指數基金都是基金按類別劃分的。這些東西,投資者大體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很精通,沒什麼意義。
如果你想做定投的話最好找一家比較好的銀行,在銀行櫃台購買基金,櫃員會給你推薦比較好、比較合適你的類型。
Ⅲ 華鑫證券怎樣網下申購新股
網下申來購是發行方專門自針對大的機構投資者進行的配售行為,與散戶無關。
網上申購新股流程:
1、投資者T日,准備好足額資金,通過證券賬戶進行新股申購,買入委託(和買股票的菜單一樣),數量滬市股票需要是1000股的整數倍,深市股票需要是500股的整數倍,超過可申購額度都是廢單。如果多次委託僅第一筆委託是有效的。滬市申購時間為T日9:30-11:30;13:00-15:00;深市申購時間為T日9:15-11:30;13:00-15:00。
2、T+1日:資金凍結、驗資及配號。中國結算公司將申購資金凍結。交易所將根據最終的有效申購總量,按每1000(深圳500股)股配一個號的規則,由交易主機自動對有效申購進行統一連續配號。
3、T+2日:搖號抽簽。公布中簽率,並根據總配號量和中簽率組織搖號抽簽,於次日公布中簽結果。
4、T+3日(一般T+2日清算後就可以)可查詢到是否中簽,如未中簽會返款到賬戶。中簽客戶在新股上市日可以將中簽股票進行交易。
Ⅳ 華鑫證券怎麼樣
一般服務,傭金好像比其它證券公司高,我原來就在華鑫證券,別的證券公司千分之1,
Ⅳ 如何在華鑫證券轉債轉正股
這個是在等這個專轉股這個交易時間來使用就OK的啊
Ⅵ 哪家證券公司的的名聲最好
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5 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8 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9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0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1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2 中國建銀投資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3 齊魯證券有限公司
14 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5 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6 方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7 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8 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9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 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1 華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2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3 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4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25 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6 浙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7 長城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8 財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9 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0 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1 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2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3 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4 河北財達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35 東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6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7 國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8 東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39 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0 廣發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1 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2 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3 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4 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5 渤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6 中國民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7 東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8 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9 山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50 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51 民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2 華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3 新時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4 華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5 財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6 江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7 英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8 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59 萬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0 國都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1 廣州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2 江海證券有限公司
63 金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4 信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5 恆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6 大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7 華龍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8 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9 華創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70 第一創業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1 世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2 中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3 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4 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5 首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6 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7 聯訊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78 和興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79 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0 德邦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1 廈門證券有限公司
82 愛建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3 華寶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84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5 大同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86 銀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7 西藏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88 中天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9 航空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90 天風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91 天源證券經紀有限公司
92 長財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93 眾成證券經紀有限公司
94 日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95 萬和證券經紀有限公司
96 西安華弘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97 川財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98 沈陽誠浩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99 陝西開源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100 五礦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101 航天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在2009年度證券公司股票基金交易總金額排名這一項中,銀河證券以5704744991059.27元名列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國泰君安和國信證券,總金額分別為4719541801766.51元和4714334917691.19元。據介紹,股票基金交易總金額排名的中位數為565684789279.31元,不低於中位數的為排名前50家公司。
在2009年度證券公司股票及債券承銷金額排名方面,排名第一的為中信證券,承銷金額為161226433684.09元,排在第二的是中金公司,承銷金額為104324168346.00元,中銀國際以55941915301.00元的承銷金額排在第三位。股票及債券承銷金額排名的中位數為4310598400.00元,不低於中位數的為排名前38家公司。
2009年度證券公司股票及債券主承銷家數排名第一的是中信證券,共計55家,中金公司31家緊隨其後,排在第三的是國信證券,承銷家數為30家。股票及債券主承銷家數排名的中位數為5家,不低於中位數的為前32家公司;股票及債券主承銷家數相同時,按股票及債券主承銷金額從大到小排序。
中信證券以86490376684.09元的股票主承銷金額登上2009年度證券公司股票主承銷金額第一名的寶座,而中金公司以61356151646.00元位列第二,排在第三位的是國信證券,金額為23575420003.00元。股票主承銷金額排名的中位數為1965,492,000.00元,不低於中位數的為排名前27名的公司。
2009年度證券公司股票主承銷家數最多的是國信證券,數量為21家,中信證券以1家之差位列第二,排在第三的是平安證券,數量為17家。股票主承銷家數排名的中位數為3家,不低於中位數的為前27家公司。
2009年度證券公司債券主承銷金額排名第一的是中信證券,金額為48703828000.00元,位列第二、第三的分別是中金公司和銀河證券,金額分別為38928116700.00元和33870000000.00元。債券主承銷金額排名的中位數為3055,000,000.00元,不低於中位數的為排名前25家公司。
2009年度證券公司債券主承銷家數最多的為中信證券,數量為35家,銀河證券排名第二,數量為23家,國泰君安以20家位列第三。債券主承銷家數排名的中位數為3家,不低於中位數的為前29家公司。
Ⅶ 南方中證50債券指數基金 如何購買
1、如果開有銀行的網上銀行,建議到南方基金的網站上開通網上交易賬戶,並在南內方公司的網站上申購該基金。容在基金公司網站開戶時,基金公司會做一個風險承受能力調查,可以了解一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網站開戶很簡單,但前提是要有銀行的網銀,因為付款時要用到它。
2、如果有銀行的網銀,還可以去第三方基金銷售平台網上開戶,申購該基金。
3、如果沒有銀行的網銀,只能去銀行櫃台申購了。
在基金公司網上直銷或第三方基金銷售平台買基金比在銀行買基金手續費便宜。
Ⅷ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什麼時候招實習生
工作地點:北京 上海
有效日期:2014年10月08日 至 2014年11月07日
招聘人數:多人
職位性質:兼職/實習
公司介紹: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由摩根士丹利與華鑫證券成立的合資公司。合資公司的經營業務范圍包括股票(包括人民幣普通股、外資股)和債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承銷與保薦;債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自營、 及證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2015實習生招聘職位:
2015 Summer Analyst – 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
2015 Summer Analyst – Fixed Income Division
2015 Summer Analyst – Global Capital Markets
本次招聘職位專業不限,面向2016年畢業的各高校學生。
詳細職位申請信息請訪問:http://www.morganstanleyhuaxin.com/career/index.html
*****請注意僅可通過以上網址申請*****
申請截止日期:2014年11月19日
如有任何問題,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校園宣講會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10月將在中國各大高校舉辦校園宣講會。同學們將有機會和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管以及返校校友進行近距離接觸。希望豐富的校園活動能夠為你未首頁來的職業生涯帶來幫助,同時你也會對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在中國的校園行程:
10月13日 星期一 16:15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AC3-105
10月14日 星期二 19:00 上海交通大學 華山路校區(華山路1954號)新上院S204
10月16日 星期四 18:30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 311教室
10月22日 星期三 18:30 北京大學 光華1號樓(老樓)213 教室
10月23日 星期四 16:00 清華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偉倫樓501
10月29日 星期三 18:30 上海復旦大學 管理學院(近邯鄲路)史帶樓204教室
在人人上看到的,希望對你有幫助。記得給好評,謝謝!
Ⅸ 飛樂音響股票怎麼樣還會漲嗎
飛樂音響 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有賣殼預期!!! 11月14日,本報推出《飛樂音響大漲解密 牛人慾賭大摩重組》一文,將摩根士丹利(下稱大摩)退出中金,並有意加速與華鑫證券整合一事進行了詳盡分析,並獨家提出--持股華鑫證券比例達到24%的飛樂音響,在此次大摩重組事件中有望成為受益最大的一隻個股。該報道發表後,在市場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飛樂音響的股價兩周內漲幅最高曾經達20%,此後,包括《華爾街日報》等在內的國內外多家媒體相繼跟蹤報道此事。而兩周之後,記者通過對事件相關當事人、市場分析人士的深入采訪,了解到事件更多的幕後內容。
靜水之下,暗流涌動。近兩周時間里,在大摩有意退出中金公司,轉而與華鑫證券合作的消息似乎並未出現太多新的進展,此時市場上流傳的消息依然只是大摩已經與有意競購中金股權的私募股權基金開始接觸,以及大摩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CEO孫瑋在公共場合首次證實了"考慮出售持有的中金公司股權",但就在這似乎看似平靜的消息面下,飛樂音響的股價卻在兩周之內大漲近20%。記者通過深入采訪卻得知,市場有不少資金對大摩和華鑫證券的合作抱有很高的期待,一旦期望成為現實,則一場轟轟烈烈的股權收購與反收購大戰或許可能在未來發生。
有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了目前一些實力機構的看法,基於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下稱"上海儀電集團")持有飛樂音響比例過低,以及飛樂音響的股份已經是全流通的考慮,很有可能將出現某股資本力量以二級市場搶籌的方式,與上海儀電集團展開飛樂音響控制權的爭奪戰。而此預測一旦成真,在飛樂音響股價繼續飆升的同時,也將成為A股歷史上首例二級市場真正意義上的股權收購案。
大摩金融戰略穩步進行
在大摩和中金公司緣分即將到頭時,大摩在中國市場尋找中金公司接班人的步伐正在加快。而這個接班人的待定對象,即是此前一直名不見經傳的華鑫證券。據公開資料顯示,這家傳聞中的接班人,2008年僅實現凈利潤5045.6萬元,2009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9077.7萬元,和國內中等券商比,不足一個季度凈利潤的三分之一。而正是這樣的一個小券商,卻承擔著大摩在華金融戰略的關鍵一步。大摩董事長約翰·馬克在2008年就曾公開表示:"我們與華鑫證券有合資項目,希望得到發行A股的執照與券商承銷資格"。
據知情人士透露,大摩實際上希望在華獲得包括銀行、基金、信託、券商等在內的多項金融業務資格。事實上,大摩的上述願望似乎正在一個個地變為現實:早在2006年,大摩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成功並購珠海市南通銀行,獲得了國內商業銀行的執照,並藉此加入了全國銀行間債券交易市場以及全國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市場,而後於2008年8月在北京成立大摩國際銀行(中國)北京分行。
除銀行外,大摩在成立基金公司方面也已經有所作為:2008年,大摩與華鑫證券共同組建了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公司,並於今年7月發行了名為"摩根士丹利華鑫領先優勢股票基金"的首隻基金,而此次大摩與華鑫證券的合作,也被看做是雙方首次建立了實質性的合作關系。而雙方更深入的合作計劃,也隨著大摩出讓中金公司股權的進度加速而繼續推進。此時坊間有消息傳出:大摩或以其持股33%,華鑫證券持股67%的合作方式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券商,以實現大摩獲得在華的證券經紀與承銷等業務的願望。
而一旦上述傳聞成真,大摩和華鑫證券合資設立的這家券商公司,到底能取得怎樣的市場地位呢?國內一位資深券商分析師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即使按中等券商的規模計算,假設該合資券商公司一年的凈利潤大概在10億元人民幣左右,華鑫證券以占該合資券商67%的股權,每年將獲得約6.7億元的收益。
事實上,在華鑫證券與大摩"聯姻",加入金融大亨豪門的背後,上海儀電集團作為華鑫證券的實際控制人,也將坐收漁利。
上海儀電或醞釀股權轉讓
據公開信息顯示,華鑫證券目前的股東構成情況是:上海儀電集團佔63%、飛樂音響佔24%、上海金陵佔8%、飛樂股份佔3%、上海貝嶺佔2%。按照這樣的持股比例去分配華鑫證券在合資券商中所獲得的6.7億元收益(按以上假設)的話,上海儀電集團將獲得4.221億元,飛樂音響將獲得1.608億元,上海金陵將獲得0.536億元,飛樂股份將獲得0.201億元,上海貝嶺將獲得0.134億元。
而上海儀電集團是否就滿足於每年幾億元的投資收益?一位長期研究股權投資的資本界人士向本報記者分析到,站在上海儀電集團的角度,從如何實現資產增值最高效益的角度考慮,上海儀電集團很可能通過旗下資產整合的方式,將所持有的華鑫證券98%的股權,全部置換到飛樂音響中,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杠桿效應,從二級市場中實現該資產增值的最大化。
"我們可以做一個設想,如果上海儀電集團將華鑫證券98%的股權置換到飛樂音響中,由此將給飛樂音響帶來每年6.566億元的投資收益。以飛樂音響目前僅6.15億股的總股本計算,將增厚飛樂音響每股收益1.01元,而現實的情況是,據飛樂音響2009年三季度的最新財務報告披露,飛樂音響在該報告期內的每股收益僅0.111元"。上述資本界人士繼續說到,"若以每股收益1.121元計算的話,對應昨日飛樂音響的收盤價,其對應的市盈率僅7倍左右。而根據目前市場的小盤券商股的估值,至少可以給予30倍的市盈率,那麼,飛樂音響在每股收益達到1.121元的情況下,其對應的股價約33.63元。"
按照上述資本界人士的觀點,上海儀電集團在繼續保持對華鑫證券絕對控股權的前提下,其持有的飛樂音響股權的市值也將出現巨大增值。以11月26日飛樂音響8.89元的收盤價計算,上海儀電集團手中的飛樂音響股權市值僅5.34億元,而以上述預測中的33.63元計算,上海儀電集團手中的飛樂音響股權市值將達到20.20億,收益遠高於4.221億元的分紅。事實上,這是非常保守的預測,因為大摩作為國際資本大鱷,其實際控制券商的估值應該遠遠不止30倍市盈率,年利潤遠遠超過10億元也是完全可能的。
而另一點值得說明的是,為什麼上海儀電集團一定會選擇飛樂音響為華鑫證券股權的置入方,而非其它上市公司。上述分析人士介紹到,原因之一是飛樂音響目前已經有24%的華鑫證券股權,而上海金陵僅8%,飛樂股份則更少,僅3%,因此置入飛樂音響的過程更加簡便。原因之二是,飛樂音響的股東人數眾多,持股較為分散,大股東假如想將24%的華鑫證券股權拿走,必須獲得股東大會的通過,而作為一塊嘴邊的肥肉,想必沒有股東會贊成將這部分資產置換出去的。
股權爭奪戰或將打響
據公開資料顯示,飛樂音響的現任大股東上海儀電集團持股數量為6006.96萬股,占總股數的9.75%,其性質屬於全流通股份。"上海儀電集團的持股比例並不高,而且飛樂音響現在每股股價僅幾元,這意味著任何一家有實力的機構,通過二級市場與上海儀電集團進行搶籌的成本並不高",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講到,"要知道,一旦取得了飛樂音響的控制權,不但能每年坐收數億元的投資漁利。更重要的是,還能夠間接持有大摩與華鑫證券合資券商的相當部分股權,這對於任何一家期望與大摩這樣的國際投行攀上'親家'進行戰略合作的機構而言,顯然是一舉兩得的事情,誰願意錯過這種一石二鳥的好機會呢?如果考慮有資金在二級市場開始搶籌可能會對飛樂音響的股價產生刺激作用的情況下,要想一舉超越上海儀電,而獲得飛樂音響的實際控制權,按目前市場情況,總投資不會超過20億元人民幣,這種好事,相信國內很多機構都具有這種實力和想法。"
而值得注意的是一點是,盡管這些潛在的收購方到目前為止並未浮出水面,但是從飛樂音響的股東人數統計中卻可以發現,近三個月來飛樂音響的股東人數正呈現日趨減少的態勢:2009年6月30日時,飛樂音響的股東人數還維持在92524人,但到了三季報披露中,股東人數卻減至88018人,顯示了飛樂音響的股份在二級市場有趨於集中之勢。
從飛樂音響近幾年來十大股東持股情況看,上海儀電持股數一直在上升,就在今年一季度上海儀電還增持了293萬股。"上海儀電集團如果真的有加強自身控股權地位的計劃,我預計在飛樂音響2009年的年報中,上海儀電集團的持股比例就會再一次提高。"上述分析人士講到。而上海儀電集團是否有此類考慮呢?就此問題,記者昨日多次致電上海儀電集團,但均被告知其董事長蔣耀先生正在出差,並不方便回答此類問題。
"上海官方或許會極力促成大摩與華鑫證券的合作",上述分析人士講到,"大摩若能落戶上海,則將有利於提升上海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不過,該分析人士對記者講到,"在一切美好的願望實現前,大摩賣掉中金的股權,才是夢開始的第一步,同時也是飛樂音響股價上漲的第一個刺激點,而當大摩明確與華鑫證券形成合作關系後,又會給飛樂音響的股價帶來第二次刺激,當上海儀電集團將其擁有的全部華鑫證券股權置入飛樂音響後,將形成提振其股價的第三個刺激點。"如果這一切果成為現實,那麼,一場圍繞飛樂音響股權的收購大戰則很可能真正打響。